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钾通道Kv1.3介导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功能障碍及神经炎症
1
作者 陈星星 陈正薰 +4 位作者 张蝶 江浩鹏 陶杰 汤乐乐 袁易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01-411,共11页
目的 探讨钾通道Kv1.3敲除对C57BL/6小鼠创伤性脑损伤(TBI)后神经功能障碍及神经炎症的影响。方法 C57BL/6小鼠和纯合Kv1.3基因敲除(Kv1.3 KO)C57BL/6小鼠采用经典的控制性皮质撞击模型构建小鼠TBI模型,设置假手术组、C57BL/6小鼠TBI模... 目的 探讨钾通道Kv1.3敲除对C57BL/6小鼠创伤性脑损伤(TBI)后神经功能障碍及神经炎症的影响。方法 C57BL/6小鼠和纯合Kv1.3基因敲除(Kv1.3 KO)C57BL/6小鼠采用经典的控制性皮质撞击模型构建小鼠TBI模型,设置假手术组、C57BL/6小鼠TBI模型组(TBI组)和Kv1.3 KO C57BL/6小鼠TBI模型组(TBI+Kv1.3 KO组)。造模1、2和3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海马组织Kv1.3、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0 mRNA表达水平。造模1和3周,Western印迹检测海马组织Kv1.3蛋白表达水平;造模3周,Western印迹检测海马组织IL-1β、IL-6、TNF-α和IL-10蛋白表达水平;造模3周,免疫荧光法测定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标志物离子钙结合衔接蛋白1(IBA1)分别与Kv1.3、IL-1β和TNF-α共标的细胞数;造模3周,膜片钳记录原代小胶质细胞Kv1.3通道电流。造模1和3周,通过行为学神经功能损伤评分(NSS)、爬杆和滚轮实验考察TBI小鼠的运动功能;造模3周,开放场、Morris水迷宫和Y迷宫实验考察TBI小鼠的认知功能。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造模1、2和3周,TBI组海马组织Kv1.3和IL-1β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TNF-α mRNA的表达水平仅在造模2和3周后明显升高,而IL-6和IL-10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造模1和3周,TBI组海马组织Kv1.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造模3周,TBI组海马组织IL-1β和TNF-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IL-6和IL-10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造模3周,TBI组原代小胶质细胞Kv1.3电流密度显著升高。造模3周,TBI组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标志物IBA1分别与Kv1.3、IL-1β和TNF-α共标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与假手术组相比,造模1和3周,TBI组小鼠NSS得分显著升高、小鼠完全掉头成功率显著降低及爬至杆底的时间显著增加;造模3周,TBI组小鼠在开放场中活动的总距离、在开放场中间区域的活动时间、穿越平台次数、在目标象限活动的时间以及自发交替率均显著减少。与TBI组相比,造模1和3周,TBI+Kv1.3 KO组小鼠NSS得分显著降低、小鼠完全掉头成功率显著升高及爬至杆底的时间明显降低;造模3周,TBI+Kv1.3 KO组小鼠在滚轴上持续跑动所坚持的时间、在开放场中活动的总距离、在中央区域停留时间、穿越平台次数、在目标象限活动时间以及自发交替率均显著增加。造模1和3周,与TBI组相比,TBI+Kv1.3 KO组小鼠海马组织中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的m 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钾通道Kv1.3敲除可缓解TBI后C57BL/6小鼠的神经功能障碍和神经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小胶质细胞 钾通道Kv1.3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素性小汗腺汗孔瘤
2
作者 王海瑞 俞爱华 +3 位作者 齐丹丹 李婷 周红 胡阳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7-159,共3页
报告1例色素性小汗腺汗孔瘤患者。头部结节8年。皮肤科检查:头顶部黑褐色结节,表面乳头状突起。皮肤镜检查:大的蓝灰色卵圆形巢,散在蓝灰色、棕色球和点,大小不一粉红色及褐黑色半球形突起,粉色无结构区,周边可见短小线状血管。皮损组... 报告1例色素性小汗腺汗孔瘤患者。头部结节8年。皮肤科检查:头顶部黑褐色结节,表面乳头状突起。皮肤镜检查:大的蓝灰色卵圆形巢,散在蓝灰色、棕色球和点,大小不一粉红色及褐黑色半球形突起,粉色无结构区,周边可见短小线状血管。皮损组织病理:表皮角化不全,境界清楚的瘤细胞团,从表皮向下延伸入真皮,瘤细胞为小立方细胞,胞核呈圆形,深嗜碱性,未见明显核分裂像,可见导管分化,部分肿瘤区域可见色素颗粒。诊断:色素性小汗腺汗孔瘤。治疗:手术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汗腺汗孔瘤 色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