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态靶结合”理论下中医药调控胰岛素抵抗干预射血分数保留心衰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春玲 王旭勇 +4 位作者 任春贞 黄灿灿 蒋虎刚 赵信科 李应东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48-1553,共6页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终末期的主要临床表现,其中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约占总体心衰病例的50%。近年来研究表明,糖尿病与肥胖是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核心病理生理驱动因素,其关键机制在于胰岛素抵抗所引发的内稳态失衡。“态靶辨治...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终末期的主要临床表现,其中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约占总体心衰病例的50%。近年来研究表明,糖尿病与肥胖是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核心病理生理驱动因素,其关键机制在于胰岛素抵抗所引发的内稳态失衡。“态靶辨治”模式强调疾病的同质动态、同态同治、态靶同调,旨在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现代医学最新成果,引导中医自我维新,从而推进中西医融合。本文基于“态靶结合”理论框架,针对胰岛素抵抗进行靶向调控为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辨证施治提供新的研究范式。因此,本文以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共同致病机制——胰岛素抵抗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中医药调控胰岛素抵抗干预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及其科学内涵,以期为相关创新制剂的研发及分子生物学机制的深入探索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态靶结合 胰岛素抵抗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质量控制在心肌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赵晓彬 靳文芳 +3 位作者 张海峰 刘文郁 李应东 赵信科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19-1423,共5页
心肌纤维化是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复杂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心血管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线粒体质量控制是真核细胞维持线粒体形态、数量及质量稳定的重要机制,大量研究表明,以线粒体生物发生水平低下、过度线粒... 心肌纤维化是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复杂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心血管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线粒体质量控制是真核细胞维持线粒体形态、数量及质量稳定的重要机制,大量研究表明,以线粒体生物发生水平低下、过度线粒体氧化应激、线粒体自噬缺陷、线粒体动力学紊乱为特征的线粒体质量控制失调在介导心肌纤维化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该文就线粒体质量控制在心肌纤维化发病中的作用及最新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心肌纤维化的分子机制以及为后续更多天然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质量控制 线粒体生物合成 线粒体动力学 线粒体自噬 线粒体蛋白降解 心肌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肝解郁胶囊在围绝经期抑郁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3
作者 赵艳侠 刘颖 王瑛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0-104,共5页
目的观察舒肝解郁胶囊在围绝经期抑郁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6月—2023年4月,将98例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分为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的常规组(49例)和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的联合舒肝解郁组(49例),分组... 目的观察舒肝解郁胶囊在围绝经期抑郁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6月—2023年4月,将98例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分为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的常规组(49例)和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的联合舒肝解郁组(49例),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所有患者均治疗8周。统计两组治疗8周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肝功能、甲状腺功能、多导睡眠图指标、抑郁症状及围绝经期症状严重程度。结果治疗8周后,联合舒肝解郁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联合舒肝解郁组治疗8周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水平升高,且高于常规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8周后快速眼动(rapid eye movement,REM)睡眠时间、睡眠总时间延长,联合舒肝解郁组长于常规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睡眠潜伏期、醒觉时间缩短,联合舒肝解郁组短于常规组(P<0.05);睡眠效率升高,联合舒肝解郁组高于常规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8周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贝克抑郁问卷(Baker depression questionnaire,BDI)、Kupperman评分降低,联合舒肝解郁组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有助于调节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机体甲状腺功能,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抑郁症状及围绝经期症状,临床疗效较好,但会引起部分患者ALT水平轻度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抑郁症 舒肝解郁胶囊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AP调控Notch信号通路影响小鼠NASH肝纤维化的机制及慈菇消脂方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莉 王兴胜 +3 位作者 赵秀萍 王爱娣 屈红梅 马燕花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2-400,共9页
目的探讨Yes相关蛋白(YAP)调控Notch信号通路影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纤维化的机制及解毒化痰法中药慈菇消脂方的干预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ASH肝纤维化模型组、维替泊芬(VP)组、VP+中药低剂量组、VP+中药高剂量组和... 目的探讨Yes相关蛋白(YAP)调控Notch信号通路影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纤维化的机制及解毒化痰法中药慈菇消脂方的干预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ASH肝纤维化模型组、维替泊芬(VP)组、VP+中药低剂量组、VP+中药高剂量组和DMSO对照组。采用蛋氨酸-胆碱缺乏(MCD)饮食联合小剂量CCl4建立小鼠NASH相关肝纤维化模型,采用HE、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纤维化程度,ELISA法检测肝纤维化四项,碱水法测定小鼠肝脏中羟脯氨酸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α-SMA、ColⅠ、YAP、Notch1蛋白在肝脏中的定位,Western blotting及实时定量PCR检测Notch信号通路中Notch1/2、Jagged1和DLL4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NASH肝纤维化组小鼠肝细胞肿胀、胞质透明,肝小叶、门管区以及窦周均存在明显纤维化,并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及多量脂肪小滴,局部出现肝细胞坏死、溶解以及肝硬化;肝纤维化四项指标显著升高(P<0.01);肝细胞中α-SMA、ColⅠ、YAP以及Notch1定位于细胞质中;肝脏中YAP、Notch1/2及Jagged1均呈高表达(P<0.01)。经VP及VP联合高、低剂量中药慈菇消脂方分别干预后,小鼠肝脏中YAP、Notch1/2及Jagged1均呈低表达(P<0.05),DLL4因子在VP联合中药高剂量组上调(P<0.05)。结论YAP可能通过下调Notch1/2、Jagged1及上调DLL4,抑制Notch通路活化,干预NASH肝纤维化发生。中药慈菇消脂方通过多成分、多靶点下调YAP、Notch1/2、Jagged1、上调DLL4,抑制Notch信号通路活化,改善NASH肝纤维化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 Yes相关蛋白 NOTCH信号通路 慈菇消脂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芪参益心颗粒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玉林 蒋虎刚 +4 位作者 王新强 刘凯 李应东 安涛 赵信科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1081-1092,共12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药理学实验揭示芪参益心颗粒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和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收集芪参益心颗粒有效化学成分信息;DisGeNET...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药理学实验揭示芪参益心颗粒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和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收集芪参益心颗粒有效化学成分信息;DisGeNET、GeneCards、OMIM数据库获取HFpEF相关靶点;Metascape对芪参益心颗粒及HFpEF交集靶点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PPI网络的构建与分析;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网络图;对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用AutoDock Vina软件分子对接,用pymol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对结果分析出的重要蛋白进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验证。结果:共得到芪参益心颗粒66个成分及对应240个靶点,HFpEF对应靶点1931个,芪参益心颗粒与HFpEF二者交集靶点127个,主要活性成分为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等;TNF、AKT1、IL-6、P53、JUN为核心靶点,分子对接显示关键成分与核心靶点对接良好;主要涉及了基因表达正向调节、凋亡调控、细胞增殖和衰老、缺氧反应、炎症反应等,PI3K-Akt、AGE-RAG、MAPK、TNF、IL-17为主要相关信号通路。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阴性对照组TNF、AKT1、IL-6、P53及JUN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模型组TNF、IL-6、P53及JUN蛋白表达均上调(P<0.05),AKT蛋白表达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芪参益心颗粒低、中、高剂量组TNF、IL-6、P53及JUN蛋白表达均下调(P<0.05),AKT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芪参益心颗粒可能是通过作用于TNF、AKT1、IL-6、P53、JUN等靶点,通过参与调节基因表达细胞凋亡和增殖、缺氧反应、炎症反应等作用,从而治疗HFpE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芪参益心颗粒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作用机制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糖尿病饮食管理器在空巢老年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吕娟琴 沈利兰 +2 位作者 孟作龙 王小平 李福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4期4404-4408,共5页
背景现阶段,老年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血糖控制不佳、治疗依从性差等情况。饮食与血糖控制情况息息相关,研究如何管理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观察自制糖尿病饮食管理器在空巢老年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患者中的... 背景现阶段,老年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血糖控制不佳、治疗依从性差等情况。饮食与血糖控制情况息息相关,研究如何管理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观察自制糖尿病饮食管理器在空巢老年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收集2018年2—10月在甘肃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接受治疗且完成随访的60例空巢老年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患者的病历资料,作为传统组;收集2019年2—10月在甘肃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接受治疗且完成随访的60例空巢老年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患者的病历资料,作为管理器组。传统组接受传统常规健康教育,管理器组接受自制糖尿病饮食管理器健康教育,均干预6个月。分别对比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两组血糖、自我管理能力〔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评估〕;观察并记录两组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再入院情况。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干预前,且管理器组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饮食自我管理、运动自我管理、血糖自我监测及按医嘱用药评分均优于干预前,且管理器组均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周围神经和大血管病变,且管理器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发生率及再入院率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自制糖尿病饮食管理器开展饮食健康教育在空巢老年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明显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入院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老年人 自制糖尿病饮食管理器 自我管理 血糖自我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基因治疗的扩张型心肌病模型构建及进展
7
作者 陈玉林 蒋虎刚 +6 位作者 安涛 李雯 严春艳 黄倩 刘凯 李应东 赵信科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62-1469,共8页
扩张型心肌病是引起心力衰竭的主要疾病之一,存在病因学异质性。近1/4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与遗传相关,心室扩大和心肌收缩功能障碍是该病的主要特征。核纤层蛋白A(Lamin A,LMNA)基因突变是遗传性扩张型心肌病的重要病因,心律失常是LMNA突... 扩张型心肌病是引起心力衰竭的主要疾病之一,存在病因学异质性。近1/4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与遗传相关,心室扩大和心肌收缩功能障碍是该病的主要特征。核纤层蛋白A(Lamin A,LMNA)基因突变是遗传性扩张型心肌病的重要病因,心律失常是LMNA突变遗传性扩张型心肌病的重要临床表征。近年来基于C57/B6遗传背景小鼠聚焦基因治疗的啮齿类动物扩张型心肌病模型构建及其干预是研究的热点,对犬和猪等大动物模型构建也有一定的研究。大动物尤其是非人灵长类动物是更贴近人的理想模型,但目前对于非人灵长类动物的心脏疾病模型并未涉及扩张型心肌病,故本文综述了基因层面的扩张型心肌病啮齿类动物及大动物模型的研究,提出可进行基于当前研究基础上的非人灵长类扩张型心肌病模型的理念,为今后有针对性地研究致病机制以及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LMNA突变 基因治疗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