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瓮福磷矿大塘矿段急倾斜中厚多层矿体安全高效采矿方法 被引量:15
1
作者 解联库 董凯程 +2 位作者 万串串 甄云军 何克舰 《有色金属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05期58-61,66,共5页
综合瓮福磷矿大塘矿段矿体开采技术条件、矿物加工对矿石质量的要求等,推荐采用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方法,包括a层和b层矿混采与a层和b层矿分采分运方案。经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分析,混采时推荐下行式大直径深孔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分... 综合瓮福磷矿大塘矿段矿体开采技术条件、矿物加工对矿石质量的要求等,推荐采用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方法,包括a层和b层矿混采与a层和b层矿分采分运方案。经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分析,混采时推荐下行式大直径深孔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分采分运时推荐沿走向高分段下向中深孔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其中混采时对不同厚度夹层的处理方式可为类似矿山含夹层多层矿体开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技术 多层矿体 夹层处理 大直径深孔 中深孔 分采分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项式趋势面分析在磷块岩深部勘探中应用:以瓮福磷矿英坪矿段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罗俊峰 周光红 +4 位作者 苏之良 文瑞成 蔡健龙 欧义 罗泰义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33-546,共14页
磷块岩是重要的磷矿资源,主要发育于大陆边缘的台地相,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磷块岩厚度具有稳定而缓慢变化的特点,多项式趋势面分析方法非常适于刻画这种空间演化特征。本次研究收集了瓮福磷矿田高坪矿区英坪矿段B矿层未经历后期断层破坏或... 磷块岩是重要的磷矿资源,主要发育于大陆边缘的台地相,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磷块岩厚度具有稳定而缓慢变化的特点,多项式趋势面分析方法非常适于刻画这种空间演化特征。本次研究收集了瓮福磷矿田高坪矿区英坪矿段B矿层未经历后期断层破坏或抬升剥蚀的88项勘探工程资料,以B矿层厚度为因变量,以工程的地理坐标为自变量,开展1~5次多项式趋势面分析方法在沉积磷矿床深部勘探的示范性研究。获得如下主要认识:1)坐标选择:根据勘探范围的空间尺度,通过坐标平移进行坐标简化,能更加突出因变量的空间演化特征;2)数据变换:因变量的数据变换对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没有影响,自变量的等比例缩放不影响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但极差正规化和极差标准化对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有微弱影响;3)最优趋势面判定及异常特征:以B矿层厚度等值线图为基础,结合趋势面的拟合度和F检验值的转折变化,判定3次多项式趋势面为最优趋势面(拟合度为77.39%,F检验值=39.11>F_(0.001)(7,87)≈3.94),相应B矿层厚度的正异常主要集中在英坪矿段的中部东侧;4)古地貌特征:最优趋势面趋势值的负值表征了晚陡山沱期英坪矿段为从西缘瓮福古岛向东逐渐变深的潟湖,北侧和南侧分别为谭家院水下高地和湾子半岛,远东方向可能受上塘—青平障壁岛限制;5)找矿预测:根据已有的岩相古地理研究成果和勘探工程资料,结合最优多项式趋势面特征,综合预测英坪矿段东侧具有寻找厚大B矿层磷块岩的较大潜力。研究表明,基于多项式趋势面分析在磷块岩矿床深部勘探中结果可靠,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项式趋势面分析 深部勘探 磷块岩 英坪矿段 瓮福磷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徕卡第三代测量机器人在瓮福磷矿矿坑变形监测中的观测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钟阳 刘富春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3-134,共2页
英坪2号坑采场是瓮福磷矿位于英坪矿段0-6线的一个大型露天磷矿采坑,在2号采场西翼形成了高达180 m的下盘顺层层面边坡,其中上半部边坡坡度平均为32°。通过徕卡TS30仪器对此边坡的多次观测结果进行分析与对比,研究与探讨边坡位移... 英坪2号坑采场是瓮福磷矿位于英坪矿段0-6线的一个大型露天磷矿采坑,在2号采场西翼形成了高达180 m的下盘顺层层面边坡,其中上半部边坡坡度平均为32°。通过徕卡TS30仪器对此边坡的多次观测结果进行分析与对比,研究与探讨边坡位移变化规律与外在因素影响的关系,并对原有设计方案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坪2号坑采场 边坡观测分析 边坡方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瓮福磷矿阶段嗣后采场结构参数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阮运斌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385-389,398,共6页
针对瓮福磷矿大塘矿段采用大直径深孔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方法,利用Mathews稳定图法及FLAC3D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不同矿块结构参数采矿方案的安全性,确定经济合理的矿块结构参数,保障大塘矿作业安全和提高采矿效率,促进企业经济效益... 针对瓮福磷矿大塘矿段采用大直径深孔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方法,利用Mathews稳定图法及FLAC3D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不同矿块结构参数采矿方案的安全性,确定经济合理的矿块结构参数,保障大塘矿作业安全和提高采矿效率,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设和发展绿色矿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矿 结构参数 Mathews稳定图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水天平测定矿石体重的方法在黔中瓮福地区英坪磷矿与小坝磷矿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宋小军 巩鑫 +6 位作者 郭东杭 欧义 李光春 苏永虎 罗勇军 曾凡祥 孙泽玉 《中国矿业》 2021年第S01期456-462,共7页
矿石自然状态下利用静水天平上称与下称的称量值各不相同,可以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将不同的称量值换算成矿石体积,最后推导出矿石体重公式。避免传统地质方法用量杯或量筒直接测量水体积引起的人为误差,静水天平测定矿石体重需要一定的条件... 矿石自然状态下利用静水天平上称与下称的称量值各不相同,可以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将不同的称量值换算成矿石体积,最后推导出矿石体重公式。避免传统地质方法用量杯或量筒直接测量水体积引起的人为误差,静水天平测定矿石体重需要一定的条件,测定致密性好、遇水化学性质及物理性质稳定的矿石体重,矿石浸没于水中下称时可以选择自然状态下进行裸测;测定致密性差、遇水化学性质及物理性质不稳定的矿石体重,矿石浸没于水中下称时必须蜡封或塑封;以上两种测定矿石体重的方法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将静水天平测定矿石体重的方法和原理进一步推广测定致密性差、孔隙度大、遇水化学性质及物理性质稳定岩石的有效孔隙度;测定有效孔隙体积时浸没于水中的岩石只能塑封,而不能蜡封,此类测定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局限性。黔中瓮福地区英坪磷矿与小坝磷矿满足致密性好、遇水化学性质及物理性质稳定的条件,矿石浸没于水中下称时选择自然状态下进行裸测,是静水天平测定区内磷块岩体重正确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石体重 有效孔隙度 阿基米德定律 静水天平 磷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级磷酸的结晶精制技术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董举 余留洋 +6 位作者 贾晟哲 史连军 王诗瀚 胡国涛 汤伟伟 王静康 龚俊波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8-453,共16页
电子级磷酸作为电子工业常用的一种超高纯试剂,广泛应用于大屏幕液晶显示器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微电子工业中的湿法蚀刻和清洗。随着电子元器件加工精度的迭代更新,对电子级磷酸中杂质含量与微粒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综述了电子级磷酸... 电子级磷酸作为电子工业常用的一种超高纯试剂,广泛应用于大屏幕液晶显示器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微电子工业中的湿法蚀刻和清洗。随着电子元器件加工精度的迭代更新,对电子级磷酸中杂质含量与微粒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综述了电子级磷酸深度净化的常用方法,重点阐述了结晶精制技术在电子级磷酸深度净化中的优势和应用进展,总结了结晶法在磷酸深度净化过程中的杂质包藏与迁移机制,并概述了结晶纯化的过程强化手段。最后,对电子级磷酸结晶精制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前景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级磷酸 电子材料 结晶 纯化 过程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瓮安陡山沱组含磷岩系沉积序列及磷块岩的形成 被引量:27
7
作者 密文天 林丽 +3 位作者 马叶情 王新利 任才云 周玉华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0年第3期46-52,共7页
贵州瓮安陡山沱组磷块岩为碳酸盐岩型含磷岩系,属于浅海碳酸盐岩台地沉积区。对瓮安磷矿大塘剖面进行沉积环境研究,将Marinoan冰期后沉积的陡山沱组地层分为6个向上变浅的沉积序列。瓮安含磷岩系大部分为多旋回的叠置体,其常见的交错层... 贵州瓮安陡山沱组磷块岩为碳酸盐岩型含磷岩系,属于浅海碳酸盐岩台地沉积区。对瓮安磷矿大塘剖面进行沉积环境研究,将Marinoan冰期后沉积的陡山沱组地层分为6个向上变浅的沉积序列。瓮安含磷岩系大部分为多旋回的叠置体,其常见的交错层理、波状层理、透镜状层理等表明了磷块岩形成于水体较浅的高能环境。南沱冰期后,陡山沱期剧烈的海侵作用引发上升洋流,携带富磷海水涌入浅水区,在海平面间歇性波动的条件下,为磷块岩的形成提供了物源与动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瓮安 陡山沱组 磷块岩 沉积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瓮安地区北斗山矿区寒武系牛蹄塘组的特征 被引量:9
8
作者 庞艳春 林丽 +2 位作者 朱利东 周玉华 任才云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45-1250,共6页
瓮安大信北斗山矿区牛蹄塘组出露普遍,厚度较薄,明显分为2段。下段称上磷矿段,以磷质岩或磷块岩为主,沉积结构以内碎屑结构为主,内碎屑成分主要为磷质砂屑,可见黄铁矿和海绿石;岩层具有透镜状层理、水平层理、块状层理、磷质结核体等沉... 瓮安大信北斗山矿区牛蹄塘组出露普遍,厚度较薄,明显分为2段。下段称上磷矿段,以磷质岩或磷块岩为主,沉积结构以内碎屑结构为主,内碎屑成分主要为磷质砂屑,可见黄铁矿和海绿石;岩层具有透镜状层理、水平层理、块状层理、磷质结核体等沉积构造。上段称黑色页岩段,以黑色页岩为主,沉积结构以泥质结构为主;普遍发育水平层理和较大个体的磷结核体。黑色页岩段底部普遍含镍钼钒多金属层;下部含黄铁矿纹层或结核,中部出现碳酸盐结核。对牛蹄塘组的地层特征和岩石学特征分析表明,本区牛蹄塘组为水体较深的缺氧沉积,显示为海平面上升期的海侵层,上磷矿段沉积时为动力较强的滨海至浅海陆棚相环境,黑色页岩段沉积时为水动力较弱的陆棚边缘盆地相环境,多金属层位于最大海泛面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瓮安地区 牛蹄塘组 特征 沉积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瓮安陡山沱组磷块岩生物标志物特征及对沉积环境的指示 被引量:11
9
作者 密文天 林丽 +2 位作者 周玉华 付修根 马叶情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9年第2期55-59,共5页
贵州瓮安新元古界陡山沱组磷块岩中发现的瓮安生物群主要包括多细胞藻类、蓝菌、疑源类、后生动物休眠卵及胚胎、管状后生动物和两侧对称的后生动物等化石类型。对瓮安陡山沱组磷块岩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烃类有机组分包括正构烷烃... 贵州瓮安新元古界陡山沱组磷块岩中发现的瓮安生物群主要包括多细胞藻类、蓝菌、疑源类、后生动物休眠卵及胚胎、管状后生动物和两侧对称的后生动物等化石类型。对瓮安陡山沱组磷块岩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烃类有机组分包括正构烷烃、萜类、甾类和类异戊二烯烃。正构烷烃主峰为C21,碳数分布范围宽;OEP值为1.03,接近1。Pr/Ph比值为0.95,植烷略显优势。规则甾烷呈不对称的"V"字形分布,表现为C27>C29>C28的分布特征。C27占优势可能是由大量的带刺疑源类所致。生物标志物特征指示瓮安陡山沱组磷块岩中的有机物来源于藻类和细菌,显示还原性、较高盐度的成磷沉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山沱组 磷块岩 生物标志物 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瓮安陡山沱组碳同位素特征及古海洋意义 被引量:8
10
作者 密文天 王新利 +3 位作者 冯志强 陈安清 任才云 周玉华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6-304,共9页
通过对贵州瓮安含磷岩系剖面进行碳同位素分析,对震旦纪陡山沱期的成磷事件、生物事件及古海洋环境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瓮安大塘剖面陡山沱组碳酸盐岩碳同位素值表现为正偏移的趋势,与其他地区同期碳同位素变化趋势相似。这与大冰期后生... 通过对贵州瓮安含磷岩系剖面进行碳同位素分析,对震旦纪陡山沱期的成磷事件、生物事件及古海洋环境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瓮安大塘剖面陡山沱组碳酸盐岩碳同位素值表现为正偏移的趋势,与其他地区同期碳同位素变化趋势相似。这与大冰期后生物生产率的提高有关,其中的负偏移与环境的波动相关,环境的快速变化刺激了生物的进化。穿岩洞剖面上磷矿段的黑色碳质磷块岩获得的较低的有机碳同位素值与浮游生物吸收12 C有关,体现了生物有机质聚磷作用。该时期的碳酸盐岩碳同位素值的正偏移、磷矿的沉积与生物事件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大洋深部的缺氧事件使底水富磷质;随着古海洋流通性的提高,富磷海水随上升洋流运移到浅海沉积成矿,并为生物圈供应营养物质,进而引发生物竞争及推动进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山沱组 碳同位素 地球化学 贵州瓮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蛋后期蛋鸡对高温烧结法磷酸三钙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研究
11
作者 曹素梅 罗状状 +7 位作者 BARRETO Astrid 刘英丽 张永松 杨宏 石玲元 刘成 张海军 武书庚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3-41,共9页
试验旨在评价高温烧结法磷酸三钙在产蛋后期蛋鸡上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试验采用“2×4+1”两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择648只45周龄产蛋率和体重相近的健康海兰褐蛋鸡,随机分成9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2种磷源(磷酸氢钙... 试验旨在评价高温烧结法磷酸三钙在产蛋后期蛋鸡上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试验采用“2×4+1”两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择648只45周龄产蛋率和体重相近的健康海兰褐蛋鸡,随机分成9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2种磷源(磷酸氢钙和磷酸三钙)各设定5种无机磷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组共用,基础饲粮)、0.07%、0.14%、0.21%、0.28%,基础饲粮非植酸磷含量为0.11%。预饲期2周,正试期12周。试验测定45~56周龄蛋鸡的产蛋性能、蛋品质、血清磷代谢、骨骼质量及骨骼磷代谢相关指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磷显著提高胫骨灰分钙和磷含量(P<0.05),显著降低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P<0.05);相比磷酸氢钙,新型磷源磷酸三钙显著提高料蛋比、蛋黄颜色、胫骨强度、胫骨灰分钙和磷含量(P<0.05);随着饲粮磷水平的增加,蛋壳强度、蛋壳重、胫骨强度、胫骨灰分钙和磷含量呈线性或二次曲线增加(P<0.05);磷源和磷添加水平交互作用对蛋黄颜色、骨灰分钙和磷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以磷酸氢钙(100.0%)为参照物、45~56周龄蛋鸡的胫骨强度作为敏感指标,高温烧结法磷酸三钙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为116.9%。综上所述,相对于磷酸氢钙(100.0%),产蛋后期蛋鸡对高温烧结法磷酸三钙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为116.9%;当磷源为高温烧结法磷酸三钙时,饲粮无机磷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21%,即饲粮非植酸磷水平为0.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蛋鸡 磷酸三钙 磷酸氢钙 生物学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斜率比法评价断奶仔猪对高温烧结法磷酸三钙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
12
作者 范定坤 张涛 +6 位作者 焦帅 陆伟 付域泽 杨宏 屠焰 石玲元 张乃锋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9-280,共12页
本研究以磷酸氢钙(DCP)为参照物,以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日粮消化率、血清和骨骼指标等为对象,评价高温烧结法饲用磷酸三钙(TCP)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试验采用2×3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DCP和TCP各设3个磷添加水平,分别为0.08%、0.16%... 本研究以磷酸氢钙(DCP)为参照物,以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日粮消化率、血清和骨骼指标等为对象,评价高温烧结法饲用磷酸三钙(TCP)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试验采用2×3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DCP和TCP各设3个磷添加水平,分别为0.08%、0.16%和0.24%,两种磷源共用一个基础日粮对照组。选择7~8周龄,体重、日龄相近的杜×长×大杂交断奶仔猪140头,按体重、性别、年龄一致的原则分为7个处理,每处理设4个重复,每重复5头猪。试验期共38 d,预试期3 d,正试期35 d。结果表明:磷源、磷添加水平及其交互作用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磷添加水平显著影响仔猪对日粮钙、磷的表观消化率,胫骨和掌骨磷含量,股骨和掌骨断裂强度等指标,且呈现剂量效应(P<0.05),与DCP相比,TCP显著提高了仔猪表观可消化磷采食量、股骨断裂强度、掌骨磷含量等指标(P<0.05)。综合日粮钙、磷表观消化率,表观可消化磷,以及股骨和掌骨强度、掌骨钙和磷等敏感指标,以DCP生物学利用率为参考(100%),高温烧结法TCP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为109%。综上所述,断奶仔猪对高温烧结法TCP中磷的利用率优于DCP,有利于促进骨骼钙、磷沉积和增强骨骼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奶仔猪 磷酸三钙 磷酸氢钙 相对生物学利用率 斜率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聚磷酸铵对Cu^(2+)、Fe^(2+)、Zn^(2+)和Mn^(2+)螯合作用的研究
13
作者 雷梅花 李天祥 +2 位作者 陶绍程 刘旭 朱静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5-701,共7页
水溶性聚磷酸铵氮、磷含量高和螯合植物生长的所需微量元素,越来越受到重视。以水溶性聚磷酸铵和硫酸锰、硫酸铜、硫酸锌、硫酸亚铁为原料,采用动态法和响应面分析方法探究聚磷酸铵螯合Cu^(2+)、Zn^(2+)、Fe^(2+)、Mn^(2+)的规律。通过... 水溶性聚磷酸铵氮、磷含量高和螯合植物生长的所需微量元素,越来越受到重视。以水溶性聚磷酸铵和硫酸锰、硫酸铜、硫酸锌、硫酸亚铁为原料,采用动态法和响应面分析方法探究聚磷酸铵螯合Cu^(2+)、Zn^(2+)、Fe^(2+)、Mn^(2+)的规律。通过红外分析、扫描电镜和能谱测定,进一步验证APP与Fe^(2+)、Cu^(2+)、Mn^(2+)和Zn^(2+)发生了螯合反应。通过二元正交实验可知Zn^(2+)对Mn^(2+)具有强抑制的作用;三元正交实验可知总螯合量的影响因素大小为Zn^(2+)>Fe^(2+)>Mn^(2+);响应面实验可知,实验数据的二次回归模型具有显著性(R^(2)=0.9203),Zn、Fe和Cu的一次项,Zn和Fe、Mn和Fe、Mn和Cu的交互作用项对响应值具有显著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酸铵 Cu^(2+)、Zn^(2+)、Fe^(2+)、Mn^(2+) 螯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磷石膏填充PBAT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14
作者 舒顶波 吴小凯 +2 位作者 李娟 张驰 尹晓刚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为了降低高成本的生物降解树脂用量,采用改性磷石膏(PG-1)填充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通过挤出吹膜法制备了PBAT/PG-1复合薄膜。通过红外测试、结晶熔融行为分析、X射线衍射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水蒸气透过率测试、力... 为了降低高成本的生物降解树脂用量,采用改性磷石膏(PG-1)填充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通过挤出吹膜法制备了PBAT/PG-1复合薄膜。通过红外测试、结晶熔融行为分析、X射线衍射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水蒸气透过率测试、力学性能等测试,表征了复合薄膜的结构、结晶熔融性能、断面微观形态、阻隔性能和力学性能等。研究结果表明,PG-1的添加使得PBAT/PG-1复合薄膜的结晶和熔融温度都有所提升,结晶度先增加后减小。观察复合薄膜的断面结构发现,PG-1在复合薄膜中分散均匀、与PBAT相容性较好。水蒸气透过率测试结果表明,PG-1的添加有效改善了复合薄膜的阻隔性能。当PG-1的质量分数为20%时,复合薄膜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横、纵向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94.5%和78.7%,此时断面结构整体平整光滑,无明显团聚现象,水蒸气透过率下降了44.48%,整体性能达到最佳。当PG-1的质量分数高达50%时,复合薄膜仍具有优异的成膜性能,此时的拉伸强度和结晶度仍与纯PBAT薄膜接近。PBAT/PG-1复合薄膜表现出剪切变稀的流变行为,加工性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磷石膏 废物利用 可降解塑料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 薄膜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G1-ET的露天矿采场滑坡预警
15
作者 袁利伟 普思伟 +2 位作者 钟阳 易恒 李素敏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3-89,104,共8页
露天矿采场滑坡的发生受地质条件、气象条件及人为开采活动等多因素影响,然而现有研究侧重于少数滑坡主导诱因下的滑坡预警,没有考虑爆破震动、开挖卸荷、岩体结构等复杂动态因素,面对监测数据维度高的场景,现有预警方法的普适性存在明... 露天矿采场滑坡的发生受地质条件、气象条件及人为开采活动等多因素影响,然而现有研究侧重于少数滑坡主导诱因下的滑坡预警,没有考虑爆破震动、开挖卸荷、岩体结构等复杂动态因素,面对监测数据维度高的场景,现有预警方法的普适性存在明显不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主成分分析(PCA)、G1序关系分析法(G1)与可拓理论(ET)的露天矿采场滑坡预警方法。首先,选取月位移量、内摩擦角、黏聚力、有效降雨量、含水率、开采边坡角、结构面倾角差及开采扰动速率作为预警指标,将露天矿采场滑坡预警等级分为蓝色(低风险)、黄色(一般风险)、橙色(较高风险)、红色(极高风险)4级;其次,采用PCA对指标对应的监测数据进行降维,提取主成分信息并确定指标综合重要性排序;然后,通过G1法确定相邻指标的重要性程度比值,从而计算预警指标权重;最后,结合ET构建物元模型,通过经典域、节域物元和待评价物元计算单指标关联度,并加权得到综合关联度,依据最大关联度原则判定预警等级。应用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计算得到的露天矿采场滑坡预警等级为蓝色,与边坡实际状况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采场滑坡 滑坡预警 主成分分析 G1序关系分析法 可拓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Co-SiW_(12)-CB的制备及电催化析氢性能研究
16
作者 张以菊 郭军 +2 位作者 张丹 邱双艳 卢林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0-95,100,共7页
采用浸渍法并在160℃的空气中退火制备了钴原子团簇-多钨金属氧簇-炭黑复合材料(Co Clusters-SiW_(12)-CB,简写为Co-SiW_(12)-CB),并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角度环形暗场扫描投射电子显微镜(HADDF-STEM)、X射... 采用浸渍法并在160℃的空气中退火制备了钴原子团簇-多钨金属氧簇-炭黑复合材料(Co Clusters-SiW_(12)-CB,简写为Co-SiW_(12)-CB),并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角度环形暗场扫描投射电子显微镜(HADDF-S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能谱仪(EDS)及BET测试对材料进行表征和分析,并测试其析氢性能。结果表明:Co原子团簇可以稳定地锚定在表面,得益于金属-载体的相互作用;在1.0mol/L KOH碱性电解液中,当电流密度为10mA/cm^(2)时,所需的析氢反应过电位为423mV,塔菲尔斜率为119mV/dec。此外,催化材料的稳定性较好,在碱性电解液中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析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原子团簇 多金属氧酸盐 金属-载体相互作用 析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烟草提苗专用肥施用次数对烤烟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17
作者 陈发元 赵优优 +5 位作者 马骏 张鑫 吴方莲 马俊峰 孙学成 黄鸿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7期5-9,36,共6页
为明确新型烟草提苗专用肥(聚磷酸铵型水溶肥)施用方法,以云烟87为对象,设置对照(不施用提苗肥)、T1(移栽当天每盆浇施1000 mL)、T2(移栽当天和移栽后第10天每盆浇施1000 mL)和T3(移栽当天、移栽后第10天和移栽后第20天每盆浇施1000 mL)... 为明确新型烟草提苗专用肥(聚磷酸铵型水溶肥)施用方法,以云烟87为对象,设置对照(不施用提苗肥)、T1(移栽当天每盆浇施1000 mL)、T2(移栽当天和移栽后第10天每盆浇施1000 mL)和T3(移栽当天、移栽后第10天和移栽后第20天每盆浇施1000 mL)共4个处理,比较不同施肥次数对烤烟生物量、SPAD、水溶性糖、总糖、氮磷钾及硼锌钼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T3显著提高了烤烟的地上部和地下部鲜重、叶片叶绿素含量、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25.73%、31.92%、50.52%、14.50%和37.63%;显著增加了烤烟对氮、磷、钾的吸收累积量;提苗肥施用3次后,烤烟植株地上部硼、锌、钼含量分别提高20.21%、37.93%、35.35%,地上部积累量分别提高65.62%、91.56%和87.88%。研究结果为新型烟草提苗专用肥精准施用提供了参考数据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新型烟草提苗专用肥 聚磷酸铵 施用次数 生长 养分吸收 水溶肥 氮、磷、钾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对烤烟主要土传病害发生及其产质量的影响
18
作者 陈发元 马骏 +5 位作者 张鑫 吴方莲 翟霖顿 赵同舟 孙学成 黄鸿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44-48,共5页
为明确添加生防菌剂的生物有机肥对烤烟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设商品有机肥(T1,对照)和生物有机肥(商品有机肥∶哈茨木霉菌菌剂∶解淀粉芽孢杆菌菌剂按质量比为6∶1∶1复配,T2)2个处理,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添加生防菌剂的有机肥对烤烟移栽30... 为明确添加生防菌剂的生物有机肥对烤烟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设商品有机肥(T1,对照)和生物有机肥(商品有机肥∶哈茨木霉菌菌剂∶解淀粉芽孢杆菌菌剂按质量比为6∶1∶1复配,T2)2个处理,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添加生防菌剂的有机肥对烤烟移栽30、50、70 d时烤烟青枯病、黑胫病和根结线虫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以及烤烟产量和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栽30、50、70 d时,与对照相比,T2对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47.0%、66.6%和73.7%,对黑胫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38.8%、34.6%和11.7%,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0.0%、38.1%和22.2%,说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烤烟青枯病的防治效果稳定且随着生育期推移呈上升趋势,而对黑胫病和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有限且以苗期效果较佳。与对照相比,T2的烤烟产量和产值分别增加10.6%和10.2%,上等烟占比增加12个百分点。哈茨木霉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与商品有机肥复配的生物有机肥可明显降低烟草青枯病的发生,对烟草黑胫病和根结线虫病具有防治效果,同时提高了烤后烟叶产量、产值及上等烟占比,可在黔西南烟区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有益生防菌 烤烟 土传病害 产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氟环氧丙烷合成工艺的研究综述
19
作者 石劲鹏 刘松林 李白玉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9-74,共6页
介绍了重要有机氟单体六氟环氧丙烷(HFPO)的合成工艺,主要包括氧气氧化法、液相氧化剂氧化法、电化学氧化法、其他氧化法等。工业生产主要以氧气氧化法、液相氧化剂氧化法为主,2类方法均面临HFPO收率低、副反应和副产物较多,反应后处理... 介绍了重要有机氟单体六氟环氧丙烷(HFPO)的合成工艺,主要包括氧气氧化法、液相氧化剂氧化法、电化学氧化法、其他氧化法等。工业生产主要以氧气氧化法、液相氧化剂氧化法为主,2类方法均面临HFPO收率低、副反应和副产物较多,反应后处理烦琐等系列问题。其他合成方法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开发成本可控、原料转化率高、目标产物选择性好、生产连续化的HFPO工业合成工艺是HFPO生产研究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氟乙烯 六氟丙烯 六氟环氧丙烷 氧气氧化法 液相氧化剂氧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活性微米铁/CaO复合体系的含磷废水应急处理研究
20
作者 甘思雨 陈潇影 +1 位作者 郑姝伶 郑春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3-232,共10页
针对含磷废水需在40 s内进行应急处理以避免带来的环境风险问题,采用过氧化氢-盐酸(H_(2)O_(2)-HCl)活化微米零价铁(mZVI)制备活性微米铁,并与氧化钙(CaO)形成复合体系,实现了40 s内将废水磷的质量浓度降至低于0.2 mg/L、pH值维持在6~9... 针对含磷废水需在40 s内进行应急处理以避免带来的环境风险问题,采用过氧化氢-盐酸(H_(2)O_(2)-HCl)活化微米零价铁(mZVI)制备活性微米铁,并与氧化钙(CaO)形成复合体系,实现了40 s内将废水磷的质量浓度降至低于0.2 mg/L、pH值维持在6~9(地表Ⅲ类水标准)。首先,分别单独投加CaO和活性微米铁进行实验;然后,采用活性微米铁/CaO复合体系处理含磷废水,并研究其除磷机制;最后,进行稳定性实验,并进一步在模拟现场条件下开展连续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将CaO和活性微米铁复合投加,可在40 s内使含磷废水达到地表Ⅲ类水标准;采用H_(2)O_(2)-HCl加速mZVI的氧化腐蚀,使得活性微米铁具有较多的活性吸附位点Fe_(3)O_(4),从而能够有效吸附磷酸盐,并形成以Fe_(2)(PO_(4))_(3)和FePO_(4)为主的Fe-P化合物;通过化学沉淀作用,CaO与磷酸盐生成以Ca_(5)(PO_(4))_(3)(OH)为主的Ca-P化合物,实现了化学沉淀与吸附的有机结合;在监测周期长达28 d的稳定性实验及连续流实验中,经活性微米铁/CaO处理后的废水磷的质量浓度和pH值均保持稳定,并可实现在40 s内达到地表Ⅲ类水标准。该研究结果可为含磷废水的应急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磷废水 应急处理 活性微米铁 氧化钙 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