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国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关系变革背景下的教育融通发展及启示 被引量:3
1
作者 谢莉花 王可欣 唐慧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9-119,共11页
德国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间的关系经历了分隔、渗透、竞争到融通的嬗变。当前这两大教育领域仍是相对独立的教育类型,但在渗透性教育体系建设背景下,两类教育的接口部分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贯通与融通发展,并对两类教育的新关系和新秩序的... 德国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间的关系经历了分隔、渗透、竞争到融通的嬗变。当前这两大教育领域仍是相对独立的教育类型,但在渗透性教育体系建设背景下,两类教育的接口部分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贯通与融通发展,并对两类教育的新关系和新秩序的重塑产生影响。德国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关系发展强调不同类型教育的协调与融通发展,促进两类教育的潜能发挥、形式衔接和实质耦合,这对我国当前探寻作为类型教育的职业教育发展理念、构建一体化职业教育体系、实现职普融通等提供思考与借鉴。未来,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之间的教育融通需进一步寻求类型定位下的职业性与学术性动态平衡,实现职业教育的体系内贯通与体系外融通,发展融合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创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学术教育 渗透 贯通 融通 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与学术的跨界融通:德国与瑞士高校入学资格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唐慧 谢莉花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9-128,共10页
教育扩张背景下,关于高等教育布局、高校教育任务和高校入学资格设计的国际策略是丰富多样的。在共通的文化逻辑和经典的职业教育理念支撑下,德国和瑞士对于高校入学资格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相似进程发展的:为积极回应教育扩张和分... 教育扩张背景下,关于高等教育布局、高校教育任务和高校入学资格设计的国际策略是丰富多样的。在共通的文化逻辑和经典的职业教育理念支撑下,德国和瑞士对于高校入学资格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相似进程发展的:为积极回应教育扩张和分化的要求,科学地纳入了职业教育元素,促进高校入学资格的类型分化,在纯粹的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之间建立起混合路径,增强了国家教育体系的发展性、规制性和融通性。然而,两国在高校入学资格的具体安排上有所不同:德国更加注重类型的包容性以及与高等学校类型的绑定关系,瑞士则更加侧重类型的平行性以及与中等学校类型的绑定关系。通过深入分析两国高校入学资格的制度安排,管窥职业教育与高校教育发展并重的德语圈国家,如何通过高校入学资格类型分化实现职业与学术的跨界融通,为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协同创新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入学资格 高校开放 教育路径 职业教育 高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双元制高校教育再审视:现实矛盾、发展治理与借鉴反思 被引量:11
3
作者 唐慧 谢莉花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68-78,共11页
双元制高校教育被认为是结合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成功模式,引起了德国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这是由企业主动发起的创新性教育供给,并成功实现了从创始机构(职业学院)向应用科学大学的同质扩散以及创始机构的高校身份转型(双元制大学)。... 双元制高校教育被认为是结合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成功模式,引起了德国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这是由企业主动发起的创新性教育供给,并成功实现了从创始机构(职业学院)向应用科学大学的同质扩散以及创始机构的高校身份转型(双元制大学)。但在具体组织性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双元”原则模糊不清、职业教育影响式微、法律约束覆盖不全和系统统计部分缺失等现实问题,限制了这一教育形式的价值发挥,存在一定的发展瓶颈。亟需发挥教育治理功能,提升品牌影响力、修订专业体系、完善统计系统、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助推双元制高校教育进入发展新阶段。我国需以批判性视角重新审视双元制高校教育,考量其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元制高校教育 职业教育 学术教育 双元原则 应用科学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职教教师教育模式的结构选择与发展取向探析——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 被引量:5
4
作者 谢莉花 陈慧梅 唐慧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40-50,共11页
职教教师教育模式的结构选择与发展取向是决定职教教师教育质量与效率的重要因素。职教教师的能力构成要求职教教师具有多方面的背景,而最终生成的教师综合能力也与职教教师教育模式的结构选择有重要关联。通过国际比较的视角可以看出,... 职教教师教育模式的结构选择与发展取向是决定职教教师教育质量与效率的重要因素。职教教师的能力构成要求职教教师具有多方面的背景,而最终生成的教师综合能力也与职教教师教育模式的结构选择有重要关联。通过国际比较的视角可以看出,我国及国际职教教师教育模式所采用的结构选择的共性在于:宏观发展模式上的层次上移兼具融合属性;中观办学模式上的多主体办学且责权明确;微观教学模式上的职业教育特性贯穿全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发现,教育模式结构选择的背后也隐含着职业性或学术性两种发展取向,不同的取向主导了不同的职教教师教育模式。基于上述分析得出我国职教教师教育模式的未来发展可进一步扩展教师目标群体并为职业资格人员提供过渡路径,选择可行性较高的拼凑模式作为折衷的教育模式,设计专业差异化的职教教师教育内容与过程,并以职教教师资格证书的取得作为入职准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教教师教育 教育模式 结构选择 发展取向 职业教育 双师型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扩张进程下德国职业教育的类型坚守与功能延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唐慧 谢莉花 李依瞳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9-95,共7页
德国职业教育在以高校教育为主体的全球性高等教育扩张过程中并未落于下风,仍体现出其强大的体系功能,一方面根据社会发展需求持续升级教育内容、完善职业进修教育层次,坚持以授予职业型资格为本体任务,形成体系内部独立且畅通的发展路... 德国职业教育在以高校教育为主体的全球性高等教育扩张过程中并未落于下风,仍体现出其强大的体系功能,一方面根据社会发展需求持续升级教育内容、完善职业进修教育层次,坚持以授予职业型资格为本体任务,形成体系内部独立且畅通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则通过延展体系边界,建立多种职业教育类学校以及形成混合职业教育和高校教育的多元教育形式。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在坚守类型特性的同时,延展出不同的附加形态和功能回应高等教育扩张,在当今社会依然生机盎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扩张 职业型资格 类型坚守 功能延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关系探讨: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 被引量:1
6
作者 唐慧 谢莉花 陈璞君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3期80-89,共10页
近年来,德国关于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之间关系的讨论热度持续升温,尤其聚焦在中等阶段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和高等阶段的学术教育之间。在常规认知中,两者之间存在类型差别和层次差异,无法成为可比较的最佳对照组。尽管两者在德国教育体系中... 近年来,德国关于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之间关系的讨论热度持续升温,尤其聚焦在中等阶段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和高等阶段的学术教育之间。在常规认知中,两者之间存在类型差别和层次差异,无法成为可比较的最佳对照组。尽管两者在德国教育体系中存在类型、层次的错位锚定,但在现实中往往被置于同等讨论地位,这一方面源于体制使然,有效匹配国家特定的教育布局与就业制度,另一方面两者边界融解,在结构改革和质量优势之下相互靠近。正因为如此,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存在不同的互动形式,例如类型转变下的层次衔接、类型转变下的层次平移、类型混合下的层次交错和类型融合下的一体化布局等。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联手必会共促教育体系的融通性、挖掘教育潜力,为我国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提供借鉴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学术教育 教育类型 教育层次 德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职教教师培养体系的层次结构、对接困境与建设策略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继平 唐慧 杨影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6-62,共7页
系统的职前培养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环节,是职教教师教育的奠基阶段。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职教教师培养作为师资补充主渠道的地位远未确立,与职教教师资格获取过度开放的现实相呼应,在制度层面就已将我国职教教师的职前培养与入职规范... 系统的职前培养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环节,是职教教师教育的奠基阶段。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职教教师培养作为师资补充主渠道的地位远未确立,与职教教师资格获取过度开放的现实相呼应,在制度层面就已将我国职教教师的职前培养与入职规范、职后发展割裂开来。系统审视我国职教教师培养体系内部衔接缺失、对外匹配错位的生态困境,通过树立统筹性教育理念和设计一体化培养体系,在培养机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师标准、教师资格等方面逐项突破制约我国职教教师培养工作的重点难点,可加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职教教师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教教师 职教师范生 培养体系 职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