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诱抗剂-IR-18对向日葵列当的抑制效果及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云晓鹏 杜磊 +4 位作者 白全江 孙涛 田晓燕 苏雅杰 张光 《北方农业学报》 2018年第6期77-82,共6页
针对生产中JK601、SH363等商品性好的主栽食用向日葵品种,没有理想的配套防控向日葵列当措施。2017年对引进的植物诱抗剂-IR-18进行了田间施药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该药剂对向日葵列当具有明显的控制效果,但不同品种间防效差异较大,其中... 针对生产中JK601、SH363等商品性好的主栽食用向日葵品种,没有理想的配套防控向日葵列当措施。2017年对引进的植物诱抗剂-IR-18进行了田间施药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该药剂对向日葵列当具有明显的控制效果,但不同品种间防效差异较大,其中具有一定抗性的品种JK601优于易感品种SH363;而且防效与药剂浓度呈正比,400倍液处理防效优于600倍液和800倍液处理;田间最佳施药期应选择在6~10叶期,400倍液施药1次处理,600倍液和800倍液需要施药2~3次,在第一次施药后32 d的防效均可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列当 植物诱抗剂-IR-18 防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日葵杂交种龙食葵6号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文军 黄绪堂 +6 位作者 关洪江 吴立仁 孙为民 周菲 马军 王静 孙涛 《中国种业》 2020年第5期72-73,共2页
龙食葵6号是以胞质雄性不育系13212A为母本、同型恢复系L0911为父本配制的食用向日葵杂交种,于2018年7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DP向日葵(2018)230914。该杂交种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等特点,适宜在黑龙... 龙食葵6号是以胞质雄性不育系13212A为母本、同型恢复系L0911为父本配制的食用向日葵杂交种,于2018年7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DP向日葵(2018)230914。该杂交种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等特点,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一、二、三积温带以及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新疆、甘肃、山西、陕西、宁夏的相同生态区春夏季节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向日葵 杂交种 龙食葵6号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比空新型栽培技术对向日葵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晶 杨克军 孙为民 《现代园艺》 2016年第23期17-18,共2页
采用二比空新型栽培技术,研究其对向日葵产量的影响,为甘南县向日葵的实际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通过二比空栽培技术,使甘葵2号的花盘直径有一定的增加,黄萎病指数呈现一定程度的降低;产量相关指标如单盘总粒数、单盘成粒数、百... 采用二比空新型栽培技术,研究其对向日葵产量的影响,为甘南县向日葵的实际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通过二比空栽培技术,使甘葵2号的花盘直径有一定的增加,黄萎病指数呈现一定程度的降低;产量相关指标如单盘总粒数、单盘成粒数、百粒重、小区产量及单产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说明二比空栽培技术有利于向日葵群体的通风透光,使其合理利用光能,从而提高光能利用率,达到增产的效果;并且依照产量结果及田间综合表现,推荐栽培密度65cm×40cm作为本地区向日葵最适宜的栽培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二比空栽培技术 生长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食用型向日葵新品种甘葵2号的选育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延诗 孙为民 +1 位作者 赵志刚 高守友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0年第1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向日葵 新品种 选育 甘葵2号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地区向日葵高产栽培技术探索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艳杰 《种子科技》 2018年第2期66-66,70,共2页
介绍了我国北方地区向日葵的生长需求及特点,并对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重点分析,供参考。
关键词 向日葵 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引发对盐胁迫下向日葵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晶 《种子科技》 2019年第1期91-91,93,共2页
将向日葵当中用于食用的品种LD3939当作测试对象,设计了2类种子引发操作,对于LD3939这一品种种子的实际发芽率、发芽指数以及发芽势等趋势进行观察,深入研究种子引发对处于盐胁迫环境当中的种子萌芽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 种子引发 盐胁迫 向日葵 种子萌发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日葵种质资源评价及抗感品种对黑茎病菌的基因表达差异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艳杰 《农村科学实验》 2019年第6期47-47,49,共2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农业方面也产生了一系列的改变。向日葵作为一种基础的农业作物,在我国自身的价值和地位是不容小觑的,通过人工培育,其自身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可以分为食用性、油用型和中间型三种类型。可以用来食用,也...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农业方面也产生了一系列的改变。向日葵作为一种基础的农业作物,在我国自身的价值和地位是不容小觑的,通过人工培育,其自身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可以分为食用性、油用型和中间型三种类型。可以用来食用,也可以用来榨油,经济价值高,而该类物种耐干旱,生育期较短。随着广泛的种植,相关感病情况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本文就向日葵种质资源评价及抗感品种对黑茎病菌的基因表达差异做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种质资源评价 抗感品种 黑茎病菌 基因表达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日葵叶部斑病——同心黑斑病
8
作者 张秀贵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1982年第3期-,共1页
同心黑斑病,又称假黑斑病。国外称为同心竭斑病或轮斑病。此病在南斯拉夫,印度为害向日葵。该病菌的分布寄主范围较广,除为害向日葵外,可为害水稻、甜菜、花生、大豆、棉花、番茄、桃、李、梅、杏等多种植物的叶、果实及种子、贮藏器官... 同心黑斑病,又称假黑斑病。国外称为同心竭斑病或轮斑病。此病在南斯拉夫,印度为害向日葵。该病菌的分布寄主范围较广,除为害向日葵外,可为害水稻、甜菜、花生、大豆、棉花、番茄、桃、李、梅、杏等多种植物的叶、果实及种子、贮藏器官,引起斑点和腐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斑病 黑疤病 分生抱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寒地黑土A级绿色食品食用向日葵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9
作者 王晶 《农村科学实验》 2019年第3期53-54,共2页
向日葵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植物,其果实不仅可以被制为干果,还可以提炼出食用油,甚至在医药领域和工业领域内也都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笔者针对向日葵种植栽培技术所提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可以对相关种植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 北方寒地黑土 A级绿色食品 食用向日葵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种方式对食用向日葵产量的影响
10
作者 孙涛 《农村科学实验》 2018年第11X期49-49,51,共2页
对于绝大多数农作物的种植和生产而言,其所对应的播种方式与该农作物最终的产量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为了可以进一步研究农作物的播种方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工作人员以食用向日葵为例开展了相应的试验,这也是笔者将要与大家进行重点探究... 对于绝大多数农作物的种植和生产而言,其所对应的播种方式与该农作物最终的产量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为了可以进一步研究农作物的播种方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工作人员以食用向日葵为例开展了相应的试验,这也是笔者将要与大家进行重点探究的主要内容.笔者主要以覆膜直播方式、露地直播方式以及覆膜育苗移栽方式为例,对食用向日葵的产量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希望以下内容可以对食用向日葵种植人员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方式 食用向日葵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籽用南瓜甘南1号的选育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为民 邓少华 +3 位作者 刘玉纯 张瑞岭 徐铁生 林令堂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籽用南瓜 甘南1号 选育 品种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葵1号的选育及推广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为民 刘延诗 +1 位作者 王选重 汪立成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9-9,共1页
关键词 向日葵 甘葵1号 选择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几种主要病害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杰 朱越影 唐秀玲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2年第6期50-50,共1页
一、大豆孢囊线虫病 1主要症状 在大豆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病。苗期发病,子叶及叶变黄,发育迟缓。成株期发病,植株矮小,叶片黄,严重地块大面积枯黄,叶柄及茎顶部也呈淡黄,花迟,结英小而少,发病严重的叶片干枯、脱落,株枯死。
关键词 大豆孢囊线虫病 防治 原因 病害 生育阶段 发育迟缓 发病 成株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体系建设品种试验分析
14
作者 黄青春 朱越影 唐秀玲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2年第3期65-65,共1页
2011年我县总播种面积为306万亩,其中:玉米播种面积为189.5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60%,平均单产525.6kg,玉米总产达99601.2万公斤,单产和总产都是历史以来最高水平。
关键词 品种试验 玉米 播种面积 单产 总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经济作物多子南瓜甘南1号
15
作者 孙为民 刘延诗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0年第3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多子南瓜 甘南1号 选育 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瓜栽培技术
16
作者 邓少华 刘玉纯 赵志刚 《农业科技与信息》 1997年第1期21-21,共1页
南瓜在植物学分类上属葫芦科,原产于南美州,是喜温果菜类。其肉质丰厚,含有丰富的糖和维生素,可烧食。甜而沙,还可作畜禽饲料。尤其瓜籽,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蛋白质、脂肪,价格昂贵,畅销国内外。
关键词 南瓜 栽培 催芽 播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1号栽培技术
17
作者 邓少华 林昌 +1 位作者 宋景梅 靳万芹 《种子科技》 2002年第3期179-179,共1页
关键词 栽培技术 甘南1号南瓜 特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