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免疫致敏结合局部乙酸刺激法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
被引量:
18
1
作者
吴玉泓
李海龙
+3 位作者
段永强
吴建军
王宏伟
魏彦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1期65-68,I0005,共5页
目的结肠黏膜组织致敏法加乙酸局部刺激法建立复合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用药组(各10只),用结肠黏膜组织致敏法加乙酸局部刺激法建立大鼠复合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后,用药组给予SASP灌...
目的结肠黏膜组织致敏法加乙酸局部刺激法建立复合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用药组(各10只),用结肠黏膜组织致敏法加乙酸局部刺激法建立大鼠复合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后,用药组给予SASP灌胃,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均灌胃2周后处死大鼠,分离其结肠组织和血清。生化法检测各组结肠中MDA、SOD、GSH-PX、NO、TNOS和iNOS值,放免法测定大鼠血清及结肠IL-4及TNF-α含量变化,酶联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IFN-γ含量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MDA、NO、TNOS及iNOS含量升高,SOD、GSH-Px水平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SASP组SOD、GSH-Px计数水平显著升高,组织MDA、NO、TNOS及iNOS含量降低。模型组血清和结肠IL-4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模型大鼠血清和结肠TNF-α含量明显升高,模型组大鼠血清IFN-γ含量明显升高。SASP组IL-4含量升高,TNF-α和IFN-γ含量明显降低。结论改进的复合造模方法,可以较好的模拟人类UC病变的慢性活动性特点,适合药效观察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黏膜组织致敏法
乙酸局部刺激法
溃疡性结肠炎
复合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循环抗原和特异性IgG_4对脑囊尾蚴病诊断和疗效评估价值比较
被引量:
1
2
作者
韩彦明
张新定
+1 位作者
赵雪灵
田春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4-366,共3页
目的比较循环抗原(circulating antigen,CAg)和特异性IgG4在脑囊尾蚴病诊断和生存状态、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依据CT和MRI的影像表现将68例脑囊尾蚴病患者分为活虫期、变性死亡早期、变性死亡后期及钙化期四个病期组,检测各病期患者...
目的比较循环抗原(circulating antigen,CAg)和特异性IgG4在脑囊尾蚴病诊断和生存状态、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依据CT和MRI的影像表现将68例脑囊尾蚴病患者分为活虫期、变性死亡早期、变性死亡后期及钙化期四个病期组,检测各病期患者血清中囊虫CAg和IgG4;分别对38例活虫期患者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血清中CAg和特异性IgG4进行检测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病期患者血清CAg阳性率、IgG4阳性率差异均有显著意义。38例活虫期患者血清CAg、IgG4阳性率分别为100%和98%,随疗程进展,CAg、IgG4阳性率逐渐降低,不同疗程间CAg阳性率差别有显著性意义,而IgG4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Ag和特异性IgG4能较客观地反映人体内脑囊尾蚴的生存状态,可作为早期诊断指标,两者的特异性及敏感性无显著差异;对远期疗效评估可以优先选用C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囊尾蚴病
循环抗原
IGG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脊髓内海绵状血管瘤5例报告
3
作者
韩彦明
张新定
赵雪灵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40-242,共3页
目的总结脊髓内海绵状血管瘤(Spinal cord cavernomas,SCC)诊断与显微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4年2月至2008年8月经手术治疗的5例SCC,总结其临床、影像学表现,显微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结果 SCC位于颈段2例、胸段2例、腰...
目的总结脊髓内海绵状血管瘤(Spinal cord cavernomas,SCC)诊断与显微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4年2月至2008年8月经手术治疗的5例SCC,总结其临床、影像学表现,显微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结果 SCC位于颈段2例、胸段2例、腰段1例;临床表现为慢性进行性神经功能减退2例、间断发作性神经功能障碍1例、急性起病且神经功能迅速减退2例;MRI T1WI、T2WI均为混杂信号,且T2WI周围有低信号环;所有SCC行显微手术全切除,患者症状好转3例、无变化1例、加重1例。结论 SCC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特点,MRI对其诊断的特异性高,手术治疗效果好,术前脊髓功能受损程度及MRI水平位SCC的位置是影响手术效果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海绵状血管瘤
显微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免疫致敏结合局部乙酸刺激法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
被引量:
18
1
作者
吴玉泓
李海龙
段永强
吴建军
王宏伟
魏彦明
机构
甘肃
农业大学动物
医学院
甘肃中医学院
基础部
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出处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1期65-68,I0005,共5页
基金
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编号:06-GZK-22)
文摘
目的结肠黏膜组织致敏法加乙酸局部刺激法建立复合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用药组(各10只),用结肠黏膜组织致敏法加乙酸局部刺激法建立大鼠复合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后,用药组给予SASP灌胃,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均灌胃2周后处死大鼠,分离其结肠组织和血清。生化法检测各组结肠中MDA、SOD、GSH-PX、NO、TNOS和iNOS值,放免法测定大鼠血清及结肠IL-4及TNF-α含量变化,酶联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IFN-γ含量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MDA、NO、TNOS及iNOS含量升高,SOD、GSH-Px水平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SASP组SOD、GSH-Px计数水平显著升高,组织MDA、NO、TNOS及iNOS含量降低。模型组血清和结肠IL-4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模型大鼠血清和结肠TNF-α含量明显升高,模型组大鼠血清IFN-γ含量明显升高。SASP组IL-4含量升高,TNF-α和IFN-γ含量明显降低。结论改进的复合造模方法,可以较好的模拟人类UC病变的慢性活动性特点,适合药效观察和评价。
关键词
结肠黏膜组织致敏法
乙酸局部刺激法
溃疡性结肠炎
复合动物模型
Keywords
Immunological sensitization
Local irritation
acetic acid
Ulcerative colitis
Model
establishment
Rat
分类号
R574.621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循环抗原和特异性IgG_4对脑囊尾蚴病诊断和疗效评估价值比较
被引量:
1
2
作者
韩彦明
张新定
赵雪灵
田春兰
机构
兰州大学第二
医院
神经外
科
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出处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4-366,共3页
文摘
目的比较循环抗原(circulating antigen,CAg)和特异性IgG4在脑囊尾蚴病诊断和生存状态、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依据CT和MRI的影像表现将68例脑囊尾蚴病患者分为活虫期、变性死亡早期、变性死亡后期及钙化期四个病期组,检测各病期患者血清中囊虫CAg和IgG4;分别对38例活虫期患者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血清中CAg和特异性IgG4进行检测和比较分析。结果不同病期患者血清CAg阳性率、IgG4阳性率差异均有显著意义。38例活虫期患者血清CAg、IgG4阳性率分别为100%和98%,随疗程进展,CAg、IgG4阳性率逐渐降低,不同疗程间CAg阳性率差别有显著性意义,而IgG4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Ag和特异性IgG4能较客观地反映人体内脑囊尾蚴的生存状态,可作为早期诊断指标,两者的特异性及敏感性无显著差异;对远期疗效评估可以优先选用CAg。
关键词
脑囊尾蚴病
循环抗原
IGG4
Keywords
cerebral cysticercosis
circulating antigen(CAg)
IgG4
分类号
R383.3 [医药卫生—医学寄生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脊髓内海绵状血管瘤5例报告
3
作者
韩彦明
张新定
赵雪灵
机构
兰州大学第二
医院
神经外
科
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出处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40-242,共3页
文摘
目的总结脊髓内海绵状血管瘤(Spinal cord cavernomas,SCC)诊断与显微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4年2月至2008年8月经手术治疗的5例SCC,总结其临床、影像学表现,显微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结果 SCC位于颈段2例、胸段2例、腰段1例;临床表现为慢性进行性神经功能减退2例、间断发作性神经功能障碍1例、急性起病且神经功能迅速减退2例;MRI T1WI、T2WI均为混杂信号,且T2WI周围有低信号环;所有SCC行显微手术全切除,患者症状好转3例、无变化1例、加重1例。结论 SCC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特点,MRI对其诊断的特异性高,手术治疗效果好,术前脊髓功能受损程度及MRI水平位SCC的位置是影响手术效果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脊髓海绵状血管瘤
显微外科手术
分类号
R739.4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免疫致敏结合局部乙酸刺激法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
吴玉泓
李海龙
段永强
吴建军
王宏伟
魏彦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0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循环抗原和特异性IgG_4对脑囊尾蚴病诊断和疗效评估价值比较
韩彦明
张新定
赵雪灵
田春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脊髓内海绵状血管瘤5例报告
韩彦明
张新定
赵雪灵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