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石渠县包虫病畜间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被引量:
1
1
作者
拥忠彭措
《中国动物保健》
2017年第7期63-66,共4页
包虫病是一种动物传染给人的人畜共患病,我国西北地区深受其害。本文就石渠县包虫病畜间防控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
石渠县
防控
病畜
人畜共患病
西北地区
包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川省动物包虫病源头综合治理模式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
9
2
作者
周明忠
阳爱国
+9 位作者
周哲学
袁东波
郭莉
侯巍
张朝辉
降多
鲁志平
吴云飞
伊力军
莫茜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7年第7期32-35,共4页
动物包虫病防控工作是包虫病防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狠抓动物包虫病防控是治理包虫病危害的根本举措。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是我国包虫病严重流行区之一。2015年石渠县启动防控试点工作以后,四川省组织形成了在藏区可复制、可推广的"...
动物包虫病防控工作是包虫病防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狠抓动物包虫病防控是治理包虫病危害的根本举措。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是我国包虫病严重流行区之一。2015年石渠县启动防控试点工作以后,四川省组织形成了在藏区可复制、可推广的"双灭源、三切断、八举措"的"238"石渠模式。即以犬只驱虫和家畜免疫为核心,控制传染源;切断犬只虫卵污染环境、环境虫卵感染牛羊及人、牛羊病变内脏被犬只误食等3个传播循环链上的关键点;抓好犬只管控、家畜免疫、检疫监管、流调监测、鼠害治理、能力提升、宣教培训和防控保障等第8项举措。石渠县动物包虫病疫情得到有效遏制,犬和家畜平均感染率分别从2015年末的28.80%和42.95%降至2016年末的13.89%和37.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区
石渠县
包虫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藏飞蝗发生规律的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牙森.沙力
高松
+4 位作者
学加热
涂雄兵
彭仕鼎
薛志平
张泽华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46-350,共5页
为阐明金沙江流域蝗区西藏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tibetensis Chen)发生规律,2007年夏季依据不同植物群落中西藏飞蝗年生活史和种群动态数据分析其发生规律。结果表明:西藏飞蝗在金沙江流域一年发生一代,4月中下旬开始孵化,7月上中旬...
为阐明金沙江流域蝗区西藏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tibetensis Chen)发生规律,2007年夏季依据不同植物群落中西藏飞蝗年生活史和种群动态数据分析其发生规律。结果表明:西藏飞蝗在金沙江流域一年发生一代,4月中下旬开始孵化,7月上中旬开始羽化为成虫,8月中旬起进入产卵期。在样地1、样地2和样地3内西藏飞蝗以群居型个体为主,前期虫口密度高,到6月下旬至7月上旬逐渐降低;在样地4内虫口密度低,以散居型个体为主。生境对西藏飞蝗生长发育和消长动态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
西藏飞蝗
发生规律
生活史
种群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石渠县包虫病畜间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被引量:
1
1
作者
拥忠彭措
机构
四川省
甘孜州石渠县畜牧局
出处
《中国动物保健》
2017年第7期63-66,共4页
文摘
包虫病是一种动物传染给人的人畜共患病,我国西北地区深受其害。本文就石渠县包虫病畜间防控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
石渠县
防控
病畜
人畜共患病
西北地区
包虫病
分类号
S855.9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省动物包虫病源头综合治理模式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
9
2
作者
周明忠
阳爱国
周哲学
袁东波
郭莉
侯巍
张朝辉
降多
鲁志平
吴云飞
伊力军
莫茜
机构
四川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南充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甘孜
州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甘孜州石渠县畜牧局
遂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汉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处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7年第7期32-35,共4页
文摘
动物包虫病防控工作是包虫病防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狠抓动物包虫病防控是治理包虫病危害的根本举措。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是我国包虫病严重流行区之一。2015年石渠县启动防控试点工作以后,四川省组织形成了在藏区可复制、可推广的"双灭源、三切断、八举措"的"238"石渠模式。即以犬只驱虫和家畜免疫为核心,控制传染源;切断犬只虫卵污染环境、环境虫卵感染牛羊及人、牛羊病变内脏被犬只误食等3个传播循环链上的关键点;抓好犬只管控、家畜免疫、检疫监管、流调监测、鼠害治理、能力提升、宣教培训和防控保障等第8项举措。石渠县动物包虫病疫情得到有效遏制,犬和家畜平均感染率分别从2015年末的28.80%和42.95%降至2016年末的13.89%和37.83%。
关键词
藏区
石渠县
包虫病
防治
Keywords
Tibetan area
Shiqu county
Echinococcosi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分类号
S851.33 [农业科学—预防兽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藏飞蝗发生规律的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牙森.沙力
高松
学加热
涂雄兵
彭仕鼎
薛志平
张泽华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
甘孜
藏族自治
州
草原站
四川省
甘孜州石渠县畜牧局
草原站
出处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46-350,共5页
基金
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7GB23260405)
国家农业部农作物病虫害疫情资金项目(2130108)
+1 种基金
公益型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我国迁移性蝗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03021)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草原虫害监测预警及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20100379)资助
文摘
为阐明金沙江流域蝗区西藏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tibetensis Chen)发生规律,2007年夏季依据不同植物群落中西藏飞蝗年生活史和种群动态数据分析其发生规律。结果表明:西藏飞蝗在金沙江流域一年发生一代,4月中下旬开始孵化,7月上中旬开始羽化为成虫,8月中旬起进入产卵期。在样地1、样地2和样地3内西藏飞蝗以群居型个体为主,前期虫口密度高,到6月下旬至7月上旬逐渐降低;在样地4内虫口密度低,以散居型个体为主。生境对西藏飞蝗生长发育和消长动态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生境
西藏飞蝗
发生规律
生活史
种群动态
Keywords
Habitat
Locusta migratoria tibetensis Chen
Occurrence
Life history
Population dynamics
分类号
Q954.12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石渠县包虫病畜间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拥忠彭措
《中国动物保健》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四川省动物包虫病源头综合治理模式的建立与应用
周明忠
阳爱国
周哲学
袁东波
郭莉
侯巍
张朝辉
降多
鲁志平
吴云飞
伊力军
莫茜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7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西藏飞蝗发生规律的分析
牙森.沙力
高松
学加热
涂雄兵
彭仕鼎
薛志平
张泽华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