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全球视域的中医药调控Notch通路文献计量学及可视化分析
1
作者 尚辉 冉立成 +6 位作者 陈融 宋亚文 王亚军 陈丽荣 杨通 郭明亮 何慧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72-1083,共12页
目的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国内外中医药调控Notch信号通路防治疾病的研究概况、热点方向与前沿趋势。方法 基于Citespace与Vosviewer文献计量软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及科学核心集数据库(WoSCC)中关于中医药调控notch信号通路的中、... 目的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国内外中医药调控Notch信号通路防治疾病的研究概况、热点方向与前沿趋势。方法 基于Citespace与Vosviewer文献计量软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及科学核心集数据库(WoSCC)中关于中医药调控notch信号通路的中、英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截至2024年1月,共发表中、英文各362篇与85篇相关文献,从2013年开始该领域文献发表数量呈波动性递增趋势;中国是发文最多的国家;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中文数据库发文最多的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为英文文献库发文最多的机构;结合各研究团队的研究方向及关键词聚类、突现分析梳理出中医药调控Notch信号通路的研究热点聚焦在脑缺血、骨髓抑制以及肝纤维化等疾病中。哮喘、结直肠癌等疾病成为近几年新兴的研究方向,中医药疗法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缓解恶性肿瘤化疗后的毒副反应是该领域前沿研究趋势之一。结论 近年来中医药靶向Notch信号通路防治疾病发展迅速,各研究团队获得丰富的研究成果,研究热点呈现多样化趋势,对此深入探索可为中医药治疗多种疾病的分子机制提供有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NOTCH信号通路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 Vosview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医药科普的思考
2
作者 李越峰 王毛毛 +5 位作者 郭清毅 马定财 王哲 张转红 张育贵 严兴科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92-96,共5页
中医药科普是对中医药相关内容的科学普及,是推广、宣传、传播中医药知识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于传承、发展中医药及提高国民对中医药的正确认识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科普对传承中医药知识技能、提高中医学国际影响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 中医药科普是对中医药相关内容的科学普及,是推广、宣传、传播中医药知识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于传承、发展中医药及提高国民对中医药的正确认识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科普对传承中医药知识技能、提高中医学国际影响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进一步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中医药科普的特点为内容丰富、受众广泛,新时代中医药科普可多种形式并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目前,中医药科普政策完备,形式多元,包括纸质媒介、电子媒介、互联网+教育、科普基地、中医药进校园等。传统纸质读物覆盖知识广泛且直观易懂;互联网、自媒体传播迅速、途径广,但需严把质量关;科普基地能直观体现中医药发展现状;中医孔子学院可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然而,中医药科普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专业人才匮乏、激励机制不完善、科普体系不健全等,部分科普人员专业知识有限。中医药科普任重道远,从业者需提升素养、巩固知识、积极推动,基层组织需开展活动、培养人才,以共同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医药 科普 新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调控Wnt信号通路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冉立成 袁艺 +4 位作者 尚辉 陈丽荣 杨通 李磊 王亚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61-1369,共9页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国内外中医药调控Wnt信号通路防治疾病的研究概况、热点方向与前沿趋势。方法基于Citespace与Vosviewer文献计量软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及科学核心集数据库(WoSCC)中关于中医药调控Wnt信号通路的中、英文文...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国内外中医药调控Wnt信号通路防治疾病的研究概况、热点方向与前沿趋势。方法基于Citespace与Vosviewer文献计量软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及科学核心集数据库(WoSCC)中关于中医药调控Wnt信号通路的中、英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截止2023年4月中、英文各发表607篇与257篇相关文献,从2008年开始该领域文献发表数量呈波动性递增趋势;中国是发文最多的国家;广州中医药大学与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中文数据库发文最多的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为英文文献库发文最多的机构;结合各学术团队的研究方向、关键词聚类及关键词突现梳理出中医药调控Wnt信号通路的研究热点聚焦在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炎及肾纤维化等疾病中,胃癌、乳腺癌等疾病成为近几年新兴的研究方向。中药复方是中医药调控Wnt信号通路的主要干预方法,针刺、电针、瘢痕灸等中医药特色疗法成为近几年该领域的前沿热点。结论近年来中医药靶向Wnt信号通路防治疾病发展迅速,各专家团队获得丰富的研究成果,研究热点呈现多样化趋势,对此深入探索可为中医药治疗多种疾病的分子机制提供有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WNT信号通路 文献计量学 CITESPACE Vosview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中西医思路试述针灸干预肿瘤的理论基础
4
作者 袁艺 何慧 +4 位作者 陈融 李磊 冉立成 郭明亮 王亚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42-1648,共7页
针灸治疗肿瘤具有独特优势,但针灸干预肿瘤的理论框架尚需完善,学术体系仍待梳理。本文试述针灸治疗肿瘤的中医学理论及思维模式与现代医学技术及理念的共通之处,以夯实针灸干预肿瘤的理论基础。具体包括:①针灸调节免疫功能和能量代谢... 针灸治疗肿瘤具有独特优势,但针灸干预肿瘤的理论框架尚需完善,学术体系仍待梳理。本文试述针灸治疗肿瘤的中医学理论及思维模式与现代医学技术及理念的共通之处,以夯实针灸干预肿瘤的理论基础。具体包括:①针灸调节免疫功能和能量代谢是其调补脾胃以扶助正气的具体形式。②肿瘤归属中医广义“疮疡”,是一种特殊的慢性炎症,针灸从疡论治,以调控炎症的方式干预肿瘤。③肿瘤是一种“动态伪器官”,具有阴阳属性和“生命属性”,针灸可多靶点地调节肿瘤环境中的各类细胞和因子,使之趋于阴阳平衡的状态。④针灸联合放化疗能减毒、增效、补益、复健、治疗并发症,与现代医学互补,可帮助实现带瘤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肿瘤 免疫调节 慢性炎症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海马FXR调控CREB-BDNF信号通路影响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何慧 郭明亮 +1 位作者 冉立成 王亚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5-271,共7页
抑郁症是一种以心境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类疾病,对人类的身心健康构成了重大的威胁。近年来,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已被发现在大脑海马体等脑区中表达,并与抑郁症的发病密切相关。其还可影响下游靶标环磷酸腺苷反应元... 抑郁症是一种以心境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类疾病,对人类的身心健康构成了重大的威胁。近年来,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已被发现在大脑海马体等脑区中表达,并与抑郁症的发病密切相关。其还可影响下游靶标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 factor,BDNF)信号通路,有望作为治疗抑郁症的新靶点。本文分析海马FXR如何调控CREB-BDNF信号通路,并总结与抑郁症发病机制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抑郁症的药物研发和临床治疗提供精准靶向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XR CREB-BDNF 信号通路 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线粒体代谢物传导机制
6
作者 张浩令 赵瑞 +4 位作者 齐雅茜 Sandai Doblin 王薇 梁秋冬 宋志靖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6-740,749,共6页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一种常见的骨代谢紊乱疾病,其显著特征在于骨密度下降和骨组织微结构退化,导致骨骼脆性增加、骨折风险上升。本文提出一项理论:线粒体代谢物作为传导机制,在OP的发病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线粒体不仅是细...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一种常见的骨代谢紊乱疾病,其显著特征在于骨密度下降和骨组织微结构退化,导致骨骼脆性增加、骨折风险上升。本文提出一项理论:线粒体代谢物作为传导机制,在OP的发病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线粒体不仅是细胞能量生成的核心枢纽,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生成大部分三磷酸腺苷,同时还作为信号转导的平台,通过调节钙离子流、生成活性氧自由基以及释放生物活性蛋白,与细胞内其他部分进行密切的信号交流。线粒体代谢产物作为二级信使,诱导深远的表观遗传变化,调控骨细胞的功能和骨代谢的动态平衡。本文揭示了线粒体代谢物在OP中的关键潜在作用,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和治疗策略,对深入理解和有效应对OP的病理生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线粒体代谢物 传导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视患者脑功能改变的多模态MRI研究进展
7
作者 贾金金 贾静 +1 位作者 孙燕 严兴科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7-123,共7页
弱视患者视功能损害与脑功能改变密切相关。MRI能够在无创条件下对大脑结构与功能进行精准成像,可深入解析弱视脑功能改变的特征和机制。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多模态MRI技术研究弱视患者脑功能机制的文献资料,结构MRI显示,弱视患者视觉通路... 弱视患者视功能损害与脑功能改变密切相关。MRI能够在无创条件下对大脑结构与功能进行精准成像,可深入解析弱视脑功能改变的特征和机制。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多模态MRI技术研究弱视患者脑功能机制的文献资料,结构MRI显示,弱视患者视觉通路相关脑区灰质体积和皮层厚度减小;功能MRI通过任务态发现视觉皮层激活减少,静息态显示局部脑区神经元低频振幅(amplitudeo f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值及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值异常、初高级视觉通路功能连接改变以及默认网络、突显网络等脑功能网络的变化;扩散MRI发现白质纤维束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l anisotropy,FA)减小、平均弥散度(mean diffusivity,MD)增加;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显示视觉皮层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水平降低;基于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脑灌注成像技术发现弱视患者部分脑区血流灌注减少。本文就上述内容展开综述,以期为弱视脑机制的研究提供更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脑功能 磁共振成像 结构磁共振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衰老及其驱动基因与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薇 杨钰婷 +6 位作者 白金霞 赵瑞 齐雅茜 雷新宇 张忠文 张浩令 宋志靖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5-221,共7页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以骨量减少和骨骼脆性增加为其特征。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OP的发病率也在上升。OP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主要包括更年期、生理衰老和药物不良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衰老...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以骨量减少和骨骼脆性增加为其特征。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OP的发病率也在上升。OP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主要包括更年期、生理衰老和药物不良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衰老相关细胞在组织中逐渐积累,与整个生物体的退化和老化紧密相关。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细胞衰老在维持OP中的细胞稳态和器官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许多蛋白质被鉴定为生物标志物和导致细胞衰老的因果驱动因子。因此,深入了解细胞衰老驱动基因的发生机制、调控方式以及其与OP之间的关系变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了细胞衰老驱动基因以及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enescence-associated secretory phenotype,SASP)在OP中对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衰老 驱动基因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李丽 严兴科 +1 位作者 魏玉婷 窦婷婷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6-310,共15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医药治疗AD效果良好,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是开展相关研究的基础。本文整理和归纳常用非转基因型AD动物模型及AD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资料,发现当前常见的非转基因...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医药治疗AD效果良好,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是开展相关研究的基础。本文整理和归纳常用非转基因型AD动物模型及AD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资料,发现当前常见的非转基因型AD动物模型包括老化型(自然老化型、快速老化型和诱导老化型)和注入诱导损伤型(Aβ注射动物模型、Tau蛋白损伤型、胆碱能系统损伤模型、神经炎症模型和铝中毒诱导模型)共八种,AD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有肾虚/肾虚精亏/肾虚髓空、痰浊阻窍、瘀血阻络、痰瘀互结、肝郁和痰饮郁热证六种。本文通过综述各模型复制方法的优势及不足,以期为今后AD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动物模型 病证结合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中TGF-β信号转导研究进展
10
作者 王薇 王雪梅 +5 位作者 李洪凡 赵瑞 齐雅茜 Sandai Doblin 宋志靖 张浩令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62-867,共6页
骨重塑是一个维持骨骼系统稳态的连续过程,它取决于成骨细胞(osteoblast,OB)骨形成和破骨细胞(osteoclast,OC)骨吸收之间的稳态。骨吸收和骨形成的紧密耦合机制可能是由于在吸收过程中局部“耦合”因素的产生。TGF-β被认为是骨形成与... 骨重塑是一个维持骨骼系统稳态的连续过程,它取决于成骨细胞(osteoblast,OB)骨形成和破骨细胞(osteoclast,OC)骨吸收之间的稳态。骨吸收和骨形成的紧密耦合机制可能是由于在吸收过程中局部“耦合”因素的产生。TGF-β被认为是骨形成与先前骨吸收耦合的关键因素之一。TGF-β在抑制OC的形成和降低OC的活性方面发挥作用;同时,TGF-β也是非常有效的OB形成刺激剂,诱导OB的趋化、增殖和分化。然而,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中TGF-β信号转导的详细机制仍未被完全阐明。因此,本文阐述了规范的TGF-β信号转导和非典型TGF-β信号转导机制,以及在骨细胞调控中的作用,期望为OP的治疗提供新的视角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规范TGF-β信号转导 非典型TGF-β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魏玉婷 朱田田 +1 位作者 贾静 严兴科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433-4440,共8页
目的采用可视化分析方法总结国内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生成相关文献的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的共现图谱,并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出相关文献290... 目的采用可视化分析方法总结国内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生成相关文献的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的共现图谱,并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出相关文献290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有263篇,年发文量呈上升-回落交替的趋势。可视化图谱显示:共有96位作者被纳入,其中32位作者发文量≥3篇;共有25所机构被纳入,其中5所机构发文量≥3篇;共有101个关键词被纳入,其中9个关键词的出现频次≥10次。涉及的针灸治疗方法包括电针、手针、艾灸、针刺+艾灸、针药结合等,最常用的腧穴为以督脉为代表的阳经经穴。结论(1)针灸治疗AD的研究较为热门,但整体影响力不足,需加强多机构、多中心的协作交流;(2)针灸干预AD侧重于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薄弱,今后应规范治疗体系,强化大规模临床研究,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针灸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干预PTSD恐惧记忆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永蕊 郑先丽 严兴科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052-4057,共6页
针灸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与恐惧等症状,针灸干预PTSD的机制研究已受到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梳理分析了近年来针灸干预PTSD恐惧记忆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 针灸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与恐惧等症状,针灸干预PTSD的机制研究已受到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梳理分析了近年来针灸干预PTSD恐惧记忆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的相关资料,总结发现针灸干预PTSD的机制主要与修复恐惧记忆关键脑区的结构损伤,调控异常脑网络连接,抑制应激诱发的神经炎症反应,调节神经元可塑性分子和神经信号传递分子表达等方面密切相关,这为针灸干预PTSD的生物学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资料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恐惧记忆 针刺 神经生物学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特色二联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枫帆 袁博 +5 位作者 田亮 王一心 乔翔 张婷卓 李兴兰 杜小正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1681-1683,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特色二联疗法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特色二联组)和对照组(常规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主要包括口服抗骨增生胶囊每次5粒,早中晚各1次/d;口服维生... 目的:观察中医特色二联疗法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特色二联组)和对照组(常规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主要包括口服抗骨增生胶囊每次5粒,早中晚各1次/d;口服维生素C片,2片/次,早中晚各1次/d;注射玻璃酸钠在膝关节每次2 m L,1次/周。观察组是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药溻渍和艾灸,溻渍一般控制在30 min左右,1次/d;艾灸选取内外膝眼、阴陵泉、足三里等穴位,每个穴位1次3壮,一般控制在30 min左右。两组均每周连续治疗5 d,疗程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进行骨性关节炎指数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 Maste universities(WOMAC)评分,统计治疗效果,并于治疗后3个月随访1次。结果:治疗4周及随访3个月时观察组较对照组疼痛、僵硬、功能障碍评分均明显下降(均P〈0.05)。4周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1.6%,对照组有效率为72.2%,观察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个月随访时观察组有效率为88.8%,对照组有效率为69.4%,观察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特色二联疗法可提高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有效改善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中医特色二联疗法 WOM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老年病的现状和规律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亚军 宋凯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388-2390,共3页
应用针灸治疗老年病有着独特的优势,目前相关文献发表数量呈递增趋势,针灸疗法已经广泛应用于老年病的防治中,以脑血管病和肢体痹症最为多用。基于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针灸疗法结合自身特征,在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了选穴以补益为主、... 应用针灸治疗老年病有着独特的优势,目前相关文献发表数量呈递增趋势,针灸疗法已经广泛应用于老年病的防治中,以脑血管病和肢体痹症最为多用。基于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针灸疗法结合自身特征,在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了选穴以补益为主、宜轻刺激、重视多种治疗手段的等治疗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老年病 现状 治疗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大鼠炎症反应和铁死亡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秦晓宇 张斌森 +3 位作者 张笑佳 逯晓婷 刘鸿鑫 王春爱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3-732,共10页
背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增加患者术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原因之一。炎症反应和铁死亡是POCD发生的重要机制假说,而电针改善POCD患者学习和记忆功能机制尚不明确。目的观察电针对老年POCD大鼠学习记忆及炎性细胞因子和海马神经... 背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增加患者术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原因之一。炎症反应和铁死亡是POCD发生的重要机制假说,而电针改善POCD患者学习和记忆功能机制尚不明确。目的观察电针对老年POCD大鼠学习记忆及炎性细胞因子和海马神经元铁死亡的影响,探讨电针改善POCD的作用机制。方法2022年1月—2023年2月选取18~20月龄SD大鼠72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n=24)、模型组(n=24)和电针组(n=24)。根据术后3、7 d两个观察时间点将每组大鼠分为2个亚组(对照组术后3 d亚组、对照组术后7 d亚组,模型组术后3 d亚组、模型组术后7 d亚组,电针组术后3 d亚组、电针组术后7 d亚组),每组12只。采用剖腹探查手术建立POCD模型,选取电针组大鼠百会穴和内关穴进行电针刺激。采用Morris水迷宫装置检测大鼠行为学表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海马中白介素(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海马组织脂质过氧化物(LPO)、Fe^(2+),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SL4)、铁蛋白重链1(FTH1)、血磷脂酰胆碱酰基转移酶3(LPCAT3)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透射电镜观察海马区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结果术后3、7 d大鼠组别与时间对大鼠术前认知功能训练逃避潜伏期均不存在交互作用(P_(交互)>0.05),训练时间对逃避潜伏期主效应均显著(P_(时间)<0.05),组别对逃避潜伏期主效应均不显著(P_(组间)>0.05)。模型组术后3 d亚组逃避潜伏期高于对照组术后3 d亚组、电针组术后3 d亚组,穿越平台次数、目标象限停留时间低于对照组术后3 d亚组、电针组术后3 d亚组,电针组术后3 d亚组穿越平台次数低于对照组术后3 d亚组(P<0.05)。模型组术后7 d亚组逃避潜伏期高于对照组术后7 d亚组、电针组术后7 d亚组,穿越平台次数低于对照组术后7 d亚组,目标象限停留时间低于对照组术后7 d亚组、电针组术后7 d亚组(P<0.05)。模型组术后3 d亚组血清IL-6、TNF-α高于对照组术后3 d亚组、电针组术后3 d亚组,电针组术后3 d亚组TNF-α高于对照组术后3 d亚组,IL-10高于对照组术后3 d亚组、模型组术后3 d亚组(P<0.05)。模型组术后7 d亚组血清IL-6高于对照组术后7 d亚组,TNF-α高于对照组术后7 d亚组、电针组术后7 d亚组,电针组术后7 d亚组IL-10高于对照组术后7 d亚组、模型组术后7 d亚组(P<0.05)。模型组术后3 d亚组海马IL-6、TNF-α高于对照组术后3 d亚组、电针组术后3 d亚组,电针组术后3 d亚组IL-6、TNF-α高于对照组术后3 d亚组,IL-10高于对照组术后3 d亚组、模型组术后3 d亚组(P<0.05)。模型组术后7 d亚组海马IL-6、TNF-α高于对照组术后7 d亚组、电针组术后7 d亚组,电针组术后7 d亚组IL-10高于对照组术后7 d亚组、模型组术后7 d亚组(P<0.05)。模型组术后3 d亚组Fe^(2+)、LPO、ACSL4、LPCAT3高于对照组术后3 d亚组、电针组术后3 d亚组,电针组术后3 d亚组高于对照组术后3 d亚组,模型组术后3 d亚组FTH1低于对照组术后3 d亚组、电针组术后3 d亚组,电针组术后3 d亚组低于对照组术后3 d亚组(P<0.05)。模型组术后7 d亚组Fe^(2+)、LPO、ACSL4、LPCAT3高于对照组术后7 d亚组、电针组术后7 d亚组,FTH1低于术后7 d亚组、电针组术后7 d亚组(P<0.05)。模型组术后3、7 d亚组海马组织视野内细胞核双核膜结构清晰,核周隙未见明显增宽,形态不规则,表面凹凸不平;核内染色质浓缩边集;胞质内少量线粒体膜破裂,膜结构消失;部分内质网明显扩张;并可见部分髓鞘断裂,排列紊乱;电针组术后3、7 d亚组较模型组明显改善。结论炎性细胞因子失衡和神经元铁死亡可能是POCD发生的重要病因机制;电针能够改善POCD老年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发挥脑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控全身和中枢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以及神经元细胞铁死亡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术后认知并发症 电针 百会 内关 炎症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GAS-STING信号通路在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杜小正 丁少云 +3 位作者 刘倩茹 田亮 李兴兰 王金海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0-524,共5页
缺血性脑卒中(IS)是世界上导致成人死亡和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复杂的病理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信号通路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广泛表达于哺乳动物细胞内的模式识别受体(PRR),... 缺血性脑卒中(IS)是世界上导致成人死亡和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复杂的病理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信号通路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广泛表达于哺乳动物细胞内的模式识别受体(PRR),在固有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研究发现cGAS-STING信号通路可通过调节神经炎症、细胞死亡、自噬等途径参与脑缺血的发生发展,有望成为治疗IS的新靶标。本文主要归纳总结了近年来cGAS-STING信号通路在IS中作用机制的研究成果,以期为脑缺血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GAS-STING信号通路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炎症 细胞死亡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极化在骨质疏松症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浩龙 赵瑞 +11 位作者 潘静 裴雪冬 宁浩驰 陈海亮 齐雅茜 雷新宇 白金霞 杨钰婷 张忠文 张浩令 王薇 宋志靖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8-423,共6页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严重威胁骨骼健康,增加骨折风险,对生活质量造成重大影响的慢性疾病。巨噬细胞作为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员,在特定刺激下极化为具有促炎特性的M1型巨噬细胞和具有抗炎和促修复特性的M2型巨噬细胞。M1/M2...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严重威胁骨骼健康,增加骨折风险,对生活质量造成重大影响的慢性疾病。巨噬细胞作为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员,在特定刺激下极化为具有促炎特性的M1型巨噬细胞和具有抗炎和促修复特性的M2型巨噬细胞。M1/M2比例的失衡会引发骨吸收增加、骨密度下降和骨折风险升高等骨质疏松症的病理变化。笔者概述了巨噬细胞极化过程以及不同巨噬细胞分型在骨质疏松中的作用机制。M1巨噬细胞通过分泌TNF⁃α、IL⁃23和IL⁃1等炎性因子、触发RANKL/OPG系统并促进破骨细胞分化并抑制骨生成细胞的作用,从而加剧骨质疏松发展。M2巨噬细胞通过分泌BMP2、TGF⁃β和IL⁃4等炎性因子,刺激NF⁃κB等信号通路,抑制破骨细胞的激活并促进成骨细胞的活性,改善骨质疏松的状况。此外,笔者还介绍了巨噬细胞与其他细胞之间的通讯对骨形成的影响。针对巨噬细胞极化,笔者从化学药物、生物活性分子以及中药领域分别介绍了通过调控巨噬细胞M1/M2比率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的最新策略,期望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提供新的视角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极化 骨质疏松 M1型巨噬细胞 M2型巨噬细胞 M1/M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本增骨颗粒对骨质疏松大鼠模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齐雅茜 宁浩驰 +7 位作者 潘静 赵瑞 雷新宇 宋敏 张浩令 张忠文 王薇 宋志靖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3,共7页
目的研究固本增骨颗粒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揭示固本增骨颗粒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骨质疏松的分子机制。方法随机将66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13只和造模组53只,造模组采取背部双侧卵巢切除法制备模型,假手术组不摘除卵巢,造... 目的研究固本增骨颗粒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揭示固本增骨颗粒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骨质疏松的分子机制。方法随机将66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13只和造模组53只,造模组采取背部双侧卵巢切除法制备模型,假手术组不摘除卵巢,造膜8周后将每组进行称重,并随机选取3只进行骨密度检测,待模型鉴定成功后,将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固本增骨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每组10只,固本增骨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24.4、12.2、6.1 g/kg不同浓度进行灌胃,阳性药物组给予0.09 mg/kg浓度的雌二醇进行灌胃,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大鼠的每日灌胃体积均为2 mL。每周记录各组大鼠的行为,给药干预12周后将大鼠处死股骨取材,进行骨组织形态学HE染色,通过IHC检测股骨组织中Wnt7b、TCF3、GSK3β蛋白含量。运用RT-PCR和WB测定股骨组织中Wnt7b、TCF3、GSK3βmRNA及其蛋白含量的表达。结果HE染色显示假手术组骨结构正常,小梁骨厚度均匀,结构完整,小梁连接良好,脂肪细胞和骨细胞形态清晰;模型组股骨骨小梁变细不规则、网状结构杂乱无章,部分骨小梁明显细长或断裂,两者连接不完全,固本增骨颗粒干预后,固本增骨颗粒治疗组大鼠骨小梁结构逐渐趋向成熟,厚度有所增加,逐渐均匀化,骨细胞增多,骨小梁与周围组织连接紧密,连续性逐渐变好,整体结构逐渐转好。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股骨组织中Wnt7b、TCF3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GSK3β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物组、固本增骨颗粒高、中剂量组Wnt7b、TCF3表达量均升高(P<0.05),GSK3β表达量均下降(P<0.05)。结论固本增骨颗粒可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上调Wnt7b、TCF3的表达以促进骨形成,下调GSK3β的表达防止骨过度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骨质疏松症 固本增骨颗粒 成骨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酸受体介导的中枢神经突触可塑性改变及针刺调节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觉 刘安国 +3 位作者 马重兵 贾静 张倩 严兴科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71-1778,共8页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谷氨酸受体(GluRs)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可塑性中发挥重要作用,而针刺能够调节病理状态下的GluRs趋于正常,其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关于离子型谷氨酸受体(iGluRs)...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谷氨酸受体(GluRs)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可塑性中发挥重要作用,而针刺能够调节病理状态下的GluRs趋于正常,其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关于离子型谷氨酸受体(iGluRs)和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s)两种类型的谷氨酸受体对突触可塑性的影响以及针刺对iGluRs和mGluRs表达调节作用的研究文献,以期基于GluRs的表达为针刺调节神经突触可塑性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谷氨酸受体 突触可塑性 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E-RAGE在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忠文 赵瑞 +3 位作者 齐雅茜 王薇 宋志靖 张浩令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83-1486,共4页
糖基化是一种非酶化学反应,其中巯基蛋白键被葡萄糖取代,导致正常细胞和组织功能受损。骨质疏松症是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负担,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预计将进一步增加。在过去的20年中,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GEs... 糖基化是一种非酶化学反应,其中巯基蛋白键被葡萄糖取代,导致正常细胞和组织功能受损。骨质疏松症是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负担,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预计将进一步增加。在过去的20年中,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GEs)已被证明是骨质疏松症和其他与衰老相关的慢性退行性疾病的发病和发展的关键介质。骨内AGE的积累诱导胶原蛋白和其他骨蛋白形成共价交联,影响组织的力学特性,扰乱骨重塑和退化,导致骨质疏松。另一方面,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 RAGE)是一种膜蛋白,AGE-RAGE与骨退化有关。氧化应激促进AGE的形成,抑制正常的酶促交联,并降解胶原结构,降低抗骨折性。然而,骨质疏松症中AGE其受体RAGE的关系尚不清楚。因此,该综述旨在阐明糖基化终产物介导AGE-RAGE信号通路在骨质疏松症细胞中的生物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基化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