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哲学生产者、哲学消费者与原始文本的元哲学价值
- 1
-
-
作者
伊桑·兰德斯
马妮(译)
李大强(校)
-
机构
瑞士苏黎世大学哲学系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吉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
-
出处
《哲学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8-195,共18页
-
基金
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项目阶段性成果。
-
文摘
近年来,在哲学认识论的研究中形成了两种对立的方法论。传统阵营以实验哲学及其支持者为主,依据人们对哲学著作的反应或直觉来推断哲学认识论。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学者追从多伊奇和卡佩伦,将实验数据搁置一边,转而依据对哲学名著文本的仔细研究作出推论。换句话说,争论发生在两个阵营之间:以哲学消费(哲学阅读和理解)为中心,以哲学生产(写作)为中心。本文研究以哲学原始文本以及哲学生产的其他证据为中心的动机,并指出此种观点的不足之处。根据希尔斯对传播(propagation)与传递(transmission)的区分,文章认为哲学的社会认识论并不能证明近来对哲学原始文本的关注是合理的。因为哲学消费者的哲学知识很可能只是受哲学生产者的启发,而不是以生产者的认识论状态为基础,所以实验哲学一直以来都是正确的——如果我们想知道哲学的认识论立场(standing),就需要从哲学的消费者那里寻找答案。
-
关键词
直觉
思想实验
案例方法
文本分析
证词
元哲学
-
分类号
B516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