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T增强图像纹理特征预测可切除胃癌患者预后 被引量:9
1
作者 黄裕存 曹治 +2 位作者 陆少范 黄胜福 邝宇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46-1050,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术前CT增强图像纹理特征预测可切除胃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7例经手术病理确诊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n=147)和验证组(n=50)。于术前CT增强门静脉期图像中提取90个病灶三维定量特征,采用组间相关系数(ICC)... 目的探讨基于术前CT增强图像纹理特征预测可切除胃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7例经手术病理确诊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n=147)和验证组(n=50)。于术前CT增强门静脉期图像中提取90个病灶三维定量特征,采用组间相关系数(ICC)从中选择可重复性好者,以LASSO COX回归模型进行降维并筛选出与患者总生存时间(OS)相关特征,建立影像标签,对2组患者进行分类,根据标签分数的中位数值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观察组间OS差异,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像纹理特征标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构建融合纹理特征标签和临床病理特征的诺莫图,评价其预测胃癌患者预后的效能;绘制决策曲线,评价其临床价值。结果经筛选获得2个与患者OS相关的CT纹理特征并以之建立影像标签。训练组(χ^2=9.25)和验证组(χ^2=8.49)中,高危组和低危组患者O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影像标签及TNM分期为胃癌的独立危险因素。影像标签预测训练组和验证组患者3年OS的AUC分别为0.72(P=0.02)和0.67(P=0.07),融合影像标签和TNM分期的诺莫图模型预测3年OS的AUC分别为0.78和0.81(P均<0.01)。阈值为0.13~0.59时,诺莫图模型的净获益高于单独影像标签。结论基于CT增强图像纹理特征建立的影像标签可用于胃癌患者术后危险分层;联合病理特征构建的纹理诺模图模型有助于预测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纹理分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阑尾炎的MSCT表现与临床特点及病理类型对照分析 被引量:36
2
作者 揭育添 吴莹 +2 位作者 黄裕存 陆少范 黄胜福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单纯性、化脓性、坏疽性三种不同病理类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MSCT表现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12月40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MSCT表现特征,其中单纯性阑尾炎8例(20%),化脓性阑尾炎25例(62.5... 目的:探讨单纯性、化脓性、坏疽性三种不同病理类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MSCT表现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12月40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MSCT表现特征,其中单纯性阑尾炎8例(20%),化脓性阑尾炎25例(62.5%),坏疽性阑尾炎7例(17.5%),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MSCT扫描,分析不同病理类型阑尾炎的MSCT表现,并与临床特点如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计数等相结合,从而综合分析各种病理类型阑尾炎的诊断要点。结果:坏疽性阑尾炎组CRP、PCT、WBC计数较化脓性阑尾炎、单纯性阑尾炎组高(P<0.05),化脓性阑尾炎组CRP、PCT、WBC计数较单纯性阑尾炎组高(P<0.05);在MSCT方面,坏疽性阑尾炎主要表现为阑尾明显增粗,局部肠壁增厚,周围可见积气影,其中高密度粪石影离开阑尾腔游离于腹腔内有3例;化脓性阑尾炎阑尾增粗,边界模糊,局部见斑片状、条索状密度增高影;单纯性阑尾炎表现为轻度肿胀,阑尾周围间隙稍模糊,管腔内见少量液体密度影。结论:MSCT扫描结合CRP、PCT、WBC计数对不同病理类型急性阑尾炎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证据,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