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生陶瓷粗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与耐久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徐成双 刘玲玲 +2 位作者 焦楚杰 蔡庆晓 郭伟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3-175,共3页
用废弃陶瓷粗骨料取代天然粗骨料,制备出再生骨料混凝土,并测试其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通过试验发现,随着陶瓷粗骨料掺量的增加,再生骨料混凝土达到同一坍落度所需的减水剂用量逐步减少,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呈现较大的增长... 用废弃陶瓷粗骨料取代天然粗骨料,制备出再生骨料混凝土,并测试其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通过试验发现,随着陶瓷粗骨料掺量的增加,再生骨料混凝土达到同一坍落度所需的减水剂用量逐步减少,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呈现较大的增长,抗碳化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明显增强,弹性模量和抗收缩性能小幅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陶瓷 粗骨料 再生混凝土 工作性能 力学性能 耐久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化热抑制剂对复合胶凝材料体系早期水化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曾柯林 温东昌 +3 位作者 杨蓉 孙涛 王雷冲 韩金龙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712-2721,共10页
本文研究了水化热抑制剂(TRI)对水泥-粉煤灰-矿渣复合胶凝材料早期水化过程。通过改变矿物掺合料在胶凝材料中的质量占比以及TRI的掺量,研究了胶凝材料的水化特性,并基于Krstulovic-Dabic水化动力学模型计算了反应速率常数、几何晶体生... 本文研究了水化热抑制剂(TRI)对水泥-粉煤灰-矿渣复合胶凝材料早期水化过程。通过改变矿物掺合料在胶凝材料中的质量占比以及TRI的掺量,研究了胶凝材料的水化特性,并基于Krstulovic-Dabic水化动力学模型计算了反应速率常数、几何晶体生长指数等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矿物掺合料和TRI复合使用会延缓胶凝材料水化并降低最大放热速率;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过程均有结晶成核与晶体生长、相边界反应以及扩散3个阶段,Krstulovic-Dabic水化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各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过程;矿物掺合料和TRI会影响复合胶凝材料水化产物的结晶成核以及晶体生长,并降低复合胶凝材料各阶段的水化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热抑制剂 粉煤灰 矿渣 水化历程 水化动力学 Krstulovic-Dab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性价比优化的混凝土配方设计模型 被引量:2
3
作者 焦楚杰 崔力仕 +2 位作者 高仁辉 郭伟 宋德强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21-1327,共7页
收集了502组混凝土配方作为训练数据,基于BP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及粒子群算法,构建了一种混凝土配方设计模型,可用于控制混凝土成本和配方优化.所构建的模型考虑了混凝土的原材料成本以及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多个关键因素,引入惩罚函数... 收集了502组混凝土配方作为训练数据,基于BP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及粒子群算法,构建了一种混凝土配方设计模型,可用于控制混凝土成本和配方优化.所构建的模型考虑了混凝土的原材料成本以及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多个关键因素,引入惩罚函数对粒子群算法的目标函数适应度值进行惩罚,解决了混凝土配方设计中非线性约束离散变量问题和连续变量问题,从而达到控制混凝土成本并优化配方的目标.按照构建模型输出27组降低成本后的混凝土配方,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所得配方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契合度接近97%;降低混凝土单方成本5、10、15元后,所输出的配方均能满足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价比 混凝土 配方优化 成本控制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掺合料对水泥制品表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孟旭 水中和 费洗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309-313,共5页
本工作设计了水泥制品的表观性能的量化表征方法,研究了矿物掺合料掺量对水泥制品表面气孔尺寸分布、表面硬度、表面光滑程度的影响规律,并建立了表面硬度、表面光滑程度与表面微观形貌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粉煤灰掺量超过30%(质量分数... 本工作设计了水泥制品的表观性能的量化表征方法,研究了矿物掺合料掺量对水泥制品表面气孔尺寸分布、表面硬度、表面光滑程度的影响规律,并建立了表面硬度、表面光滑程度与表面微观形貌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粉煤灰掺量超过30%(质量分数,下同)时,水泥制品表面大气孔减少,但是表面产生微观缺陷,表面硬度及表面光滑程度降低。矿粉掺量的增加,有利于细化表面气孔,并使表面密实,提升表面硬度及表面光滑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制品 矿物掺合料 表面光滑程度 表面硬度 气孔尺寸分布 量化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页岩渣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侵蚀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权长青 焦楚杰 +1 位作者 杨云英 郭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22079-22084,共6页
油页岩经干馏或燃烧后留下大量油页岩渣(OSR),OSR的堆弃占用土地和污染环境。以OSR干馏渣为粗骨料制备了油页岩渣混凝土(OSRC),测试了其工作性能、微观结构、抗压强度和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结果表明,OSRC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抗氯离... 油页岩经干馏或燃烧后留下大量油页岩渣(OSR),OSR的堆弃占用土地和污染环境。以OSR干馏渣为粗骨料制备了油页岩渣混凝土(OSRC),测试了其工作性能、微观结构、抗压强度和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结果表明,OSRC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抗氯离子侵蚀性能均随油页岩渣取代率(V_(r))的增加而降低,V_(r)为25%和43%时,OSRC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分别为29.9 MPa和25.5 MPa,氯离子渗透性能评价分别为很低和低。V_(r)大于50%时,OSRC的通电量随V_(r)的提高而快速增加。通过微观形貌测试发现,离OSR与界面过渡区(ITZ)界线越远,ITZ中的钙矾石晶体越少,水化硅酸钙凝胶越多,但氢氧化钙晶体较少,OSR具有“返水”特性。OSRC的受压破坏形态为OSR折断且断面平整,天然骨料周边的水泥砂浆剥落。OSR和ITZ是OSRC的薄弱区域,是后续研究之关键。OSR等多孔废弃物可以用作混凝土的填充料和内养护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渣 混凝土 微观结构 抗压强度 抗氯离子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