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氢冶金工艺及氢基竖炉用耐火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天任 王战民 +2 位作者 秦红彬 梁成凯 李旭治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269,共7页
在倡导节能减排的双碳目标背景下,钢铁行业氢冶金相关工艺技术正不断进步。随着氢还原竖炉冶炼工艺的发展和推广,对于氢基竖炉用耐火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关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综述了氢冶金相关原理及工艺技术的研究发展现状,... 在倡导节能减排的双碳目标背景下,钢铁行业氢冶金相关工艺技术正不断进步。随着氢还原竖炉冶炼工艺的发展和推广,对于氢基竖炉用耐火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关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综述了氢冶金相关原理及工艺技术的研究发展现状,介绍了H2气氛下耐火材料的服役行为和氢基竖炉用耐火材料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氢基竖炉用耐火材料的研究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冶金 氢基竖炉 耐火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Fe基催化剂对酚醛树脂结合低碳MgO-C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海山 卢咏明 +4 位作者 张小红 陈平安 王百帅 李享成 朱伯铨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09-412,419,共5页
在低碳MgO-C材料的结合剂酚醛树脂中加入自制的FeMo合金粉和FeNi合金粉,研究其对低碳MgO-C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FeMo合金粉和FeNi合金粉后,低碳MgO-C材料试样的致密度、常温力学性能和抗热震性能均提高,试样中晶态碳和镁铝尖... 在低碳MgO-C材料的结合剂酚醛树脂中加入自制的FeMo合金粉和FeNi合金粉,研究其对低碳MgO-C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FeMo合金粉和FeNi合金粉后,低碳MgO-C材料试样的致密度、常温力学性能和抗热震性能均提高,试样中晶态碳和镁铝尖晶石的量增多,碳纳米管的长径比和镁铝尖晶石的晶粒尺寸增大。添加FeNi合金粉的效果好于添加FeMo合金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耐火材料 MgO-C材料 酚醛树脂 碳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硼对Al_(2)O_(3)-SiC-C质浇注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邵荣丹 鞠茂奇 +4 位作者 程水明 夏昌勇 李旭治 张寒 单江博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0-233,共4页
为了利用氧化硼“间接烧结”特性,进一步提升Al_(2)O_(3)-SiC-C质浇注料的力学性能,以氧化硼(≤0.075 mm)为助烧剂,制备了以FM60莫来石颗粒、致密刚玉、碳化硅、α-Al_(2)O_(3)微粉等为主要原料的浇注料,探究了氧化硼细粉加入量(加入质... 为了利用氧化硼“间接烧结”特性,进一步提升Al_(2)O_(3)-SiC-C质浇注料的力学性能,以氧化硼(≤0.075 mm)为助烧剂,制备了以FM60莫来石颗粒、致密刚玉、碳化硅、α-Al_(2)O_(3)微粉等为主要原料的浇注料,探究了氧化硼细粉加入量(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0、0.2%、0.4%和0.6%)对Al_(2)O_(3)-SiC-C质浇注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氧化硼细粉会显著提升浇注料的加水量,但其有利于晶须状莫来石的生成,从而加强骨料和基质间的结合强度,试样的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提升。但当氧化硼细粉加入量提高至0.6%(w)时,试样中莫来石晶须长径比减小,试样的强度降低。综合以上结果,氧化硼最佳加入量为0.4%(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_(2)O_(3)-SiC-C质 浇注料 氧化硼 莫来石晶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锆碳质转炉挡渣闸阀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郁书中 廖宁 +3 位作者 李亚伟 彭学峰 桑绍柏 崔任渠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63-368,共6页
主要研究了膨胀石墨含量对低碳铝碳耐火材料的显微结构,力学性能和抗热震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含量的膨胀石墨引入铝锆碳质转炉挡渣闸阀中,考察了转炉挡渣闸阀的现场服役行为。结果表明:膨胀石墨引入铝碳耐火材料中有助于促进碳... 主要研究了膨胀石墨含量对低碳铝碳耐火材料的显微结构,力学性能和抗热震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含量的膨胀石墨引入铝锆碳质转炉挡渣闸阀中,考察了转炉挡渣闸阀的现场服役行为。结果表明:膨胀石墨引入铝碳耐火材料中有助于促进碳化硅晶须的生长;正是由于碳化硅晶须以及膨胀石墨自身的强韧化作用,铝碳耐火材料热震后的残余强度由空白样的4.87 MPa提高至9.31 MPa,残余强度保持率由38%提高至54%。工业试验结果显示引入0.5wt%膨胀石墨的铝锆碳质转炉挡渣闸阀的平均使用寿命较传统滑板提高0.77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挡渣闸阀 膨胀石墨 力学性能 抗热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不烧镁橄榄石的镁质中间包涂料对汽车板钢洁净度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郁书中 彭学峰 +2 位作者 崔任渠 刘正龙 邓承继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1-105,共5页
采用市售镁质中间包涂料和添加20%(w)不烧镁橄榄石颗粒的镁质中间包涂料分别制备坩埚试样,将汽车板钢样置于坩埚孔中,在真空碳管炉中于氩气保护下经1 600℃分别热处理1 h或2 h,以研究含不烧镁橄榄石的镁质中间包涂料对钢中Al、Si、Mn、P... 采用市售镁质中间包涂料和添加20%(w)不烧镁橄榄石颗粒的镁质中间包涂料分别制备坩埚试样,将汽车板钢样置于坩埚孔中,在真空碳管炉中于氩气保护下经1 600℃分别热处理1 h或2 h,以研究含不烧镁橄榄石的镁质中间包涂料对钢中Al、Si、Mn、P和T. C、T. O、T. N、T. S的含量,以及钢中夹杂物尺寸、形貌和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样在1 600℃下与两种中间包涂料作用后,钢中Si含量均降低,P、Al含量均增加,Mn含量变化不大,T. N、T. S含量均增加;而T. O含量在与两种涂料作用1 h后略有降低,但延长至2 h后,T. O含量又增加,且以添加不烧镁橄榄石的增加明显。钢中的夹杂物尺寸在与两种涂料相互作用后均有所增大,且以未加不烧镁橄榄石的增大明显,夹杂物的成分从原始钢样中较为单一的Al_2O_3、Mn O以及TiO_x等变化为成分复杂的(P,Si) O-MnS、SiO_2-Al_2O_3以及MgO-Mn(O,S)-(Al,Ti,Si) O等复合氧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包 镁质涂料 镁橄榄石 洁净钢 夹杂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硅合金微胶囊的制备与热学性能研究
6
作者 王瑶 张美杰 +4 位作者 张小红 夏求林 韩藏娟 顾华志 卢咏明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15-422,共8页
以不同硅含量的铝硅合金微粉为原料,采用加压水蒸气腐蚀结合高温焙烧方法,制备了铝硅合金微胶囊,研究了硅含量和焙烧温度对微胶囊微观结构和热学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微胶囊壳层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亚共晶铝硅(Al-10Si)和共晶铝硅(Al-1... 以不同硅含量的铝硅合金微粉为原料,采用加压水蒸气腐蚀结合高温焙烧方法,制备了铝硅合金微胶囊,研究了硅含量和焙烧温度对微胶囊微观结构和热学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微胶囊壳层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亚共晶铝硅(Al-10Si)和共晶铝硅(Al-12Si)合金形成Al-Si@Al 2O 3微胶囊的焙烧温度为1100℃;过共晶铝硅(Al-30Si)合金形成Al-Si@Al 2O 3-AlOOH微胶囊焙烧温度为800℃;随着硅含量的增加,铝硅合金原料及所制微胶囊的储热密度均逐渐降低;另外,3种不同硅含量微胶囊的相变潜热保持率均大于65%,经50次热循环后,亚共晶和共晶铝硅合金微胶囊相变潜热保持率大于91%,过共晶铝硅合金微胶囊相变潜热保持率为86.4%。由此可见,采用加压水蒸气腐蚀结合高温焙烧法所制得的亚共晶铝硅(Al-10Si)合金微胶囊相变潜热值高,热循环稳定性好,更适宜作为工业用高温相变储热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I合金 硅含量 微胶囊 焙烧温度 热学性能 潜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_2N_2O对MgO-MA不烧砖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彭学峰 曾建 +4 位作者 郁书中 聂建华 崔任渠 蔡玮 梁永和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17-421,共5页
为了获得具有优良性能的RH炉用MgO-MA不烧砖,以5~3、3~1和<1 mm的电熔镁砂为骨料,<0. 088 mm的电熔镁砂粉、<0. 044 mm的镁铝尖晶石粉、金属铝粉、硅粉为基质,实验室合成的氧氮化硅(Si_2N_2O)为外加剂,热固性酚醛树脂为结合... 为了获得具有优良性能的RH炉用MgO-MA不烧砖,以5~3、3~1和<1 mm的电熔镁砂为骨料,<0. 088 mm的电熔镁砂粉、<0. 044 mm的镁铝尖晶石粉、金属铝粉、硅粉为基质,实验室合成的氧氮化硅(Si_2N_2O)为外加剂,热固性酚醛树脂为结合剂,制备了MgO-MA不烧砖。研究了外加剂Si_2N_2O加入量(w)分别为0、1%、2%、3%和4%时对MgO-MA不烧砖物理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经200℃烘24 h后的试样,随着Si_2N_2O加入量增多,影响了颗粒与基质之间结合的紧密程度,导致结构变疏松,使得试样体积密度、抗折强度和耐压强度逐渐降低,热震后强度保持率先升高后降低。2)经1 550℃保温3 h热处理后的试样,因加入适量的Si_2N_2O分解生成的SiO2与MgO反应生成了适量的镁橄榄石(Mg2SiO4),提高了试样的抗折强度和耐压强度; Si_2N_2O加入量过多又会使试样内部产生微裂纹而导致性能下降。综合来看,Si_2N_2O的最佳加入量为1%~2%(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氮化硅 镁铝尖晶石 不烧砖 镁橄榄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