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州市食源性弯曲菌耐药特征与分子分型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章乐怡 楼辉煌 +4 位作者 胡玉琴 王黎荔 缪蔚蔚 李毅 吴跃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83-588,共6页
目的了解温州市弯曲菌引起腹泻的流行病学特点,掌握弯曲菌的耐药状况、分子型别特征。方法在2017至2019年间对2家温州市区哨点医院的腹泻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粪便标本进行弯曲菌的分离培养和常规生化鉴定,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 目的了解温州市弯曲菌引起腹泻的流行病学特点,掌握弯曲菌的耐药状况、分子型别特征。方法在2017至2019年间对2家温州市区哨点医院的腹泻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粪便标本进行弯曲菌的分离培养和常规生化鉴定,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进一步鉴定,同时进行药敏试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sequence typing,MLST)研究。结果909例腹泻病例弯曲菌检出率为10.2%(93/909),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阳性率分别为8.9%(81/909)和1.3%(12/909)。6个年龄组间及不同季节的弯曲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年龄=2.09,P>0.05;χ^2季节=0.468,P>0.05)。93株弯曲菌对11种抗菌药物共产生了22种耐药谱,耐萘啶酸(Nalidixic acid,NAL)-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IP)-四环素(Tetracycline,TET)谱型最多,占38.7%(36/93)。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多重耐药率(耐3种以上抗生素)分别为42.0%(34/81)、50.0%(6/12)。MLST分型结果显示本地分离株中,空肠弯曲菌被分成54种ST型,含15个克隆群,最多的克隆群为ST45CC,占11.1%(9/81),结肠弯曲菌分为8种ST型,主要的克隆群为ST828CC,占83.3%(10/12)。本研究共发现16个新的ST型。结论温州市食源性腹泻病例中弯曲菌已成为主要病原,且呈现很高的多重耐药性,在遗传特征上表现为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菌 流行情况 耐药 分子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