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海富水软土小应变硬化参数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卫俊杰 凌飞 +4 位作者 陈玉林 冷紫旺 胡正 戴北冰 刘建坤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2-140,共9页
基于三轴排水、标准固结等室内试验,并结合经验方程,标定了珠海富水土体的成套HSS模型参数,并分析了主要强度参数E_(50)^(ref)、E_(oed)^(ref)、G_(0)^(ref)和E_(ur)^(ref)的比例关系,为珠海地区不同土层的HSS模型参数取值及计算提供参... 基于三轴排水、标准固结等室内试验,并结合经验方程,标定了珠海富水土体的成套HSS模型参数,并分析了主要强度参数E_(50)^(ref)、E_(oed)^(ref)、G_(0)^(ref)和E_(ur)^(ref)的比例关系,为珠海地区不同土层的HSS模型参数取值及计算提供参考。研究发现,珠海地区黏土的小应变参考剪切模量G_(0)^(ref)高于砂土,且远高于淤泥质黏土。与长三角等滨海地区相比,珠海地区的黏土因含水率较高,其参考割线模量E_(50)^(ref),参考加卸载模量E_(ur)^(ref),参考切线模量E_(oed)^(ref)和参考剪切模量G_(0)^(ref)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软土 HSS模型 参数分析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载预压下塑料排水板地基的侧向变形预测方法
2
作者 徐方 吴其长 +4 位作者 门小雄 杨俊芳 彭扬发 解裕荣 杨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6-428,共13页
为深入研究堆载预压下塑料排水板地基的侧向变形特性,并建立相应的侧向变形预测方法,利用自研的改进三轴试验装置,开展堆载预压下径向排水的三轴压缩试验及多工况仿真分析,系统研究竖向应力、水平应力、加载速率及初始有效应力对土体侧... 为深入研究堆载预压下塑料排水板地基的侧向变形特性,并建立相应的侧向变形预测方法,利用自研的改进三轴试验装置,开展堆载预压下径向排水的三轴压缩试验及多工况仿真分析,系统研究竖向应力、水平应力、加载速率及初始有效应力对土体侧向变形及应力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体侧向变形随竖向应力的增加、水平应力的减小、加载速率的增大及初始有效应力的减小而非线性增长;土体代表性应力比K_(e)^(*)则随加载速率的增大及初始有效应力的减小而非线性减小,随水平应力的增加近似线性增长,随竖向应力的增加先线性减小再非线性减小;堆载预压下地基浅层存在较大的水平向附加应力,其对地基侧向变形的影响不可忽视;水平向附加应力及竖向附加应力的综合作用,促使堆载预压下的排水板地基侧向变形随深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弓”形分布规律。基于分析结果,建立土体应力比K_(e)^(*)与最终水平应变εh之间的归一化关系;并提出可考虑堆载预压加载因素及土体固结特性的综合影响因子β,由β与K_(e)^(*)之间的线性拟合关系可对不同工况下的K_(e)^(*)进行估算;综合ε_(h)-Ke及K_(e)^(*)-β关系,提出了堆载预压下排水板地基侧向变形轮廓的预测方法,并将该方法运用于分析2个实际工程案例,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效果。研究结果可为堆载预压下塑料排水板地基的分析与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载预压 塑料排水板 改进三轴试验 侧向变形 预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管布置优化与参数分析
3
作者 郑豪杰 梁思明 +3 位作者 李雁 蒲万里 冯晋豫 戴北冰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9-144,共6页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现场监测侧重结构温升值和里表温差,而对降温速率重视不足。一旦降温速率控制不当,可能导致早期结构开裂。本文以珠海隧道大体积混凝土底板为对象开展热力耦合分析,对冷却管排列方式进行优化设计,并对冷却水温、水流量...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现场监测侧重结构温升值和里表温差,而对降温速率重视不足。一旦降温速率控制不当,可能导致早期结构开裂。本文以珠海隧道大体积混凝土底板为对象开展热力耦合分析,对冷却管排列方式进行优化设计,并对冷却水温、水流量、冷却管管径等因素开展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当冷却管采取环形或交叉方式布置时,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降温速率均可控制在2℃/d以内。冷却水流量对结构降温效果的影响较为显著,水流量越大温度峰值越低,但降温速率过快会增大结构的最大拉应力,实际施工过程中可在养护初期通大流量冷却水,达到温度峰值后减小冷却水流量。冷却水温的选取也需兼顾降温和拉应力之间的平衡。冷却水管管径对降温效果影响较小,选择内管径为25~30 mm的冷却水管可以兼顾控制成本和保持结构整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 数值模拟 温度场 冷却水管 降温速率 热力耦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海隧道超大直径泥水盾构针对性设计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郭保和 徐纯杰 赵赢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530-534,共5页
为解决珠海隧道工程中存在的高水压进舱作业、长距离基岩凸起段掘进、浅覆土软弱地层压力控制、刀盘结泥饼等施工难题,提出针对性设计方案。采用常压换刀刀盘及可更换刀具设计,提高高水压环境下的换刀作业安全性及换刀效率;采用主驱动... 为解决珠海隧道工程中存在的高水压进舱作业、长距离基岩凸起段掘进、浅覆土软弱地层压力控制、刀盘结泥饼等施工难题,提出针对性设计方案。采用常压换刀刀盘及可更换刀具设计,提高高水压环境下的换刀作业安全性及换刀效率;采用主驱动具备伸缩功能的设计,方便常压刀盘在硬岩地层中滚刀更换;采用泥水舱和气垫舱底部设置多道冲刷喷口及破碎机搅动设计,降低盾构堵舱滞排的风险;采用气垫式泥水平衡盾构的设计,降低地表击穿或沉降的风险;采用单独的增压泵对刀盘进行大流量冲刷,减小刀盘结泥饼的概率。所采用的针对性设计在珠海隧道的施工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明显提升了盾构地质适应性和施工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高水压 常压换刀 堵舱滞排 结泥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形加强冻结管外壁保温对管幕冻结效果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任辉 洪泽群 张军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08,共9页
新型管幕冻结法冻结系统由充填混凝土的实顶管内布置圆形主力冻结管和限位管、未充填混凝土的空顶管内布置异形加强冻结管组成。为分析该新型管幕冻结系统中空顶管周围的冻结效果,通过拱北隧道管幕冻结现场原型试验,对空顶管中异形加强... 新型管幕冻结法冻结系统由充填混凝土的实顶管内布置圆形主力冻结管和限位管、未充填混凝土的空顶管内布置异形加强冻结管组成。为分析该新型管幕冻结系统中空顶管周围的冻结效果,通过拱北隧道管幕冻结现场原型试验,对空顶管中异形加强冻结管是否采取外表面保温措施展开研究,利用冻土帷幕厚度的变化对异形加强冻结管保温措施与不保温状态进行冻结效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异形加强冻结管保温不利于冻土帷幕的形成,随着冻结时间推移,冻土帷幕的发展会越来越慢;协同冻结模式下60 d后保温与不保温的冻土厚度之差约为冻结20 d的2倍。可以把空顶管作为“大冻结管”来考虑,利用异形加强冻结管对空顶管内部整体降温,更有利于顶管周围冻土帷幕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幕冻结法 异形加强冻结管 冻结管保温 现场试验 拱北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作日与休息日对比的昆明地铁站点建成环境对客流的影响机制
6
作者 李智博 张丽莉 +1 位作者 何保红 郭静辉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0-145,共6页
[目的]为了研究地铁站点建成环境对站点客流的影响机制,以昆明市地铁站点为例,分析建成环境对工作日与休息日不同客源客流的影响机理。[方法]利用昆明市轨道交通AFC(自动售检票)刷卡数据和POI(多系统接入平台)数据,将站点客流细分为发... [目的]为了研究地铁站点建成环境对站点客流的影响机制,以昆明市地铁站点为例,分析建成环境对工作日与休息日不同客源客流的影响机理。[方法]利用昆明市轨道交通AFC(自动售检票)刷卡数据和POI(多系统接入平台)数据,将站点客流细分为发生客流与吸引客流两类。在此基础上进行日变特征及空间可视化分析,建立不同性质客流的工作日、休息日影响机理模型。[结果及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客流高吸引型站点集中于主城及新城中心,客流高发生型站点分布于城市近、远郊区。站点建成环境对客流影响机制与客流特征显著相关,土地利用优势度对发生客流起抑制作用,对吸引客流起促进作用;约束型设施、公交线网密度仅对吸引客流产生显著影响;路网密度和休闲型设施对发生、吸引客流的影响程度不同。随着工作日到休息日的时间变化,土地利用优势度对发生客流的影响消失,而公交线网密度对吸引客流的影响开始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站点建成环境 客流 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工程桩效应的滨海深基坑变形特性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冷伍明 姚康 +4 位作者 门小雄 徐方 苏辉 成龙 叶新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47-1358,共12页
为探究基坑底部工程桩(抗拔桩和立柱桩)的作用效应,基于实测数据分析珠海某深基坑的变形特性,并通过三维有限元仿真计算,研究坑底工程桩直径、长度和纵向间距对基坑变形和地连墙内力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受滨海深厚软弱淤泥质地... 为探究基坑底部工程桩(抗拔桩和立柱桩)的作用效应,基于实测数据分析珠海某深基坑的变形特性,并通过三维有限元仿真计算,研究坑底工程桩直径、长度和纵向间距对基坑变形和地连墙内力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受滨海深厚软弱淤泥质地层影响,该深基坑变形相较上海、苏州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典型基坑偏大,且基坑封底后变形仍有较大增长,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和周边地表沉降最大增量可达30%~40%。2)工程桩可有效抑制基坑变形,相较无桩工况,直径0.4 m的工程桩可使地下连续墙最大水平位移减少18%,坑底最大隆起量减少20%。3)工程桩长度对基坑变形的影响存在明显的边际效应,当桩长大于1.4He时(He为基坑开挖深度),增加桩长对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的抑制作用不再明显,而当桩长超过2He后,增加桩长并不能有效减小坑底的隆起变形。4)工程桩纵向桩间距对基坑变形的抑制效应存在有效域,约为10D~6D(D为桩径),其中尤以桩间距由7D减小至6D时的效果最为显著。5)与变形影响机制类似,工程桩可减小地下连续墙的弯矩,最大弯矩随桩径增大而持续减小,桩长对弯矩的影响存在边际效应,桩间距对弯矩的影响存在有效域。研究成果可为基坑底部工程桩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工程桩 变形特性 现场监测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FC数据的站点类型与空间特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智博 何保红 +1 位作者 张丽莉 郭静辉 《中国铁路》 2023年第5期35-43,共9页
利用昆明市2020年AFC刷卡数据和POI数据,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将昆明市83个轨道站点划分为商办综合型、商住综合型、商住成熟型、商住开发型、单一就业型及景区枢纽型6类,在此基础上对站点类型进行空间特征挖掘和站点周边土地利用关联性... 利用昆明市2020年AFC刷卡数据和POI数据,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将昆明市83个轨道站点划分为商办综合型、商住综合型、商住成熟型、商住开发型、单一就业型及景区枢纽型6类,在此基础上对站点类型进行空间特征挖掘和站点周边土地利用关联性分析。研究发现:(1)轨道对于拉伸城市空间框架、促成重要城市交通走廊作用显著,然而居住用地和就业用地的扩散程度存在不同步现象。(2)建成环境尺度、POI类别与站点类型间存在较强关联,即站点居住功能越强,与用地类别的关联关系影响范围越大,而站点商业功能越强,与用地类别的关联关系影响范围越小。研究成果可以为轨道站点差异化管理策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C数据 站点聚类 K-MEANS算法 空间异质性 昆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滨海地区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施工温控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郑豪杰 梁思明 +4 位作者 门小雄 郭保和 墨飞标 戴北冰 刘建坤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8-143,共6页
湿热环境会加速混凝土的水化反应,增大浇筑前期的放热量,同时也会影响混凝土早期力学与变形性能,进而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的早期开裂风险。以珠海隧道工程西岸工作井底板为例,开展湿热滨海地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分析。采用有限元方法模... 湿热环境会加速混凝土的水化反应,增大浇筑前期的放热量,同时也会影响混凝土早期力学与变形性能,进而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的早期开裂风险。以珠海隧道工程西岸工作井底板为例,开展湿热滨海地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分析。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底板早期温度场和应力场,针对环境温度、环境湿度和混凝土入模温度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根据有限元仿真结果优化冷却水管布置并开展现场温度监测。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和入模温度越高,混凝土内部温度越高,里表温差越大,越容易发生开裂;环境湿度越高,大体积混凝土的收缩应力与变形越小,开裂风险越低;布置冷却水管可以起到很好的温度控制效果,有效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的早期开裂;有限元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可为实际施工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 水化热 温度场 湿热环境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被动区桩效应的滨海深基坑稳定性研究
10
作者 门小雄 姚康 +6 位作者 冷伍明 任辉 苏辉 杨俊芳 徐方 梅志强 廖文江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5年第8期3504-3516,共13页
为阐释滨海软土深基坑被动区工程桩对基坑开挖稳定性的影响效应,基于珠海隧道车架段深基坑工程和监测数据建立基坑开挖的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详细分析不同坑底被动区工程桩桩径、桩长和桩间距下,基坑稳定性的演变规律,并提出基于被动区... 为阐释滨海软土深基坑被动区工程桩对基坑开挖稳定性的影响效应,基于珠海隧道车架段深基坑工程和监测数据建立基坑开挖的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详细分析不同坑底被动区工程桩桩径、桩长和桩间距下,基坑稳定性的演变规律,并提出基于被动区工程桩作用效应的滨海软土基坑抗隆起稳定性分析方法。结果表明,采用结构单元和实体单元模拟工程桩所需的整体模型单元数量存在一定差异,进而引起仿真所得基坑的开挖变形略有不同,但二者均能较好反映基坑的开挖变形特性。坑底被动区抽条加固与地下连续墙间存在的间隙(即未得到有效加固的软土)会导致基坑的开挖变形有较为明显的增加,施工中宜采取注浆等措施,减小此类间隙的不利影响。基坑表现为典型的潜在隆起失稳形态,其抗隆起稳定安全系数随被动区工程桩直径的增加和桩间距的减小分别呈近似线性和非线性的规律增大,而随桩长增加,安全系数则呈“三折线”型规律增大,且桩长超过基坑开挖深度的2倍时,安全系数增长效应明显减小,呈现典型的边际效应。提出的基坑抗隆起稳定性分析方法,综合考量了桩体抗拉强度和有效长度的作用效应,计算所得安全系数与仿真分析结果吻合良好,论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型软土基坑工程的稳定性分析和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工程桩 稳定性 影响效应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