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豆浆热絮凝脱除玉米秸秆水解液中木质素的研究
1
作者 杨煜鑫 齐剑 +10 位作者 吕鹏静 陈妍冰 孙玉茹 杜佩卿 黄金达 陈妍 朱勇 刘春兰 李敏 于孟辉 王高升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9-79,共11页
为了有效脱除木质素以提升玉米秸秆水解液的可生化性,本研究分析了高温热处理豆浆(Soymilk-TC)絮凝工艺对玉米秸秆水解液中木质素脱除的影响及其反应机理。结果表明,SoymilkTC絮凝工艺可脱除玉米秸秆水解液中85.38%胶体木质素及28.14%... 为了有效脱除木质素以提升玉米秸秆水解液的可生化性,本研究分析了高温热处理豆浆(Soymilk-TC)絮凝工艺对玉米秸秆水解液中木质素脱除的影响及其反应机理。结果表明,SoymilkTC絮凝工艺可脱除玉米秸秆水解液中85.38%胶体木质素及28.14%可溶性木质素,优于使用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及聚合氯化铝絮凝工艺的胶除效果。通过分析热处理前后豆浆的化学结构、表面电荷、表面疏水性、游离巯基含量等,对Soymilk-TC絮凝工艺中蛋白与木质素及其蛋白自絮聚过程中的热力学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高温导致豆浆中大豆蛋白发生变性,增强了豆浆的表面疏水性,促进了豆浆与木质素通过疏水反应结合;同时巯基-二硫键反应促使木质素的豆浆分子聚合形成大分子聚集体,便于其从玉米秸秆水解液中分离。玉米秸秆水解液经Soymilk-TC絮凝工艺处理后可生化性显著提升,沼气得率及沼气生产速率分别提升了207.65%和34.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水解液 可生化性 豆浆 絮凝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浆度和纤维配比对液体包装纸板面层纤维基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卢诗强 陈建云 +2 位作者 陈婷 许慧瑜 罗玉莹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2-36,共5页
利用液体包装纸板的实际生产工艺,探讨了不同打浆度和纤维配比对液体包装纸板面层纤维基片抗张指数、撕裂指数、耐破指数、挺度、松厚度和内结合强度的影响,并通过压痕测试研究了其在加工应用上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在改善液体包装纸板... 利用液体包装纸板的实际生产工艺,探讨了不同打浆度和纤维配比对液体包装纸板面层纤维基片抗张指数、撕裂指数、耐破指数、挺度、松厚度和内结合强度的影响,并通过压痕测试研究了其在加工应用上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在改善液体包装纸板面层纤维基片强度性能上,优化打浆工艺比增加针叶木浆配比效果更好,针叶木浆/阔叶木浆配比为1∶1,打浆度22°SR时撕裂指数最大为13.4 mN·m^(2)/g;打浆度25°SR时挺度最大为85.9 mN·m^(2)打浆度29°SR时耐破指数和抗张指数最大分别为5.82 kPa·m^(2)/g和68.2 N·m/g,此条件下压痕测试数据和效果表现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包装纸板 强度性能 打浆度 配比 压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接触用纸中全氟或多氟烷基化合物的来源、限量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林勤保 杨青华 +2 位作者 赵丹 卢诗强 马洪生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34,67,共11页
全氟或多氟烷基化合物(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工业制品和消费品中的合成化学物质。由于其具有结构多样性和生物蓄积特性,PFASs被认定为高度关注的持久性污染物。食品接触用纸中的PFASs可能会污染食... 全氟或多氟烷基化合物(per-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工业制品和消费品中的合成化学物质。由于其具有结构多样性和生物蓄积特性,PFASs被认定为高度关注的持久性污染物。食品接触用纸中的PFASs可能会污染食品,并危害到消费者的健康。PFASs种类多样,通常可分为聚合物和非聚合物两类,非聚合类PFASs包括全氟烷基酸(perfluoroalkyl acids,PFAAs)及其前体物,聚合物PFASs主要是全氟聚醚(perfluoropolyethers,PFPEs)和由多个PFASs聚合而成的含氟聚合物;按氟链段结构中碳原子数,PFASs分为碳原子数量大于7个的长链PFASs和短链PFASs,其中常见的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ic acid,PFOS)、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是长链PFAAs,是研究和法规监管中重点关注的物质。在食品接触用纸中,PFASs来源广泛,既通过浸渍、施胶或涂层等方式有意添加以提升纸制品性能,也有制造过程残留或外部环境污染导致的非有意添加情况。污染情况在各类纸制品中普遍存在,尽管部分传统PFASs受管控,但新型PFASs及其前体物仍不断被检出,且不同国家或地区污染程度受监管力度影响。在膳食暴露方面,食品接触用纸中的PFASs可迁移至食品,经饮食摄入进入人体,迁移受温度、时间、食品性质影响,快餐类用纸在高温下使用时的风险需重点关注。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对PFASs实施管控,限量要求各有不同,我国也禁止部分PFASs的生产加工使用并采用正向清单管理。检测技术包括靶向PFASs定量分析、氟含量筛查及未知PFASs非靶向分析。未来食品接触用纸中PFASs研究应更注重全面评估,结合多种分析方法,并追溯未知PFASs来源、分布与毒性危害,以完善监管法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接触用纸 全氟或多氟烷基化合物 毒性危害 膳食暴露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接触用水性涂布纸中半挥发性迁移物的筛查及安全评估 被引量:3
4
作者 卢诗强 常一凡 +6 位作者 林勤保 杨青华 马洪生 陈冠铭 颜凌燕 王玥 魏晓芬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5-152,共8页
目的将水性涂布纸作为食品接触用纸时,其安全风险未知,通过对水性涂层纸中半挥发性迁移物进行筛查和安全评估,探究水性涂布纸的潜在安全风险。方法以体积分数为4%的乙酸、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和异辛烷为食品模拟... 目的将水性涂布纸作为食品接触用纸时,其安全风险未知,通过对水性涂层纸中半挥发性迁移物进行筛查和安全评估,探究水性涂布纸的潜在安全风险。方法以体积分数为4%的乙酸、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和异辛烷为食品模拟物进行迁移试验,使用二氯甲烷液萃取迁移物,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MS-DIAL软件和NIST质谱库对半挥发性迁移物进行非靶向筛查和定量分析,结合特定迁移限量(SML)和毒理学关注阈值法(TTC)进行初步风险识别和评估。结果初步识别出21种半挥发性迁移物,主要与造纸纤维原料、乳液助剂等有关,比如长叶烯、脱氢枞酸甲酯等,包括7种CramerⅢ类毒性物质、1种CramerⅡ类物质。少数具有SML的物质(比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在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迁移中的最高浓度均处于安全范围,CramerⅢ类油酸酰胺、秋水仙胺的迁移量超出了安全摄入暴露阈值(0.09 mg·kg^(−1)·d^(−1)),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在其他条件下,迁移物的浓度均低于相应的Cramer安全阈值。结论水性涂布纸在长时间接触酒精性食品的情况下,更多的风险物质会迁移到食品中,存在潜在的安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食品接触用水性涂布纸 GC-MS 迁移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清蛋白热絮凝脱除麦草秸秆碱预处理水解液中木质素的研究
5
作者 陈妍 吕鹏静 +5 位作者 陈妍冰 丁文瑞 李敏 刘春兰 王高升 于孟辉 《中国造纸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161,共10页
为提升麦草秸秆碱法预处理水解液(简称碱预处理液)的可生化降解性能,本研究利用蛋清蛋白(Egg White Proteins,EWPs)热絮凝工艺脱除碱预处理液中的木质素,并与EWPs常温絮凝工艺,以及分别以氯化铁(FeCl_(3))和聚氯化铝(PAC)为絮凝剂的传... 为提升麦草秸秆碱法预处理水解液(简称碱预处理液)的可生化降解性能,本研究利用蛋清蛋白(Egg White Proteins,EWPs)热絮凝工艺脱除碱预处理液中的木质素,并与EWPs常温絮凝工艺,以及分别以氯化铁(FeCl_(3))和聚氯化铝(PAC)为絮凝剂的传统絮凝工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碱预处理液浓度(以CODCr计)为8 g/L时,经EWPs热絮凝工艺处理,碱预处理液中大分子胶体木质素(以浊度计)去除率达70.6%±2.2%,小分子可溶性木质素(以总酚计)去除率达20.7±1.4%,与EWPs常温絮凝、FeCl_(3)及PAC絮凝工艺相比均有所提高。EWPs热絮凝脱除木质素的机理探究结果表明,高温会引发EWPs变性,导致其蛋白结构发生变化,促进EWPs通过疏水及氢键作用与木质素絮凝结合;在加热过程中,EWPs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及巯基-二硫键转换反应,进一步与木质素形成大分子絮体,促进了碱预处理液中大分子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的絮聚脱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清蛋白 絮凝 麦草秸秆碱预处理液 可生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淀粉/纳米纤维素复合体系施胶对纸张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奎明红 文辉 +1 位作者 马洪生 王斌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2-61,共10页
构建阳离子淀粉(CS)和纳米纤维素(NC)的CS/NC复合体系,探索其在食品软包材料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选取打浆度24°SR针叶木浆和打浆度36°SR阔叶木浆作为基纸原料,系统研究了浆内/表面施胶CS/NC复合体系对纸张性能的影响。将CS/N... 构建阳离子淀粉(CS)和纳米纤维素(NC)的CS/NC复合体系,探索其在食品软包材料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选取打浆度24°SR针叶木浆和打浆度36°SR阔叶木浆作为基纸原料,系统研究了浆内/表面施胶CS/NC复合体系对纸张性能的影响。将CS/NC复合体系用于基纸的浆内施胶,当CS添加量为1.0%(相对于绝干浆,以下同)、纤维素纳米纤丝(J-CNF)添加量0.6%时,纸张的抗张指数和撕裂指数分别达68.6 N·m/g和7.79 mN·m^(2)/g,相较于基纸分别提高14.1%和18.8%。将CS/NC复合体系用于基纸的表面施胶,胶料固含量为6.5%(J-CNC∶CS=1∶9,质量比)时,施胶纸张透气度下降值达99.4%;单面施胶量为6 g/m^(2)时,施胶纸张防油等级可达12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 阳离子淀粉 食品包装纸 机械性能 阻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C阶调调整的陶瓷喷墨印刷颜色校正
7
作者 付文亭 梁立霖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194-199,共6页
目的为了解决不同批次陶瓷制品的颜色一致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ICC编辑的陶瓷喷墨制品颜色校正方法。方法根据二分法原理,通过实验测量,找出网点阶调修正的颜色校正模型最佳校正参数a值,计算并绘制各单色通道色彩调整曲线Si。结果应用经... 目的为了解决不同批次陶瓷制品的颜色一致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ICC编辑的陶瓷喷墨制品颜色校正方法。方法根据二分法原理,通过实验测量,找出网点阶调修正的颜色校正模型最佳校正参数a值,计算并绘制各单色通道色彩调整曲线Si。结果应用经过Si值网点补偿校正后的ICC特性曲线,印刷并输出网点阶调测试色卡,测量得出各通道网点百分比的阶调值与基准值的平均差值减小到0.4%。结论提出的基于ICC编辑的陶瓷喷墨印刷制品颜色校正方法有效解决了同一印前文件不同批次陶瓷制品颜色不一致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喷墨印刷 阶调复制 校正参数 ICC编辑 颜色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接触用纸高锰酸钾消耗量来源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朱丽娴 林勤保 +2 位作者 朱红梅 马洪生 钟怀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57-261,共5页
利用滴定法测定了食品接触用纸不同原材料的高锰酸钾(KMnO_4)消耗,结果表明,淀粉中木薯原淀粉的KMnO_4消耗量最大,松香、丁苯胶乳、聚乙烯醇的高锰酸钾消耗量明显大于其他原料;测定了不同纸浆抄纸以及8种商品纸样的KMnO_4消耗量,机械浆... 利用滴定法测定了食品接触用纸不同原材料的高锰酸钾(KMnO_4)消耗,结果表明,淀粉中木薯原淀粉的KMnO_4消耗量最大,松香、丁苯胶乳、聚乙烯醇的高锰酸钾消耗量明显大于其他原料;测定了不同纸浆抄纸以及8种商品纸样的KMnO_4消耗量,机械浆抄纸的KMnO_4消耗量大于化学浆, 6种商品纸样的KMnO_4消耗量大于GB 4806.8的限值40 mg/kg;同时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6种KMnO_4消耗量超过限值的纸样浸泡液中的淀粉含量,测得浸泡液中的淀粉含量范围为0.1~2.6 mg;通过分析得到浸泡液中淀粉对纸样KMnO_4消耗量的贡献为1.8%~7.2%。研究表明淀粉是食品接触用纸的KMnO_4消耗量的来源之一,淀粉的水解产物以及食品接触用纸中的其他无害原料也可能会引起KMnO_4消耗量增加,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酸钾消耗量 食品接触用纸 淀粉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气相色谱-质谱的未知涂料成分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杨青华 林勤保 +3 位作者 关伟焰 马洪生 魏晓芬 王玥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71-1579,共9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和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定性分析了未知涂料的主要化学组成。将涂料恒温烘干成膜,剪裁成条状和碎片状,经乙腈、甲醇超声提取,四氢呋喃溶解后,分别取条状涂膜及其四氢呋喃不溶物进行FT-IR分析,结合吸...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和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定性分析了未知涂料的主要化学组成。将涂料恒温烘干成膜,剪裁成条状和碎片状,经乙腈、甲醇超声提取,四氢呋喃溶解后,分别取条状涂膜及其四氢呋喃不溶物进行FT-IR分析,结合吸收峰特征、谱库检索定性。结果表明,涂料成膜物质主要是丙烯酸酯。将涂料样品及其乙腈和甲醇提取液,分别进行GC-MS分析并结合保留指数、谱库及文献筛查定性。结果表明,涂料溶剂由2-乙基己醇、邻二甲苯、间二甲苯、苯乙酮等组成;可能的助剂成分主要包括1-甲基萘、棕榈酸甲酯、α-甲基苯乙烯、2,4-二叔丁基苯酚、2,4-二甲基-6-叔丁基苯酚、油酸酰胺等;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辛酯是未知涂料中的聚合单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料 成分分析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丙烯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涂料中半挥发性化合物的非靶向筛查及其潜在危害评估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洪生 杨青华 +3 位作者 林勤保 颜凌燕 魏晓芬 王玥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08-1515,共8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3种水性涂料中的半挥发性物质进行非靶向筛查。以甲醇为溶剂超声辅助提取3种自然干燥水性涂料中的化合物后,结合MS-DIAL软件、保留指数和NIST质谱库进行非靶向定性分析,初步得到包括芳香烃、羰基化合...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3种水性涂料中的半挥发性物质进行非靶向筛查。以甲醇为溶剂超声辅助提取3种自然干燥水性涂料中的化合物后,结合MS-DIAL软件、保留指数和NIST质谱库进行非靶向定性分析,初步得到包括芳香烃、羰基化合物、酯基化合物等63种半挥发性化合物。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异辛酯和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是样品涂料中的聚合单体,并在3种样品中识别出不同含量的添加助剂,例如三乙二醇单丁醚、2,4,7,9-四甲基-5-癸炔-4,7-二醇等,以及包括2-乙基己醇、月桂醇、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疑似非有意添加物质(NIAS)。利用T.E.S.T(Toxicity Estimation Software Tool)软件和VEGA QSAR软件分别预测评估其急性毒性、发育毒性、致癌致突变性和Cramer等级。结果显示,水性涂料的安全风险主要来源于含有Cl、N和Si元素的NIAS,以及2-乙基己醇、苯乙烯、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物质,因此需重点关注,而其余有意添加物质(IAS)的潜在毒性危害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涂料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非靶向筛查 危害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