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5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在深化医改中发挥中医药作用政策评估与建议 被引量:4
1
作者 颜鲁合 罗中华 +2 位作者 云立新 潘文 牛崇信 《中国医院管理》 2014年第11期11-13,共3页
近几年,甘肃省致力于中医药政策体系的建立与推行,以此发挥中医药在医改中的优势作用。2014年1月,甘肃省确定6个样本县(区)对甘肃省在医改中发挥中医药作用政策进行评估。评估发现,甘肃省通过中医药政策体系的建立与推行,有效促进了中... 近几年,甘肃省致力于中医药政策体系的建立与推行,以此发挥中医药在医改中的优势作用。2014年1月,甘肃省确定6个样本县(区)对甘肃省在医改中发挥中医药作用政策进行评估。评估发现,甘肃省通过中医药政策体系的建立与推行,有效促进了中医药事业发展,充分发挥了中医药在医改中的优势作用。同时,评估发现甘肃省中医药政策建立与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并对问题解决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改 中医药作用 政策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学的现在与未来 被引量:2
2
作者 何建成 徐厚谦 《医学与哲学》 2001年第2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中医学 思维方式 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紧把握中医学术思想积极探索现代针灸医疗器械开发与创新研制 被引量:2
3
作者 雒成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2期391-393,共3页
为了阐明、强调积极开发与创新研制现代针灸医疗器械,并始终把握中医学术思想不动摇,回顾了针灸医疗工具的历史演变和现代针灸医疗器械形成与发展的大致情况,提出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高新技术不断渗透到医学领域,进一... 为了阐明、强调积极开发与创新研制现代针灸医疗器械,并始终把握中医学术思想不动摇,回顾了针灸医疗工具的历史演变和现代针灸医疗器械形成与发展的大致情况,提出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高新技术不断渗透到医学领域,进一步加强针灸医疗器械的创新发展和研制开发是迫在眉睫的任务,而且在大力推进现代针灸医疗器械开发研制与创新发展中,要始终坚持中医学术特色,紧紧把握中医学术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器械 开发创新 中医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在中医学研究中的应用探微 被引量:1
4
作者 郑海生 刘凯 姬可平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9期1727-1729,1731,共4页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化 ,其成果为正在探索现代化的中医学拓展了一条新的途径。在相关的理论研究中 ,中医气学理论 ,中医藏象学说 ,中医阴阳学说 ,中医整体观 ,辨证观 ,内邪学说以及中药学 。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中医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观是中医学特色与优势的思考 被引量:4
5
作者 李金田 李娟 《医学与哲学》 1991年第5期23-25,共3页
不少学者认为,中医学发展应立足于保持特色的基础上,发扬中医学的优势。但何为中医学的特色与优势,诸家却有种种不尽相同的看法。其中有人就认为,整体观便是中医学诸多特色与优势中的一种。就此,笔者思考了这样两个问题。整体观是中医... 不少学者认为,中医学发展应立足于保持特色的基础上,发扬中医学的优势。但何为中医学的特色与优势,诸家却有种种不尽相同的看法。其中有人就认为,整体观便是中医学诸多特色与优势中的一种。就此,笔者思考了这样两个问题。整体观是中医学的特色与优势吗笔者以为,要回答这一问题,就必须首先回答什么是特色与优势。所谓特色,就是区别于参照对象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观 中国医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0
6
作者 程秋实 汪龙德 +1 位作者 刘俊宏 毛兰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0-72,共3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常见消化系统疾病,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西医治疗该病主要采用对症治疗,但目前尚未得到满意疗效,且长期使用西药,会有一定不良反应,中医通过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从整体出发,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有...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常见消化系统疾病,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西医治疗该病主要采用对症治疗,但目前尚未得到满意疗效,且长期使用西药,会有一定不良反应,中医通过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从整体出发,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医药治疗 病因病机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岷县野生当归资源分布特点及其与栽培当归生长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1
7
作者 赵锐明 陈垣 +3 位作者 郭凤霞 汪洋 张尚智 王瑞琪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37,共9页
通过踏查和实地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岷县野生当归资源进行全面普查,旨在揭示该生态区野生当归资源分布特点、药材储量及其与栽培当归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首次在甘肃岷县寺沟乡马烨林场石台山、马坞乡繁荣村4社和马坞乡沙金村上... 通过踏查和实地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岷县野生当归资源进行全面普查,旨在揭示该生态区野生当归资源分布特点、药材储量及其与栽培当归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首次在甘肃岷县寺沟乡马烨林场石台山、马坞乡繁荣村4社和马坞乡沙金村上十子等3处阔叶林样地及附近发现野生当归居群,均属于马烨、马沿林牧区,分布面积约为17.9km2,药材储量约为1094.9kg。野生当归除株高、根色和大小以及茎色等与栽培当归有一定的差异外,其他植物学特征与栽培当归基本一致。与栽培当归相比,野生当归植株的叶片数、株高、地上部鲜重、根粗、根鲜重和根干重等生长指标均显著低于栽培当归,分别为栽培当归的64.7%,64.5%,47.6%,28.6%,26.2%和38.1%。栽培当归中,麻口病的发病率为17.5%,其他病害发病率为5.0%,而野生当归中,未发现麻口病和其他病害。以上结果说明,尽管野生当归生产性能低于栽培当归,但野生当归具有较强的抗病性,是当归抗病新品种选育的宝贵基础材料,保护和发掘利用野生当归种质资源(尤其是道地产区的野生资源)显得至关重要。建议有关部门将岷县野生当归分布区域尽快加以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当归 栽培当归 资源分布 药材储量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党参水煎剂对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8
作者 何敏 伍春 +2 位作者 明海霞 侯茜 张帆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94-797,共4页
目的研究甘肃党参水煎剂对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D-半乳糖诱导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测定每组小鼠的体质量,计算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观察脾脏组织超微结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138的表达,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IgG... 目的研究甘肃党参水煎剂对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D-半乳糖诱导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测定每组小鼠的体质量,计算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观察脾脏组织超微结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138的表达,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IgG、IgM和补体C3、C4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衰老模型组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高、低剂量党参组和维生素E组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显著升高(P<0.01)。正常对照组脾小体中淋巴细胞的超微结构均正常,而模型组小鼠的脾脏超微结构有明显的损伤现象。低、高剂量党参组和维生素E组均使已受损伤的脾脏超微结构得以修复,其中高剂量党参组使受损的脾脏超微结构恢复到最接近正常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衰老模型组小鼠脾脏组织中CD138的表达率较低(P<0.01),小鼠血清中IgG、IgM和补体C3、C4含量显著减少(P<0.01或P<0.05);与衰老模型组比较,正常对照组和高剂量党参组小鼠脾脏组织中CD138的表达率较高(P<0.01),小鼠血清中IgG、IgM和补体C3、C4含量显著增加(P<0.01或P<0.05),而党参低剂量组和维生素E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甘肃党参水煎剂具有增强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D-半乳糖 免疫功能 延缓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骨枯髓空”的病理机制及从肾论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科学涵义 被引量:37
9
作者 董万涛 吕泽斌 +1 位作者 宋敏 柴居堂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45-1249,共5页
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进行归纳,阐述了"肾虚-骨枯髓空-骨痿"的病因病机特点及"骨枯髓空"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关系,将中医"肾主骨"理论与现代医学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有机结合探讨原发性骨... 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进行归纳,阐述了"肾虚-骨枯髓空-骨痿"的病因病机特点及"骨枯髓空"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关系,将中医"肾主骨"理论与现代医学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有机结合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痿)"骨枯髓空"的病机特点,以及运用补肾中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为中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提供客观的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力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枯髓空 骨质疏松症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分子机制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眠的中医证候学特征与睡眠状况及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裴清华 赵鲲鹏 +3 位作者 曲淼 李侠 郑琴 聂哓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2期390-393,共4页
目的:研究失眠程度与中医症状、生存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医症状学观察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进行评定,采用统计学手段研究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共观察120例,其中... 目的:研究失眠程度与中医症状、生存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医症状学观察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进行评定,采用统计学手段研究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共观察120例,其中男45人,占37.5%;女75人,占62.5%;男女比例约为1∶1.67。平均年龄为(46.2±17.5)岁。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与心气虚、心阳虚、肝气郁结、脾气虚、胃火炽盛等因子相关。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与心理、生理、社会关系等生存质量维度相关。结论:失眠的中医证候中以心脾两虚型最多,临床上多虚实夹杂,而以虚证为多。睡眠状况与心理健康、生理状态、社会关系等生存质量维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中医证候 睡眠质量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产藏药五脉绿绒蒿有效部位对肝纤维化疗效和TGF-β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志旺 程小丽 +3 位作者 郭玫 王瑞琼 邵晶 任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目的:观察甘肃产藏药五脉绿绒蒿有效部位对肝纤维化大鼠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在给药的基础上,采用sc CCl4、喂饲高脂低蛋白复合饲料并饮用20%乙醇来复制肝纤维化动物模型,6周后对大鼠肝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TGF-β1的表达,同时检... 目的:观察甘肃产藏药五脉绿绒蒿有效部位对肝纤维化大鼠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在给药的基础上,采用sc CCl4、喂饲高脂低蛋白复合饲料并饮用20%乙醇来复制肝纤维化动物模型,6周后对大鼠肝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TGF-β1的表达,同时检测血清中AST、ALT和TGF-β1的水平以及肝组织中Hyp的含量。结果:复合因素肝纤维化造模结束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甘肃产藏药五脉绿绒蒿醇提物、黄碱组以及总黄酮能明显降低血清ALT、AST以及肝组织中Hyp与胶原蛋白的含量,显著降低血清与肝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同时发现总黄酮的作用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甘肃产藏药五脉绿绒蒿醇提物及其中的总黄酮对CCl4复合因素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具较好的保护作用,对TGF-β1表达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四氯化碳 五脉绿绒蒿 总黄酮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内涵探讨 被引量:50
12
作者 朱向东 李广远 +1 位作者 刘稼 程畅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12期2725-2727,共3页
实施治未病工程,首先要明确"治未病"的基本内涵,认为"未病"的本意所指为一种特殊的状态,即"病前状态"——既非健康,也非疾病,而是从健康至疾病至疾病之间必然存在的一种中间状态,治未病的内涵及其具体应... 实施治未病工程,首先要明确"治未病"的基本内涵,认为"未病"的本意所指为一种特殊的状态,即"病前状态"——既非健康,也非疾病,而是从健康至疾病至疾病之间必然存在的一种中间状态,治未病的内涵及其具体应用主要包括未病养生,重在预防(治其未生);欲病救荫,防微杜渐(治其未成);适时调治,防其发作(治其未发);已病早治,防其传变(治其未传);瘥后调摄,防其复发(瘥后防复)等5个方面,明确了治未病的基本内涵,将为进一步研究中医治未病理论的运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 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椎动脉型颈椎病研究思路探讨 被引量:22
13
作者 宋敏 柴居堂 +2 位作者 董万涛 温孝明 陈秉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2579-2581,共3页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本文旨在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通过对CSA发病机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回顾、归纳与分析,探讨中医药...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本文旨在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通过对CSA发病机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回顾、归纳与分析,探讨中医药防治本病研究的物质基础,以期明确研究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中医药 防治 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不同产区掌叶大黄的质量评价 被引量:6
14
作者 林丽 汪荣斌 +4 位作者 汪兴 杨扶德 李成义 李硕 陈卫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4期875-876,共2页
目的:对甘肃不同产区掌叶大黄进行质量研究,以确定优质掌叶大黄的产区。方法:对甘肃8个不同产区掌叶大黄进行性状、显微鉴别,并用高效液相对其5种蒽醌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不同产区掌叶大黄在性状、显微方面均有差异,其5种蒽醌类... 目的:对甘肃不同产区掌叶大黄进行质量研究,以确定优质掌叶大黄的产区。方法:对甘肃8个不同产区掌叶大黄进行性状、显微鉴别,并用高效液相对其5种蒽醌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不同产区掌叶大黄在性状、显微方面均有差异,其5种蒽醌类成分含量亦不相同。结论:不同产区对大黄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具有影响,为推广种植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产区 掌叶大黄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当归病害种类调查及其病原鉴定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艳 王引权 +1 位作者 晋玲 林丽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52-1354,共3页
对甘肃省当归(Angelica sinensis)主产区岷县、渭源等4县5个乡镇的当归病害进行了调查和病原鉴定,共发现7种病害,分别为当归褐斑病(Septoria sp.)、白粉病(Erysiphe heraclei DC.)、根腐病[Fusari-um avenaceum(Fr.)Sacc.]、霜霉病[Plas... 对甘肃省当归(Angelica sinensis)主产区岷县、渭源等4县5个乡镇的当归病害进行了调查和病原鉴定,共发现7种病害,分别为当归褐斑病(Septoria sp.)、白粉病(Erysiphe heraclei DC.)、根腐病[Fusari-um avenaceum(Fr.)Sacc.]、霜霉病[Plasmopara angelica(Caspary)Trotter]、茎线虫(麻口)病(Ditylenchusdestructor Thorne)、1种病毒病和1种细菌性病害(毒源和菌源待定)。茎线虫病和根腐病发病率在60%~70%,严重影响当归的产量和品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Angelica sinensis) 病害调查 病原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院校开展生物化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彻 刘丽莎 +4 位作者 李雪燕 杨雅丽 陈雪娟 楚惠媛 张帆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53-54,56,共3页
双语教学是目前高校教学中一种新的模式,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前沿学科,其与双语教学的结合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国际接轨人才的一项重要而有益的举措.本文对我们近两年的实践工作加以探讨与总结,以期对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是目前高校教学中一种新的模式,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前沿学科,其与双语教学的结合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国际接轨人才的一项重要而有益的举措.本文对我们近两年的实践工作加以探讨与总结,以期对双语教学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与发展提供可能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 双语教学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金塔野生植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慕华 陈学林 +2 位作者 崔治家 董平 杨建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8期15812-15813,15817,共3页
实地调查研究金塔县的野生植物,结果显示金塔县共有野生高等植物49科161属310种(包括12变种、1亚种和1变型)。野生植物资源可分为食用植物资源、药用植物资源、工业植物资源、保护和改造环境植物资源及植物种质资源5大类23个小类,其中... 实地调查研究金塔县的野生植物,结果显示金塔县共有野生高等植物49科161属310种(包括12变种、1亚种和1变型)。野生植物资源可分为食用植物资源、药用植物资源、工业植物资源、保护和改造环境植物资源及植物种质资源5大类23个小类,其中主要野生植物资源有药用植物134种,具特异抗性植物62种,饲用植物57种,观赏植物51种,蜜源植物40种,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植物32种,野菜植物24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植物 植物资源 保护和利用 金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药用植物上链格孢属(Alternaria)病原的种类及分布Ⅰ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艳 陈秀蓉 +1 位作者 王引权 晋玲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6-159,共4页
2004年以来,在对药用植物病害进行调查时发现,链格孢属(Alternaria)是引起药用植物病害的重要病原之一。本文采用田间调查和室内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省药用植物上链格孢属的种类和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链格孢属可危害... 2004年以来,在对药用植物病害进行调查时发现,链格孢属(Alternaria)是引起药用植物病害的重要病原之一。本文采用田间调查和室内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省药用植物上链格孢属的种类和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链格孢属可危害豆科、茄科、菊科等13科20种药用植物,发病轻重不一。已鉴定出病原菌12种,待定种(菌株)7个。本文结果为制定药用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病害调查 链格孢属 病原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被子植物中国特有属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崔治家 陆毛珍 +1 位作者 陈学林 廉永善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0-38,共9页
甘肃位于秦岭山地、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蒙新高原的交接地带,气候类型多样、区系成分复杂。在甘肃被子植物区系中分布有中国特有属57个,含72种1亚种6变种,隶属于38科,其数量为黄河流域以北各省区之首。研究对廉永善等1997年所提出的甘... 甘肃位于秦岭山地、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蒙新高原的交接地带,气候类型多样、区系成分复杂。在甘肃被子植物区系中分布有中国特有属57个,含72种1亚种6变种,隶属于38科,其数量为黄河流域以北各省区之首。研究对廉永善等1997年所提出的甘肃中国特有类群分布区亚型划分进行了修订,对甘肃被子植物中国特有属在各分布亚型中属的数量、属型结构及所含种的数量进行了研究,并对特有类群的地理分布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亚热带区系成分在甘肃被子植物中国特有属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计24属,占特有属数的42.1%。在各分布区亚型所含属种数量的统计中,华中成分和横断山成分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二,是甘肃中国特有属组成的主要成员,分别为15属和13属,占26.3%和22.8%。单种属(包括单型属和甘肃仅分布1种的少型属至多型属)是甘肃中国特有属的主体,占甘肃中国特有属的82.5%。文县无疑是甘肃被子植物中国特有属及所含种的分布多度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被子植物 中国特有属 分布区亚型 分布中心 生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党参病害种类调查及病原鉴定 被引量:30
20
作者 王艳 陈秀蓉 +1 位作者 王引权 林丽 《山西农业科学》 2011年第8期866-868,871,共4页
2004—2009年,对甘肃省党参主产区渭源、陇西等4县5个乡镇的党参病害进行了调查和病原鉴定,共发现4种病害,分别为斑枯病(Septoria codonopsidis Ziling)、白粉病(Sphaerotheca codonopis(iGolov.)Z.Y.Zhao)、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 Pe... 2004—2009年,对甘肃省党参主产区渭源、陇西等4县5个乡镇的党参病害进行了调查和病原鉴定,共发现4种病害,分别为斑枯病(Septoria codonopsidis Ziling)、白粉病(Sphaerotheca codonopis(iGolov.)Z.Y.Zhao)、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 Pers.)、根腐病(Fusarium oxysporiums Schl.)。渭源、临洮、兰州等地白粉病发病率为100%,严重度2~3级,是党参的主要病害之一,为害严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党参灰霉病为国内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党参 病害调查 病原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