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内获得性支气管-肺感染病原菌及耐药率调查 被引量:3
1
作者 胡家安 高蓓莉 +2 位作者 邓伟吾 严炜 周敏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87-88,共2页
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是目前国内外临床上普遍面临的问题,而且致病菌多为人体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内感染较常见的病原菌,临床处理比较棘手。
关键词 医院内感染 支气管肺感染 病原菌 耐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47株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2
作者 胡琼雅 彭皎 +2 位作者 杨创杰 孙景勇 肖淑珍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3-417,共5页
目的分析上海某三甲医院送检临床标本培养出的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对药物敏感性,为该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该院2022年1月—2024年8月临床分离的47株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分析其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情... 目的分析上海某三甲医院送检临床标本培养出的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对药物敏感性,为该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该院2022年1月—2024年8月临床分离的47株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分析其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情况。结果47株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主要分布在血液科(40株,85.1%)和重症医学科(2株,4.3%);47例培养出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患者中,血液病患者占83.0%、住院时间≥28 d者占85.1%;抗菌药物使用时间≥3周占63.8%,住院期间抗菌药物使用种类≥3类占76.6%。47株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的药敏结果显示氨曲南耐药率达到100%,对美罗培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4.6%、83.3%、70.4%、69.6%,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头孢吡肟、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58.7%、55.8%、52.2%、42.2%,氨曲南耐药率最高。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复方磺胺甲噁唑、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敏感率分别为88.1%、83.3%、82.9%、67.4%、60.5%,米诺环素的敏感率最高。结论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多为多重耐药菌,多见于有基础疾病及长期使用多种广谱抗菌药物的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临床应密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甘露醇罗尔斯顿菌 抗菌药物 耐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的易感性及耐药机制比较 被引量:11
3
作者 江岑 董丹凤 +2 位作者 俞焙秦 蔡刚 彭奕冰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6-301,共6页
目的研究比较3种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的易感性及其体外诱导耐药株的耐药机制。方法选取同一患者中同时分离的对氟康唑敏感的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各1株,在体外氟康唑的作用下诱导其成为耐药株。采用罗丹明6G试验比较敏感株... 目的研究比较3种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的易感性及其体外诱导耐药株的耐药机制。方法选取同一患者中同时分离的对氟康唑敏感的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各1株,在体外氟康唑的作用下诱导其成为耐药株。采用罗丹明6G试验比较敏感株与耐药株的外排泵作用,RT-PCR检测外排相关基因CDR1、CDR2以及靶酶编码基因ERG11的表达,并对ERG11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同时通过罗丹明123试验对3种念珠菌的线粒体膜电位(ΔΨm)进行检测。结果光滑念珠菌最易被氟康唑诱导为耐药株,其CDR1的过度表达引起外排泵作用增强。白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的诱导耐药株以ERG11表达增加为主,其中白念珠菌的ERG11存在V437I、A430V、S263L和T128K突变位点。此外,白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的诱导耐药株表现为呼吸缺陷。结论不同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的易感性不同,耐药机制也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 氟康唑 外排泵 ERG11 呼吸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内感染艰难梭菌的毒素检测及核糖体分型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章黎华 董丹凤 +1 位作者 江岑 彭奕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36-1439,共4页
目的了解艰难梭菌临床分离株的毒力情况,并运用核糖体分型技术进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采集住院腹泻患者的未成形粪便标本,无水乙醇处理后接种CDMN选择培养基行艰难梭菌分离培养,并通过革兰染色、耐氧试验和凝集试验行菌落鉴定;提取菌株D... 目的了解艰难梭菌临床分离株的毒力情况,并运用核糖体分型技术进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采集住院腹泻患者的未成形粪便标本,无水乙醇处理后接种CDMN选择培养基行艰难梭菌分离培养,并通过革兰染色、耐氧试验和凝集试验行菌落鉴定;提取菌株DNA,选择特异性引物用PCR法扩增毒素基因tcdA和tcdB;核糖体分型针对细菌基因组16S~23S rDNA间区序列进行扩增,并根据电泳带型的多态性实现分型。结果共计分离得44株艰难梭菌,3种毒素型分别为A+B+型、A-B+型和A-B-型,分别占57%、34%和9%;18种核糖体型中以R8型和R4型为主,分别占20%和18%。结论本研究临床分离的艰难梭菌菌株中,毒素型以A+B+型为主,核糖体分型存在相对优势的型别;无证据提示存在院内艰难梭菌感染的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梭菌 感染 毒素 核糖体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及血栓前状态与凝血因子V基因多态性和APCR及HHcy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高丽霞 丁秋兰 +9 位作者 吴克雄 胡军 王学锋 东传玲 戴菁 张斌 代静 贺萍 张学平 王云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50-1855,共6页
目的:探讨血栓患者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活化蛋白C抗性(APCR)及凝血因子v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300例健康查体者为正常对照;纳入研究的223例血栓患者中,经计算机断层显像(CT)的脑梗塞(CI)80例、心肌梗塞(MI)82例和静脉血栓栓... 目的:探讨血栓患者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活化蛋白C抗性(APCR)及凝血因子v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300例健康查体者为正常对照;纳入研究的223例血栓患者中,经计算机断层显像(CT)的脑梗塞(CI)80例、心肌梗塞(MI)82例和静脉血栓栓塞(VTE)61例;另纳入研究的270例血栓前状态患者中,妊高症(PTH)7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62例、糖尿病(DM)60例和癌症(CA)72例。以循环酶法和APTT凝固法分别测定病例组和正常对照血浆中HHcy及APCR,并用限制性内切酶片段多态性(RFLP)测定FV G1691-A、G1091-C、A1090-G等3种基因多态性的发生情况。结果:静脉血栓患者APCR阳性率最高(62.29%),正常对照组APCR阳性很低(7.33%),而其HHcy阳性分别为68.42%及10.00%。发现3例FV基因杂合突变静脉血栓患者为APCR阳性。结论:静脉血栓患者HHcy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HHcy是引起静脉血栓患者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静脉血栓患者存在APCR,而APCR阳性可能与凝血因子V基因多态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 血栓前状态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活化蛋白C抵抗 凝血因子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型法用于酵母菌基因分型 被引量:7
6
作者 项明洁 彭奕冰 +5 位作者 孙景勇 刘明 沈韻 施勇旻 戴屹东 倪语星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72-574,共3页
目的研究酵母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型法(RAPD)的最佳实验条件。方法在改变引物、Mg2+、模板浓度、Taq多聚酶用量等不同条件下,采用RAPD法对酵母菌进行基因分型。结果经优化后的RAPD方法能清晰地对酵母菌进行基因分型。结论RAPD是从分... 目的研究酵母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型法(RAPD)的最佳实验条件。方法在改变引物、Mg2+、模板浓度、Taq多聚酶用量等不同条件下,采用RAPD法对酵母菌进行基因分型。结果经优化后的RAPD方法能清晰地对酵母菌进行基因分型。结论RAPD是从分子水平对酵母菌感染进行病原学、流行病学研究的一种快速、可靠的分子生物学分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基因分型 分型法 最佳实验条件 RAPD 流行病学研究 MG^2+ 酵母菌感染 分子生物学 分子水平 分型方法 多聚酶 Taq 病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C酶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在126株革兰阴性杆菌中的分布 被引量:15
7
作者 彭奕冰 朱月秋 +1 位作者 季育华 王碧强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1年第4期231-232,共2页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不同菌株产AmpC酶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分布。方法:Ampc酶的检测是通过冻融法获得酶粗提物,然后作三维试验,以狭缝与抑菌圈交界处是否出现扩大的长菌区域来判断试验的结果。ES-BLs的检测是采用...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不同菌株产AmpC酶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分布。方法:Ampc酶的检测是通过冻融法获得酶粗提物,然后作三维试验,以狭缝与抑菌圈交界处是否出现扩大的长菌区域来判断试验的结果。ES-BLs的检测是采用纸片确证试验。结果:126株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或中介的革兰阴性杆菌中产 AmpC酶株有 58株(占46%),产ESBLs株有28株(占22.6%)。结论:ESBLs及AmpC酶已成为介导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的两大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C酶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革兰阴性杆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C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导致的肺栓塞及家系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叶絮 刘晓力 +3 位作者 冯莹 丁秋兰 周旭红 王学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9-112,共4页
目的了解1例肺栓塞患者及其家系成员发生蛋白C缺陷症的分子发病学机制。方法收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枸橼酸钠抗凝血,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PC活性(PC∶A)、蛋白S活性(FPS∶A)和抗凝血酶活性(AT∶A),采用ELISA方法检测PC抗原(PC∶Ag)水平... 目的了解1例肺栓塞患者及其家系成员发生蛋白C缺陷症的分子发病学机制。方法收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枸橼酸钠抗凝血,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PC活性(PC∶A)、蛋白S活性(FPS∶A)和抗凝血酶活性(AT∶A),采用ELISA方法检测PC抗原(PC∶Ag)水平。采用PCR方法对先证者PC基因所有9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发现突变后,对先证者家系成员的PC基因有关外显子片段进行PCR扩增和测序。结果先证者及其父亲、母亲和妹妹均为Ⅱ型PC缺陷症患者。PC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的PC基因分别出现了位于3号外显子第5540位碱基的G→A的杂合突变和位于第7号外显子第10230位碱基C→T的杂合突变,导致PC E29K和R147W双杂合突变。先证者父亲携带PC E29K杂合突变,而先证者母亲和妹妹均为PCR147W杂合突变的携带者。结论先证者为PC E29K和R147W基因复合杂合突变携带者,且这两种突变分别遗传自其父母。其中,PC E29K错义点突变为目前国际上尚未见报道的新突变,而PC R147W是一种已报道的常见于遗传性易栓症患者的可导致Ⅱ型PC缺乏的错义点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C 蛋白C缺陷症 突变 肺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和淋巴细胞计数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9
9
作者 洪进 毛艳 +7 位作者 陈小松 何建蓉 朱丽 陈伟国 李亚芬 费晓春 林琳 沈坤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69-374,共6页
目的分析术前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浸润性乳腺癌可手术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诊断为浸润性乳腺癌接受手术并行辅助治疗的487... 目的分析术前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浸润性乳腺癌可手术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诊断为浸润性乳腺癌接受手术并行辅助治疗的487例女性患者。采用Kaplan-Meier曲线法进行生存分析,并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其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随访时间中位数为55个月。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高和低淋巴细胞计数组或血小板计数组的乳腺癌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PLR(≥110.16)组的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为81.2%,显著低于低PLR(〈110.16)组患者的87.1%(P=0.021)。高PLR组的患者5年总生存率与低PLR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9.8%比93.1%,P=0.273)。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高PLR组的患者无病生存时间显著低于低PLR组的患者(HR=1.796,95%CI=1.116~2.892,P=0.016)。结论 PLR是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率的独立预测因素,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与乳腺癌的预后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浸润性乳腺癌 无病生存率 总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常血红蛋白病患者血液学表型和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也飞 吴蓓颖 +2 位作者 夏文权 陈宁 胡翊群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80-1288,共9页
目的:探讨14例异常血红蛋白(Hb)病患者的血液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为异常Hb病的筛查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1 029例样本,采用缺口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和反向点杂交法检测中国人常见的α和β珠蛋白基因突变类型,对筛... 目的:探讨14例异常血红蛋白(Hb)病患者的血液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为异常Hb病的筛查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1 029例样本,采用缺口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和反向点杂交法检测中国人常见的α和β珠蛋白基因突变类型,对筛查出异常谱峰且常见地中海贫血基因阴性者的样本进行α和β珠蛋白基因DNA测序。结果:检测出14例(1.36%)共10种Hb变异体,分别为1例Hb E复合β-地中海贫血、1例Hb E复合α-地中海贫血、2例Hb G-Taipei、2例Hb Q-Thailand、2例Hb Youngstown、1例Hb Guangzhou-Hangzhou、1例Hb M-Boston、1例Hb G-Siriraj、1例Hb J-Baltimore、1例Hb J-Sicilia、1例Hb Tamano。结论:上海地区异常Hb病的发生存在一定独特性,基因种类较多。除Hb E、Hb Youngstown和Hb M-Boston外,其他类型单纯杂合子血液学表型正常,往往是在合并其他疾病时出现了溶血、贫血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血红蛋白病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珠蛋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复合物抗体对血清学阴性抗磷脂综合征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巩惠芸 龚文 +2 位作者 刘婷婷 倪琪 彭奕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67-1472,共6页
目的·研究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复合物抗体(anti-phosphatidylserine/prothrombin antibody,aPS/PT)、IgA型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y,aCL)及IgA型抗β2糖蛋白1抗体(anti-β2-glycoproteinⅠantibody,aβ2-GPI)... 目的·研究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复合物抗体(anti-phosphatidylserine/prothrombin antibody,aPS/PT)、IgA型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y,aCL)及IgA型抗β2糖蛋白1抗体(anti-β2-glycoproteinⅠantibody,aβ2-GPI)对血清阴性抗磷脂综合征(seronegative antiphospholipid,SNAP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6例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APS)患者(APS组)、48例SNAPS患者(SNAPS组)、7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SLE组)和85例健康者(健康对照组),应用ELISA法测定IgG型和IgM型aPS/PT、IgA型aCL和IgA型aβ2-GPI 4种抗磷脂抗体。计算这4种抗体用于诊断SNAPS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并做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及分析4种抗体与SNAPS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结果·SNAPS组aPS/PT总检出率为52.1%,其中IgG型a PS/PT检出率为29.2%,IgM型aPS/PT检出率为35.4%,IgA型aβ2-GPI检出率为16.7%,IgA型aCL未检出;SNAPS组IgG型和IgM型aPS/PT,以及IgA型aβ2-GPI检出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00)。IgG型aPS/PT用于诊断SNAPS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其次为IgA型aβ2-GPI,分别为0.753和0.725。IgG型aPS/PT(OR=5.54,95%CI1.67~17.33,P=0.003)和IgA型aβ2-GPI(OR=3.43,95%CI 0.86~11.53,P=0.041)与静脉血栓风险均呈正相关,IgM型aPS/PT与妊娠丢失风险正相关(OR=5.11,95%CI 1.31~21.29,P=0.004)。结论·IgG/IgM型aPS/PT和IgA型aβ2-GPI可作为SNAPS实验室诊断潜在的补充指标,IgG/IgM型aPS/PT对于临床评估SNAPS患者血栓形成和妊娠丢失的风险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磷脂综合征 抗磷脂酰丝氨酸/凝血酶原复合物抗体 血清学阴性抗磷脂综合征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耐氨苄西林-舒巴坦与青霉素结合蛋白基因变异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2
作者 肖淑珍 褚海青 +3 位作者 赵兰 张静波 李冰 郭庆兰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测定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青霉素结合蛋白(PBP)基因的变异,探索其与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上海市4所教学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67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其对常用... 目的测定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青霉素结合蛋白(PBP)基因的变异,探索其与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上海市4所教学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67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扩增所有临床株的7种PBP基因并测序。比较该菌氨苄西林-舒巴坦敏感组与耐药组之间核苷酸序列差异。结果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高,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为67.6%。测序结果显示敏感株及耐药株间未发现PBP的氨基酸变异。结论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较高。其耐药机制与PBP变异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青霉素结合蛋白 氨苄西林-舒巴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测HC MV活动性感染的一种新方法—HC MV PP65抗原血症检测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敏 季育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39-441,共3页
关键词 监测 HCMV活动性感染 HCMV PP65抗原血症检测 人巨细胞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ro细胞毒性试验法检测大肠杆菌O157:H7毒素 被引量:6
14
作者 郁燕萍 彭奕冰 +2 位作者 支立民 季育华 吴仲粱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7-18,共2页
建立Vero细胞毒性试验法检测大肠杆菌0157:H7毒素(Verotoxin.VT)的实验方法。采用Vero细胞培养法。利用VT对Vero细胞具有强力毒性作用特点,从细胞形态学及OD值变化确认有无毒素产生。普通大肠埃希菌(ATCC25922)对Vero细胞无毒性... 建立Vero细胞毒性试验法检测大肠杆菌0157:H7毒素(Verotoxin.VT)的实验方法。采用Vero细胞培养法。利用VT对Vero细胞具有强力毒性作用特点,从细胞形态学及OD值变化确认有无毒素产生。普通大肠埃希菌(ATCC25922)对Vero细胞无毒性,大肠埃希菌0157:H7(ATCC43889)使Vero细胞发生明显病变。以此方法检测了9株待检菌,其中仅1 株来源于人的对Vero细胞具有强力毒性作用。用Vero细胞毒性试验法检测VT是一种经典、特异、灵敏的检测法,它直观地确认毒素的生物活性作用,有效地检出产毒株,并根据毒素产量高低进行分类,有助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O细胞 细胞病变效应 大肠埃希菌 O157:H7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氟康唑白假丝酵母靶酶和外排泵编码基因过表达检测 被引量:3
15
作者 史册 刘锦燕 +1 位作者 魏冰 项明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89-1093,1121,共6页
目的研究临床氟康唑耐药白假丝酵母中耐药相关基因MDR1、CDR1、CDR2和ERG1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耐药的关系。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耐药相关基因MDR1、CDR1、CDR2和ERG11的表达水平,计算敏感组菌株基因△Ct的平均值(x珋)与标准差(... 目的研究临床氟康唑耐药白假丝酵母中耐药相关基因MDR1、CDR1、CDR2和ERG1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耐药的关系。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耐药相关基因MDR1、CDR1、CDR2和ERG11的表达水平,计算敏感组菌株基因△Ct的平均值(x珋)与标准差(s),低于x珋-3 s为过表达。罗丹明6G(Rhodamine6G)外排实验检测外排泵高表达的白假丝酵母菌株中的外排功能。结果在12株耐药株中,4个基因中以CDR1和CDR2表达上调最为显著,分别有8株和3株,而ERG11只有1株表达上调,未见MDR1表达上调。外排实验中外排泵表达升高的菌株外排能力强,加入葡萄糖之后有些菌株外排进一步增强,而敏感菌株加入葡萄糖之前几乎无外排,加入葡萄糖之后略有外排。结论本实验基因表达与外排泵功能检测结果均证实,白假丝酵母对氟康唑耐药与ABC转运蛋白超家族过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假丝酵母 氟康唑 耐药机制 靶酶 外排泵 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PCR结合同源重组技术敲除白色假丝酵母菌FLO8基因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文静 刘锦燕 +3 位作者 史册 王影 赵悦 项明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4-339,共6页
目的运用融合PCR和同源重组技术敲除白色假丝酵母菌FLO8基因,并初步分析敲除菌株药物敏感性(药敏)情况。方法运用融合PCR将FLO8基因的上下游片段与筛选标记融合在一起构成同源敲除组件,再用高效醋酸锂转染法将敲除组件转染入白色假丝酵... 目的运用融合PCR和同源重组技术敲除白色假丝酵母菌FLO8基因,并初步分析敲除菌株药物敏感性(药敏)情况。方法运用融合PCR将FLO8基因的上下游片段与筛选标记融合在一起构成同源敲除组件,再用高效醋酸锂转染法将敲除组件转染入白色假丝酵母菌SN152,在营养缺陷板上进行筛选,通过2次同源重组敲除FLO8的2条等位基因。采用点板法比较FLO8未敲除株与敲除株药敏情况。结果成功构建白色假丝酵母菌SN152 FLO8双等位基因缺失株,且耐药性FLO8^(-/-)>FLO8^(+/-)>SN152。结论融合PCR结合同源重组技术能高效、快速构建白色假丝酵母菌FLO8基因缺失株,白色假丝酵母菌FLO8基因与药敏相关,且FLO8拷贝数越少耐药性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假丝酵母菌 FLO8基因 基因敲除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检测方法比较 被引量:4
17
作者 郭红梅 王晓红 +2 位作者 朱启镕 彭亦冰 季育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75-576,共2页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肝炎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活菌对肠道菌群及SIg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项明洁 倪语星 +1 位作者 李云珠 俞善昌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220-223,共4页
给30名健康成人、30名儿童、15名血液病患儿、15名新生儿住院患者服用自行配制的含双歧杆菌的活菌饮料,分析服用前后肠道菌群及SIgA含量,结果提示服用外源性双歧杆菌后,健康成人、儿童、新生儿住院患者肠道内类杆菌数量... 给30名健康成人、30名儿童、15名血液病患儿、15名新生儿住院患者服用自行配制的含双歧杆菌的活菌饮料,分析服用前后肠道菌群及SIgA含量,结果提示服用外源性双歧杆菌后,健康成人、儿童、新生儿住院患者肠道内类杆菌数量减少,成人粪便中分泌SIgA的水平上升,儿童肠道内双歧杆菌数量增加,血液病患儿因口服抗生素,肠道菌群及SIgA变化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肠道菌群 SI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本甲状腺炎T细胞的免疫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叶廷军 王佳谊 郭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2-376,共5页
目的:对3型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HT)进行T细胞免疫分型,并分析其与滤泡损害程度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136例细针穿刺(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FNAB)HT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并分型(L、P、O型),检测... 目的:对3型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HT)进行T细胞免疫分型,并分析其与滤泡损害程度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136例细针穿刺(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FNAB)HT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并分型(L、P、O型),检测各型患者血清学指标(TPOAb、TGAb、TSH),以20例非毒性甲状腺肿作对照。对其中60例、23例FNAB HT标本分别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查,比较各型HT组织T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及CD3+、CD4+、CD8+T细胞分布情况。分析HT组织滤泡萎缩程度与T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及分型的相关性。结果:FNAB组织学观察发现L型(n=58)、P型(n=28)滤泡萎缩程度比O型(n=20)严重(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L、P、O型HT组织T细胞表达率分别为45%~60%、30%~50%、18%~35%。流式细胞术检测HT组织L型CD3+、CD4+、CD8+T细胞表达率分别为47%~67%、22%~38%、17%~27%;P型分别为34%~36%、16%~18%、11%~13%;O型分别为33%~45%、16%~24%、12%~18%。L型滤泡萎缩程度与淋巴细胞漫润呈正相关(r=0.067),而O型(r=-0.29)、P型(r=-0.29)均与淋巴浸润呈负相关。结论:对FNAB标本进行T淋巴细胞免疫分型能直观反映HT变化程度.有助于临床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甲状腺炎 自身免疫性 T淋巴细胞 免疫 细针穿刺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艰难梭菌感染的流行状况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贞 章黎华 +2 位作者 董丹凤 江岑 彭奕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19-923,共5页
近年来艰难梭菌感染(CDI)的流行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其感染率的增加及病情的加剧,CDI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CDI曾在北美和欧洲数次暴发流行,同样艰难梭菌也已成为亚洲地区重要的院内感染病原体,但目前国内对CDI的认识和临床... 近年来艰难梭菌感染(CDI)的流行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其感染率的增加及病情的加剧,CDI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CDI曾在北美和欧洲数次暴发流行,同样艰难梭菌也已成为亚洲地区重要的院内感染病原体,但目前国内对CDI的认识和临床感染监控还不够。了解CDI的流行状况和艰难梭菌耐药情况,可以为临床预防及治疗CDI提供依据。本文将就CDI的流行状况及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梭菌 流行病学 耐药机制 毒力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