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鼻在乳及其制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廖美燕 龙鸣 +6 位作者 洪晶 张娅俐 张福梅 田晓静 宋礼 罗丽 高丹丹 《中国乳业》 2022年第10期57-64,共8页
电子鼻作为一种基于综合气味信息的气味指纹检测技术,有着快速、无损、便捷、有效、客观等多方面优势,成为了乳及其制品的热门检测技术。与常规仪器分析和感官评价方法结合,电子鼻在乳制品掺假,成分检测,乳制品加工、贮藏过程中品质变... 电子鼻作为一种基于综合气味信息的气味指纹检测技术,有着快速、无损、便捷、有效、客观等多方面优势,成为了乳及其制品的热门检测技术。与常规仪器分析和感官评价方法结合,电子鼻在乳制品掺假,成分检测,乳制品加工、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等相关气味信息方面的研究较多,为市场监控乳制品的质量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本文总结了电子鼻在乳制品风味成分鉴别,乳及其制品新鲜度检测,乳制品加工过程监控、掺假检测等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电子鼻技术在乳及其制品应用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方向,旨在为其在乳及其制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等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主成分分析 乳制品 检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乳与豆乳比例、益生菌和浓缩果汁种类对发酵饮料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玉双 代安娜 +4 位作者 丁功涛 罗丽 王宝民 刘红娜 丁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7-102,共6页
以牦牛乳与豆乳为基质制备发酵饮料,探究二者之间的比例、益生菌种类和浓缩果汁种类对其品质的影响。在发酵结束和4℃冷藏21 d期间,对产品的pH、酸度、益生菌活菌数、乳酸、乙酸等参数进行分析,以探究牦牛乳与豆乳质量比例、益生菌(嗜... 以牦牛乳与豆乳为基质制备发酵饮料,探究二者之间的比例、益生菌种类和浓缩果汁种类对其品质的影响。在发酵结束和4℃冷藏21 d期间,对产品的pH、酸度、益生菌活菌数、乳酸、乙酸等参数进行分析,以探究牦牛乳与豆乳质量比例、益生菌(嗜酸乳杆菌LA-5、副干酪乳杆菌LC-01)和浓缩果汁(草莓、梨、桃、蓝莓)的种类对发酵饮料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益生菌的种类、牦牛乳与豆乳的比例以及添加浓缩果汁的类型对发酵饮料感官品质及益生菌活菌数有显著影响(P<0.05)。综合考虑,以副干酪乳杆菌为益生菌、牦牛乳豆乳质量比为50∶50的处理方式发酵,发酵结束后添加梨浓缩汁并进行冷藏的处理组是工业生产的较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嗜酸乳杆菌 副干酪乳杆菌 牦牛乳 豆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驴乳清粉水解物改善D-半乳糖衰老小鼠衰老的相关机制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佳庆 陈兴浩 +3 位作者 巫首燕 刘庆 曹佳怡 张福梅 《甘肃畜牧兽医》 2021年第11期47-51,共5页
为研究驴乳清粉水解物改善D-半乳糖衰老小鼠机体衰老的相关机制,本研究采用驴乳清粉水解物连续干预D-半乳糖衰老小鼠6周,监测其体重、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跳台实验、负重游泳等指标。结果显示:D-半乳糖... 为研究驴乳清粉水解物改善D-半乳糖衰老小鼠机体衰老的相关机制,本研究采用驴乳清粉水解物连续干预D-半乳糖衰老小鼠6周,监测其体重、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跳台实验、负重游泳等指标。结果显示:D-半乳糖衰老小鼠较正常小鼠,体重增长率、SOD活性、负重游泳和学习记忆能力均明显下降,MDA含量明显上升,说明D-半乳糖衰老小鼠机体处于长期氧化应激、疲劳和学习能力下降的状态。驴乳清粉水解物低、中浓度干预后可以使衰老机体体重增长率、SOD活性和负重游泳能力恢复(P<0.05),MDA含量下降(P<0.05),且与阳性对照VC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高浓度驴乳清粉水解物干预后,SOD活性和MDA含量虽有所改善,但与衰老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同时,驴乳清粉水解物低、中浓度干预衰老小鼠后虽各组错误次数间无统计学差异,但学习记忆的潜伏期随着驴乳清水解物干预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长。驴乳清粉高浓度水解物可能因大量的氨基酸代谢脱氨,形成过量尿素在体内堆积导致机体肾损伤,而与低、中浓度产生差异,具体损伤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驴乳清水解物低、中浓度在机体内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抗疲劳和提高记忆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粉水解物 衰老 抗氧化 学习记忆能力 负重游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味信息和活性成分的三七产地溯源研究
4
作者 闫莎莎 李雪 +8 位作者 洪晶 张娅俐 靳冬武 张福梅 宋礼 罗丽 田晓静 张希 乔丽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40-1745,共6页
目的基于气味信息和活性成分对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进行产地溯源研究。方法采集4个产地的三七样品,测定其活性成分(人参皂苷R1、Rg1、Rb1、Rd)和气味信息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和神经网络分析。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三... 目的基于气味信息和活性成分对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进行产地溯源研究。方法采集4个产地的三七样品,测定其活性成分(人参皂苷R1、Rg1、Rb1、Rd)和气味信息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和神经网络分析。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三七产地对其皂苷含量、电子鼻传感器特征响应信号影响显著;典则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可实现三七产地的判别,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分析对三七产地的判别准确率均在87%以上;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分析构建皂苷含量的预测模型,气味信息与皂苷含量间存在相关关系(0.42<r<0.95)。结论基于电子鼻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三七产地判别具有可行性,可为三七开发利用、产地追溯、真伪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电子鼻 高效液相色谱 多元统计 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技术的传统手工牦牛酥油品质评价
5
作者 谢玲月 闫莎莎 +6 位作者 李雪 张娅俐 张福梅 田晓静 丁功涛 宋礼 罗丽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4-283,共10页
【目的】评价传统手工牦牛酥油的品质,为食品工业的检验和产品品质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6家牧户的传统手工牦牛酥油为原材料,采用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研究不同牧户酥油样品酸价、过氧化值和气... 【目的】评价传统手工牦牛酥油的品质,为食品工业的检验和产品品质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6家牧户的传统手工牦牛酥油为原材料,采用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研究不同牧户酥油样品酸价、过氧化值和气味信息间的差异,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典则判别分析(canonical discriminant analysis,CDA)和多层感知模型(multi-layer perceptron,MLP)定性判别及定量分析酥油产地和来源。【结果】16份牦牛酥油酸价(4.35~4.71 mg/g)均高于国标要求,过氧化值(0.0000~0.0075 g/100g)均在要求范围内;不同牧户牦牛酥油品质有差异。PCA分析可把16户牦牛酥油样品来源进行初步区分,CDA分析结果中各样品的数据点更聚集、样品组间距离变大,区分效果强于PCA,但仍有较多数据点重叠。采用MLP可定量判别传统手工牦牛酥油产地并追溯其来源,MLP 10-1-2网格结构结果显示,碌曲和玛曲两个产地的牦牛酥油类别效果平均值:准确率、精确率、灵敏度、特异度以及曲线下方面积分别为99.51%、99.53%、99.53%、99.50%和99.52%;MLP 10-1-16网格结构显示,16家牧户的牦牛酥油类别效果平均值:准确率、精确率、灵敏度、特异度以及曲线下方面积分别为98.97%、92.18%、92.23%、99.45%和95.84%。【结论】基于电子鼻技术可评价传统手工牦牛酥油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牦牛酥油 品质 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乳清粉延缓D-半乳糖衰老小鼠衰老的相关机制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兴浩 巫首燕 +3 位作者 曹佳怡 刘庆 甘玉芬 张福梅 《甘肃畜牧兽医》 2020年第8期45-50,共6页
为研究牛乳清粉体内外抗氧化性及干预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延缓衰老的相关机制,本研究采用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检测牛乳清粉的体外抗氧化性,并以不同剂量牛乳清粉连续干预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35 d,监测其体重、胸腺指数、血清中的超... 为研究牛乳清粉体内外抗氧化性及干预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延缓衰老的相关机制,本研究采用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检测牛乳清粉的体外抗氧化性,并以不同剂量牛乳清粉连续干预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35 d,监测其体重、胸腺指数、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结果显示:在0.5~6 mg/ml范围内,牛乳清粉体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随着样品浓度的增加而升高。衰老组小鼠体重增长率、胸腺指数和SOD活性均降低,MDA含量则升高;对照组和牛乳清粉组均与衰老组小鼠各项指标结果相反,且有显著差异;牛乳清粉干预两组与VC阳性对照组结果无显著差异。表明牛乳清粉在体内外均具有抗氧化活性,是一种天然、无害、营养价值高的抗氧化补充剂,并可延缓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乳清粉 抗氧化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酥油粉制备工艺优化
7
作者 罗丽 宋礼 +3 位作者 曾国福 崔广智 姚娜 张晓梅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2-99,共8页
旨在拓展酥油的应用领域,以牦牛酥油为原料,采用脂肪酶酶解、微胶囊包埋技术制备酥油粉。对微胶囊制备过程中的酥油用量、β-环状糊精用量、酪蛋白酸钠用量、乳化温度、均质压力、喷雾干燥质量浓度对包埋率的影响进行单因素和响应面试... 旨在拓展酥油的应用领域,以牦牛酥油为原料,采用脂肪酶酶解、微胶囊包埋技术制备酥油粉。对微胶囊制备过程中的酥油用量、β-环状糊精用量、酪蛋白酸钠用量、乳化温度、均质压力、喷雾干燥质量浓度对包埋率的影响进行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考察,测定酥油粉的理化指标及感官品质,并对比分析酥油与酥油粉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优化的微胶囊制备工艺条件为酥油用量38.5%、β-环状糊精用量45%、酪蛋白酸钠用量4%、乳化温度60℃、均质压力32 MPa、喷雾干燥质量浓度48 g/100 mL,在此条件下产品包埋率为94.6%,产品水分含量、总脂肪含量、过氧化值以及表面油含量均符合QB/T 4791—2015《植脂末》的规定;与酥油相比,酥油粉的短链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降低。综上,采用脂肪酶酶解、微胶囊包埋技术可实现对酥油脂肪酸组分调整、改善酥油风味,延缓酥油脂肪酸氧化的目的,制备的酥油粉可作为功能性食品的原料,从而拓宽酥油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酥油 酥油粉 酶解 微胶囊包埋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与北方茶叶中矿质元素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元林 张棚 +5 位作者 张宇霞 田晓静 曹竑 马忠仁 宋礼 罗丽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56-461,共6页
基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茶叶中10种矿质元素含量,其加标回收率在95%~105%,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在0.5%以内。方差分析发现南、北方茶叶中矿物质含量差异性显著,但都呈现出Ca元素含量最高,Mg、Mn、Na元素丰富,Zn、Se、Fe、Cu次之,Pb... 基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茶叶中10种矿质元素含量,其加标回收率在95%~105%,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在0.5%以内。方差分析发现南、北方茶叶中矿物质含量差异性显著,但都呈现出Ca元素含量最高,Mg、Mn、Na元素丰富,Zn、Se、Fe、Cu次之,Pb与Cd含量最低的规律;主成分分析发现利用茶叶矿物质含量差异可以实现南北方茶叶区分,且南北方茶叶分布具有一定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南北方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矿质元素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多糖提取、分离纯化及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9
作者 陈红 杨许花 +2 位作者 查勇 宋礼 高丹丹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22期32-35,共4页
植物多糖又称植物多聚糖,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的一种物质,具有抗肿瘤、提高免疫、抗病毒等生物活性,现已广泛运用于食品、保健品和医药等行业。多糖的生物活性与其组成、结构有关,植物多糖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是多糖生物活性研究和应用... 植物多糖又称植物多聚糖,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的一种物质,具有抗肿瘤、提高免疫、抗病毒等生物活性,现已广泛运用于食品、保健品和医药等行业。多糖的生物活性与其组成、结构有关,植物多糖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是多糖生物活性研究和应用前提。该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植物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鉴定的方法,以期为植物多糖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糖 提取 分离纯化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铁蛋白生物活性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棚 张海霞 +7 位作者 田晓静 张福梅 曹竑 陈士恩 马忠仁 丁功涛 宋礼 谢瑞扎·阿里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404-411,共8页
乳铁蛋白是一种铁结合型糖蛋白,由哺乳动物体内腺上皮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产生,为生物活性剂之一。它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抑菌、抗病毒、抗癌、抗炎、调节免疫和促骨生长等。它已经被用作一些口腔疾病的治疗、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营养强化... 乳铁蛋白是一种铁结合型糖蛋白,由哺乳动物体内腺上皮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产生,为生物活性剂之一。它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抑菌、抗病毒、抗癌、抗炎、调节免疫和促骨生长等。它已经被用作一些口腔疾病的治疗、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营养强化剂、天然食品保鲜剂、天然化妆品,也可以作为许多棘手疾病辅助和预防治疗的合成原料或载体,被广泛应用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畜牧养殖等领域,本文综述了乳铁蛋白的生物活性功能及其与微生物作用机制,并着重从以上五个领域介绍乳铁蛋白的开发与应用,旨在阐明乳铁蛋白的进一步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铁蛋白 生物活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技术的湄潭春茶产地溯源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汇惠 闫莎莎 +8 位作者 靳冬武 田晓静 韦燕芳 章叶 陈家婷 曹竑 张福梅 宋礼 罗丽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25-832,共8页
为实现不同产地湄潭春茶的快速、客观判别,基于电子鼻与多元统计分析定性判别不同产地湄潭春茶间的差异,并定量预测其产地。对电子鼻信号进行分析,发现其响应信号在传感器S7、S9、S6和S2的强度均较明显;方差分析发现湄潭春茶产地对传感... 为实现不同产地湄潭春茶的快速、客观判别,基于电子鼻与多元统计分析定性判别不同产地湄潭春茶间的差异,并定量预测其产地。对电子鼻信号进行分析,发现其响应信号在传感器S7、S9、S6和S2的强度均较明显;方差分析发现湄潭春茶产地对传感器响应影响均显著;基于第80 s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典则判别分析(CDA),发现其基本能区分不同产地的湄潭春茶,且数据点的分布均与各产地地理位置分布呈现一定特征规律性,但区分效果不够理想。为进一步提高对不同乡镇茶叶的区分效果,利用不同特征值(平均值、曲线面积、最大值、斜率、主成分分析优选参数、loading优选参数)进行判别分析,其中平均值、曲线面积、最大值判别结果优于80 s时的判别结果;斜率、主成分分析优选参数、loading判别结果比80 s时的判别结果差;以响应曲线的平均值进行判别时,可达到100%正确识别。多层神经网络分析(MLP)作为效果最佳、决定系数最高(R_(c)^(2)=0.9855,R_(p)^(2)=0.9941)的茶叶产地预测模型,可以实现对不同产地湄潭春茶的有效预测。因此,以特征值中平均值数据作为输入,采用电子鼻结合多元统计与神经网络分析,可以实现对春茶产地的判别,以期为湄潭春茶开发利用、产地追溯、真伪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PCA CDA 产地溯源 茶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豆浆对牦牛酸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玉双 石浩萍 +5 位作者 代安娜 陈育林 丁波 丁功涛 罗丽 刘红娜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5-69,共5页
将不同添加量(0、20%、40%、60%)豆浆添加到牦牛乳中制备豆浆-牦牛酸奶,探讨不同添加量豆浆对牦牛酸奶理化指标、贮藏期内酸度、质构特性(硬度、稠度、黏聚性与黏性指数)、持水力、乳酸菌数和感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期内(1~14 ... 将不同添加量(0、20%、40%、60%)豆浆添加到牦牛乳中制备豆浆-牦牛酸奶,探讨不同添加量豆浆对牦牛酸奶理化指标、贮藏期内酸度、质构特性(硬度、稠度、黏聚性与黏性指数)、持水力、乳酸菌数和感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期内(1~14 d),随着豆浆添加量在0~60%范围内增加,牦牛酸奶酸度、持水力、质构特性、乳酸菌数均有所下降。添加20%豆浆制备的牦牛酸奶蛋白质、脂肪及非脂乳固体含量分别为3.28 g/100 g、4.58 g/100 g、8.76 g/100 g,乳酸菌数>107 CFU/mL,感官评分为87.9分,其酸度、持水力、质构、乳酸菌数等与未添加豆浆的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在牦牛乳中添加20%的豆浆制备豆浆-牦牛酸奶是可行的,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乳 豆浆 酸奶 乳酸菌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湄潭茶叶品质影响因素与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汇惠 韦燕芳 +7 位作者 闫莎莎 田晓静 章叶 陈家婷 曹竑 张福梅 宋礼 罗丽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22期166-168,171,共4页
湄潭茶叶作为贵州省地理标志产品,因茶品质优良独特而深受人们喜爱。本文论述了影响湄潭茶叶品质的因素,包括自然条件、茶树品种和年龄、种植方式、生产加工工艺、冲泡条件等,并总结了茶叶品质检测方法,以期为湄潭茶叶市场监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茶叶 品质 影响因素 检测方法 研究进展 贵州湄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法制备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4
作者 范吉釴 柯义强 +4 位作者 刘红海 查勇 丁功涛 宋礼 高丹丹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23期19-23,共5页
生物活性肽是一类结构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分子聚合物,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微生物发酵法制备生物活性肽是通过菌种在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蛋白酶水解底物蛋白从而制备生物活性肽的方法,其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生物活性肽是一类结构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分子聚合物,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微生物发酵法制备生物活性肽是通过菌种在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蛋白酶水解底物蛋白从而制备生物活性肽的方法,其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更易于产业化,应用前景广阔。该文对微生物发酵法制备ACE抑制肽、抗氧化肽、抗菌肽和免疫活性肽的研究进展以及发酵肽产物的分离纯化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微生物发酵法制备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为今后发酵法制备生物活性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肽 发酵法 抗氧化活性肽 超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酪素生产废水回收利用技术研究
15
作者 尹兰 罗丽 +3 位作者 崔广智 苏德亮 李亚萍 宋礼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年第24期68-70,共3页
干酪素生产废水中酪蛋白、乳清蛋白和乳糖等有机物含量高,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浪费资源。本文简述了干酪素生产废水回收利用技术及其产物,包括超滤法回收乳清蛋白、超滤法回收酪蛋白、纳滤法回收乳糖、结晶法回收乳糖,旨在为提... 干酪素生产废水中酪蛋白、乳清蛋白和乳糖等有机物含量高,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浪费资源。本文简述了干酪素生产废水回收利用技术及其产物,包括超滤法回收乳清蛋白、超滤法回收酪蛋白、纳滤法回收乳糖、结晶法回收乳糖,旨在为提高干酪素生产废水的利用率、工艺选择和工艺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素生产废水 回收技术 回收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与多元统计分析判别三七品质 被引量:13
16
作者 刘元林 龙鸣 +3 位作者 张希 田晓静 柏家林 宋礼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00-707,共8页
目的基于电子鼻与多元统计分析判别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品质。方法在优化电子鼻检测条件基础上,对传感器响应信号进行多元统计与神经网络分析。结果电子鼻检测三七较佳条件为样品量1.5 g;顶空生成时间15 min;顶空体... 目的基于电子鼻与多元统计分析判别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品质。方法在优化电子鼻检测条件基础上,对传感器响应信号进行多元统计与神经网络分析。结果电子鼻检测三七较佳条件为样品量1.5 g;顶空生成时间15 min;顶空体积250 mL;载气体积流量400 mL/min。多元统计表明主成分分析和典则判别分析均能区分三七主根与支根,但后者效果优于前者;利用三七主根和支根气味信息结合典则判别分析,可实现对三七产地的定性判别,其中主根气味信息的判别效果更好。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分析可以实现对三七主根、支根及产地的定量判别,主根与支根分类准确率达99.49%;主根产地判别准确率为99.49%;支根产地判别准确率为95.95%。结论电子鼻结合多元统计与神经网络分析可以实现对三七品质的判别,且该方法高效快速可用于实际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电子鼻 多元统计 MLP神经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湄潭茶区土壤-茶叶系统中微量元素富集规律与产地溯源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棚 杨雪妍 +9 位作者 洪晶 张娅俐 田晓静 张福梅 曹竑 陈士恩 马忠仁 丁功涛 宋礼 罗丽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78-390,共13页
为了解贵州湄潭茶区土壤-茶叶系统中微量元素的迁移与特征规律,采集湄潭县洗马镇、鱼泉镇等12个村镇的茶叶与土壤,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茶叶、土壤中11种微量元素(Ce、Co、Fe、La、Mg、Mn、Na、Ni、Pr、Se、Zn)... 为了解贵州湄潭茶区土壤-茶叶系统中微量元素的迁移与特征规律,采集湄潭县洗马镇、鱼泉镇等12个村镇的茶叶与土壤,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测定茶叶、土壤中11种微量元素(Ce、Co、Fe、La、Mg、Mn、Na、Ni、Pr、Se、Zn)的含量。结果表明:上述地区土壤Ni、Zn等重金属的平均含量低于国家限定标准,所测重金属中单项污染指数(P_(i))≤1,地累计指数(I_(geo))≤0,表明这些地区土壤均未受到污染,且湄潭茶区达到富硒土壤要求;但Co、Pr、Ni的污染指数接近污染值界限,建议茶区减少含有Co、Pr、Ni 3种元素的有毒有害物质排放,以便解决未来元素污染的隐患,保持土壤清洁状态;对照国家标准,湄潭茶叶重金属含量未超标,且湄潭部分茶区符合富硒茶叶要求;茶叶-土壤-pH值系统中,茶叶与土壤上下层大部分元素含量有正或负相关关系,上下层土壤pH值与其部分元素含量也有正或负相关关系,茶树中Mn元素富集能力较强,Mn元素的吸收与Mg、Na、Ni、Pr、Co、Se元素的吸收具有一定拮抗作用;采用主成分分析与典则判别分析探讨湄潭茶区土壤上下层以及茶叶特征规律,发现主成分分析和典则判别分析均可将12个茶区的茶叶、土壤各自区分,其不仅实现了不同茶区土壤的区分,而且相同茶区土壤上下层也得到区分,且典则判别分析结果图中数据点的聚集性更好,以上结果证实,湄潭茶区不同地域茶叶与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特征存在差异性,特征规律明显。系统地对湄潭茶区土壤-茶叶体系中微量元素的特征规律进行探究,可为贵州省湄潭茶区土壤-茶叶体系中微量元素富集、迁移规律,以及产地溯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湄潭 土壤 茶叶 微量元素 富集 污染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猪血制备氨基酸液体肥工艺条件优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蔡艺菲 赵鑫阳 +5 位作者 田晓静 宋礼 罗丽 丁功涛 曹竑 陈士恩 《现代畜牧兽医》 2021年第6期23-26,共4页
试验以猪血为原料,利用风味蛋白酶水解猪血中的蛋白,以水解率为指标,得到酶解血液的最佳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料液比、酶添加量、pH值、温度和水解时间对猪血蛋白水解率的影响;正交试验确定水解的较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5 g/mL... 试验以猪血为原料,利用风味蛋白酶水解猪血中的蛋白,以水解率为指标,得到酶解血液的最佳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料液比、酶添加量、pH值、温度和水解时间对猪血蛋白水解率的影响;正交试验确定水解的较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5 g/mL、pH值6、水解温度50℃、酶浓度12000 U/g蛋白、水解时间7 h。在此条件下,水解率为40.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血红蛋白 风味蛋白酶 水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