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象条件对玉米适播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薛瑶 吕东辉 +3 位作者 叶倩竹 初征 刘长成 孙源 《中国种业》 2024年第7期118-124,共7页
为深入了解齐齐哈尔地区水热利用条件时空分布,合理安排春播农事生产活动。利用1981-2023年齐齐哈尔地区10个国家气象站逐日5cm地温、气温、降水等资料,应用ArcGIS软件和趋势分析法对齐齐哈尔地区适宜播期的空间、时间分布进行分析。结... 为深入了解齐齐哈尔地区水热利用条件时空分布,合理安排春播农事生产活动。利用1981-2023年齐齐哈尔地区10个国家气象站逐日5cm地温、气温、降水等资料,应用ArcGIS软件和趋势分析法对齐齐哈尔地区适宜播期的空间、时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气温、地温均有提前的变化趋势,而大部分地区透雨有延后的变化趋势;受海拔高度影响,东部地区回温较慢;受经度、纬度影响,西部、南部地区回温较快,东部地区透雨出现较早;得出的气候资源推算模型可用于抵御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为实际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齐齐哈尔、甘南、龙江、富裕地区需关注的重点为透雨的预报,同时这些地区应利用好土壤底墒,适时早播;讷河、依安、克山、克东、拜泉地区需重点关注温度调节是否满足播种要求,是否能够为后续玉米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热量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条件 气温 地温 降水 玉米 适播期 气候倾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象条件的齐齐哈尔市玉米适播期分析
2
作者 薛瑶 吕东辉 +3 位作者 孙涛 韦昊彤 赵锐 初征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10期78-86,共9页
本文对齐齐哈尔市10个国家气象站1981—2023年春季逐日气象资料统计分析,得出地温、气温和首场透雨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年代际间气温稳定通过8℃出现的日期所在年份与适宜地温初日出现的日期所在年份大致相同,且初日均呈现西早东晚... 本文对齐齐哈尔市10个国家气象站1981—2023年春季逐日气象资料统计分析,得出地温、气温和首场透雨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年代际间气温稳定通过8℃出现的日期所在年份与适宜地温初日出现的日期所在年份大致相同,且初日均呈现西早东晚的趋势,同一年份最早最晚日期两地分别相差55 d和26 d。地温年代际间对比呈现2011—2020年出现日期相较其他两个年代际较早,气温呈现1981—1990年代出现日期普遍晚于其他年代际,1991—2000年、2011—2020年相对其他年代际出现较早。首场透雨呈现东早西晚的趋势,同一年份最早最晚初日相差54 d。统计年限中有9年为无透雨年,11年为区域性透雨年,23年为正常年份,同时研究出各地的适播期时间,可为今后齐齐哈尔市及其他地区适时开展玉米春播气象服务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适播期 地温 气温 透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齐哈尔地区大豆产量动态预报方法
3
作者 薛瑶 吕东辉 +4 位作者 关宁欣 叶倩竹 李瑶 王永超 于晶 《中国种业》 2025年第5期131-135,共5页
利用齐齐哈尔市10个气象站2014-2023年逐日气象数据和大豆发育期及产量资料,筛选出影响大豆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构建齐齐哈尔地区大豆产量动态预报模型,以期为实际农业生产提供数据支持。结果表明:第三真叶期、结荚期、鼓粒期、成熟期... 利用齐齐哈尔市10个气象站2014-2023年逐日气象数据和大豆发育期及产量资料,筛选出影响大豆产量的关键气象因子,构建齐齐哈尔地区大豆产量动态预报模型,以期为实际农业生产提供数据支持。结果表明:第三真叶期、结荚期、鼓粒期、成熟期日照时数,出苗期、第三真叶期、开花期、鼓粒期平均气温,出苗期、第三真叶期、鼓粒期最高气温,第三真叶期、开花期、鼓粒期、成熟期最低气温,第三真叶期、鼓粒期、成熟始期降水量对产量的影响较大。此外,建立基于关键气象因子以候为尺度的大豆动态产量预报模型,并应用2023-2024年气象资料进行回代检验,预报方程均通过0.01水平极显著性检验,结果证明模型预报准确度较高,自7月11日起产量预报平均准确率达90%以上,可满足日常业务服务要求,对农业生产和维护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同时该预报模型可对相邻地市大豆主产区产量预报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产量 产量预报 回代检验 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西部玉米产量预估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4
作者 薛瑶 吕东辉 +1 位作者 叶倩竹 刘兴丽 《中国种业》 2024年第1期103-107,共5页
目前黑龙江西部富裕县玉米的主栽品种吉单66多年来表现较好,为进一步探索气象因子对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以期研究出玉米产量预估模型并应用于实际生产,以玉米品种吉单66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其生育期内气象因子及... 目前黑龙江西部富裕县玉米的主栽品种吉单66多年来表现较好,为进一步探索气象因子对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以期研究出玉米产量预估模型并应用于实际生产,以玉米品种吉单66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其生育期内气象因子及玉米产量构成因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玉米有效穗数、行粒数和百粒重与产量相关性很强;从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可以看出,6月平均气温、日照时数、降水量和8月平均气温、9月降水量对玉米吉单66产量影响大,相关性强,其中9月降水量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其他4个气象因子为正相关;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2种玉米产量预估模型。经过对比分析,2种产量预估模型均比较精准,适用于吉单66玉米品种及其他黑龙江西部玉米品种产量预估,为今后黑龙江其他地区产量预估模型的建立及农业气象服务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西部 玉米 产量预估模型 气象因子 产量构成因子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的区域性地下水补给过程实例研究
5
作者 黄金柏 魏帆 +2 位作者 李德标 王斌 桧谷治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30,共7页
研究主要目的是以数值模拟的方法,再现选定的研究区域20世纪70~90年代地下水位处于较低水平的过程并推求地下水的补给过程.研究区为某流域入海口前10×12km2的矩形区域,基于研究区土层纵断面的物理条件,在平面二维的基础上,考虑含... 研究主要目的是以数值模拟的方法,再现选定的研究区域20世纪70~90年代地下水位处于较低水平的过程并推求地下水的补给过程.研究区为某流域入海口前10×12km2的矩形区域,基于研究区土层纵断面的物理条件,在平面二维的基础上,考虑含水层垂向水收支成分,利用地下水计算的基本方程式开发地下水准三维数值计算模型,以数值模拟的方法验证模型效率.对地下水位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模型效率可以达到80%以上.基于1966~2005年的数值计算结果,推求了研究区各含水层的补给过程.研究结果可为区域性地下水数值模拟技术及地下水资源量的评估等研究提供方法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准三维算法 数值模拟 地下水补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观测业务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 被引量:2
6
作者 牛秀娟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3期259-259,261,共2页
依据甘南县业务现状,分析了进行地面观测业务改革的必要性及意义,总结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业务改革措施,以期交流改革经验,为提高地面观测业务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地面观测 存在问题 业务改革 必要性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7
作者 牛秀娟 王占勇 《农业与技术》 2012年第4期142-142,共1页
根据黑龙江省甘南县1961~2010年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对甘南县近50年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近50年来甘南县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以夏季增温最为明显,春季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增温明显,则秋、冬季的变化趋势并不很明显。从年降水的... 根据黑龙江省甘南县1961~2010年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对甘南县近50年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近50年来甘南县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以夏季增温最为明显,春季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增温明显,则秋、冬季的变化趋势并不很明显。从年降水的长期变化趋势看,降水量略呈现下降趋势,年降水量大小存在波动变化,有一个3~5年的变化周期,近10年平均降水量比60年代平均减少54.1mm。分析了气候变化对甘南农作物生长发育、养分吸收、产量形成等的影响,提出了调整种植结构、调整种植品种,适时提前播种等农业气象建议、措施,为甘南农业生产顺应气候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 气候变化 农业生产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