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体生态公益林经营承包制和股份经营制管理的探讨--以理县集体公益林管理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衡理 王晓琴 《四川林业科技》 2017年第2期124-127,共4页
针对我国林改后集体公益林管理现状,分析了采取家庭经营承包制的集体公益林管理问题,结合理县的管理实践,探讨了理县采取的股份经营制集体公益林管理方法。分析认为,家庭经营承包制和股份经营制哪种制度更适合集体公益林,不能一概而论,... 针对我国林改后集体公益林管理现状,分析了采取家庭经营承包制的集体公益林管理问题,结合理县的管理实践,探讨了理县采取的股份经营制集体公益林管理方法。分析认为,家庭经营承包制和股份经营制哪种制度更适合集体公益林,不能一概而论,需要针对各地的林业、经济和社会等情况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 公益林 经营承包制 股份经营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坝州理县生态护林员公益岗位管理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怀君 李丹 《绿色科技》 2019年第3期138-140,共3页
分析了理县生态护林员公益岗位管理现状,指出了阿坝州生态护林员公益岗位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从调节生态护林员分布、完善管理机制、建立生态护林员公益的动态退出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护林员 管理现状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岷江上游干旱半干旱河谷区生境分类研究——以杂谷脑河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廖清贵 陈俊华 +4 位作者 谢天资 黎燕琼 龚固堂 卿刚 慕长龙 《四川林业科技》 2016年第4期1-7,共7页
以岷江上游杂谷脑干旱河谷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实地调查资料,结合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数据和林地保护利用资料,根据地形、土壤、水分、植被等因子对该区域河谷地带、阴坡和阳坡的生境分别进行了分类,为该区域的生境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以岷江上游杂谷脑干旱河谷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实地调查资料,结合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数据和林地保护利用资料,根据地形、土壤、水分、植被等因子对该区域河谷地带、阴坡和阳坡的生境分别进行了分类,为该区域的生境质量评价提供依据,也为人工造林中树种选择及造林模式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同时也为类似困难立地条件地区的人工植被恢复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上游 杂谷脑河 干旱半干旱河谷区 生境分类 主成份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要素配方施肥对梁山慈竹发笋及新竹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闵安民 郑繁荣 +6 位作者 杨昌旭 王宇 张小平 干少雄 刘千里 沈丽 李红霞 《四川林业科技》 2019年第2期36-41,共6页
在乐山市沐川县钙质紫色土立地条件下,对梁山慈竹开展氮、磷、钾、硅四要素肥料的配方施肥研究,探讨梁山慈竹适宜的施肥配方,为生产上梁山慈竹合理施肥提供依据。采用L_9(3~4)正交设计氮、磷、钾、硅肥料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四种肥... 在乐山市沐川县钙质紫色土立地条件下,对梁山慈竹开展氮、磷、钾、硅四要素肥料的配方施肥研究,探讨梁山慈竹适宜的施肥配方,为生产上梁山慈竹合理施肥提供依据。采用L_9(3~4)正交设计氮、磷、钾、硅肥料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四种肥料对梁山慈竹竹笋、新竹的肥效排序是硅肥>钾肥,氮肥>磷肥,对梁山慈竹退笋、退笋率的影响效果排序是硅肥>钾肥>磷肥>氮肥。试验处理间梁山慈竹的竹笋、新竹数量差异极显著,退笋数量差异不显著。在钙质紫色土上,梁山慈竹年施肥量的适宜施肥配方为尿素650 g·丛^(-1)+过磷酸钙400 g·丛^(-1)+氯化钾120 g·丛^(-1)+硅钾肥600 g·丛^(-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山慈竹 配方施肥 竹笋 退笋 新竹 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林盘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泓 黄劲松 +5 位作者 黎燕琼 郑绍伟 刘文斌 陈俊华 龚固堂 慕长龙 《四川林业科技》 2016年第3期49-53,共5页
川西林盘是传统农耕时代文明的结晶与传承和重要栖息地,也是成都市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川西林盘被越来越越多的人所关注。本文从川西林盘的定义、林盘类型、结构组成、林盘的价值... 川西林盘是传统农耕时代文明的结晶与传承和重要栖息地,也是成都市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川西林盘被越来越越多的人所关注。本文从川西林盘的定义、林盘类型、结构组成、林盘的价值、川西林盘的保护与发展等方面对其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并重点分析了川西林盘目前所面临的问题,针对川西林盘保护对策和今后的发展开展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林盘 研究进展 保护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地震灾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评价与筛选 被引量:8
6
作者 杨昌旭 李勇 +9 位作者 杨志刚 何建社 冯秋红 刘兴良 潘红丽 闵安民 王丽 王宇 张利 刘千里 《四川林业科技》 2017年第3期11-21,共11页
由于大地震对区域环境的干扰强烈且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灾区灾害的治理和生态环境的恢复是灾后重建的重要任务。本文采用专家打分法,构建了汶川地震区植被恢复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样地法,对汶川地震区具有代表性的9个县典型损毁林地群落恢... 由于大地震对区域环境的干扰强烈且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灾区灾害的治理和生态环境的恢复是灾后重建的重要任务。本文采用专家打分法,构建了汶川地震区植被恢复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样地法,对汶川地震区具有代表性的9个县典型损毁林地群落恢复特征、生物量恢复特征以及土壤恢复特征等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地震形成的不同灾害类型以及不同程度损毁林地类型进行了评价,筛选出了针对各自然地理区的不同灾害类型、不同程度损毁林地的植被恢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区 植被恢复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河谷10种生态恢复树种的光合和水分生理特征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千里 何建社 +4 位作者 张利 朱欣伟 杨昌旭 李登峰 冯秋红 《四川林业科技》 2019年第1期20-24,47,共6页
通过对岷江上游干旱河谷10种生态恢复树种盆栽苗木的光合、荧光以及水分生理特征等的比较,分析了不同植物在干旱地区的光合运作情况以及光合生理特征和水分生理特征,及其间的相关关系,揭示了各类植物的抗旱特征,以期为干旱河谷区植被恢... 通过对岷江上游干旱河谷10种生态恢复树种盆栽苗木的光合、荧光以及水分生理特征等的比较,分析了不同植物在干旱地区的光合运作情况以及光合生理特征和水分生理特征,及其间的相关关系,揭示了各类植物的抗旱特征,以期为干旱河谷区植被恢复树种材料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河谷 生态恢复树种 光合生理 叶绿素荧光 水分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岷江上游干旱半干旱河谷区生境质量评价——以杂谷脑河为例
8
作者 郭建 徐敏 +5 位作者 陈俊华 谢天资 黎燕琼 龚固堂 卿刚 慕长龙 《四川林业科技》 2016年第3期25-30,共6页
以岷江上游杂谷脑干旱河谷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实地调查资料,结合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数据和林地保护利用资料,根据地形、土壤、水分、植被等9个因子对该区域的生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合适的造林措施和对策,为该区域... 以岷江上游杂谷脑干旱河谷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实地调查资料,结合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数据和林地保护利用资料,根据地形、土壤、水分、植被等9个因子对该区域的生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合适的造林措施和对策,为该区域的造林树种选择和配置模式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同时也为类似困难立地条件地区的人工植被恢复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上游 杂谷脑河 干旱半干旱河谷区 生境质量评价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树草种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衡理 《四川林业科技》 2016年第6期48-53,共6页
文章基于对四川省干旱半干旱区造林树种选择原则和方法的分析,共梳理出45科97属128种可用于四川省干旱半干旱区植被恢复的乔灌草种。研究发现,豆科植物是四川干旱半干旱区植被恢复中应用最广、适用性强的物种。目前相关研究集中在四川... 文章基于对四川省干旱半干旱区造林树种选择原则和方法的分析,共梳理出45科97属128种可用于四川省干旱半干旱区植被恢复的乔灌草种。研究发现,豆科植物是四川干旱半干旱区植被恢复中应用最广、适用性强的物种。目前相关研究集中在四川省境内的干热、干暖河谷区,而对干温、德荣乡城半干旱区的研究尚需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干旱 半干旱 造林 树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岷江上游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水分和物理性质 被引量:5
10
作者 蒲焱 左建梅 《四川林业科技》 2019年第3期37-41,共5页
土壤水分-物理性质是衡量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测定了岷江上游理县云杉人工林、灌木林、经济林和农耕地的土壤物理性质。结果表明:(1)云杉人工林的土壤容重最小,土壤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田间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显著高于... 土壤水分-物理性质是衡量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测定了岷江上游理县云杉人工林、灌木林、经济林和农耕地的土壤物理性质。结果表明:(1)云杉人工林的土壤容重最小,土壤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田间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显著高于其余3种植被类型;(2)灌木林与经济林的非毛管孔隙度、毛管持水量、田间最大持水量差异不显著,但灌木林的土壤容重显著小于经济林;(3)农耕地的土壤容重显著高于其余3种植被类型,非毛管孔隙度、毛管持水量、田间最大持水量显著低于其余3种植被类型。研究结果说明4种植被类型的土壤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差异,选择合理的植被类型和减少人为干扰对于岷江上游地区植被恢复和生态功能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类型 土壤物理性质 理县 岷江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岷江杂谷脑河9种典型植被群落的水源涵养能力与价值评估 被引量:4
11
作者 马吉才 冯杰 《四川林业科技》 2017年第2期110-113,共4页
凋落物和土壤非毛管孔隙持水能力是计算植被群落水源涵养功能的重要组分。本文以理县杂谷脑河流域熊耳村的岷江柏人工林、刺槐人工林、油松人工林、黄栌次生林、杨柳阔叶林、云冷杉林、高山栎林、蔷薇灌草丛和沙棘灌丛为研究对象,分析... 凋落物和土壤非毛管孔隙持水能力是计算植被群落水源涵养功能的重要组分。本文以理县杂谷脑河流域熊耳村的岷江柏人工林、刺槐人工林、油松人工林、黄栌次生林、杨柳阔叶林、云冷杉林、高山栎林、蔷薇灌草丛和沙棘灌丛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上述9种植被群落枯落物和土壤0~40 cm的非毛管孔隙持水量。结果表明,单位面积的枯落物现存量最大的是云冷杉林(34.53 t·hm^(-2)),最小的是岷江柏人工幼龄林(1.37 t·hm^(-2)),9种植被群落枯落物总持水量约27 099 t;单位面积的土壤非毛管孔隙持水总量最大的是高山栎林(905.3 t·hm^(-2)),而持水量最小的是蔷薇灌草丛(227.9 t·hm^(-2)),9种植被群落土壤非毛管孔隙持水总量约为331 751 t;熊耳村686.8 hm^2植被群落枯落物和土壤非毛管持水总量约358 850 t,水源涵养价值约219.3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能力 价值评估 直接市场法 干旱河谷 岷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