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南州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淑娟 普华才让 《畜牧兽医杂志》 2011年第6期59-61,共3页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以来,也把可持续发展的方针贯穿到了国民经济宏观发展的战略思路中,并就如何落实这一指导国民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制定了一系列的具体措施。甘南畜牧业作为甘肃经济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它...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以来,也把可持续发展的方针贯穿到了国民经济宏观发展的战略思路中,并就如何落实这一指导国民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制定了一系列的具体措施。甘南畜牧业作为甘肃经济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可持续发展会带来非同寻常的战略意义。本文以可持续理论为指导,研究了甘南州畜牧业经济的发展与问题,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甘南州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和特征。第二部分,阐述了畜牧业在甘南经济中的作用。第三部分,以可持续理论作对照,分析了甘南州畜牧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第四部分,是文本对甘南州实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所进行的对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州 支柱经济 畜牧业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产业链短板分析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树猛 石少英 +1 位作者 牟永娟 赵君 《甘肃畜牧兽医》 2024年第1期84-87,共4页
甘南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是以牦牛藏羊产业为主的特色畜牧业,在产业链发展上存在上游产业制种供种能力薄弱,种畜基地规模小,饲草料加工企业少、小而散等现象,生物制剂产业在全州还处于空白;中游产业牦牛藏羊养殖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低,养... 甘南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是以牦牛藏羊产业为主的特色畜牧业,在产业链发展上存在上游产业制种供种能力薄弱,种畜基地规模小,饲草料加工企业少、小而散等现象,生物制剂产业在全州还处于空白;中游产业牦牛藏羊养殖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低,养殖周期长,周转慢,出栏率低,季节出栏不均衡;下游产业表现为畜产品加工转化程度低,市场营销短板凸显。针对这些问题,必须从各个环节入手,补短板、强弱项,向上、向下双向延长产业链,挖掘新产能,提升产业链增值效益,促进农牧民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州 生态畜牧业 牦牛藏羊 全产业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甘南州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
3
作者 格桂花 王文飙 +5 位作者 郭淑珍 杨树猛 牛小莹 赵光平 张玉珍 才让闹日 《中国牛业科学》 2009年第5期54-55,共2页
文章提出了通过调整畜种结构、畜群结构、种植业结构、繁育方式、经营方式的建议与措施,以期优化甘南州牧业产业结构,实现牧业迅速发展,农民增收的目标。
关键词 调整 畜群结构 畜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甘南州畜牧科技改革与创新的思考
4
作者 赵君 李保明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9年第5期8-9,共2页
畜牧科技是指应用于畜牧业的科研成果和使用技术。包括畜种的引进、改良、科技成果与实用技术的推广、良种繁育和养殖技术的利用。
关键词 畜牧业 科技改革 甘南州 创新 使用技术 科研成果 畜牧科技 实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牧区牦牛“曲拉”优质发酵剂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琳琳 王军 +2 位作者 韩玲 文鹏程 丁考仁青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2-156,共5页
以脱脂牦牛乳为研究对象,滴定酸度为考察指标,利用3株具有较强发酵能力的乳酸菌:保加利亚乳杆菌(MGD1-3)、嗜热链球菌(MGB39-5)和植物乳杆菌(BM5152)为因子,研究并筛选3株菌在脱脂牦牛乳中的最佳接种量。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 以脱脂牦牛乳为研究对象,滴定酸度为考察指标,利用3株具有较强发酵能力的乳酸菌:保加利亚乳杆菌(MGD1-3)、嗜热链球菌(MGB39-5)和植物乳杆菌(BM5152)为因子,研究并筛选3株菌在脱脂牦牛乳中的最佳接种量。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中心旋转组合实验对影响牦牛"曲拉"发酵效果的3个因子进行了优化,建立并分析了各因子与响应值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42℃条件下发酵3.5h,3个因素对发酵牦牛乳滴定酸度的影响大小依次为:MGD1-3>MGB39-5>BM5152;3株菌MGD1-3、MGB39-5、BM5152最佳组合的接种量为:5.29、7.18、6.30lgcfu/mL,在此条件下制作牦牛"曲拉",其发酵滴定酸度为71.90°T。接种等量优化组合发酵剂与牧区含菌乳清液于脱脂牦牛乳中进行验证实验,其发酵时间极显著的缩短了8.7h(p<0.01)、滴定酸度显著的提高了3.97°T(p<0.05)、活菌数极显著的增加了7.9×107cfu/mL(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拉 乳酸菌 优质发酵剂 响应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蛋白酶干酪素生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杨勤 张玉珍 林茂荣 《中国奶牛》 2009年第2期46-49,共4页
本试验以脱脂奶粉为原料,胃蛋白酶为凝乳剂,以处理温度、处理时间、pH值、酶浓度为影响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出品率为依据,结合感官得分筛选出了胃蛋白酶生产干酪素的最佳工艺参数,即温度55℃、时间45min、pH值7.0、酶浓度3%,所... 本试验以脱脂奶粉为原料,胃蛋白酶为凝乳剂,以处理温度、处理时间、pH值、酶浓度为影响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出品率为依据,结合感官得分筛选出了胃蛋白酶生产干酪素的最佳工艺参数,即温度55℃、时间45min、pH值7.0、酶浓度3%,所生产的产品色泽均匀、气味醇香,含脂肪1.34%、蛋白质85.75%、灰分3.80%,在此条件下生产的干酪素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素 凝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加型藏羊种质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郎多勇 李发弟 +1 位作者 郎侠 张新慧 《畜牧兽医杂志》 2010年第3期31-34,共4页
本研究以甘加羊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资源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甘加羊种质资源现状、及毛、肉品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甘加羊属肉毛兼用型异质粗毛羊,主要分布在甘南州夏河县甘加乡、达麦乡和唐尕昂乡,以夏河县甘加乡... 本研究以甘加羊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资源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甘加羊种质资源现状、及毛、肉品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甘加羊属肉毛兼用型异质粗毛羊,主要分布在甘南州夏河县甘加乡、达麦乡和唐尕昂乡,以夏河县甘加乡为中心产区。甘加羊羊毛两型毛、无髓毛和有髓毛的细度分别为43.47μm、24.10μm和91.37μm;甘加羊羊毛含脂率和净毛率分别为6.48%和68.25%。甘加羊羊肉中水分含量低,干物质含量和粗蛋白含量较高,肌肉内脂肪含量适中,灰分含量较低,矿物质、维生素含量丰富,其中Fe和Zn的含量分别为31.80 mg/100g和3.48mg/100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加型藏羊 种质特性 羊毛品质 羊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宰后牦牛肉骨骼肌细胞凋亡过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志昶 余群力 +2 位作者 韩玲 张文华 杨勤 《肉类研究》 2014年第5期11-15,共5页
为研究宰后牦牛肉在成熟过程中前驱肱三头肌(triceps brachi,TB)、中部背最长肌(musculus longissimus,ML)、后驱半膜肌(semimembranosus,SM)中骨骼肌细胞凋亡过程的发生,选取24头甘南黑牦牛按照伊斯兰屠宰方式进行屠宰,于0~4℃、风速0... 为研究宰后牦牛肉在成熟过程中前驱肱三头肌(triceps brachi,TB)、中部背最长肌(musculus longissimus,ML)、后驱半膜肌(semimembranosus,SM)中骨骼肌细胞凋亡过程的发生,选取24头甘南黑牦牛按照伊斯兰屠宰方式进行屠宰,于0~4℃、风速0.5 m/s条件下成熟,在宰后成熟过程中的不同时间点(1、3、5、7 d)进行细胞核的He染色观察、原位末端法检测骨骼肌细胞凋亡率以及caspase-3活力测定。宰后1 d,TB、ML和SM的骨骼肌细胞核结构完整,并且轮廓清晰,核质均匀分布;随着成熟时间的延长核染色质凝聚在核膜下呈月牙状,细胞核浓缩破裂形成凋亡小体,细胞体积皱缩变小。在宰后前3 d的ML和SM中几乎检测不到阳性细胞核;宰后5 d后TB和SM中阳性细胞核显著增多(P<0.01);宰后7 d,TB和ML中阳性细胞核数量差异极显著(P<0.01);宰后12 h caspase-3活力显著高于宰后0.5 h的活力(TB,P<0.01;ML,P<0.001;SM,P<0.01);宰后12 h ML的caspase-3达到最高活力,较宰后0.5 h酶活力升高273.01%;TB和SM在宰后1 d达到最高活力,较宰后0.5 h酶活力分别升高了273.93%和386.17%;宰后5 d TB、ML和SM的caspase-3活力下降到最小值。结果表明:宰后成熟过程中牦牛肉的骨骼肌细胞核浓缩破裂形成凋亡小体和caspase-3活力的激活,同时阳性细胞核的检出并且数量随成熟时间增大,这一切都说明宰后牦牛肉骨骼肌细胞中发生了细胞凋亡,为宰后牦牛肉成熟机制提供一个更加合理、系统的解释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成熟 细胞核 TUNEL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盘羊×欧拉羊杂交F1与欧拉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对比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谭义洲 丁考仁青 +5 位作者 黄纯 褚敏 郭宪 马晓明 包鹏甲 梁春年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02-1111,共10页
以3岁的盘羊与欧拉羊杂交一代、欧拉羊为对象,研究杂交效果的优劣并进行评价。选择10只羊进行屠宰试验,检测其屠宰性能和肉品质;使用仪器测定其氨基酸、脂肪酸及风味成分。结果表明,盘羊×欧拉型杂交F1宰前活质量与欧拉型藏羊差异显... 以3岁的盘羊与欧拉羊杂交一代、欧拉羊为对象,研究杂交效果的优劣并进行评价。选择10只羊进行屠宰试验,检测其屠宰性能和肉品质;使用仪器测定其氨基酸、脂肪酸及风味成分。结果表明,盘羊×欧拉型杂交F1宰前活质量与欧拉型藏羊差异显著,胴体质量、屠宰率、眼肌面积差异不显著;盘羊×欧拉型杂交F1的GR值、失水率和熟肉率略优于欧拉型藏羊;组氨酸和半胱氨酸含量差异显著,其余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盘羊×欧拉型杂交F1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高于欧拉型藏羊;两者检测均发现34种风味物质,含量差异不大。综上,盘羊×欧拉型杂交F1在屠宰性能、肉品质、脂肪酸成分及构成比例等方面都表现出良好的肉品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羊×欧拉型杂交F1 欧拉型藏羊 屠宰性能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哺乳方式对甘南牦犊牛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牟永娟 阎萍 +3 位作者 梁春年 丁学智 李明娜 杨树猛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5年第5期79-80,共2页
为探索甘南牦犊牛培育的有效方法,试验采用全哺乳和半哺乳方式对其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月龄时试验组(全哺乳)犊牛体重达78.58 kg,较对照组(日挤奶1次)高16.54 kg;试验组1-6月龄犊牛腹泻病平均发病率9.98%,对照组16.... 为探索甘南牦犊牛培育的有效方法,试验采用全哺乳和半哺乳方式对其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月龄时试验组(全哺乳)犊牛体重达78.58 kg,较对照组(日挤奶1次)高16.54 kg;试验组1-6月龄犊牛腹泻病平均发病率9.98%,对照组16.47%;全哺乳牦犊牛生长发育快,抗病力强。说明在甘南牧区开展全哺乳培育对牦犊牛生长发育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哺乳 半哺乳 牦犊牛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石少英 卜登攀 赵勐 《中国牛业科学》 2014年第6期37-40,共4页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奶牛场的奶牛代谢性疾病,近年来受到了奶牛养殖者和科研人员的关注,文章综述此病的病因、危害、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以期对奶牛生产者如何正确的预防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奶牛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保鲜剂对冷却牦牛肉的保鲜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汉丽 石红梅 +1 位作者 丁考仁青 师宏涛 《中国牛业科学》 2009年第3期11-14,共4页
[目的]为了解决牦牛肉的保鲜问题。[方法]本研究采用天然保鲜材料魔芋、生姜、洋葱、月桂叶,经榨汁、浸提、分离等处理,配成一定比例的天然保鲜剂,对冷却牦牛内进行涂膜处理,采用L9(34)正交试验,选出最优保鲜剂组合,即生姜15%... [目的]为了解决牦牛肉的保鲜问题。[方法]本研究采用天然保鲜材料魔芋、生姜、洋葱、月桂叶,经榨汁、浸提、分离等处理,配成一定比例的天然保鲜剂,对冷却牦牛内进行涂膜处理,采用L9(34)正交试验,选出最优保鲜剂组合,即生姜15%、魔芋0.7%、月桂叶0.5%、洋葱15%。冷却牦牛肉经涂膜保鲜后,在0~3℃条件下贮藏、保鲜期可达17d,贮藏期间,冷却牛肉经TVBN(挥发性盐基总氮)测定,pH值、感观表现均符合国标标准。[结果]表明,四种保鲜材料均有一定的保鲜效果,[结论]说明天然保鲜荆保鲜方法具有安全、经济、方便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保鲜剂 冷却牛肉 保鲜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藏绵羊冷季补饲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马桂琳 祁红霞 +7 位作者 刘秀 石红梅 张潭瑛 丁考仁青 刘汉丽 张玉林 杨士海 杨江海 《畜牧兽医杂志》 2011年第6期35-37,共3页
冷季羊只体重下降乃至乏弱死亡是困扰高寒牧区草地畜牧业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对高寒牧区藏羊进行90 d的保膘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岁试验组活重损失为3.40 kg,而对照组为5.23kg,试验组比对照组少减重1.83 kg,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 冷季羊只体重下降乃至乏弱死亡是困扰高寒牧区草地畜牧业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对高寒牧区藏羊进行90 d的保膘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岁试验组活重损失为3.40 kg,而对照组为5.23kg,试验组比对照组少减重1.83 kg,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2岁试验组活重损失为4.34 kg,而对照组为7.23 kg,试验组比对照组少减重2.89 kg,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3岁试验组活重损失为4.68 kg,而对照组为8.50 kg,试验组比对照组少减重3.82 kg,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成年试验组活重损失为4.65 kg,而对照组为9.24 kg,试验组比对照组少减重4.59 kg,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牧区 藏羊 保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蕨麻猪与甘肃白猪的屠宰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树猛 杨勤 +4 位作者 张海滨 刘汉丽 余群力 牟永娟 张玉林 《畜牧兽医杂志》 2008年第1期21-23,共3页
甘南蕨麻猪与甘肃白猪在各项屠宰性能方面都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除了蕨麻猪的眼肌面积(为9.30cm2)显著低于当地白猪(为11.59cm2)(P<0.05)外,蕨麻猪的其余各项指标均极显著低于当地白猪;蕨麻猪的净肉率为71.6%,极显著(P<0.01)低... 甘南蕨麻猪与甘肃白猪在各项屠宰性能方面都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除了蕨麻猪的眼肌面积(为9.30cm2)显著低于当地白猪(为11.59cm2)(P<0.05)外,蕨麻猪的其余各项指标均极显著低于当地白猪;蕨麻猪的净肉率为71.6%,极显著(P<0.01)低于当地白猪胴体产肉率(为87.4%)。蕨麻猪的体重与胴体重、体重与产肉率、胴体重与产肉率之间达到相关系数为1.000的极显著正相关;体重与体高之间达到相关系数为0.894的显著正相关;体高与尻高、胸围、体斜长、胴体重、产肉率之间,尻高与胸围之间,尻长与体斜长之间均达到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都大于0.9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麻猪 甘肃白猪 屠宰性能 屠宰率 净肉率 眼肌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可伟 曾江勇 +2 位作者 索朗斯珠 石红梅 李家奎 《养殖与饲料》 2020年第6期85-87,共3页
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在牦牛群体中流行广泛,严重影响高原畜牧业产能,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本文从传染病研究角度总结了牦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研究进展,旨在为高原地区牦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牦牛 传染性角膜结膜炎 莫拉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欧拉型藏羊杂交改良半农半牧区绵羊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石红梅 丁考仁青 +7 位作者 杨勤 牟永娟 张玉林 普华才让 杨士海 杨润喜 毛红霞 芦红霞 《畜牧兽医杂志》 2011年第2期12-14,共3页
欧拉羊与半农半牧区绵羊杂交,流产率和羔羊死亡率分别比临潭本地羊本交低10.69%和10.83%,受胎率和繁殖成活率分别比临潭本地羊本交高3.70%和18.53%,繁殖效果良好。欧临F1羔羊初生、一月龄、三月龄、六月龄体重分别比临潭本地羊提高18.24... 欧拉羊与半农半牧区绵羊杂交,流产率和羔羊死亡率分别比临潭本地羊本交低10.69%和10.83%,受胎率和繁殖成活率分别比临潭本地羊本交高3.70%和18.53%,繁殖效果良好。欧临F1羔羊初生、一月龄、三月龄、六月龄体重分别比临潭本地羊提高18.24%、24.12%、20.61%、18.60%,说明用欧拉羊改良临潭本地绵羊杂交后代生长发育快,杂交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拉羊 杂交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欧拉羊GHR基因第10外显子SSCP多态性与生长性状关联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树猛 卡召加 +3 位作者 王兰英 穆峰海 牟永娟 普华才让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5年第1期1-4,共4页
采用PCR-SSCP技术对120只甘南欧拉羊GHR基因的部分序列进行了多态性研究,分析了该基因与藏羊生长性状的关联性。结果表明:欧拉羊GHR基因外显子10存在2个等位基因和3种基因型。在该基因座上,欧拉羊呈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3种基因型... 采用PCR-SSCP技术对120只甘南欧拉羊GHR基因的部分序列进行了多态性研究,分析了该基因与藏羊生长性状的关联性。结果表明:欧拉羊GHR基因外显子10存在2个等位基因和3种基因型。在该基因座上,欧拉羊呈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3种基因型与甘南欧拉羊部分生长性状的最小二乘法分析表明,GHR基因外显子10不同基因型个体间3月龄体高差异显著(P<0.05或P<0.01),6月龄AA型个体体重显著高于AB型和BB型(P<0.05),12月龄AA型个体体高和体重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AB型和BB型(P<0.05或P<0.01)。初步推断藏羊GHR基因第10外显子基因座的A为优势等位基因,提示该位点可作为欧拉羊标记辅助选择的遗传标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拉羊 GHR基因 多态性 性状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草原红牛与甘南牦牛杂交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杨勤 石红梅 +6 位作者 马登录 张海滨 文国忠 牟永娟 念木秀 赵君 包富贵 《中国牛业科学》 2007年第3期1-5,共5页
用中国草原红牛杂交改良甘南牦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草原红牛在甘南地区有良好的适应性,与甘南牦牛自然交配,繁殖成活率达46.99%,比用黑白花奶牛冻精人工授精生产犏牛提高10.84%,比当地黄牛杂交甘南牦牛提高6.99%。繁殖的草犏牛杂种优势... 用中国草原红牛杂交改良甘南牦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草原红牛在甘南地区有良好的适应性,与甘南牦牛自然交配,繁殖成活率达46.99%,比用黑白花奶牛冻精人工授精生产犏牛提高10.84%,比当地黄牛杂交甘南牦牛提高6.99%。繁殖的草犏牛杂种优势明显,初生重大,公母分别为21.41 kg和20.52 kg,相应比甘南牦牛增加8.20 kg和7.33 kg,比土犏牛增加6.06 kg和5.55 kg(P<0.01);生长发育快,18月龄时,公母体重分别为184.43 kg和178.67 kg,相应比甘南牦牛增加62.76 kg和61.01 kg,比土犏牛增加52.94 kg和52.68 kg(P<0.01),杂种优势率达6.99%。建议在甘南地区推广草原红牛杂交改良甘南牦牛技术,并对草犏牛生产性能进行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草原红牛 甘南牦牛 草犏牛 繁殖效果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牦牛枯草期补饲饲养模式研究示范 被引量:7
19
作者 石红梅 杨勤 +2 位作者 丁考仁青 祁红霞 马登录 《中国牛业科学》 2015年第5期98-100,共3页
[目的]为了研究甘南牦牛枯草期的补饲饲养模式。[方法]本研究在枯草期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组群的牦牛开展了不同方式的补饲试验。[结果]结果表明,通过补饲减少掉膘损失398元/头,保活盈利380元/头,提高繁殖成活率增收247.5元/头;补饲育肥... [目的]为了研究甘南牦牛枯草期的补饲饲养模式。[方法]本研究在枯草期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组群的牦牛开展了不同方式的补饲试验。[结果]结果表明,通过补饲减少掉膘损失398元/头,保活盈利380元/头,提高繁殖成活率增收247.5元/头;补饲育肥增收520元/头,舍饲育肥牦牛增收610元/头,犏牛增收874.5元/头。[结论]因此,牦牛枯草期可通过补饲减少掉膘,提高繁殖率和成活率,通过错峰育肥出栏缩短养殖周期,增加养殖者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枯草期 补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养管理方式对甘南牦牛繁殖力及杂交后代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石红梅 杨勤 +4 位作者 郭淑珍 刘汉丽 杨润喜 李保明 才让闹日 《中国牛业科学》 2009年第4期6-8,共3页
[目的]为了研究加强种公牛和母牦牛的饲养管理对母牦牛的繁殖效果和杂交后代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本试验用大通牦牛和其冻精杂交甘南牦牛,通过对试验组的种公牛、母牦牛和杂交后代进行补饲、延长放牧时间和提前断奶等措施,研究了203... [目的]为了研究加强种公牛和母牦牛的饲养管理对母牦牛的繁殖效果和杂交后代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本试验用大通牦牛和其冻精杂交甘南牦牛,通过对试验组的种公牛、母牦牛和杂交后代进行补饲、延长放牧时间和提前断奶等措施,研究了203头母牦牛的繁殖效果和其杂交后代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自然交配试验组发情率、受胎率、繁殖成活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9.19%、11.03%、14.10%,流产率和犊牛死亡率降低3.3%、3.87%;人工授精组发情率、受胎率、繁殖成活率分别提高6.74%、5.48%、10.52%,流产率和犊牛死亡率降低4.07%、4.62%。加强母牦牛的饲养管理,所产犊牛的初生重比传统饲养管理条件下母牦牛所产的犊牛初生重公母分别增加2.92 kg和2.07 kg,提高19.80%和14.22%。6月龄体重分别增加12.82 kg和12.23 kg,提高17.45%和16.88%。[结论]用大通牦牛改良甘南牦牛,采用人工授精和自然交配都有良好的效果,加强种公牛、母牦牛饲养管理是提高牛群繁殖力的有效方法,对后代生长发育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养管理 野血牦牛 甘南牦牛 杂交后代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