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抓住关键、突破难点、强化源头控制——四川省甘孜州包虫病防控经验 被引量:4
1
作者 邹国腾 《中国动物保健》 2017年第7期58-62,共5页
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是棘球蚴属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寄生在人和动物的肝、肺等组织器官,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四川省是全国包虫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而甘孜州又是四川包虫病人畜感染的重灾区。本文将从甘孜州包虫病基... 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是棘球蚴属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寄生在人和动物的肝、肺等组织器官,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四川省是全国包虫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而甘孜州又是四川包虫病人畜感染的重灾区。本文将从甘孜州包虫病基本情况,综合防治攻坚战行动计划,畜间包虫病工作开展情况,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教训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病 甘孜州 防控经验 综合防治 攻坚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动物包虫病防控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被引量:1
2
作者 阳爱国 郭莉 +8 位作者 周明忠 袁东波 侯巍 鲁志平 邹国腾 毛光琼 莫茜 文豪 邢坤 《中国动物保健》 2017年第7期72-73,共2页
随着规模化羊场的不断出现,羊群流动频繁,羊场发生伪狂犬病的几率迅速增加。本病是急性传染病,发生虽然较少,但是一旦发生比较难以根除,容易给规模化羊场带来持续性危害。本文对该病的诊断与防治进行了分析,帮助广大养殖户增强对本病的... 随着规模化羊场的不断出现,羊群流动频繁,羊场发生伪狂犬病的几率迅速增加。本病是急性传染病,发生虽然较少,但是一旦发生比较难以根除,容易给规模化羊场带来持续性危害。本文对该病的诊断与防治进行了分析,帮助广大养殖户增强对本病的了解并及时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 诊断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动物包虫病源头综合治理模式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周明忠 阳爱国 +9 位作者 周哲学 袁东波 郭莉 侯巍 张朝辉 降多 鲁志平 吴云飞 伊力军 莫茜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7年第7期32-35,共4页
动物包虫病防控工作是包虫病防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狠抓动物包虫病防控是治理包虫病危害的根本举措。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是我国包虫病严重流行区之一。2015年石渠县启动防控试点工作以后,四川省组织形成了在藏区可复制、可推广的"... 动物包虫病防控工作是包虫病防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狠抓动物包虫病防控是治理包虫病危害的根本举措。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是我国包虫病严重流行区之一。2015年石渠县启动防控试点工作以后,四川省组织形成了在藏区可复制、可推广的"双灭源、三切断、八举措"的"238"石渠模式。即以犬只驱虫和家畜免疫为核心,控制传染源;切断犬只虫卵污染环境、环境虫卵感染牛羊及人、牛羊病变内脏被犬只误食等3个传播循环链上的关键点;抓好犬只管控、家畜免疫、检疫监管、流调监测、鼠害治理、能力提升、宣教培训和防控保障等第8项举措。石渠县动物包虫病疫情得到有效遏制,犬和家畜平均感染率分别从2015年末的28.80%和42.95%降至2016年末的13.89%和37.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区 石渠县 包虫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境安对细粒棘球绦虫虫卵的作用效果
4
作者 郝力力 阳爱国 +10 位作者 袁东波 郭莉 侯巍 莫茜 尹杰 张朝辉 徐林 余劲 王潇 何能杰 李锐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7期1184-1186,共3页
为研究环境改良剂普境安对细粒棘球绦虫虫卵的作用效果,采用不同剂量组/时间段对阳性犬粪样本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100g·m^-2作用12h和24h对虫卵抑制效果最明显。结合四川省甘孜州自然环境特点,建议采用100g·m^-2作用24h,可... 为研究环境改良剂普境安对细粒棘球绦虫虫卵的作用效果,采用不同剂量组/时间段对阳性犬粪样本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100g·m^-2作用12h和24h对虫卵抑制效果最明显。结合四川省甘孜州自然环境特点,建议采用100g·m^-2作用24h,可显著抑制虫卵活力,降低人畜感染包虫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净安 细粒棘球绦虫虫卵 作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EG95免疫牦牛后的抗体水平测定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盛琼 杨光友 +10 位作者 李徳珍 陈和强 华瑞其 高露 尹杰 袁东波 杨天俊 黄雅琳 魏秋霞 阳爱国 侯巍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2年第7期108-110,118,共4页
为比较和评价不同剂量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EG95免疫牦牛后的抗体差异,随机选择1岁左右的牦牛50头,平均分成A、B、C、D、E 5组,分别按照1、2、3、4、5头份剂量(每头份含EG9550μg)进行一免和二免(间隔28 d);免疫前及二免后15 d采血... 为比较和评价不同剂量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EG95免疫牦牛后的抗体差异,随机选择1岁左右的牦牛50头,平均分成A、B、C、D、E 5组,分别按照1、2、3、4、5头份剂量(每头份含EG9550μg)进行一免和二免(间隔28 d);免疫前及二免后15 d采血,应用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结果显示:二免后A、B、C组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0%、40%、50%,与E组的90%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D组阳性率为80%,与E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B组抗体合格率均为0,C、D、E组的抗体合格率分别为10%、40%、70%,E组抗体合格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采用EG95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按5头份剂量免疫,间隔28 d后二免,对牦牛的免疫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病 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EG95 牦牛 抗体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猪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表达与低氧适应的研究
6
作者 潘瑶 陈和强 《湖北畜牧兽医》 2016年第6期8-9,共2页
为了分析藏猪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表达与低氧适应的关系,对高海拔藏猪(ZZ)和大约克夏猪(YZ),低海拔藏猪(ZB)和大约克夏猪(YH)的肾脏组织EPO蛋白的表达量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当大约克夏猪处在高海拔应急状态下时,EPO的表达量高... 为了分析藏猪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表达与低氧适应的关系,对高海拔藏猪(ZZ)和大约克夏猪(YZ),低海拔藏猪(ZB)和大约克夏猪(YH)的肾脏组织EPO蛋白的表达量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当大约克夏猪处在高海拔应急状态下时,EPO的表达量高于藏猪;长期生活在高原的大约克夏猪EPO的表达量较藏猪低,但高于低海拔大约克夏猪。说明藏猪适应高原低氧环境的主要因素为EPO的稳定表达,高原大约克夏猪肾脏组织内EPO的高表达,是其对高原低氧环境适应的生理调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猪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低氧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温隔绝式荧光PCR检测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7
作者 陈雪蓉 徐林 +2 位作者 王远微 汤承 岳华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2年第3期80-84,共5页
恒温隔绝式荧光PCR(iiPCR)是一种简便、快速及可使用于现场检测的荧光PCR方法。本研究采用农业农村部推荐的检测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核酸的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引物和探针,通过对引物、探针、Taq酶等反应体系的... 恒温隔绝式荧光PCR(iiPCR)是一种简便、快速及可使用于现场检测的荧光PCR方法。本研究采用农业农村部推荐的检测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核酸的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引物和探针,通过对引物、探针、Taq酶等反应体系的优化,建立了基于恒温隔绝式荧光PCR的ASFV检测方法。所建立的方法可特异性检出ASFV核酸,对猪常感染的其他6种病毒核酸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检测下限为2.55 copies/μL,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2%。100份临床样本的检测结果均与农业农村部推荐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结果一致。综上,本研究建立的ASFV核酸iiPCR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稳定性及敏感度与传统荧光定量PCR方法一致,实现了ASFV检测的规范化和现场化,为ASFV的快速检测提供了可靠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恒温隔绝式荧光PCR 现场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生忍冬不同提取成分的体外抗菌抗病毒活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关奎奎 汪露 +3 位作者 张俊杰 叶忠明 仁科 陈朝喜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0年第4期9-14,共6页
对岩生忍冬不同提取成分进行抗菌抗病毒活性研究,为岩生忍冬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资料和理论依据。采用理化反应方法对岩生忍冬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岩生忍冬不同提取成分对14种标准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 对岩生忍冬不同提取成分进行抗菌抗病毒活性研究,为岩生忍冬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资料和理论依据。采用理化反应方法对岩生忍冬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岩生忍冬不同提取成分对14种标准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以鸭坦布苏病毒(DTMUV)和牛轮状病毒(BRV)分别感染BHK-21细胞和MA-104细胞,通过光镜观察细胞病变结合噻唑蓝比色法,选择治疗指数作为药物体外抗病毒效果的评价指标,采用药物对病毒入侵细胞的阻断作用、直接灭活作用及增殖抑制作用3种方式分别检测岩生忍冬提取物体外抗DTMUV和BRV的效果。结果表明,岩生忍冬含有多糖、黄酮类、有机酸类、酚和鞣质类、三萜、甾体类和皂苷类等化学成分;岩生忍冬的多糖、黄酮、鞣质和皂苷4种成分对14种实验菌株均表现出抑制作用,但其抑菌活性存在一定差异;岩生忍冬水提物对DTMUV和BRV均表现出阻断作用、抑制作用和杀灭作用;岩生忍冬水提物3种作用方式抗DTMUV的药物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2.01 mg/mL、0.81 mg/mL和0.28 mg/mL,TI值分别为5.81、14.42和41.71;岩生忍冬水提物通过3种作用方式抗BRV的药物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0.06 mg/mL、0.27 mg/mL和0.19 mg/mL,TI值分别为121.67、27.04和38.42。说明岩生忍冬不同提取成分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抗病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生忍冬 提取成分 抗菌活性 抗病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