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道夫受体⁃A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作用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马玲萍 张媛媛 +2 位作者 许亚丽 王嘉 王钢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1-446,共6页
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s,SR)是表达于髓样细胞上功能多样的蛋白质,不仅具有清除修饰脂蛋白、识别并结合配体的能力,而且作为先天模式识别受体之一,在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SR不仅对于维持宿主体内平衡起着关键作用... 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s,SR)是表达于髓样细胞上功能多样的蛋白质,不仅具有清除修饰脂蛋白、识别并结合配体的能力,而且作为先天模式识别受体之一,在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SR不仅对于维持宿主体内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而且还参与了许多疾病的发病机制。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特征是炎性细胞浸润和关节滑膜炎的发生,滑膜炎中最显著的细胞是巨噬细胞,活化的巨噬细胞能够产生多种细胞因子,最终导致软骨和骨的严重破坏。近期研究发现,SR⁃A作为SR的分类之一,在RA的发病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就SR⁃A在RA中的作用及其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能够为临床诊断及治疗RA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道夫受体⁃A 类风湿关节炎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痹汤联合西药治疗瘀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30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涛 王钢 +4 位作者 王佳 田杰祥 杨芳 王丽琴 刘海龙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04-907,946,共5页
目的探讨消痹汤联合西药治疗瘀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类风湿关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服用甲氨喋呤5 mg每周一次,来氟米特20 mg一日一次,必要时服用依托考昔,并如实记录... 目的探讨消痹汤联合西药治疗瘀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类风湿关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服用甲氨喋呤5 mg每周一次,来氟米特20 mg一日一次,必要时服用依托考昔,并如实记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消痹汤加减,必要时服用依托考昔,并如实记录。连续治疗12 w后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并观察两组患者晨僵时间、休息痛、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双手握力、20 m步行时间、健康评价问卷评分以及实验室指标水平变化的情况。结果两组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疾病活动度、晨僵时间、休息痛、关节肿胀个数、关节压痛个数、20 m步行时间、双手握力和健康评价问卷方面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水平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更为明显(P<0.05)。结论消痹汤联合西药治疗瘀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在提高疗效、控制症状、改善实验室指标等均有较强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中药 瘀血痹阻 类风湿关节炎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对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丽琴 王钢 +1 位作者 王佳 魏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535-2538,共4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持续性滑膜炎症和骨质流失导致关节骨侵蚀和畸形为特征的破坏性自身免疫性疾病,RA骨破坏是一种典型的骨代谢紊乱性疾病。近年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对骨代谢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备受关注。lncRNA是一类长度超过2...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持续性滑膜炎症和骨质流失导致关节骨侵蚀和畸形为特征的破坏性自身免疫性疾病,RA骨破坏是一种典型的骨代谢紊乱性疾病。近年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对骨代谢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备受关注。lncRNA是一类长度超过200 nt的转录产物,具有较长核苷酸链,可通过影响破骨细胞(OC)分化和成熟调节软骨、成骨分化和骨基质矿化,参与骨形成和骨吸收过程,从而调节骨代谢,维持骨稳态。因此,lncRNA有望成为RA骨破坏的生物标志物,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类风湿关节炎 骨破坏 机制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熏洗联合西药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8
4
作者 王涛 王钢 +4 位作者 王佳 田杰祥 杨芳 王丽琴 刘海龙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06-510,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每次0.75 g,每日2次。对照组加用萘普生缓释胶囊口服,每次0.5 g,每日1次。治疗组加用...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每次0.75 g,每日2次。对照组加用萘普生缓释胶囊口服,每次0.5 g,每日1次。治疗组加用健步通络熏洗方熏洗治疗,每日1次,每周熏洗5次,两组均治疗6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程度、肿胀程度、关节功能评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IL-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变化情况,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9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可明显缓解关节疼痛、肿胀,改善关节功能,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中TNF-α、IL-1较对照组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中TGF-β较对照组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步通络熏洗方熏洗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与萘普生缓释胶囊相当,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中药 膝骨关节炎 中药熏洗 联合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通络方抑制NF-κB/RANK/RANKL通路减轻胶原蛋白诱导关节炎(CIA)大鼠骨破坏 被引量:9
5
作者 刘海龙 王钢 +4 位作者 王佳 王涛 田杰祥 王丽琴 杨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5-211,共7页
目的探讨补肾通络方(BSTL)对胶原蛋白诱导关节炎(CIA)大鼠模型骨破坏的改善作用以及对核因子κB/核因子κB受体激活蛋白/核因子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NF-κB/RANK/RANKL)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IA模型组、1 m... 目的探讨补肾通络方(BSTL)对胶原蛋白诱导关节炎(CIA)大鼠模型骨破坏的改善作用以及对核因子κB/核因子κB受体激活蛋白/核因子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NF-κB/RANK/RANKL)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IA模型组、1 mg/kg甲氨喋呤(MTX)处理组、(0.5、2)g/kgBSTL处理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大鼠采用含有卡介苗的完全Freund佐剂和牛Ⅱ型胶原蛋白(Col2)混合乳液免疫刺激,建立CIA模型。建模15 d后(第0天)根据关节炎指数(AI)评价造模是否成功。自第0天起,连续给予MTX或BSTL处理28 d,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滑膜组织NF-κB p65的表达,ELISA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抗总Col2抗体及亚型(Col2-IgG、Col2-IgG1、Col2-IgG2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滑膜组织RANKL、RANK、护骨因子(OPG)蛋白表达。结果与CIA模型组相比,2 g/kg BSTL处理28 d的大鼠足容积、AI值降低,血清IL-1β、IL-18、TNF-α、Col2-IgG、Col2-IgG2a以及RANK和RANKL水平均降低,OPG水平升高;大鼠滑膜组织中NF-κB p65、RANK和RANKL蛋白表达均降低,OPG蛋白表达增加。结论BSTL可通过抑制全身炎症反应,降低滑膜组织中NF-κB p65、RANK、RANKL蛋白的表达,上调OPG蛋白表达,缓解CIA模型大鼠关节炎症和肿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通络方(BSTL)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核因子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RANKL) 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 胶原蛋白诱导关节炎(C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骨免疫学到骨微生物学:肠道微生物如何调节骨骼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钢 田杰祥 +1 位作者 周孟茹 李平顺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23-1528,共6页
肠道微生物群被称为人体的第二个基因库,在维持人体平衡中起主要作用。不良饮食习惯、抗生素滥用、病理状态和生活环境改变会对肠道菌群产生负面影响,以引起多种疾病。最新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群与骨质疏松症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引... 肠道微生物群被称为人体的第二个基因库,在维持人体平衡中起主要作用。不良饮食习惯、抗生素滥用、病理状态和生活环境改变会对肠道菌群产生负面影响,以引起多种疾病。最新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群与骨质疏松症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引入了一个新术语“骨微生物学”,该研究领域旨在弥合骨骼生理学、胃肠病学、免疫学和微生物学之间的差距。本文简要介绍了肠道菌群通过免疫系统、新陈代谢和内分泌环境以及其他因素影响骨代谢的潜在机制,通过研究肠道菌群与骨骼健康之间的关系,不仅对于维持骨骼健康和最大程度地减少骨质疏松症很重要,而且对于肠道微生物群是否可作为骨质疏松症新型治疗靶标以及是否可用作骨折预测的生物标志物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群 骨质疏松症 骨免疫学 骨微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肠-骨骼”轴对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平顺 王钢 周孟茹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68-1073,共6页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难治性代谢性骨病,深刻探讨其发病机制中的每一环节从而确立有效干预策略攻克这一顽疾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随着分子生物学进一步发展以及对脑-肠轴的深刻探讨,揭示了脑-肠轴可以以骨骼为潜在作用靶点,影响骨...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难治性代谢性骨病,深刻探讨其发病机制中的每一环节从而确立有效干预策略攻克这一顽疾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随着分子生物学进一步发展以及对脑-肠轴的深刻探讨,揭示了脑-肠轴可以以骨骼为潜在作用靶点,影响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与发展。笔者以脑-肠-骨骼轴为基础,从脑-肠通讯、脑-骨通讯及肠-骨通讯三方面探讨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以期为骨质疏松症防治新目标新策略的确立和机制研究提供理论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脑-肠-骨骼轴 微生物 骨-肌肉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