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分期诊治方案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柏启州 王兵 +4 位作者 金大成 张斯渊 贺晓阳 杨宁 苟云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64-771,共8页
2019年12月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蔓延迅猛,但尚无特效抗病毒疫苗或药物。目前国内多地出台了中医防治方案,本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因病机、各地区针对不同人群的预防方案以及分期辨治方案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总结。分析新型冠状... 2019年12月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蔓延迅猛,但尚无特效抗病毒疫苗或药物。目前国内多地出台了中医防治方案,本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因病机、各地区针对不同人群的预防方案以及分期辨治方案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总结。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各地区中医防治方案以及一线患者临床特点,核实该病属中医“湿毒疫”范畴,病位在肺脾,病因为疫戾之气,核心病机为“湿、热、毒、瘀、虚”;相关方案认为,中药预防应按照人群体质不同采用不同的处方,并根据不同气候、地区以及人群辨证用药,重视综合预防;而治疗则应辟秽化浊、祛湿为治疗的关键点,根据疾病的发展情况制定相对应的治疗方案,按照证候发展规律分5期(观察期、初期、中期、重症期、恢复期)进行分期辨治。本文通过对疫情期间各地区中医药相关应用进展进行系统分析,希望能为疫情防控及中医药临床治疗的合理应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SARS-CoV-2(2019-nCOV) 传染病 中医药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放射性心脏损伤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万敬强 杨宝平 +6 位作者 郭振东 马永霞 马佳瑞 牛雅妮 黄愿 鄢文婷 谢萍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3年第6期461-465,共5页
放疗作为胸部恶性肿瘤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由于心脏的解剖位置比较特殊,放疗不可避免的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导致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目前临床上无有效药物预防和治疗RIHD发生,且西药治疗副作用明显。然而,... 放疗作为胸部恶性肿瘤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由于心脏的解剖位置比较特殊,放疗不可避免的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导致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目前临床上无有效药物预防和治疗RIHD发生,且西药治疗副作用明显。然而,我国传统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因此,本文总结中医药对RIHD的防治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放射性心脏损伤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院共建背景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 被引量:2
3
作者 武燕 田利民 +3 位作者 马燕花 张琦 何应学 孙延庆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3期261-265,共5页
“校院共建”临床医学专业是医院与学校协同育人、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深化医教协同、落实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为结成推动地区医学事业发展的共同体,提高医疗人才培养质量,探索甘肃省医... “校院共建”临床医学专业是医院与学校协同育人、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深化医教协同、落实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为结成推动地区医学事业发展的共同体,提高医疗人才培养质量,探索甘肃省医教协同发展新模式,甘肃中医药大学与省人民医院合作共建第一临床医学院,以校院一体化共建管理模式建设临床医学专业,双方突出优势特色、促进要素流动和医教资源共享,在基本教学设施、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教学团队建设、专业学科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关系,实现教学相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合作共识。文章以甘肃中医药大学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为例,分析了大学与非直属医院在共建关系下对临床医学专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在现有架构下,临床医学专业建设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院共建 临床医学 人才培养模式 医教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近视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临床特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雪 吕洋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403-1407,共5页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显著改变,全球近视患病率日益上升,引发了临床医生的密切关注。近视易合并其他严重的眼科疾病,尤其是高度近视(HM)患者,常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其发病率远远高于屈光状态正常的人群。当高度近视与原发性开...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显著改变,全球近视患病率日益上升,引发了临床医生的密切关注。近视易合并其他严重的眼科疾病,尤其是高度近视(HM)患者,常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其发病率远远高于屈光状态正常的人群。当高度近视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并存时,病情变得尤其复杂。近年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集中关注患者的眼底改变特征。从高度近视人群中早期发现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这是对两种疾病深入了解并进行有效防治的关键。文章通过回顾分析近年文献,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临床特征方面对高度近视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关系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疾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高度近视 青光眼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 筛板 视盘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眼压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对强直性脊柱炎亚临床附着点炎的筛查评估价值
5
作者 李玲 申英灏 +2 位作者 杨洁 马雯娟 张学兰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96-200,共5页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强直性脊柱炎(AS)不同部位亚临床附着点炎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3年11月甘肃省人民医院就诊的AS患者100例,依据2022年全球首个附着点炎筛查与评估临床实践指南进行分组:临床附着点炎患者50例(分为...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强直性脊柱炎(AS)不同部位亚临床附着点炎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3年11月甘肃省人民医院就诊的AS患者100例,依据2022年全球首个附着点炎筛查与评估临床实践指南进行分组:临床附着点炎患者50例(分为有主观症状和无主观症状但有压痛2组);亚临床附着点炎患者50例(无主观症状也无压痛,需借助MRI或超声识别确诊)及5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对其近端足底筋膜、远端跟腱、远端髌韧带、近端髌韧带、远端股四头肌腱和肱三头肌腱附着点行高频超声检查,根据不同部位附着点的厚度、结构、钙化、骨侵蚀、滑囊的厚度及能量多普勒信号,分析超声检查的特异性、敏感度和准确性。结果 受检AS患者超声检查其中有主观症状异常附着点(阳性率为54%),以股四头肌腱附着点为著;无主观症状但有压痛异常附着点(阳性率为46%),以足底筋膜附着点为著;亚临床附着点炎AS患者异常附着点(阳性率为61%),以跟腱附着点为著。高频超声不同亚临床附着点超声检查病变情况显示,与临床检查相较,AS患者亚临床附着点炎的检出率更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频超声对亚临床附着点检出率更高,阳性表现以肌腱增厚和滑囊增厚最为常见(P<0.05)。与临床检查比较,高频超声在AS不同部位亚临床附着点早期诊断中,特异性、敏感度、准确性均较高。结论 相较于单一的临床检查,高频超声在AS患者不同部位亚临床附着点早期诊断中,可有效提高检出率,提升诊断价值,弥补了临床检查一直以来对亚临床附着点炎的低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强直性脊柱炎 附着点炎 亚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远程机器人辅助袖状胃切除术首例报道
6
作者 王晓鹏 王艳 +3 位作者 马云涛 苏河 牛向东 狐鸣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1,共6页
本文报道2023年12月14日完成5G远程机器人辅助袖状胃切除术1例,采用微创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MT-1000)和5G信号网络系统,双主刀模式,患者平台位于甘肃省人民医院手术室,主操控台位于甘肃省人民医院兰州新区分院手术室(两者直线距离75... 本文报道2023年12月14日完成5G远程机器人辅助袖状胃切除术1例,采用微创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MT-1000)和5G信号网络系统,双主刀模式,患者平台位于甘肃省人民医院手术室,主操控台位于甘肃省人民医院兰州新区分院手术室(两者直线距离75.6 km)。手术总时长120 min,其中装机时间30 min,机器人操作时间90 min。术中网络延迟(55.16±25.33)ms,丢包率0.01%~0.1%。未发生网络中断等网络不良事件,手术顺利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网络 远程机器人手术 袖状胃切除术 机器人辅助手术 网络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与传统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对比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7
7
作者 王荣 李秀霞 +3 位作者 高明暄 汪泽皓 于利明 李旭升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2期172-178,共7页
目的 :系统评价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传统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期刊全文数据库(Wa... 目的 :系统评价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传统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 Data)的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传统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时间为建库至2014年6月。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按Cochrane Handbook 5.0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术后1年Harris髋关节评分、术后6周WOMAC评分、术后6周Oxford评分、术后8 h红细胞压积、术后48 h红细胞压积及血红蛋白量、术后髋内翻及髋关节脱位发生率和股骨偏心距增加值。结果 :共纳入13个随机对照试验,共1 213例患者(1 284髋),其中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631髋,传统全髋关节置换术653髋。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MD=8.37,95%CI(6.02,10.72)],术后48 h红细胞压积[MD=0.02,95%CI(0.01,0.03)],术后48 h血红蛋白量[MD=0.50,95%CI(0.16,0.85)],改善股骨偏心距[MD=0.30,95%CI(0.04,0.56)]方面传统全髋关节置换术优于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Harris髋关节评分[MD=3.26,95%CI(-3.25,9.76)],术后6周WOMAC评分[MD=-0.53,95%CI(-3.67,2.60)],术后6周Oxford评分[MD=1.34,95%CI(-3.46,6.13)],术后8 h红细胞压积[MD=-0.01,95%CI(-0.02,0.00)],髋内翻发生率[RR=0.82,95%CI(0.45,1.52)],髋关节脱位发生率[RR=1.40,95%CI(0.48,4.12)]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传统全髋关节置换术可带来更小的创伤和失血,其术后早期疗效优于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两种术式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并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髋关节 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退变在腰椎滑脱中CT、MRI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8
作者 王琳 林志艳 +2 位作者 施乐年 李孝忠 张洁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8期1565-1567,共3页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退变在腰椎滑脱中CT、MRI的变化,探讨腰椎间盘退变与腰椎滑脱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0月~2017年03月间收治的112例腰椎滑脱患者的CT、MRI资料。在CT上观察椎间盘真空征、许莫氏结节及钙化的情况,在正中...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退变在腰椎滑脱中CT、MRI的变化,探讨腰椎间盘退变与腰椎滑脱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0月~2017年03月间收治的112例腰椎滑脱患者的CT、MRI资料。在CT上观察椎间盘真空征、许莫氏结节及钙化的情况,在正中矢状位上分别测量椎间盘高度、滑脱角;在MRI图像上评价椎间盘的Pfirrmann分级、突出及软骨终板的Modic改变。结果滑脱椎间盘148个,CT显示:滑脱椎间盘高度L3~4、L4~5、L5~S1的后份较前份窄,L3~4、L4~5、L5~S1滑脱角逐渐变小。真空征69个;许莫氏结节44个;钙化16个;骨质增生72个。MRI显示椎间盘Pfirrmann分级,Ⅱ级15个;Ⅲ级46个;Ⅳ级30个;Ⅴ级11个。终板Modic改变:Ⅰ型15个;Ⅱ型22个;Ⅲ型7个;伴椎间盘突出54个。结论腰椎间盘退变及终板Modic改变与腰椎滑脱在病理上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CT与MRI的结合应用在临床治疗的选择上有较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滑脱症 椎间盘退变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消痔栓直肠给药联合四环素片治疗纳米细菌致Ⅲ型前列腺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易剑锋 叶蓁蓁 +3 位作者 王新平 邢喜平 田洹 杨彦林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8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大黄消痔栓联合四环素片治疗纳米细菌致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纳米细菌致Ⅲ型前列腺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停用抗感染药及其他相关制剂,进行饮食及生活干预。2组均予四环素片,每次1片,每... 目的探讨大黄消痔栓联合四环素片治疗纳米细菌致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纳米细菌致Ⅲ型前列腺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停用抗感染药及其他相关制剂,进行饮食及生活干预。2组均予四环素片,每次1片,每日2次,口服。治疗组并予大黄消痔栓,每次1粒,每日1次,置入肛门3~4 cm。均10 d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改善时间及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积分指数(NIH-CPSI),检测前列腺液(EPS)白细胞、卵磷脂小体数量、尿流率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60/60),对照组为83.3%(50/6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骨盆疼痛、排尿症状、阴囊潮湿改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NIH-CPSI疼痛评分、排尿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总分,EPS白细胞、TNF-α、IL-6、IL-8水平均降低(P<0.05),卵磷脂小体+++^++++者增多(P<0.05),尿流率提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CPSI疼痛评分、排尿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总分,EPS白细胞、卵磷脂小体++++者及TNF-α、IL-6、IL-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消痔栓可提高四环素片治疗纳米细菌致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减轻前列腺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细菌 Ⅲ型前列腺炎 大黄消痔栓 直肠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消痔栓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新平 易剑锋 +5 位作者 田跃军 邢喜平 孟瑞霞 张骕 付生军 杨立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3期22-25,共4页
目的观察大黄消痔栓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ABP/CPP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CABP/CPPS湿热瘀阻型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均停用抗感染药物和其他制剂,予饮食及生活干预。对照组... 目的观察大黄消痔栓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ABP/CPP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CABP/CPPS湿热瘀阻型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均停用抗感染药物和其他制剂,予饮食及生活干预。对照组予前列安栓,观察组予大黄消痔栓,每次1粒,每日1次,纳肛,置入肛门3~4 cm。10 d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2 d,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NIH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卵磷脂小体、尿流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100/100),对照组为78%(78/1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NIH-CPSI评分均降低(P<0.0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卵磷脂小体++++者均增多(P<0.01),观察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2组尿流率均升高(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黄消痔栓治疗湿热瘀阻型CABP/CPPS疗效显著,效果优于前列安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消痔栓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湿热瘀阻证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的特性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11
作者 金炳甜 路頔 +4 位作者 杜鹏程 杨馨郁 吉尔叁也 杨峰 董鹏程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3,共7页
噬菌体作为天然的抗菌物,具有易获取、突变率低、不良反应小、高度特异性、高效性、不伤害共生细菌等优势,可作为替代抗生素的首选药物。噬菌体的宿主范围是评估噬菌体治疗潜力的关键指标,对于噬菌体的选择、治疗策略的制定以及最终的... 噬菌体作为天然的抗菌物,具有易获取、突变率低、不良反应小、高度特异性、高效性、不伤害共生细菌等优势,可作为替代抗生素的首选药物。噬菌体的宿主范围是评估噬菌体治疗潜力的关键指标,对于噬菌体的选择、治疗策略的制定以及最终的疗效具有重要作用,它主要由噬菌体的受体结合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决定。本文就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的分类结构、受体结合蛋白、宿主表面同源受体的发现以及噬菌体疗法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以期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金黄色葡萄球菌 受体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N2在神经系统疾病中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2
作者 周永泰 杨朕钰 +2 位作者 李岩 吴嘉静 赵波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0-337,共8页
脂质运载蛋白2(lipocalin-2,LCN2)是人脂质运载蛋白家族的一员,已被证明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存在密切关联。近年来研究表明,LCN2通过介导炎症、氧化应激反应、铁死亡等路径在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 脂质运载蛋白2(lipocalin-2,LCN2)是人脂质运载蛋白家族的一员,已被证明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存在密切关联。近年来研究表明,LCN2通过介导炎症、氧化应激反应、铁死亡等路径在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本文从脑血管疾病、认知障碍性疾病、帕金森病、抑郁症及焦虑症等方面,阐述LCN2在神经系统疾病中作用机制,以期加深临床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运载蛋白2 脑血管疾病 认知障碍性疾病 神经退行性疾病 焦虑症 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13
作者 武雅荣 张永强 +1 位作者 郑英 王彩红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9-447,共9页
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形成可增高肝硬化患者病死率,影响肝移植的顺利实施和预后。高凝状态是肝硬化患者PVT形成的特殊机制。近年来,PVT的发病机制逐渐明晰,具体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sis,PVT)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形成可增高肝硬化患者病死率,影响肝移植的顺利实施和预后。高凝状态是肝硬化患者PVT形成的特殊机制。近年来,PVT的发病机制逐渐明晰,具体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系统性和局部炎症反应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从而促进凝血系统活化;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异常活化加剧局部炎症,从而增强血小板粘附和聚集,促进血栓形成;凝血与纤溶系统失衡导致机体持续高凝状态;肠道菌群失调导致炎症和代谢紊乱,从而增高PVT发生风险。本文对上述关键机制及其相互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深入揭示PVT的分子与细胞机制提供新视角,同时为未来PVT的早期诊断和探索新型干预策略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血栓 炎症反应 凝血系统 纤溶系统 血管内皮细胞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营养干预对预防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的作用研究
14
作者 张秀玉 马燕花 《中国标准化》 2025年第2期313-316,共4页
目的:探讨标准化营养干预在预防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至2023年期间在甘肃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接受结直肠癌手术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标准化营养干预方案,... 目的:探讨标准化营养干预在预防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至2023年期间在甘肃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接受结直肠癌手术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标准化营养干预方案,对照组则接受常规营养管理。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其中感染并发症减少尤为明显;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缩短至12.5天,对照组为16.8天;实验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的体重恢复情况较对照组更佳;生活质量问卷(EORTC QLQ-C30)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化营养干预在预防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方面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还能促进患者体重恢复和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营养干预 结直肠癌术后 营养评估 肠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致化脓性脊柱炎术后合并院内感染迁延不愈1例
15
作者 范喜荣 张凯 +2 位作者 赵健茗 马国海 薛文 《中国骨伤》 2025年第2期208-210,共3页
患者,男,47岁,因间歇性发热2个月,持续性腰背痛1月入院。患者于2022年3月21日右手拇指被重物砸伤,在外院诊断“右手拇指毁损伤”,经积极保肢治疗1个月失败,行右手拇指截指术,治疗末期患者出现间歇性发热。截指术后1个月,患者出现持续性... 患者,男,47岁,因间歇性发热2个月,持续性腰背痛1月入院。患者于2022年3月21日右手拇指被重物砸伤,在外院诊断“右手拇指毁损伤”,经积极保肢治疗1个月失败,行右手拇指截指术,治疗末期患者出现间歇性发热。截指术后1个月,患者出现持续性腰背痛,站立、行走困难,间歇性发热持续,最高体温达39.2℃。为求进一步诊治于2022年5月26日就诊于我院,以“腰痛待查,发热原因待查”收住院。入院查体:轮椅推入病房,急性面容;体温38.9℃;右手拇指缺如,创面瘢痕愈合,L3-L4棘突上压痛、叩击痛,双侧椎旁触痛明显,腰椎屈伸活动受限,下肢感觉、运动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化脓性脊柱炎 肺炎克雷伯杆菌 克氏柠檬酸杆菌 院内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6)-甲基腺苷RNA修饰相关调节因子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伍杨 李甜 +4 位作者 朱玲玲 张润兵 吴楚江 杨妹霞 张久聪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207-212,共6页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癌症导致死亡的第四大原因,并已成为全球增长率最快的癌症之一。然而,尽管当前治疗领域的快速发展对HCC患者预后具有一定改善,但针对晚期HCC患者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其5年生存率仍较低,...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癌症导致死亡的第四大原因,并已成为全球增长率最快的癌症之一。然而,尽管当前治疗领域的快速发展对HCC患者预后具有一定改善,但针对晚期HCC患者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其5年生存率仍较低,因此探究新的治疗手段势在必行。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是真核生物中最常见、最丰富的内部RNA修饰之一,在调节RNA代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研究发现,m6A相关调节因子可能与H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通过总结m6A相关调节因子在HCC发生中的调控作用和机制,以期为临床HCC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甲基腺苷 RNA修饰 调节因子 肝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膜淋巴管扩张症的研究现状
17
作者 王福利 苏渲迪 +2 位作者 王玉瑾 冉洁 夏多胜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59-63,共5页
结膜淋巴管扩张症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眼表疾病,目前相关文献报道较少,可能与眼睑美容手术、肿瘤及其放化疗等因素有关,常常引发异物感、流泪、眼痛、视物疲劳等不适,这些眼部持续刺激症状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 结膜淋巴管扩张症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眼表疾病,目前相关文献报道较少,可能与眼睑美容手术、肿瘤及其放化疗等因素有关,常常引发异物感、流泪、眼痛、视物疲劳等不适,这些眼部持续刺激症状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可用于临床诊断,新型单克隆抗体D2-40作为扩张淋巴管内皮细胞标记物在病理诊断中具有很强的特异性。既往的研究未完全明确其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各异,传统的治疗给患者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结膜损伤,近年来有报道提出,抗VEGF药物对该病的治疗有效且并发症小。文章对这一少见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一些基本情况做一综述,以期对结膜淋巴管扩张症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淋巴管扩张症 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 D2-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天玑机器人在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同同 王增平 +5 位作者 王中华 文杰 迟飞 薛文 宋玉鑫 刘林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1034-1039,共6页
目的:探讨骨科天玑机器人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所应用的辅助设备不同,将其分为C形臂X线加机器人... 目的:探讨骨科天玑机器人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所应用的辅助设备不同,将其分为C形臂X线加机器人辅助置钉组(观察组)和单纯C形臂X辅助下置钉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24~61(40.23±12.19)岁;T113例,T128例,L19例,L22例。对照组24例,男15例,女9例;年龄26~58(42.88±10.31)岁;T113例,T1210例,L17例,L24例。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比较术前及术后3 d,1周及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手术前后的伤椎矢状面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并收集术后CT影像,依据Gertzbein-Robbins分类标准对置钉的准确性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5~12(7.07±0.83)个月。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透视次数观察组为(5.62±0.51)次,对照组为(12.54±0.52)次,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VAS、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及伤椎矢状面Cobb角较术前改善(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出现1例切口感染,经积极换药后痊愈。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螺钉松动、断裂等严重并发症,两组之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置钉准确率分别为98.4%(126/128)和90.3%(121/1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中骨科天玑机器人辅助下椎弓根螺钉置入与单纯C形臂X线透视相比,前者克服了术者生理性震颤、疲劳及术中多次透视等缺点,提高了置钉准确率,是一种更加准确、安全的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置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天玑机器人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机器人辅助下脊柱椎弓根螺钉置入准确性与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同同 王增平 +4 位作者 王中华 汪其苑 薛文 宋玉鑫 刘林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目的:探讨骨科机器人与C形臂X线透视辅助下脊柱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与安全性。方法:对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采用外科治疗的36例脊柱疾患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36例患者中18例采用骨科机器人辅助下的椎弓根螺钉置入(观察组),男12例,女6... 目的:探讨骨科机器人与C形臂X线透视辅助下脊柱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与安全性。方法:对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采用外科治疗的36例脊柱疾患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36例患者中18例采用骨科机器人辅助下的椎弓根螺钉置入(观察组),男12例,女6例;年龄16~61(38.44±3.60)岁;青少年脊柱侧弯1例,脊柱结核1例,腰椎滑脱7例,胸椎骨折4例,腰椎骨折5例。另外18例采用C形臂X线辅助下的椎弓根螺钉置入(对照组),男10例,女8例;年龄18~58(43.22±2.53)岁;青少年脊柱侧弯1例,腰椎滑脱6例,胸椎骨折6例,腰椎骨折5例。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透视次数、置钉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术后行CT扫描,采用Gertzbein-Robbins标准评价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并计算椎弓根螺钉置入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术中透视次数为(6.89±0.20)次,与对照组的(14.00±0.18)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枚螺钉置入时间为(2.56±0.12)min,与对照组的(4.22±0.17)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出现1例切口感染,经积极换药后痊愈,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螺钉松动、断裂等严重并发症,两组间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共置入螺钉107枚,其中A类101枚,B类4枚,C类2枚,D类0枚,E类0枚,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率=[(A类+B类螺钉数目)/组内所有置入螺钉数目]×100%=98.1%(105/107);对照组共置入螺钉104枚,其中A类90枚,B类4枚,C类5枚,D类5枚,E类0枚,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率=[(A类+B类螺钉数目)/组内所有置入螺钉数目]×100%=90.3%(94/1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机器人辅助下置入椎弓根螺钉术中透视次数少,置钉时间短,准确率更高,可使手术安全性进一步提高,在骨科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机器人手术 椎弓根钉 准确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üller细胞在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20
作者 李洁琼 吕洋 《国际眼科杂志》 2025年第2期220-224,共5页
Müller细胞(MCs)是人类视网膜中最常见的神经胶质细胞。其为神经元提供稳态、代谢和功能支持。在调节细胞外空间体积、离子和水稳态以及维持血-视网膜屏障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它们释放胶质递质和其他神经活性分子,并通过神经递质再... Müller细胞(MCs)是人类视网膜中最常见的神经胶质细胞。其为神经元提供稳态、代谢和功能支持。在调节细胞外空间体积、离子和水稳态以及维持血-视网膜屏障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它们释放胶质递质和其他神经活性分子,并通过神经递质再循环影响突触活动。所有这些功能都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神经元的活动。Müller细胞支持光感受器和神经元的存活,负责视网膜的结构稳定,并且是免疫和炎症反应的调节剂。其在几乎所有致病刺激下都会被激活。反应性Müller细胞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但病理状态下Müller细胞的过度激活会退出神经元保护并导致神经元变性。因此在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RVO-ME)发病过程中,Müller细胞可能起到“双刃剑”的作用,因此,正确认识Müller细胞对病理刺激的反应及其对视网膜及黄斑产生的保护和损害作用,对于研究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的发病机制及指导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围绕Müller细胞在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中的作用展开综述,旨在为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ÜLLER细胞 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 发病机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