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孜州藏族与彝族结膜囊细菌状况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光进 张悦 +4 位作者 刘治容 郑红 嘉初丹巴 泽旺格玛 李玉婵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42-144,共3页
目的:了解藏族与彝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状况的异同。方法:研究遵循统一的调查流程及方法。由经过培训的眼科医师整群抽取四川甘孜州两个藏族聚居点的中老年人145例290眼及居住地地域近似的2个彝族聚居地136例272眼进行眼科检查、问卷... 目的:了解藏族与彝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状况的异同。方法:研究遵循统一的调查流程及方法。由经过培训的眼科医师整群抽取四川甘孜州两个藏族聚居点的中老年人145例290眼及居住地地域近似的2个彝族聚居地136例272眼进行眼科检查、问卷调查并睑结膜囊分泌物接种于血琼脂培养基上,培养48h后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两组受检人群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藏族和彝族受检者的人口基线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藏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0.7%,彝族为6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藏族结膜囊多种细菌共存者占11.6%,彝族为2.6%;藏族人群中多种细菌共存的构成比明显高于彝族(P<0.05)。藏族结膜囊中棒状杆菌培养的阳性率为15.9%,彝族的为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藏族结膜囊中表皮葡萄球菌培养的阳性率为26.6%,彝族人群为2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藏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低于彝族,藏族和彝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的细菌大多为单一菌株,但藏族人多种菌株共存的现象比彝族更为多见。藏族人与彝族人结膜囊细菌菌属有一定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囊 细菌 藏族 彝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孜州汉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状况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嘉初丹巴 多吉 +3 位作者 郑红 泽旺格玛 刘治容 张悦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2154-2156,共3页
目的:了解藏区汉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状况。方法:对甘孜州康定县姑咱镇、炉城镇,九龙县呷尔镇的汉族中老年人群173例346眼刮取下睑结膜囊分泌物,接种于血平板,培养48h后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选取346眼中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209眼,培... 目的:了解藏区汉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状况。方法:对甘孜州康定县姑咱镇、炉城镇,九龙县呷尔镇的汉族中老年人群173例346眼刮取下睑结膜囊分泌物,接种于血平板,培养48h后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选取346眼中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209眼,培养阳性率60.4%。培养出菌株232株,其中表皮葡萄球菌115(49.6%);棒状杆菌60株(25.9%)。康定县姑咱镇、炉城镇的汉族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阳性率分别为69.2%和6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09,P>0.05)。九龙县呷尔镇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阳性率为44.3%,分别低于康定姑咱镇、炉城镇的中老年人结膜囊细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姑咱镇vs呷尔镇:χ2=13.2002,P<0.05;炉城镇vs呷尔镇:χ2=9.6869,P<0.05)。结论:甘孜州多数汉族中老年人结膜囊存在细菌;绝大多数细菌为革兰氏阳性菌;表皮葡萄球菌、棒状杆菌是其结膜囊的优势菌种。区域不同,结膜囊细菌阳性率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囊 细菌 汉族 中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ES-DCR联合RS型泪道引流管置入术及扩张支架治疗小泪囊患者慢性泪囊炎
3
作者 刘明 宋君露 《国际眼科杂志》 2025年第5期863-866,共4页
目的:探究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ES-DCR)联合RS型泪道引流管置入术及扩张支架治疗小泪囊患者慢性泪囊炎的疗效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12/2023-12本院收治的298例298眼慢性泪囊炎小泪囊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149... 目的:探究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ES-DCR)联合RS型泪道引流管置入术及扩张支架治疗小泪囊患者慢性泪囊炎的疗效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12/2023-12本院收治的298例298眼慢性泪囊炎小泪囊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149例149眼患者行EES-DCR联合RS型泪道引流管置入术,观察组149例149眼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扩张支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 mo的疗效、术后3 mo眼部指标[泪液分泌量(SⅠt)、泪膜破裂时间(BUT)、溢泪程度]、术后3、6 mo疼痛程度的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 mo观察组疗效更优(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3 mo两组患者BUT显著升高,SⅠt、溢泪程度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更优(均P<0.05)。两组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有差异(F交互=181.032,P交互<0.001;F时间=138.215,P时间<0.001;F组间=41.343,P组间<0.001)。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均减小(观察组:t_(术后3 mo)=22.086,t术后6 mo=35.192,均P<0.001;对照组:t_(术后3 mo)=19.031,t术后6 mo=36.960,均P<0.001)。术后3 mo观察组VAS评分小于对照组(t=5.124,P<0.001)。术后6 mo两组并发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EES-DCR联合RS型泪道引流管置入术及扩张支架治疗慢性泪囊炎小泪囊患者的效果更优,有效改善患者的眼部情况,缓解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ES-DCR) RS型 泪道引流管置入术 慢性泪囊炎 小泪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话回访应用于边远藏区白内障术后患者的满意度调查分析(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嘉初丹巴 郑红 多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2023-2028,共6页
目的:通过电话回访评估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进行白内障手术患者对术后视力及舒适满意度的调查分析。方法:对2012年于我院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建立档案,根据术前是否伴有其它眼科疾病和(或)在出院时是否伴有手术并发症进行分类,... 目的:通过电话回访评估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进行白内障手术患者对术后视力及舒适满意度的调查分析。方法:对2012年于我院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建立档案,根据术前是否伴有其它眼科疾病和(或)在出院时是否伴有手术并发症进行分类,并对他们在术后3mo进行电话回访,回访评估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及是否伴有其它不适。结果:我院在2012年总共行888例白内障手术,678位患者,其中女性364例(54%),大多数患者(93%)术前双眼视力视力严重下降或盲(<6/60)。在记录的881例手术中,主要的术前伴随眼疾:视网膜疾病30例,慢性虹膜疾病11例;主要术中并发症:角膜水肿44例,玻璃体溢出19例。电话回访结果显示:3mo后508位患者(75%)被电话回访至少一次,在其中参加回访评估的588例手术中,485(82%)叙述相比较与出院时"变好"的视力和(或)伴有不舒适,85(15%)"一样"的视力和(或)伴有不舒适,18(3%)"变差"的视力和(或)伴有不舒适。回访结果显示:术后3mo后,伴有术前眼疾和(或)手术并发症患者中叙述视力差和(或)术后不适的比例相比较不伴有术前眼疾和(或)手术并发症患者显著升高(Chi-square=6.575,P=0.037).结论:在出院时那些白内障患者特别需要术后3mo回访是可预料的,而电话回访增加了回访的可能性。而且需要提高处理患者手术并发症或治疗术前伴随眼疾的能力必须通过提高当地的眼科服务能力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手术 视力结果 患者满意度 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