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循证医学时代下,依托规范的技术方法和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发掘中医药独特优势,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发展并惠泽人类的必由之路。中医理论、人用经验和研究证据三结合证据体系的提出标志着中医药特色评价体系思维方法取得了重要进...在循证医学时代下,依托规范的技术方法和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发掘中医药独特优势,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发展并惠泽人类的必由之路。中医理论、人用经验和研究证据三结合证据体系的提出标志着中医药特色评价体系思维方法取得了重要进步,经过恰当方法整合后的多元证据体是中医药临床指南推荐意见和循证卫生决策的有力支撑。本文基于当前国际证据合成与分级方法学前沿进展,初步提出中医药多元证据整合的方法学框架——MERGE(Merge Evidence-based Research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 support smart dEcision)框架,以期为中医药循证医学方法学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展开更多
目的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营养预康复的相关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为构建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营养预康复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范围综述指南作为方法学框架,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目的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营养预康复的相关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为构建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营养预康复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范围综述指南作为方法学框架,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搜集关于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营养预康复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4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和提取资料。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营养预康复的内容涵盖营养风险评估工具、具体的干预措施、干预时间、干预地点、干预的结局指标以及干预的实际效果等方面。结论营养预康复干预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是实用且有效的,但其具体干预措施和结局指标方面尚存显著的不同,有待更多的证据来制定最佳的营养预康复干预策略。展开更多
背景冠心病是全球范围内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和生存率的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心脏康复作为冠心病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远程医疗在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领域逐渐兴...背景冠心病是全球范围内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和生存率的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心脏康复作为冠心病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远程医疗在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领域逐渐兴起,并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为患者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康复支持。然而,目前不同心脏康复中心在实施心脏康复时的质量存在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康复效果的稳定性和可及性。目的对远程医疗在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进行范围综述,系统总结现有研究,为临床医护人员开展冠心病患者远程心脏康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Arksey和O'Malley的范围综述报告框架,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EBSCO、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08-20,对纳入文献进行筛选、汇总并分析。结果共纳入23项研究,来自10个国家,21篇为随机对照试验,1篇为类实验研究,1篇为质性研究。远程医疗依托的载体主要包括应用程序、远程监测系统等;可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康复运动训练频度和强度指导、心律监测、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研究大多关注冠心病相关指标及症状评估及生活质量、自我管理、患者再入院率及死亡率、资源成本、用户体验(满意度和安全性)、焦虑和抑郁、身体活动水平等。结论远程医疗有助于加强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参与度、提升运动积极性、服药依存性,改善久坐行为、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虽然目前我国远程医疗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局限性,未来需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优化远程心脏康复平台功能、完善评价体系、加强与社区服务的结合从而全面提升应用效果。展开更多
目的在护理学本科病理学教学实践中运用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 based learning,TBL),探索更为有效解决临床问题的教学方法。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某高校护理学本科专业二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在护理学本科病理学教学实.践中,观察组(n=...目的在护理学本科病理学教学实践中运用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 based learning,TBL),探索更为有效解决临床问题的教学方法。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某高校护理学本科专业二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在护理学本科病理学教学实.践中,观察组(n=56)采用TBL教学法,对照组(n=55)采用常规授课法,依据总成绩.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学生对教育环境.的评价及对TBL教学反馈进行结果评价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学生总成绩,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对教育环.境的认知均较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BL方法提高了护理本科病理学教学效果和学生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学习自主性。展开更多
文摘在循证医学时代下,依托规范的技术方法和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发掘中医药独特优势,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发展并惠泽人类的必由之路。中医理论、人用经验和研究证据三结合证据体系的提出标志着中医药特色评价体系思维方法取得了重要进步,经过恰当方法整合后的多元证据体是中医药临床指南推荐意见和循证卫生决策的有力支撑。本文基于当前国际证据合成与分级方法学前沿进展,初步提出中医药多元证据整合的方法学框架——MERGE(Merge Evidence-based Research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 support smart dEcision)框架,以期为中医药循证医学方法学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文摘目的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营养预康复的相关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为构建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营养预康复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范围综述指南作为方法学框架,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搜集关于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营养预康复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4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和提取资料。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营养预康复的内容涵盖营养风险评估工具、具体的干预措施、干预时间、干预地点、干预的结局指标以及干预的实际效果等方面。结论营养预康复干预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是实用且有效的,但其具体干预措施和结局指标方面尚存显著的不同,有待更多的证据来制定最佳的营养预康复干预策略。
文摘背景冠心病是全球范围内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和生存率的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心脏康复作为冠心病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远程医疗在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领域逐渐兴起,并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为患者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康复支持。然而,目前不同心脏康复中心在实施心脏康复时的质量存在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康复效果的稳定性和可及性。目的对远程医疗在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进行范围综述,系统总结现有研究,为临床医护人员开展冠心病患者远程心脏康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Arksey和O'Malley的范围综述报告框架,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EBSCO、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08-20,对纳入文献进行筛选、汇总并分析。结果共纳入23项研究,来自10个国家,21篇为随机对照试验,1篇为类实验研究,1篇为质性研究。远程医疗依托的载体主要包括应用程序、远程监测系统等;可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康复运动训练频度和强度指导、心律监测、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研究大多关注冠心病相关指标及症状评估及生活质量、自我管理、患者再入院率及死亡率、资源成本、用户体验(满意度和安全性)、焦虑和抑郁、身体活动水平等。结论远程医疗有助于加强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参与度、提升运动积极性、服药依存性,改善久坐行为、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虽然目前我国远程医疗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局限性,未来需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优化远程心脏康复平台功能、完善评价体系、加强与社区服务的结合从而全面提升应用效果。
文摘目的在护理学本科病理学教学实践中运用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 based learning,TBL),探索更为有效解决临床问题的教学方法。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某高校护理学本科专业二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在护理学本科病理学教学实.践中,观察组(n=56)采用TBL教学法,对照组(n=55)采用常规授课法,依据总成绩.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学生对教育环境.的评价及对TBL教学反馈进行结果评价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学生总成绩,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对教育环.境的认知均较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BL方法提高了护理本科病理学教学效果和学生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学习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