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F]F-FMISO和[^(18)F]F-FLT PET/CT双核素显像预测胰腺癌耐药性的体内研究
1
作者 孙晨玮 海汪溪 +1 位作者 屈骞 席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8,共9页
目的:[^(18)F]氟代甲基咪唑([^(18)F]fluormisonidazole,[^(18)F]F-FMISO)和[^(18)F]氟代脱氧胸腺嘧啶核苷([^(18)F]fluorothymidine,[^(18)F]F-FLT)分别是乏氧微环境及细胞增殖状态的特异性PET分子显像剂。该研究拟通过[^(18)F]F-FMISO... 目的:[^(18)F]氟代甲基咪唑([^(18)F]fluormisonidazole,[^(18)F]F-FMISO)和[^(18)F]氟代脱氧胸腺嘧啶核苷([^(18)F]fluorothymidine,[^(18)F]F-FLT)分别是乏氧微环境及细胞增殖状态的特异性PET分子显像剂。该研究拟通过[^(18)F]F-FMISO和[^(18)F]F-FLT PET/CT双核素显像可视化监测胰腺癌耐药性对上述2种状态影响的变化规律,为临床转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CCK-8实验验证胰腺癌耐药细胞株PANC-1/R(PR)相对于亲代细胞株PANC-1(P)的耐药性。BALB/c雄性裸鼠左侧腋窝皮下接种胰腺癌细胞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设置亚组,分别为接种肿瘤细胞后第12天、第18天开始给予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化疗(12D-G组和18D-G组)。于治疗前后同期行[^(18)F]F-FMISO和[^(18)F]F-FLT PET/CT显像,获得半定量指标(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_(max)),计算ΔSUV_(max)=(第二次显像SUV_(max)-第一次显像SUV_(max))/第一次显像SUV_(max)。通过勾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获得各半定量参数判断胰腺癌耐药性的最佳阈值。结果:CCK-8实验证实PR具有对GEM的高度耐药性,耐药指数为4.24(n=5)。体内实验通过对比肿瘤生长速率和生存分析证实,亲代胰腺癌早期给予GEM化疗抑制肿瘤生长更显著,延长了生存时间(12D-G组,P=0.025),而耐药胰腺癌给予GEM化疗加速肿瘤生长,生存时间缩短(18D-G和12D-G,均P=0.025)。其次,非化疗组ΔSUV_(max)-FLT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化疗组ΔSUV_(max)-FMISO和ΔSUV_(max)-FLT与生存时间均呈负相关(P=0.050,P=0.006);18D-G化疗组第二次显像P肿瘤的ΔSUV_(max)-FMISO和ΔSUV_(max)-FLT明显低于PR肿瘤(P=0.045,P=0.050);12D-G化疗组第二次显像P肿瘤的ΔSUV_(max)-FLT略低于PR肿瘤(P=0.051)。ROC判断胰腺癌耐药性的最佳阈值:非化疗组ΔSUV_(max)-FLT=0.45时,灵敏度和特异度为100.00%、50.00%;化疗组ΔSUV_(max)-FMISO=0.37、ΔSUV_(max)-FLT=0.36时,灵敏度和特异度为100.00%、83.33%。结论:[^(18)F]F-FMISO和[^(18)F]F-FLT PET/CT双核素显像可用于评估胰腺癌耐药性,化疗前后比较[^(18)F]F-FMISO与[^(18)F]F-FLT PET差值对预测胰腺癌耐药性和生存时间的准确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耐药 [^(18)F]F-FMISO 乏氧微环境 [^(18)F]F-FLT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核医学多媒体教学光盘网页制作 被引量:3
2
作者 管梁 陈刚 +2 位作者 王辉 江旭峰 朱承谟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4期382-383,共2页
关键词 临床核医学 多媒体教学 光盘网页 制作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的三维核医学图像左心室心肌区的提取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成 张剑戈 +1 位作者 江旭峰 章鲁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23,34,共6页
从心脏PET或SPECT图像中提取完整的心肌区域是定量分析心功能的前提。心脏的PET和SPECT图像边界模糊,在病理状态下可能有局部显像缺失,致使图像分割困难。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医学知识的快速推进法,利用拟合的椭球模型将边界演化推进到... 从心脏PET或SPECT图像中提取完整的心肌区域是定量分析心功能的前提。心脏的PET和SPECT图像边界模糊,在病理状态下可能有局部显像缺失,致使图像分割困难。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医学知识的快速推进法,利用拟合的椭球模型将边界演化推进到局部低显像区,从而分割出一个完整的左心室心肌区域。实验图像测试和实际图像分割表明这种算法对于有显像缺失的三维核医学心脏图像的分割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椭球拟合 快速推进法 曲面演化 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核医学技术的挑战和机遇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承谟 李彪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01-1204,共4页
关键词 核医学 PET CT 放射药物 核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核医学图像配准的心肌存活评价方法
5
作者 王成 张剑戈 +2 位作者 江旭峰 章鲁 朱承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91-495,共5页
目的探索建立三维核医学图像配准和融合进行心肌存活评价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编写计算机程序,用最大互信息法将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心肌血流灌注图像和PET心肌代谢图像进行三维图像配准,用改进的快速推进法提取心肌区域,将区域... 目的探索建立三维核医学图像配准和融合进行心肌存活评价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编写计算机程序,用最大互信息法将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心肌血流灌注图像和PET心肌代谢图像进行三维图像配准,用改进的快速推进法提取心肌区域,将区域内的图像灰度作校正后融合成心肌代谢和血流灌注的差值图以伪彩色表示,用于定量分析。结果所建立的方法可以实现两种核医学心肌图像的配准、兴趣区域的提取和初步的图像融合,用该技术对实际病例作了初步尝试显示与实际情况相符。结论利用图像配准和融合的方法对心肌存活进行定量评价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图像分割 图像配准 图像融合 心肌存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八届亚洲和大洋洲核医学和生物学会议总结报告
6
作者 朱承谟 张佳胤(译) 张一帆(译)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306-1310,共5页
关键词 生物学 核医学 会议 总结报告 大洋洲 亚洲 世界各地 中国 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隔功能性囊性甲状旁腺腺瘤引起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一例报告
7
作者 姜蕾 项捷 +5 位作者 宋佳熹 张一帆 谢静 刘建民 孙立昊 顾卫琼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1-197,共7页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多由颈部单个、实性腺瘤所致,极少数为异位,合并异位囊性的病灶更少。本文报告一例特殊的原发性甲旁亢,其定性诊断明确,CT影像学检查发现前纵隔囊性病灶,但特异性核素显像未见放射性浓聚。胸腔镜下肿瘤切除术后...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多由颈部单个、实性腺瘤所致,极少数为异位,合并异位囊性的病灶更少。本文报告一例特殊的原发性甲旁亢,其定性诊断明确,CT影像学检查发现前纵隔囊性病灶,但特异性核素显像未见放射性浓聚。胸腔镜下肿瘤切除术后,患者血甲状旁腺激素和血钙水平迅速恢复,病理为甲状旁腺瘤囊性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异位 囊性 前纵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紫外光谱成像技术的DBD特征粒子的分布研究
8
作者 姜松 刘通 +3 位作者 王永刚 孙九爱 吴忠航 屈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88-1893,共6页
介质阻挡放电(DBD)作为一种低温等离子体产生方法,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电极结构和激励源等因素的差异,放电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展现出不同的特性,包括活性粒子的种类、强度和分布等。其中,活性粒子的浓度和分布对低温等离... 介质阻挡放电(DBD)作为一种低温等离子体产生方法,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电极结构和激励源等因素的差异,放电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展现出不同的特性,包括活性粒子的种类、强度和分布等。其中,活性粒子的浓度和分布对低温等离子体应用起着重要的作用。为研究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区域内活性粒子的空间分布规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紫外光谱成像技术的活性粒子浓度空间分布诊断方法,在紫外光谱成像的基础上,利用对应波段带通滤光片,将采集到的紫外光谱图像转为对应的turbo映射,并提取图像灰度,分析特征粒子浓度的空间分布。以脉冲电源驱动下针-板结构DBD放电产生的N 2(337.1 nm)活性粒子为例,分析其在不同参数下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脉冲电压驱动下,N 2(337.1 nm)激发态粒子主要沿着针尖位置形成的放电通道的轴线分布,靠近电介质时开始扩散,电荷在电介质板表面形成的沉积电场会加剧附近粒子的电离和碰撞,在介质板表面沉积为一个面积较大,浓度较高的区域。在放电通道的中心线上,针尖处强度最高,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电介质表面粒子浓度升高,而当电压足够高时,会在通道头部出现第二个强度峰值,主要是由于此处的高能电子密度较高;在放电通道中,粒子浓度主要集中在通道中心处,并向两侧快速衰减,形成清晰的边界,电压越高边界越明显。最后使用Bland-Altman图法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方法与发射光谱反映的粒子强度变化趋势及幅度具有较强的一致性,证明了紫外光谱成像检测方法的正确性,可为后续粒子调控和提高应用效率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谱成像 粒子浓度分布 DBD 发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与核素显像对急性附睾炎和睾丸扭转的鉴别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枫钊 陈刚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351-352,共2页
目的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 (CDU)与核素扫描对睾丸扭转和急性附睾炎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分析比较 11例睾丸扭转和 17例急性附睾炎的超声图像和核素扫描图像。 结果CDU诊断准确率为 10 0 % ,核素扫描误诊3例 ,正确率为 88.9%。 结论... 目的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 (CDU)与核素扫描对睾丸扭转和急性附睾炎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分析比较 11例睾丸扭转和 17例急性附睾炎的超声图像和核素扫描图像。 结果CDU诊断准确率为 10 0 % ,核素扫描误诊3例 ,正确率为 88.9%。 结论与核素显像相比 ,CDU具有准确率高 ,方便快捷 ,符合急诊手术需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附睾炎 睾丸扭转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核素显像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报告基因显像在基因治疗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潘昱 张一帆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12-1516,共5页
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的疾病治疗方法,展示了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但基因治疗中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如何实现在活体条件下对治疗基因的定位及表达进行监测和评估。放射性核素报告基因显像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无创、灵敏... 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的疾病治疗方法,展示了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但基因治疗中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如何实现在活体条件下对治疗基因的定位及表达进行监测和评估。放射性核素报告基因显像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无创、灵敏的活体内监测基因表达的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的优点,并可进行深部组织显像和重复显像,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文章就放射性核素报告基因显像用于监测基因治疗的原理、特点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告基因 放射性核素显像 基因治疗 分子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肾上腺显像
11
作者 朱承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1992年第4期188-190,共3页
国内于1975年和1985年在上海先后开展肾上腺皮质和髓质的放射性核素显像。由于它们有功能性显像的特点。在临床应用中占有重要地位。肾上腺皮质显像显像剂和方法胆固醇的基本结构与环氢多烷菲类似,进入机体后与肾上腺皮质细胞膜上LDL受... 国内于1975年和1985年在上海先后开展肾上腺皮质和髓质的放射性核素显像。由于它们有功能性显像的特点。在临床应用中占有重要地位。肾上腺皮质显像显像剂和方法胆固醇的基本结构与环氢多烷菲类似,进入机体后与肾上腺皮质细胞膜上LDL受体结合进入细胞,以胆固醇脂的形式储存于肾上腺皮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手术 放射性核素 异位嗜铬细胞瘤 髓质 显像剂 受体结合 阵发性高血压 双侧肾上腺 肾上腺外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骨代谢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楼菁菁 张一帆 +1 位作者 刘江 董科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801-804,共4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骨代谢与骨密度的相关性,通过骨显像了解骨质疏松状况.方法:18例患者,男5例,女13例,年龄50~88岁,平均65岁.所有患者均通过骨密度扫描仪进行骨密度检查后,进行全身骨显像.骨显像与骨密度检查均取第L1~L4和...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骨代谢与骨密度的相关性,通过骨显像了解骨质疏松状况.方法:18例患者,男5例,女13例,年龄50~88岁,平均65岁.所有患者均通过骨密度扫描仪进行骨密度检查后,进行全身骨显像.骨显像与骨密度检查均取第L1~L4和股骨颈,并勾画感兴趣区(ROI),然后分别测定各部位ROI放射性计数和骨密度值,计算骨显像各部位ROI值与同侧股骨中段ROI值的比值,观察各部位ROI比值与其骨密度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骨显像L1~L4各部位ROI比值与其骨密度值呈显著相关,而且,正常组与骨质疏松组的ROI比值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存在显著性差异.股骨颈的ROI比值与其骨密度无显著相关.骨显像L1~L4的ROI比值与其相应部位骨密度测定值之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论:放射性核素SPECT骨显像腰椎ROI比值与其对应部位的骨密度值之间均呈显著相关,可通过其反映腰椎骨密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密度 放射性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β细胞放射性核素分子显像研究进展
13
作者 刘帅 张一帆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5-248,共4页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胰岛素替代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近年来,胰岛β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展示出潜在的应用前景,但如何在活体条件下无创地进行胰岛β细胞移植的监测,是目前临床应用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放射...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胰岛素替代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近年来,胰岛β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展示出潜在的应用前景,但如何在活体条件下无创地进行胰岛β细胞移植的监测,是目前临床应用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放射性核素分子显像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特点,在胰岛β细胞移植监测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胰岛β细胞移植 分子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细胞淋巴瘤在18F-FDG PET/CT中的显像特征及细胞形态学分型
14
作者 任怡璇 陈诚 +7 位作者 蔡铭慈 陈嘉敏 杨欣欣 王超 林晓珠 程澍 江旭峰 陈东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61-1569,共9页
目的·分析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18F-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18F-FDG PET/CT)对于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的显像特点和诊断价... 目的·分析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18F-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18F-FDG PET/CT)对于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的显像特点和诊断价值,并探索其在区分MCL经典型与侵袭性变型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116例经病理学确诊的初诊MCL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及临床资料,分析淋巴结内外病灶的显像特点,评估18F-FDG PET/CT在诊断MCL骨髓和胃肠道浸润中的准确性,并分析经典型和侵袭性变型MCL的18F-FDG PET/CT特征及临床特征之间的差异。结果·116例患者中,100.0%的患者在18F-FDG PET/CT显像中有阳性表现,99.1%的患者有淋巴结异常,85.3%的患者有结外侵犯,其中脾脏、咽淋巴环、骨髓、胃肠道是最常见的结外侵犯部位。与骨髓穿刺结果比较,18F-FDG PET/CT对MCL骨髓侵犯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率分别为43.4%、91.5%和66.0%。与胃镜、肠镜的活检结果比较,18F-FDG PET/CT对胃、肠道浸润的灵敏度分别为100.0%、94.1%,特异度分别为75.0%、100.0%,准确率分别为92.9%、94.7%。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和Ki-67指数在MCL经典型与侵袭性变型间差异显著,且SUVmax与Ki-67指数呈正相关。以SUVmax为10.4作为诊断阈值时,区分MCL经典型及侵袭性变型的灵敏度为73.9%,特异度为77.4%,AUC值为0.797。结论·18F-FDG PET/CT对MCL患者结内外病变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在骨髓浸润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在胃肠道浸润的诊断中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可为MCL骨髓和胃肠道浸润提供非侵入性的、比较可靠的诊断信息,但仍不足以代替病理学检查。SUVmax与Ki-67指数呈正相关。应用SUVmax可以有效区分MCL经典型和侵袭性变型;当SUVmax>10.4时,侵袭性变型可能性更高,否则为经典型;SUVmax可为MCL的治疗策略的选择提供潜在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细胞淋巴瘤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侵袭性变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准备对^(18)F-FDG PET/CT显像胃肠道摄取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胡佳佳 李彪 +6 位作者 朱承谟 江旭峰 张淼 翟歌 孙晨伟 弋贵芝 濮鸣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2-325,共4页
目的探讨肠道准备对18F-FDG PET/CT显像胃肠道摄取的影响。方法60例PET/CT受检者随机分为肠道准备组和未准备的对照组,每组30例。肠道准备组于检查前1天晚8点服用硫酸镁溶液,静脉注射18F-FDG 20 min后所有检查者分次大量饮水充盈胃肠道... 目的探讨肠道准备对18F-FDG PET/CT显像胃肠道摄取的影响。方法60例PET/CT受检者随机分为肠道准备组和未准备的对照组,每组30例。肠道准备组于检查前1天晚8点服用硫酸镁溶液,静脉注射18F-FDG 20 min后所有检查者分次大量饮水充盈胃肠道;肠道准备组于图像采集前30 min肌肉注射山莨菪碱10 mg。对两组图像的胃、小肠、回盲部、升结肠的18F-FDG摄取进行半定量分析比较。结果肠道准备组与对照组的胃、小肠、升结肠的18F-FDG摄取有较大差异,肠道准备后三者的SUVmax均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检查前进行肠道准备可减少18F-FDG PET/CT显像时胃肠道的18F-FDG生理性摄取,有利于正确判读图像,减少假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小肠 肠道准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全身显像辅助诊断小肠肿瘤的价值 被引量:9
16
作者 胡佳佳 王正廷 +3 位作者 钟捷 梁胜 张淼 李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10-613,共4页
目的探讨18F-FDG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全身显像辅助诊断小肠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过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检查、且临床高度怀疑为小肠肿瘤的24例患者的病史资料,将PET/CT检查结果与双气囊... 目的探讨18F-FDG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全身显像辅助诊断小肠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过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检查、且临床高度怀疑为小肠肿瘤的24例患者的病史资料,将PET/CT检查结果与双气囊小肠镜、活检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例经病理证实为肠外恶性肿瘤患者的资料被排除。22例小肠肿瘤患者中,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检出小肠恶性肿瘤16例(小肠恶性肿瘤病灶17处,淋巴结受累27处);小肠良性肿瘤及良性病变4例;1例肠结核患者PET/CT检查结果为假阳性;1例小肠印戒细胞癌患者PET/CT检查结果为假阴性。18F-FDGPET/CT诊断小肠恶性肿瘤的灵敏度为94.12%,特异度为80.00%;阳性预测值为94.12%,阴性预测值为80.00%,诊断准确率为90.91%。结论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检查对小肠恶性肿瘤检测、良恶性鉴别、分期及指导临床治疗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是一种对小肠肿瘤患者无创、无痛、有效的临床辅助诊断显像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肿瘤 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 计算机断层扫描 X线计算机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显像在健康人群中筛查肿瘤的意义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忠毅 管樑 +7 位作者 王超 江旭峰 张立颖 陈刚 张一帆 李培勇 李彪 朱承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健康人群以18F-FDG PET显像进行体检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86例健康人的体检18F-FDG PET显像的资料,定性和半定量分析PET重建图像,并和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8F-FDG PET显像发现恶性病变8例(0.74%),良性病变63例(5.80... 目的探讨健康人群以18F-FDG PET显像进行体检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86例健康人的体检18F-FDG PET显像的资料,定性和半定量分析PET重建图像,并和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8F-FDG PET显像发现恶性病变8例(0.74%),良性病变63例(5.80%);受检者年龄分布以41~60岁组最多,恶、良性病变发现率分别占受检者总人数的0.55%和3.50%。结论18F-FDG PET显像在健康人群,尤其是中年人筛查肿瘤中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肿瘤筛查 健康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标志物(TM)在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赵士艳(综述) 刘兴党 +2 位作者 管樑 聂秀利 严惟力(审校)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4-197,共4页
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是有效治疗癌症的关键。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对于原发肿瘤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能预测疗效和预后。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TM及其应用已成为临床研究肿瘤早期诊断的热点。目前临床使用... 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是有效治疗癌症的关键。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对于原发肿瘤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能预测疗效和预后。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TM及其应用已成为临床研究肿瘤早期诊断的热点。目前临床使用的TM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尚不能达到理想状态,合理选择几种TM进行联检可以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文主要对几种临床上常用的TM和近期发现的有重要应用前景的TM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TM) 肺癌 原发性肝细胞癌 乳腺癌 胰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纤溶酶原Kringle5区的基因克隆的表达及纯化 被引量:7
19
作者 尹桂芝 李彪 +4 位作者 张一帆 尤蓓 赵龙 陆林 于金德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克隆人纤溶酶原Kringle5 (K5 )区基因 ,并进行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及活性鉴定。方法用PCR方法从正常成人肝cDNA库扩增出人纤溶酶原K5区基因 ,构建K5的原核表达载体pET 2 2b(+) K5 6×His,IPTG诱导蛋白表达后经Ni+ -树脂亲和层... 目的克隆人纤溶酶原Kringle5 (K5 )区基因 ,并进行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及活性鉴定。方法用PCR方法从正常成人肝cDNA库扩增出人纤溶酶原K5区基因 ,构建K5的原核表达载体pET 2 2b(+) K5 6×His,IPTG诱导蛋白表达后经Ni+ -树脂亲和层析进行纯化 ,通过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抑制试验检测蛋白活性。结果经PCR成功扩增出了 2 4 3bp的K5区基因 ,测序正确后克隆进大肠杆菌分泌型表达载体pET 2 2b(+) ,重组质粒在BL2 1中成功表达出分子量为 14 0 0 0的蛋白质 ,纯化后的蛋白纯度达95 % ,具有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性的功能 ,K5蛋白浓度为 4 μg/mL时抑制率达 5 0 %。 结论纤溶酶原K5的成功克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型表达载体 纯化 ET 血管内皮细胞 基因克隆 肿瘤 扩增 人纤溶酶原 IPTG cDNA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SPM分析焦虑症患者^(99m)Tc-ECD局部脑血流变化 被引量:7
20
作者 江旭峰 肖泽萍 +3 位作者 李培勇 郭万华 陈钰 朱承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用统计参数地图(statisticalparametricmapping,SPM)软件包分析焦虑症患者局部脑血流(regionalcerebralbloodflow,rCBF)灌注的变化。方法:选择经CCMD-2或ICD-10诊断为焦虑症患者19例,进行脑99mTc-ECD显像,并与23例年龄匹配的健康... 目的:用统计参数地图(statisticalparametricmapping,SPM)软件包分析焦虑症患者局部脑血流(regionalcerebralbloodflow,rCBF)灌注的变化。方法:选择经CCMD-2或ICD-10诊断为焦虑症患者19例,进行脑99mTc-ECD显像,并与23例年龄匹配的健康人作比较。用SPM软件包对脑血流图像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焦虑症患者大脑血流变化情况。结果:焦虑症患者的局部脑血流双侧颞叶、额上回、扣带回明显降低。而在中央前回、额叶眶部、左基底节血流明显升高。结论:焦虑症患者的局部脑血流有明显的变化,且与其发病机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症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