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柴胡汤的药理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黄正良 《中成药》 CAS 1984年第4期30-31,共2页
小柴胡汤始见于《伤寒论》,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炙草、生姜、大枣七味药组成,具有和解少阳,扶正祛邪作用。和解少阳是中医“八法”中之“和法”。为调整人体功能以解除疾病的方法,其代表方剂小柴胡汤除具有清热解表外,还具有和... 小柴胡汤始见于《伤寒论》,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炙草、生姜、大枣七味药组成,具有和解少阳,扶正祛邪作用。和解少阳是中医“八法”中之“和法”。为调整人体功能以解除疾病的方法,其代表方剂小柴胡汤除具有清热解表外,还具有和里、补虚、疏散胸胁郁结的作用。前人对此方有“少阳输机之剂,和解表里之总方”的说法。小柴胡汤在调和表里、寒热、虚实方面占有重要地位,近年国内外对本方的药理作用有了不少研究,现概要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柴胡汤 功能 方剂 动物 和解剂 柴胡 辛凉解表药 肾上腺皮质 解热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挥发油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7
2
作者 罗慧英 杨林 +1 位作者 杨焕 刘渊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87-391,共5页
目的:探讨当归挥发油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建立脑缺血模型,到达再灌注时限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检测脑梗死体积比、脑含水量及脑血管通透性;血清NO、NOS含量;以及SOD和GSH... 目的:探讨当归挥发油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建立脑缺血模型,到达再灌注时限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检测脑梗死体积比、脑含水量及脑血管通透性;血清NO、NOS含量;以及SOD和GSH-Px活性。结果:当归挥发油可有效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脑梗死体积比、脑血管通透性和脑含水量;降低血清NO、NOS含量;增强SOD和GSH-Px活性。结论:当归挥发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脑组织抗氧化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挥发油 脑缺血再灌注 NO NOS SOD GSH-P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药蕨麻对实验性酒精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罗慧英 黄亚红 +1 位作者 朱丽娟 王丽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1107-1110,共4页
目的:探讨藏药蕨麻对实验性酒精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小、中、大剂量蕨麻组,50%酒精灌胃复制实验性酒精肝损伤模型,蕨麻每日2次(50、100、200g/kg),酒精每日1次(10mL/kg),连续4周。小鼠最后1... 目的:探讨藏药蕨麻对实验性酒精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小、中、大剂量蕨麻组,50%酒精灌胃复制实验性酒精肝损伤模型,蕨麻每日2次(50、100、200g/kg),酒精每日1次(10mL/kg),连续4周。小鼠最后1次给药4h后,称重,眶静脉丛取血,离心取血清,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肝功指标[AST、ALT、碱性磷酸酶(ALP)];摘取肝脏称重,计算肝脏指数;剪取适量肝脏制成匀浆,检测肝脏组织中TG、TC、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剩余肝脏10%甲醛固定后进行病理学检测。结果:小鼠酒精肝损伤后肝脏指数、AST、ALT、ALP明显升高(P<0.05);肝脏组织中TG、TC、MDA、LPO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SOD、GSH-Px、CAT活性明显降低(P<0.05);病理学检测发现肝脏组织出现炎性浸润和脂肪空泡。蕨麻可明显改善这些现象,表现为降低肝脏指数和肝功指标(P<0.05),减少肝脏组织中TG、TC、MDA、LPO含量(P<0.05),增强SOD、GSH-Px和CAT活性(P<0.05),减少肝脏组织炎性浸润和脂肪空泡的产生。其中大剂量蕨麻的作用更加明显。结论:蕨麻可能通过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增强对自由基及其代谢产物的清除能力,从而抑制脂质过氧化,起到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麻 酒精性肝损伤 肝功能 脂质过氧化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总苷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罗慧英 刘渊 +1 位作者 席国柱 杜建德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11期1225-1228,共4页
目的:研究肉苁蓉总苷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肉苁蓉总苷小剂量组(50mg/kg)和大剂量组(100mg/kg)。连续灌胃给药4周,肉苁蓉总苷每日2次,酒精每日1次,到达时限后小鼠称重,眶静脉(动... 目的:研究肉苁蓉总苷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肉苁蓉总苷小剂量组(50mg/kg)和大剂量组(100mg/kg)。连续灌胃给药4周,肉苁蓉总苷每日2次,酒精每日1次,到达时限后小鼠称重,眶静脉(动脉)取血,取血清检测肝功指标;摘取肝脏称重,计算肝脏指数;剪取适量肝脏制成匀浆,试剂盒检测相关生化指标;剩余肝脏10%甲醛固定后进行病理学检测。结果:小鼠酒精肝损伤后肝脏指数、肝功指标明显升高(P<0.05);肝脏组织中TG、TC、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还原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明显降低(P<0.05);病理学检测发现肝脏组织出现炎性浸润和脂肪空泡。肉苁蓉总苷可明显改善这些现象,表现为降低肝脏指数和肝功指标(P<0.05),减少肝脏组织中TG、TC、MDA、LPO含量(P<0.05),增强SOD、GSH-Px和CAT活性(P<0.05),减少肝脏组织炎性浸润和脂肪空泡的产生。其中大剂量肉苁蓉总苷的作用更加明显。结论:肉苁蓉总苷可能通过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增强对自由基及其代谢产物的清除能力,从而抑制脂质过氧化,起到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总苷 酒精性肝损伤 肝功能 脂质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总苷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罗慧英 杨焕 +2 位作者 朱丽娟 高忠清 杨海林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12期1358-1361,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讨肉苁蓉总苷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肉苁蓉总苷大、小剂量组(62.5、125 mg.kg-1.d-1),CCl4花生油溶液灌胃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每... 目的: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讨肉苁蓉总苷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肉苁蓉总苷大、小剂量组(62.5、125 mg.kg-1.d-1),CCl4花生油溶液灌胃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每天灌胃给药2次,连续14 d后,检测肝功能生化酶指标及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小鼠经CCl4损伤后,血清AST、ALT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增高,肝脏细胞也出现了明显坏死;肉苁蓉总苷能有效地降低肝功指标,缓解组织细胞坏死症状(P<0.05)。结论:肉苁蓉总苷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总苷 四氯化碳 ALT AST 碱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沉默胃癌SGC-7901细胞COX-2基因对VEGF-C表达与细胞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罗慧英 杨林 +4 位作者 王晓鹏 苏河 刘英 马云涛 吴自燕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9期961-966,共6页
目的:探讨RNA干扰技术(RNAi)沉默环氧化酶-2(COX-2)基因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siRNA干扰胃癌SGC-7901细胞COX-2基因,RT-PCR和免疫荧光检测干扰前后COX-2基因和VEGF-C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 目的:探讨RNA干扰技术(RNAi)沉默环氧化酶-2(COX-2)基因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siRNA干扰胃癌SGC-7901细胞COX-2基因,RT-PCR和免疫荧光检测干扰前后COX-2基因和VEGF-C基因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差异;细胞划痕实验比较COX-2基因对细胞迁移能力变化的影响。结果:COX-2基因干扰后,胃癌SGC-7901细胞中COX-2基因和VEGF-C基因的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下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OX-2与VEGF-C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同时胃癌细胞的迁移能力也明显降低。结论:siRNA能特异性地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COX-2基因的表达,进而抑制VEGF-C的表达,降低胃癌细胞的迁移能力,减少胃癌细胞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RNA干扰 环氧化酶-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总苷对原代培养小鼠肝细胞酒精损伤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罗慧英 刘渊 杨焕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8期856-861,共6页
目的:研究肉苁蓉总苷对原代培养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原位灌流法收集原代肝细胞,MTT法评价肉苁蓉总苷对酒精损伤原代培养肝细胞存活率的影响;荧光显微镜技术评价肉苁蓉总苷对酒精损伤原代培养肝细胞及细胞核形态的影响;流式细胞... 目的:研究肉苁蓉总苷对原代培养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原位灌流法收集原代肝细胞,MTT法评价肉苁蓉总苷对酒精损伤原代培养肝细胞存活率的影响;荧光显微镜技术评价肉苁蓉总苷对酒精损伤原代培养肝细胞及细胞核形态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肉苁蓉总苷对酒精损伤原代培养肝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肉苁蓉总苷对bcl-2和c-fos表达的影响。结果:原代肝细胞经酒精损伤后,存活率降低,出现明显凋亡和坏死改变,凋亡抑制基因bcl-2减弱、促凋亡基因c-fos表达增强。肉苁蓉总苷可明显提高细胞存活率,改善凋亡和坏死情况,增强bcl-2表达,抑制c-fos表达。且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肉苁蓉总苷可通过增加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减少促凋亡基因c-fos表达,减少凋亡和坏死,增加细胞存活率来实现对原代培养肝细胞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总苷 原代培养 肝细胞 酒精性肝损伤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西鼠尾草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罗慧英 程体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9期972-975,共4页
目的:比较甘西鼠尾草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建立脑缺血模型,到达再灌注时限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用试剂盒检测脑组织中NOS、NO含量,并计算脑组织含水量判定脑... 目的:比较甘西鼠尾草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建立脑缺血模型,到达再灌注时限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用试剂盒检测脑组织中NOS、NO含量,并计算脑组织含水量判定脑水肿情况;通过结扎双侧颈总动脉,考察两药对脑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结果:甘西鼠尾草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均可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缺损;降低脑组织中NOS、NO含量;降低脑血管通透性;对脑水肿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结论:甘西鼠尾草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均有保护作用,小剂量丹参注射液在降低脑水肿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优于小剂量甘西鼠尾草注射液;大剂量甘西鼠尾草注射液在降低脑血管通透性方面优于等剂量的丹参注射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西鼠尾草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 缺血再灌注 NOS NO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脑水肿 脑血管通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西鼠尾草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对PC12细胞H_2O_2损伤保护作用比较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罗慧英 程体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9期1036-1039,共4页
目的:比较甘西鼠尾草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对PC12细胞H2O2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细胞株培养的方法,建立PC12细胞H2O2损伤模型,通过MTT法和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率;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PC12细胞bcl-2和bax表达。... 目的:比较甘西鼠尾草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对PC12细胞H2O2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细胞株培养的方法,建立PC12细胞H2O2损伤模型,通过MTT法和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率;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PC12细胞bcl-2和bax表达。结果:PC12细胞经H2O2损伤后,细胞存活率降低、凋亡率增加,甘西鼠尾草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处理组均可有效缓解上述改变(P<0.05);两药均使bcl-2表达增加(P<0.05),bax表达减少(P<0.05)。结论:甘西鼠尾草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对PC12细胞H2O2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增强凋亡抑制因子bcl-2表达、抑制凋亡促进因子bax表达,进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西鼠尾草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 PC12 H2O2 bcl-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