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孜州核桃病虫调查 被引量:3
1
作者 阮光发 付达荣 《四川林业科技》 2002年第4期66-68,共3页
1995年~ 1997年 ,结合甘孜州核桃资源调查 ,对境内核桃的病虫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表明 :危害全州核桃的主要病虫 2 3种 ,虫害危害重于病害 ,其中核桃云斑天牛在大渡河流域康定。
关键词 甘孜州 核桃 病虫 云斑天牛 发生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孜州红豆杉资源调查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贺家仁 李永诗 +3 位作者 付达荣 代学冬 查鹂 蒋勇 《四川林业科技》 2005年第2期61-67,共7页
重点对分布在甘孜州的红豆杉属植物种类、植物区系、生境、面积和蓄积、生长情况、生物量、化学成分等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期为进一步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甘孜州的红豆杉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甘孜州 红豆杉 资源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孜州药用木本植物调查 被引量:1
3
作者 贺家仁 东风 +2 位作者 刘代品 杨世华 刘志斌 《四川林业科技》 2008年第2期66-67,共2页
历时4 a调查研究,得出甘孜州现有药用木本植物85科371种(种、亚种、变种和变型)(包括野生种和部分栽培种),分别占全州木本植物的84.2%和26.7%,并对药用木本植物的分布和药用部位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甘孜州 药用木本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孜山原林区迹地水热条件及营林更新对策——(一)热量条件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金锡 谢国成 +2 位作者 乔光辉 许金铎 施天云 《四川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3-31,共9页
甘孜山原林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北段,为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向川西北草原草甸区的过渡地段,平均海拔3500~4000m左右,地势起伏较缓,多为剥蚀山原地貌,植被属高山草甸丛森林类型,森林呈团状或片段分布,森林建群种以川西云杉、鳞... 甘孜山原林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北段,为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向川西北草原草甸区的过渡地段,平均海拔3500~4000m左右,地势起伏较缓,多为剥蚀山原地貌,植被属高山草甸丛森林类型,森林呈团状或片段分布,森林建群种以川西云杉、鳞皮冷杉、鳞皮云杉为主.本区现有五个中型林业企业,是我省重要的林业生产基地之一.该林区森林多分布于长江上游的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流域的沟谷地段.对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长江上游水系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区 迹地水热条件 营林 森林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孜山原高原林区迹地水热条件及营林更新对策——(二)水分条件分析
5
作者 王金锡 谢国成 +2 位作者 乔光辉 许金铎 施天云 《四川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4-22,共9页
甘孜山原高原林区气候属青藏高原类型气候,干湿季分明,雨量分布不平衡,导致了冬春长达半年的干旱期,成为影响苗木保存率的主导因素之一.因此,了解本区水分资源状况,森林采伐后迹地水分条件的变化,对于提高苗木更新质量,寻求尽快恢复森... 甘孜山原高原林区气候属青藏高原类型气候,干湿季分明,雨量分布不平衡,导致了冬春长达半年的干旱期,成为影响苗木保存率的主导因素之一.因此,了解本区水分资源状况,森林采伐后迹地水分条件的变化,对于提高苗木更新质量,寻求尽快恢复森林的途径至为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区 迹地水热条件 营林 森林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化传承在都江堰城市园林景观中的体现 被引量:6
6
作者 刘丽 伍杰 +1 位作者 邓微 刘桂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7055-7056,7083,共3页
从水文化传承的角度对都江堰文化广场、离堆公园、杨柳河、南桥等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进行了考察,探讨了适合都江堰园林景观设计的水文化传承方式和途径。
关键词 水文化 文传传承 都江堰 园林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孚棕色森林土火烧后主要酶系活性及理化性质的演变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冬生 王荣康 +1 位作者 万富寅 乔光辉 《四川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7,共7页
土壤剖面对比研究显示棕色森林土火烧后大生了剧烈生态演变,黑土变薄,容重加大,毛管孔隙减少,盐基饱和度下降,酸度削弱,有机质损失,NH_3—N挥发殆尽,速效P、K增加等.表层土壤酶火后活性升高的有脲酶、蛋白酶、过氧化物酶、H_2O_2酶,这... 土壤剖面对比研究显示棕色森林土火烧后大生了剧烈生态演变,黑土变薄,容重加大,毛管孔隙减少,盐基饱和度下降,酸度削弱,有机质损失,NH_3—N挥发殆尽,速效P、K增加等.表层土壤酶火后活性升高的有脲酶、蛋白酶、过氧化物酶、H_2O_2酶,这与土壤通透状况改善、酶度降低相联系;降低的有转化酶、淀粉酶、磷酸酶,对应着容重加大,有机质减少和有效P增加;而纤维素酶,多酚氧化酶对火不敏感,酶活性剖面分布格局火后仍未改变.作者研究认为,为迅速恢复土壤酶系及相应微生物区系间的平衡,人工更新时对火烧迹地生境利用同型森林腐殖质土进行接种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色森林土 火烧迹地 土壤酶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叶海棠表型性状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启和 孙鹏 +3 位作者 刘志斌 樊高强 王元根 刘鹏 《林业科技开发》 2006年第3期17-20,共4页
在四川省炉霍县和道孚县鲜水河流域调查了花叶海棠6个居群共60个单株,分析比较了树叶和果实的主要营养成分,运用变异系数、方差分析、表型分化系数研究了10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结果表明:花叶海棠地径、树高、冠高、冠幅、结实量的居群内... 在四川省炉霍县和道孚县鲜水河流域调查了花叶海棠6个居群共60个单株,分析比较了树叶和果实的主要营养成分,运用变异系数、方差分析、表型分化系数研究了10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结果表明:花叶海棠地径、树高、冠高、冠幅、结实量的居群内方差分量>80%.居群间差异的影响<20%。果实的纵径、横径、重量、果色、果形的变异也主要是由居群内差异引起的,居群间表型分化系数反映果色是以居群间变异占相对优势,纵径在居群间的变异略高于居群内的变异,而横径、果重和果形都是以居群内变异为主。果实维C含量的居群间差异很大,变异系数高达69.04。探讨了花叶海棠的遗传改良策略和资源利用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型变异 花叶海棠 遗传改良 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高原青杨组基因资源及开发利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友全 付达荣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2004年第5期129-131,共3页
 川西高原具有独特的地理生态环境,蕴藏着十分丰富而特殊的以青杨(组)为主体的杨树资源,计有15个乡土杨树种,9个变种和11个自然杂种,占我国杨树种类的40%以上.在川西高原的适宜地区选择优良乡土杨树,建立采穗园,开展工程造林,是快速发...  川西高原具有独特的地理生态环境,蕴藏着十分丰富而特殊的以青杨(组)为主体的杨树资源,计有15个乡土杨树种,9个变种和11个自然杂种,占我国杨树种类的40%以上.在川西高原的适宜地区选择优良乡土杨树,建立采穗园,开展工程造林,是快速发挥生态、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为了宽化遗传基础,维持杨树遗传多样性,开展特有青杨树种乡城杨、西南杨、康定杨等的杂交组配试验,是川西高原杨树改良工作的长远利益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学 川西高原 青杨 基因资源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境更新技术研究
10
作者 王金锡 许金铎 +1 位作者 乔光辉 谢国成 《四川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8,共8页
长江上游高原丘陵区系森林生态环境脆弱带。近年来,森林因过度的采伐,使本已恶劣的气候条件更加变坏,传统的营林技术很难适应这一地带的森林更新,保存率极低。研究表明:影响更新的不利因素是苗木生长季有效积温偏低,迹地水份亏缺严重,... 长江上游高原丘陵区系森林生态环境脆弱带。近年来,森林因过度的采伐,使本已恶劣的气候条件更加变坏,传统的营林技术很难适应这一地带的森林更新,保存率极低。研究表明:影响更新的不利因素是苗木生长季有效积温偏低,迹地水份亏缺严重,苗木生长季初期水份温度不协调,牛羊对苗木的践踏等。采用严格选择更新树种和更新季节,尽量利用立地伐桩、困山木等建造有利更新的微生境,结合窄带清林,小穴整地,插枝阴蔽等技术措施,提高了更新成效。通过多项指标的测定,微生境更新技术形成的微生境有效地改善了苗木生存空间的水份热量因素,及多项抗旱性生理指标,大大地提高了更新保存率。本项技术已在当地普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丘陵区 微生境 森林 环境 生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山松天然更新特性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冬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5-17,共3页
高山松在采伐后,幼苗发生状况与迹地地被物关系密切,幼苗发生从采伐次年开始,没有明显苗木发生年限。少灌型的采伐迹地,盖度低,对高山松天然下种影响不大,可天然更新成林;多灌型的采伐迹地一般不能仅靠天然更新恢复成林。高山松林易发... 高山松在采伐后,幼苗发生状况与迹地地被物关系密切,幼苗发生从采伐次年开始,没有明显苗木发生年限。少灌型的采伐迹地,盖度低,对高山松天然下种影响不大,可天然更新成林;多灌型的采伐迹地一般不能仅靠天然更新恢复成林。高山松林易发生森林火灾,多数情况下,火烧迹地可靠天然更新恢复成高山松林。影响高山松火烧迹地更新效果的主要因素是种源。高山松林能得以延续与其在火烧迹地上天然更新能力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松 天然更新 采伐 火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高海拔地区核桃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2
12
作者 付达荣 席铭 《林业科技开发》 2000年第3期14-15,共2页
川西高海拔地区栽培核桃有着悠久的历史 ,种质资源十分丰富 ,并有大面积荒山荒地可供核桃栽培 ,发展商品生产。该文在分析了该区核桃生产现状的基础上 。
关键词 川西高海拔地区 核桃生产 现状 产业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