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琼海市行剖宫产的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龙海燕 陈虹甸 王世祥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7期119-122,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琼海市行剖宫产的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9月琼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31例行剖宫产的高龄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产妇产后出血发生情况,将其分别纳入产后出血组和对照组,计算行剖宫产的... 目的分析影响琼海市行剖宫产的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9月琼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31例行剖宫产的高龄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产妇产后出血发生情况,将其分别纳入产后出血组和对照组,计算行剖宫产的高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并比较两组产妇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琼海市行剖宫产的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331例行剖宫产的高龄产妇中,38例发生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1.48%,其中78.95%(30/38)发生于产后2 h内;产妇出血量为1082~1517 ml,平均(1195.48±226.04)ml。两组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流产史、宫缩乏力、前置胎盘产妇占比和巨大儿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妊娠高血压、流产史、宫缩乏力、前置胎盘、巨大儿均为影响琼海市行剖宫产的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琼海市行剖宫产的高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较高,其原因包括妊娠高血压、流产史、胎盘因素等,应针对高危产妇开展全面和科学的预防与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产妇 剖宫产 产后出血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可毛色二孢菌致真菌性角膜炎1例及文献回顾分析
2
作者 陈映 李洪 +3 位作者 王会玉 黄广定 王琼瑛 李小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8-624,共7页
目的 报道1例可可毛色二孢菌致真菌性角膜炎病例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以期加深对此种少见病原体引起真菌性角膜炎的诊疗经验。方法 采集该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角膜刮片标本进行革兰染色、荧光染色后直接显微镜镜检和分离培养,利用基质辅... 目的 报道1例可可毛色二孢菌致真菌性角膜炎病例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以期加深对此种少见病原体引起真菌性角膜炎的诊疗经验。方法 采集该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角膜刮片标本进行革兰染色、荧光染色后直接显微镜镜检和分离培养,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技术和靶向DNA测序对菌株进行鉴定,同时进行药敏试验。汇总文献,整理该病原菌引起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数据。结果 角膜刮片标本镜下可见有隔真菌菌丝,培养后经MALDI-TOF MS和靶向DNA测序鉴定为可可毛色二孢菌。微量稀释法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泊沙康唑、氟康唑、5-氟胞嘧啶、米卡芬净、卡泊芬净、阿尼芬净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0.25、>8、0.25、>256、8、16、2、0.25μg/mL。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真菌治疗方案,患者恢复良好。结论 可可毛色二孢菌是引起真菌性角膜炎的少见病原体,实验室提供快速镜检结果,并采用MALDI-TOF MS和靶向DNA测序鉴定技术作为检测少见病原体的有效手段,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可为临床医生正确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该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可毛色二孢菌 真菌性角膜炎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罕见鼠咬热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映 黄壮福 +1 位作者 王会玉 王宇萌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6-730,共5页
鼠咬热,也称为链杆菌病、螺旋体热,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通常表现为急性发热、皮疹和关节炎[1]。该病通过啮齿动物咬伤或受污染的食物和水源传播给人类[2]。它是一种罕见疾病,主要由螺杆菌属和链杆菌属引起,链杆菌属主要有念珠状链杆菌(S... 鼠咬热,也称为链杆菌病、螺旋体热,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通常表现为急性发热、皮疹和关节炎[1]。该病通过啮齿动物咬伤或受污染的食物和水源传播给人类[2]。它是一种罕见疾病,主要由螺杆菌属和链杆菌属引起,链杆菌属主要有念珠状链杆菌(Streptobacillus moniliformis)、澳洲弹鼠链杆菌(Streptobacillus notomytis)等,这些细菌常常定植于啮齿动物的鼻咽部和口腔[3]。鼠咬热大多数病例报道多见于小螺菌和念珠状链杆菌,由澳洲弹鼠链杆菌引起的鼠咬热病例很罕见,国外目前仅有6例报道,国内目前未见相关报道。现将在海南发现被老鼠咬伤后由澳洲弹鼠链杆菌引起的鼠咬热病例进行首次报道并通过文献回顾分析其感染途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咬热 澳洲弹鼠链杆菌 16S r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菌性足菌肿2例及文献回顾分析
4
作者 陈映 王会玉 +1 位作者 尚振龙 曾繁宽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78-1183,共6页
真菌性足菌肿是一种长期存在于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慢性肉芽肿性病变,常见于田间工作者被土壤中、植物或荆棘上的刺扎伤皮下组织而引起的真菌感染。真菌性足菌肿的病例国内少见。本文报告2例分别由灰色马杜拉菌和黄曲霉感染导致的真菌性足... 真菌性足菌肿是一种长期存在于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慢性肉芽肿性病变,常见于田间工作者被土壤中、植物或荆棘上的刺扎伤皮下组织而引起的真菌感染。真菌性足菌肿的病例国内少见。本文报告2例分别由灰色马杜拉菌和黄曲霉感染导致的真菌性足菌肿,予以手术清创及抗真菌药物治疗后好转的病例,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真菌性足菌肿的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足菌肿 真菌培养 组织病理 影像学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急性腹泻流行病学的病源学调查 被引量:42
5
作者 胡莉 王燕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9期2339-2342,共4页
目的:调查发生小儿急性腹泻流行病因,探讨病原微生物检验情况,为该病的预防和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我中心收录的562例急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采集患儿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与鉴定,统计微生物微生... 目的:调查发生小儿急性腹泻流行病因,探讨病原微生物检验情况,为该病的预防和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我中心收录的562例急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采集患儿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与鉴定,统计微生物微生物分布特点,分析其相关特性。结果:小儿急性腹泻多见于1~2岁之间的男性,发病时间多集中于6~8月份;562例患儿中共检测出489株微生物,病毒所占比例最高,其中人轮状病毒占30.67%,志贺菌占总微生物20.65%,为致病菌中检出率最高的微生物;轮状病毒感染腹泻主要流行于冬季,而细菌感染腹泻和杯状病毒性腹泻流行于夏秋季6~8月。结论:小儿急性腹泻多发于1~2岁男性患儿,微生物检验以病毒为主,应根据感染微生物类型采取针对性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腹泻 流行病学 病原菌 病毒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联合肠溶阿司匹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庭学 吴国平 王光余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1296-1297,1300,共3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肠溶阿司匹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5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4例,对照组61例,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肠溶阿司匹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5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4例,对照组61例,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口服阿托伐他汀联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血清TNF-αI、L-6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颈动脉平均斑块数量、颈动脉管腔直径、平均斑块面积和血清TNF-αI、L-6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颈动脉平均斑块数量、平均斑块面积以及血清TNF-α含量均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肠溶阿司匹林可显著调节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炎性细胞因子,通过抑制炎症损伤,发挥抗颈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肠溶阿司匹林 颈动脉粥样硬化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桂温胆定志汤治疗外伤性癫痫临床疗效 被引量:8
7
作者 郭子泉 黄泳 +1 位作者 王盛 陈太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72-1274,共3页
目的:观察和探讨柴桂温胆定志汤治疗外伤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外伤性癫痫患者6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丙戊酸钠片(德巴金)治疗,观察组... 目的:观察和探讨柴桂温胆定志汤治疗外伤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外伤性癫痫患者6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丙戊酸钠片(德巴金)治疗,观察组患者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柴桂温胆定志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脑电图的改变,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4%,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6.45%,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03%(P〈0.05);(2)观察组患者的脑电图积分、中医症候积分、实验室指标的改善水平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的癫痫发作次数、每次癫痫发作持续时间也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柴桂温胆定志汤治疗外伤性癫痫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用药更为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桂温胆定志汤 外伤性癫痫 临床疗效 脑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38
8
作者 何晓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2063-2065,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8例乳腺癌患者及67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超声声像图,对乳腺癌二维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特点进行总结。结果乳腺癌与...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8例乳腺癌患者及67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超声声像图,对乳腺癌二维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特点进行总结。结果乳腺癌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肿块二维超声声像图表现存在差别。CDFI示乳腺癌肿块内血流显示率为95.6%(65/68),乳腺良性肿瘤患者肿块内血流显示率为47.8%(32/67)。乳腺癌患者肿块内血流分级较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高(P<0.01);其动脉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PSV)及阻力指数(RI)显著高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其肿块多表现为伸入性动脉血管(76.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内部或周围,或异常回声区内探及丰富血流信号,流速曲线显示为高速高阻时,应高度怀疑乳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乳腺肿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4
9
作者 符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5期2649-2649,共1页
目的:总结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疝及股疝121例的临床体会。方法:使用美国巴德公司的疝环充填物及网状补片对121例各类腹股沟疝及股疝患者进行无张力修补治疗,对手术指征,术后患者自主能力的恢复,切口的疼痛时间、并发... 目的:总结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疝及股疝121例的临床体会。方法:使用美国巴德公司的疝环充填物及网状补片对121例各类腹股沟疝及股疝患者进行无张力修补治疗,对手术指征,术后患者自主能力的恢复,切口的疼痛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及复发率进行观察。结果:本术式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具有方法简便,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手术指征宽,复发率低的优点。结论:本术式是一种更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和疝的病理生理特点的手术方法,易于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修复手术 外科 无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740-742,共3页
目的:观察降纤酶对急性脑梗死(ACT)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发病在72h内的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降纤酶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40例,治疗14d,观察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并评定临床治疗效果。结果:FIB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 目的:观察降纤酶对急性脑梗死(ACT)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发病在72h内的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降纤酶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40例,治疗14d,观察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并评定临床治疗效果。结果:FIB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4h内开始治疗的患者显效率高于24h后开始治疗的患者(P<0.05)。结论:降纤酶治疗ACT,安全有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降纤酶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急性期昏迷患者应用通腑开窍汤治疗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亚丹 龙登毅 麦鸿飞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9期1721-1723,共3页
目的:探讨通腑开窍汤对脑梗死急性期昏迷患者影响性,以期提高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4年5月46例脑梗死急性期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对照组23例,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23例,加用通腑开窍汤治疗,观察治疗后在清醒时间和相关指... 目的:探讨通腑开窍汤对脑梗死急性期昏迷患者影响性,以期提高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4年5月46例脑梗死急性期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对照组23例,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23例,加用通腑开窍汤治疗,观察治疗后在清醒时间和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治愈率21.74%、总有效率82.61%,观察组治愈率43.48%、总有效率95.6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平均清醒时间为(6.23±1.13)d,观察组平均清醒时间为(4.11±0.88)d,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在GCS评分、ADL评分、t-PA上较治疗前比较显著升高,NIHSS评分、PAI较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治疗前后2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GCS评分、ADL评分、t-PA较对照组治疗后升高更明显,NIHSS评分、PAI下降下降更明显,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腑开窍汤能缩短脑梗死急性期昏迷时间,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腑开窍汤 脑梗死 急性期昏迷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微泡介导miR-126通过调节CRK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敏 王健宝 杨大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967-1972,共6页
目的:探究超声-微泡介导的miR-126通过调节CRK对乳腺癌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qPCR检测miR-126在乳腺癌组织和乳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利用超声技术制备脂质微泡以探究超声-微泡介导的miR-126对乳... 目的:探究超声-微泡介导的miR-126通过调节CRK对乳腺癌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qPCR检测miR-126在乳腺癌组织和乳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利用超声技术制备脂质微泡以探究超声-微泡介导的miR-126对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EdU染色、Transwell和流式细胞术分别用于检测MDA-MB-231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情况。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RK的mRNA和蛋白水平。此外,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Caspase-3和pro-Caspase-3的蛋白水平。结果:miR-126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中表达下调。过表达miR-126抑制乳腺癌细胞活力和侵袭能力,促进细胞凋亡。超声-微泡介导的miR-126进一步增强了miR-126对乳腺癌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另外,miR-126通过调节CRK从而抑制乳腺癌细胞的活力。结论:miR-126过表达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活力,超声-微泡介导的miR-126进一步增强了miR-126对乳腺癌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本研究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分子靶标和治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超声微泡 MIR-126 C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扎格雷钠联合灯盏花素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回顾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世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160-162,共3页
目的对老年短暂性脑出血发作(TIA)患者应用奥扎格雷钠与灯盏花素联合治疗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将2009年2月—2015年2月海南省琼海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6例老年TIA患者纳入研究中,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 目的对老年短暂性脑出血发作(TIA)患者应用奥扎格雷钠与灯盏花素联合治疗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将2009年2月—2015年2月海南省琼海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6例老年TIA患者纳入研究中,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应用奥扎格雷钠治疗,研究组同时联用灯盏花素治疗,治疗2周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81.3%,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测定,两组患者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及颈动脉峰流速、平均流速、血小板聚集率均有改善,但研究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奥扎格雷钠和灯盏花素联合治疗老年TIA,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且安全性较高,有着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扎格雷钠 灯盏花素 老年短暂性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2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翠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445-446,共2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院ICU收治的20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20例,病情好转19例,有效率为95%;对照组20例,病情好转14例,死亡6例,有... 目的:分析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院ICU收治的20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20例,病情好转19例,有效率为95%;对照组20例,病情好转14例,死亡6例,有效率为70%。结论:应用BIPAP无创通气治疗是抢救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水肿 呼吸 人工 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盘早剥5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秋霞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719-720,723,共3页
目的:提高对妊娠晚期胎盘早剥的预防、早期诊断及积极治疗。方法:回顾性研究2003年1月~2007年10月52例妊娠晚期胎盘早剥的病例,分析其发病原因、症状、体征、分娩方式、母婴结局及早期识别。结果:妊娠晚期胎盘早剥的手术率为80.7... 目的:提高对妊娠晚期胎盘早剥的预防、早期诊断及积极治疗。方法:回顾性研究2003年1月~2007年10月52例妊娠晚期胎盘早剥的病例,分析其发病原因、症状、体征、分娩方式、母婴结局及早期识别。结果:妊娠晚期胎盘早剥的手术率为80.76%。产后出血、死胎、死产、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均高于同期住院分娩的发病率。结论:胎盘早剥对母婴生命威胁大,应加强预防,及时诊断及正确治疗可改善母婴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早剥 妊娠末期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陈旧性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治疗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龙鹤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1期13-14,19,共3页
作者对24例儿童陈旧性肱骨髁上骨折畸形愈合、影响肘关节功能恢复的病人经手术治疗,发现影响关节功能活动的主要原因是鹰咀窝及冠状窝部位的骨痂增生及骨折近端前下方移位,妨对肘关节屈伸功能。认为:清除该二部位增生分痂以及使骨... 作者对24例儿童陈旧性肱骨髁上骨折畸形愈合、影响肘关节功能恢复的病人经手术治疗,发现影响关节功能活动的主要原因是鹰咀窝及冠状窝部位的骨痂增生及骨折近端前下方移位,妨对肘关节屈伸功能。认为:清除该二部位增生分痂以及使骨折得以满意复位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 肱骨髁上骨折 内固定 儿童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膝损伤的治疗——附27例报告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龙鹤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67-69,72,共4页
报告27例由车祸所致的浮膝损伤的治疗。骨折部位愈近膝关节,膝浮动愈明显,愈易损伤月国动脉。早期消除膝浮动、采用坚强内固定是处理此种损伤的有效方法。对开放性及不稳定性骨折,膝浮动明显者采取股骨及胫骨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治... 报告27例由车祸所致的浮膝损伤的治疗。骨折部位愈近膝关节,膝浮动愈明显,愈易损伤月国动脉。早期消除膝浮动、采用坚强内固定是处理此种损伤的有效方法。对开放性及不稳定性骨折,膝浮动明显者采取股骨及胫骨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对闭合性及稳定性骨折、膝浮动不明显者采取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根据全身情况决定胫骨骨折内固定或外固定。本组治疗结果优良率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膝 骨折 内固定 下肢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来物种红耳龟的卵泡发育研究
18
作者 李闯 傅丽容 +2 位作者 马凯 李敏 史海涛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3-716,721,共5页
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期间,于海南岛万泉河琼海段的沙洲岛开展外来物种红耳龟野外繁殖生态研究。通过笼捕等方法获得54个红耳龟样本,所有样本采用超声波技术检测其卵泡数量和大小。结果显示红耳龟的卵泡在9月开始生长发育,次年6月达到... 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期间,于海南岛万泉河琼海段的沙洲岛开展外来物种红耳龟野外繁殖生态研究。通过笼捕等方法获得54个红耳龟样本,所有样本采用超声波技术检测其卵泡数量和大小。结果显示红耳龟的卵泡在9月开始生长发育,次年6月达到最大(16.6 mm±3.9 mm,n=39),随后逐渐减小,各月卵泡直径平均值大于9.0 mm(6.0-33.7 mm,n=426);卵泡数量于1月开始增加,3月份达到最多(45±4,n=4),随后逐渐减少。推测研究区域内的红耳龟年繁殖频次为2.48窝/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耳龟 繁殖周期 卵泡发育 超声波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托洛尔对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
19
作者 吴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患者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陈旧性心梗患者48例,心功能(NYHA)Ⅱ~Ⅲ级,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6个月,观察美托洛尔对心室重构、心功能的影响,采用超声心动图进...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患者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陈旧性心梗患者48例,心功能(NYHA)Ⅱ~Ⅲ级,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6个月,观察美托洛尔对心室重构、心功能的影响,采用超声心动图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美托洛尔平均用量(39.8±13.8)mg/d,治疗6个月,反映左室重构的可靠指标(LVID、LVMW)、左室收缩功能的可靠指标(LVEDV、LVESV、EF)及反映左室舒张功能的指标(E、A、E/A比值)均有明显改善(P均<0.01)。上述指标对照组改善不明显。临床疗效判断:治疗组显效71.4%,有效21.4%,总有效率为92.8%;对照组显效10%,有效50%,总有效率为60%;治疗组1例死亡(死亡率3.5%),而对照组死亡4例(死亡率20%)。结论:美托洛尔在强心、利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基础上,应用美托洛尔能显著改善陈旧性心梗患者的心功能、心室重构,同时可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托洛尔 陈旧性心肌梗死 左室重构 心功能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并发脑梗塞14例诊治体会
20
作者 王志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5期294-295,共2页
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或者由于气管阻塞、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容易形成肺性脑病,出现意识障碍.而肺心病合并脑梗塞,由于脑细胞缺血、缺氧,脑水肿也导致意识障碍,尤其是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脑梗塞,其临... 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或者由于气管阻塞、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容易形成肺性脑病,出现意识障碍.而肺心病合并脑梗塞,由于脑细胞缺血、缺氧,脑水肿也导致意识障碍,尤其是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脑梗塞,其临床症状与肺性脑病相似,容易被肺性脑病症状所掩盖而使脑梗塞漏诊,以致延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气肿 肺心病 脑梗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