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碳点发光标记材料的制备及在水样中亚硝酸盐专一检测中的应用
1
作者
王长莹
张大伟
+5 位作者
陈冠吉
张镇威
萧卫泓
王斌
陈奇丹
杨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7-153,共7页
以盐酸多巴胺和邻苯二胺为原料,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并经提纯分离后得到发射波长为535 nm的黄绿色碳点(λ_(ex)=440 nm),并将其作为污染物标记材料进行了应用探索.产物表征结果表明,该碳点尺寸约为3 nm,分散性良好,具有稳定的发光性能,适...
以盐酸多巴胺和邻苯二胺为原料,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并经提纯分离后得到发射波长为535 nm的黄绿色碳点(λ_(ex)=440 nm),并将其作为污染物标记材料进行了应用探索.产物表征结果表明,该碳点尺寸约为3 nm,分散性良好,具有稳定的发光性能,适用pH范围宽且抗盐性强.饮用水中亚硝酸盐超标可导致人类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有潜在的致癌性.应用该碳点对水样中常见污染物进行检测,筛选实验结果表明,该碳点作为标记材料对亚硝酸根具有高选择性专一响应,检出限为0.1166μg/mL(S/N=3,n=3),满足我国国家标准对生活饮用水中NO_(2)^(-)的限定标准(≤1μg/mL)的要求.在0~60μg/mL浓度范围内符合Stern-Volmer方程,其中在0~10μg/mL(y=0.02x+0.000876,R^(2)=0.9868)和12~60μg/mL范围内(y=0.011x+0.198,R^(2)=0.9937),均有良好的线性响应.此外,通过对3种不同水样进行了加标实验验证,回收率为90.8%~100.8%(RSD=0.03%~0.86%,n=3).该碳点发光标记材料合成方法快速简便、成本低,在微痕量亚硝酸盐污染物检测中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可作为水源地水质监测的重要补充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步水热法
碳点
亚硝酸根
水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可用于防晒吸收剂的广谱抗紫外碳点的制备
2
作者
陈奇丹
陈冠吉
+2 位作者
游善媚
臧欣瑶
杨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0-178,共9页
防晒吸收剂是防晒产品中的关键物质,是吸收紫外线的有效成分.然而,传统的有机和无机吸收剂都存在未知的人体健康及环境危害、稳定性和水溶性差以及紫外吸收波长范围较窄等问题,因此,研发环境友好的广谱抗紫外防晒吸收剂材料对于防晒产...
防晒吸收剂是防晒产品中的关键物质,是吸收紫外线的有效成分.然而,传统的有机和无机吸收剂都存在未知的人体健康及环境危害、稳定性和水溶性差以及紫外吸收波长范围较窄等问题,因此,研发环境友好的广谱抗紫外防晒吸收剂材料对于防晒产品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碳点材料因其化学稳定性好、光学性能优异、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及环境友好等优点而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以盐酸多巴胺及邻苯二胺、柠檬酸及尿素为原料,通过简单水热法制备并提纯出UVB和UVA吸收碳点材料(分别命名为O-CDs和ACDs),并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分析方法表征了其组成和形貌结构,通过紫外吸收光谱(UV)和荧光光谱测试了其光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将O-CDs和A-CDs以最佳质量比1∶1.5混合,可制成广谱抗紫外碳点防晒吸收剂材料(命名为B-CDs).将B-CDs作为有效防晒吸收剂成分制备了可顺滑书写的墨水添加剂,并测试了其一定周期内(120 h)的抗紫外光稳定性.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碳点作为防晒墨水成分具有抗紫外辐射效果显著、稳定性好的优点,说明碳点材料作为广谱防晒吸收剂在防晒产品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广谱抗紫外
防晒吸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消光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制备与耐污性能研究
3
作者
金琦
孙小艺
+2 位作者
陈惠珊
汤柳燕
卿宁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679-685,共7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四氢呋喃(PTMG)、聚乙二醇(PEG)、1,4-丁二醇(BDO)为原料、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为催化剂、乙二胺基乙磺酸钠(A95)和1,3-环己二甲胺(1,3-BAC)为后扩链剂,合成了一种新型自消光水性聚氨酯(WPU),选取了...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四氢呋喃(PTMG)、聚乙二醇(PEG)、1,4-丁二醇(BDO)为原料、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为催化剂、乙二胺基乙磺酸钠(A95)和1,3-环己二甲胺(1,3-BAC)为后扩链剂,合成了一种新型自消光水性聚氨酯(WPU),选取了羟基硅油(cx-1000)、氨基硅烷偶联剂(KH550)、六氟苯和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13F)四种有机硅、有机氟和氟硅化合物作为WPU的改性剂,探究了每种改性剂在不同用量下对应自消光WPU的光泽度和粒径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四种改性剂对整体WPU涂层的光泽度影响较小,除cx-1000改性WPU粒径下降明显之外,其他三种改性剂对WPU的粒径影响较小。还进一步对比了四种改性剂对自消光WPU涂层耐污性能的提升效果,最终确定4%用量下13F对WPU涂层耐污性的改进效果最好,其改性后WPU涂层的光泽度仍为1.0 GU,水接触角可达128.3°,具有优异的自清洁性能和良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消光
水性聚氨酯
耐污
氟硅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烯丙基缩水甘油醚改性双酚A环氧树脂及其在阻焊油墨中的应用
4
作者
陆浩
卿宁
+3 位作者
汤柳燕
罗啟权
贺鹏铭
刘继强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654-658,共5页
利用顺丁烯二酸(MA)、丙烯酸(AA)、四氢苯酐(THPA)、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改性双酚A环氧树脂,通过控制AGE的添加量,制备了四种碱溶性环氧丙烯酸树脂,并探究其在感光阻焊油墨中的应用。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证明了目标产物的成功合成。对...
利用顺丁烯二酸(MA)、丙烯酸(AA)、四氢苯酐(THPA)、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改性双酚A环氧树脂,通过控制AGE的添加量,制备了四种碱溶性环氧丙烯酸树脂,并探究其在感光阻焊油墨中的应用。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证明了目标产物的成功合成。对该树脂所制得的光固化涂层的研究发现,AGE的添加可以显著提升树脂的耐热性能、固化涂层硬度。后续将其应用于感光阻焊油墨中发现,与未添加AGE的改性树脂相比,其感度从9提升至14,侧蚀从33.83μm降低至18.00μm,具有优异的抗侧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丙烯酸树脂
顺丁烯二酸
烯丙基缩水甘油醚
阻焊油墨
光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硅烷偶联剂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绿色”方向研究
5
作者
安万浩
卿宁
+1 位作者
汤柳燕
曾庆乐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701-705,共5页
选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2-乙基己基丙烯酸酯(2-EHA)构成基体共聚体系,协同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174)作为功能改性单体,创新采用活性-非离子复合乳化体系(含反应型乳化剂及环保表面活性剂),通过分步种子乳液聚合工艺构...
选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2-乙基己基丙烯酸酯(2-EHA)构成基体共聚体系,协同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174)作为功能改性单体,创新采用活性-非离子复合乳化体系(含反应型乳化剂及环保表面活性剂),通过分步种子乳液聚合工艺构建核壳结构聚合物胶粒。通过TEM、DSC、TGA、FTIR等分析手段对其进行系统表征,重点考察乳液分子结构、热稳定性及微观形貌特征。结果表明,当A-174添加量达总单体质量4‰时,体系综合性能最优。该用量下的丙烯酸酯乳液具有优良的稳定性,单体转化率达到95.13%;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为0 g/L,符合“绿色”产品的要求;与改性前相比,乳胶膜接触角提升14%,铅笔硬度提升至H。综上,A-174改性可以显著提升乳液的耐水性能和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乳液
硅烷偶联剂
零VOC
核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杨树桑黄多糖提取条件优化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叶卓妍
周家淇
+2 位作者
林丹媛
孙赫男
王艳珍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8-67,共10页
【目的】优化杨树桑黄多糖(Sanghuongporus vaninii polysaccharides,SVP)提取工艺,探讨SVP的抑菌机制,为天然抑菌剂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多糖水提醇沉法提取工艺,提高多糖提取率;通过最...
【目的】优化杨树桑黄多糖(Sanghuongporus vaninii polysaccharides,SVP)提取工艺,探讨SVP的抑菌机制,为天然抑菌剂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多糖水提醇沉法提取工艺,提高多糖提取率;通过最小抑菌浓度、生长曲线和酶活性等的测定,研究SVP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结果】在浸提温度86℃、时间1.6 h、料液比1∶24 g/mL时,多糖的提取率为4.07%;多糖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000 mg/mL和1.500 mg/mL。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胞外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活性分别升高3.7倍(P<0.05)和2.6倍(P<0.05)、β-半乳糖苷酶的活性分别升高6.2%(P<0.01)和7.3%(P<0.01)、ΔOD_(260nm)分别增加了60%(P<0.01)和1.2倍(P<0.01)、胞内Na^(+)/K^(+)-ATPase的酶活性分别下降28.9%(P<0.001)和34.8%(P<0.001)、Ca^(2+)-ATPase的酶活性分别下降43.2%(P<0.001)和35.6%(P<0.001)、ATP酶的活性分别降低了20.1%(P<0.001)和34.6%(P<0.001)、苹果酸脱氢酶(malate dehydrogenase,MDH)活性分别降低了23.5%(P<0.001)和28.7%(P<0.0001)、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活性分别降低了17.9%(P<0.01)和13.8%(P<0.01)。【结论】响应面优化后,SVP的实际提取率比预测提取率高5.71%,同时SVP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破坏细菌细胞膜、抑制能量代谢酶等的活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杨树桑黄多糖
响应面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碳点发光标记材料的制备及在水样中亚硝酸盐专一检测中的应用
1
作者
王长莹
张大伟
陈冠吉
张镇威
萧卫泓
王斌
陈奇丹
杨柏
机构
珠海科技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吉林大学
珠海
研究院
吉林大学化学
学院
中国科
学院
广州化学研究所
出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7-153,共7页
基金
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科研平台和项目(重点领域专项)基金(批准号:2021GCZX010,2020ZDZX2036)
珠海市基础与应用基础课题研究项目(批准号:ZH22017003200015PWC)
珠海科技学院三个层次人才建设工程资助.
文摘
以盐酸多巴胺和邻苯二胺为原料,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并经提纯分离后得到发射波长为535 nm的黄绿色碳点(λ_(ex)=440 nm),并将其作为污染物标记材料进行了应用探索.产物表征结果表明,该碳点尺寸约为3 nm,分散性良好,具有稳定的发光性能,适用pH范围宽且抗盐性强.饮用水中亚硝酸盐超标可导致人类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有潜在的致癌性.应用该碳点对水样中常见污染物进行检测,筛选实验结果表明,该碳点作为标记材料对亚硝酸根具有高选择性专一响应,检出限为0.1166μg/mL(S/N=3,n=3),满足我国国家标准对生活饮用水中NO_(2)^(-)的限定标准(≤1μg/mL)的要求.在0~60μg/mL浓度范围内符合Stern-Volmer方程,其中在0~10μg/mL(y=0.02x+0.000876,R^(2)=0.9868)和12~60μg/mL范围内(y=0.011x+0.198,R^(2)=0.9937),均有良好的线性响应.此外,通过对3种不同水样进行了加标实验验证,回收率为90.8%~100.8%(RSD=0.03%~0.86%,n=3).该碳点发光标记材料合成方法快速简便、成本低,在微痕量亚硝酸盐污染物检测中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可作为水源地水质监测的重要补充手段.
关键词
一步水热法
碳点
亚硝酸根
水质监测
Keywords
One-step hydrothermal method
Carbon dots
NO_(2)^(-)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分类号
O657.3 [理学—分析化学]
O631 [理学—高分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可用于防晒吸收剂的广谱抗紫外碳点的制备
2
作者
陈奇丹
陈冠吉
游善媚
臧欣瑶
杨柏
机构
珠海科技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吉林大学
珠海
研究院
吉林大学化学
学院
出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0-178,共9页
基金
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领域专项基金(批准号:2020ZDZX2036)
珠海市基础与应用基础课题研究项目(批准号:ZH22017003200015PWC)
珠海科技学院三个层次人才建设工程资助.
文摘
防晒吸收剂是防晒产品中的关键物质,是吸收紫外线的有效成分.然而,传统的有机和无机吸收剂都存在未知的人体健康及环境危害、稳定性和水溶性差以及紫外吸收波长范围较窄等问题,因此,研发环境友好的广谱抗紫外防晒吸收剂材料对于防晒产品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碳点材料因其化学稳定性好、光学性能优异、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及环境友好等优点而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以盐酸多巴胺及邻苯二胺、柠檬酸及尿素为原料,通过简单水热法制备并提纯出UVB和UVA吸收碳点材料(分别命名为O-CDs和ACDs),并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分析方法表征了其组成和形貌结构,通过紫外吸收光谱(UV)和荧光光谱测试了其光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将O-CDs和A-CDs以最佳质量比1∶1.5混合,可制成广谱抗紫外碳点防晒吸收剂材料(命名为B-CDs).将B-CDs作为有效防晒吸收剂成分制备了可顺滑书写的墨水添加剂,并测试了其一定周期内(120 h)的抗紫外光稳定性.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碳点作为防晒墨水成分具有抗紫外辐射效果显著、稳定性好的优点,说明碳点材料作为广谱防晒吸收剂在防晒产品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碳点
广谱抗紫外
防晒吸收剂
Keywords
Carbon dots
Broad-spectrum UV protection
Sunscreen absorber
分类号
O631 [理学—高分子化学]
O657.3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消光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制备与耐污性能研究
3
作者
金琦
孙小艺
陈惠珊
汤柳燕
卿宁
机构
五邑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
学院
珠海科技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679-685,共7页
文摘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四氢呋喃(PTMG)、聚乙二醇(PEG)、1,4-丁二醇(BDO)为原料、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为催化剂、乙二胺基乙磺酸钠(A95)和1,3-环己二甲胺(1,3-BAC)为后扩链剂,合成了一种新型自消光水性聚氨酯(WPU),选取了羟基硅油(cx-1000)、氨基硅烷偶联剂(KH550)、六氟苯和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13F)四种有机硅、有机氟和氟硅化合物作为WPU的改性剂,探究了每种改性剂在不同用量下对应自消光WPU的光泽度和粒径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四种改性剂对整体WPU涂层的光泽度影响较小,除cx-1000改性WPU粒径下降明显之外,其他三种改性剂对WPU的粒径影响较小。还进一步对比了四种改性剂对自消光WPU涂层耐污性能的提升效果,最终确定4%用量下13F对WPU涂层耐污性的改进效果最好,其改性后WPU涂层的光泽度仍为1.0 GU,水接触角可达128.3°,具有优异的自清洁性能和良好的热稳定性。
关键词
自消光
水性聚氨酯
耐污
氟硅化合物
Keywords
self⁃matting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stain resistant
fluorosilicon compound
分类号
TQ323.8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烯丙基缩水甘油醚改性双酚A环氧树脂及其在阻焊油墨中的应用
4
作者
陆浩
卿宁
汤柳燕
罗啟权
贺鹏铭
刘继强
机构
五邑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
学院
珠海科技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广东三求光固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654-658,共5页
文摘
利用顺丁烯二酸(MA)、丙烯酸(AA)、四氢苯酐(THPA)、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改性双酚A环氧树脂,通过控制AGE的添加量,制备了四种碱溶性环氧丙烯酸树脂,并探究其在感光阻焊油墨中的应用。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证明了目标产物的成功合成。对该树脂所制得的光固化涂层的研究发现,AGE的添加可以显著提升树脂的耐热性能、固化涂层硬度。后续将其应用于感光阻焊油墨中发现,与未添加AGE的改性树脂相比,其感度从9提升至14,侧蚀从33.83μm降低至18.00μm,具有优异的抗侧蚀能力。
关键词
环氧丙烯酸树脂
顺丁烯二酸
烯丙基缩水甘油醚
阻焊油墨
光固化
Keywords
epoxy acrylic resin
maleic acid
allyl glycidyl ether
solder mask ink
photocuring
分类号
TQ577 [化学工程—精细化工]
TQ323.5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硅烷偶联剂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绿色”方向研究
5
作者
安万浩
卿宁
汤柳燕
曾庆乐
机构
五邑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
学院
珠海科技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广东巴德富新材料有限公司
出处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701-705,共5页
文摘
选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2-乙基己基丙烯酸酯(2-EHA)构成基体共聚体系,协同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174)作为功能改性单体,创新采用活性-非离子复合乳化体系(含反应型乳化剂及环保表面活性剂),通过分步种子乳液聚合工艺构建核壳结构聚合物胶粒。通过TEM、DSC、TGA、FTIR等分析手段对其进行系统表征,重点考察乳液分子结构、热稳定性及微观形貌特征。结果表明,当A-174添加量达总单体质量4‰时,体系综合性能最优。该用量下的丙烯酸酯乳液具有优良的稳定性,单体转化率达到95.13%;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为0 g/L,符合“绿色”产品的要求;与改性前相比,乳胶膜接触角提升14%,铅笔硬度提升至H。综上,A-174改性可以显著提升乳液的耐水性能和硬度。
关键词
丙烯酸酯乳液
硅烷偶联剂
零VOC
核壳结构
Keywords
gacrylate emulsion
silane coupling agent
zero VOC
core⁃shell structure
分类号
TQ31 [化学工程—高聚物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杨树桑黄多糖提取条件优化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叶卓妍
周家淇
林丹媛
孙赫男
王艳珍
机构
珠海科技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8-67,共10页
基金
珠海科技学院“三个层次”人才建设工程
广东省普通高校天然产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22GCZX012)
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2213684026,S202413684026)。
文摘
【目的】优化杨树桑黄多糖(Sanghuongporus vaninii polysaccharides,SVP)提取工艺,探讨SVP的抑菌机制,为天然抑菌剂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多糖水提醇沉法提取工艺,提高多糖提取率;通过最小抑菌浓度、生长曲线和酶活性等的测定,研究SVP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结果】在浸提温度86℃、时间1.6 h、料液比1∶24 g/mL时,多糖的提取率为4.07%;多糖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000 mg/mL和1.500 mg/mL。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胞外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活性分别升高3.7倍(P<0.05)和2.6倍(P<0.05)、β-半乳糖苷酶的活性分别升高6.2%(P<0.01)和7.3%(P<0.01)、ΔOD_(260nm)分别增加了60%(P<0.01)和1.2倍(P<0.01)、胞内Na^(+)/K^(+)-ATPase的酶活性分别下降28.9%(P<0.001)和34.8%(P<0.001)、Ca^(2+)-ATPase的酶活性分别下降43.2%(P<0.001)和35.6%(P<0.001)、ATP酶的活性分别降低了20.1%(P<0.001)和34.6%(P<0.001)、苹果酸脱氢酶(malate dehydrogenase,MDH)活性分别降低了23.5%(P<0.001)和28.7%(P<0.0001)、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活性分别降低了17.9%(P<0.01)和13.8%(P<0.01)。【结论】响应面优化后,SVP的实际提取率比预测提取率高5.71%,同时SVP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破坏细菌细胞膜、抑制能量代谢酶等的活性相关。
关键词
真菌
杨树桑黄多糖
响应面
抑菌活性
Keywords
fungus
Sanghuongporus vaninii polysaccharides
response surfac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分类号
R284.2 [医药卫生—中药学]
R28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碳点发光标记材料的制备及在水样中亚硝酸盐专一检测中的应用
王长莹
张大伟
陈冠吉
张镇威
萧卫泓
王斌
陈奇丹
杨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可用于防晒吸收剂的广谱抗紫外碳点的制备
陈奇丹
陈冠吉
游善媚
臧欣瑶
杨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自消光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制备与耐污性能研究
金琦
孙小艺
陈惠珊
汤柳燕
卿宁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烯丙基缩水甘油醚改性双酚A环氧树脂及其在阻焊油墨中的应用
陆浩
卿宁
汤柳燕
罗啟权
贺鹏铭
刘继强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硅烷偶联剂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绿色”方向研究
安万浩
卿宁
汤柳燕
曾庆乐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杨树桑黄多糖提取条件优化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叶卓妍
周家淇
林丹媛
孙赫男
王艳珍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