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C复合吸附管应用于室内空气中低沸点挥发性有机物测定
1
作者 梁缉攀 余塘 +1 位作者 江伟武 戴静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7-533,共7页
室内空气挥发性有机物检测中常用的Tenax TA吸附管在采集低沸点挥发性有机物时易出现样品穿透的问题,显著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该研究利用吸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对比分析了Tenax TA吸附管和TC复合吸附管采集常见的低沸点挥发性有机... 室内空气挥发性有机物检测中常用的Tenax TA吸附管在采集低沸点挥发性有机物时易出现样品穿透的问题,显著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该研究利用吸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对比分析了Tenax TA吸附管和TC复合吸附管采集常见的低沸点挥发性有机物时的穿透曲线及采样吸附率,并进一步考察了T-C复合吸附管的样品解吸率、方法准确度及精密度。结果表明,相比于Tenax TA管,T-C复合吸附管采集低沸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时的性能更优,可有效避免样品穿透的发生,采样吸附率不小于98.4%,样品解吸率大于99.7%,目标物质量在0~2.00μg范围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不小于0.997 4,方法回收率为95.7%~112%,相对标准偏差为1.5%~6.3%,说明T-C复合吸附管可应用于装饰装修材料及室内空气中低沸点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沸点 挥发性有机物 穿透 T-C复合吸附管 室内空气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应变反射波法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文镇 曾庆渝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326-329,共4页
小应变反射波法是当前在工程桩基检测中应用的动测法之一。就这种方法的应用及可能遇到的问题,通过工程实例和试验资料进行简要的分析探讨,同时提出应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提高这种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 桩基 检测 反射波 小应变反射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结构混凝土中钢筋对若干种无损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结果的影响
3
作者 傅强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9-52,56,共5页
关键词 混凝土 抗压强度 无损测试 钢筋混凝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厚软土超长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轴向受力性状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4
4
作者 蔡健 周万清 +1 位作者 林奕禧 黄良机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2-106,116,共6页
通过在管桩的钢筋笼里面添加带应变计的附加钢筋,对珠海保税区深厚软土地基中超长预应力高强混凝土(PHC)管桩进行了轴向静载试验和桩身轴力的测试,探讨了深厚软土地基中超长PHC管桩的竖向承载特性和荷载传递机理。结果表明在深厚软土地... 通过在管桩的钢筋笼里面添加带应变计的附加钢筋,对珠海保税区深厚软土地基中超长预应力高强混凝土(PHC)管桩进行了轴向静载试验和桩身轴力的测试,探讨了深厚软土地基中超长PHC管桩的竖向承载特性和荷载传递机理。结果表明在深厚软土地基中,超长PHC管桩表现出端承摩擦桩的承载性状,因此应当选择压缩性较小的土层作为持力层;超长PHC管桩的桩端土刚度对桩侧摩阻力的发挥有极大的影响,提高桩端土刚度对桩侧摩阻力有明显的增强作用;适当地增加桩长可以提高桩基的极限承载力;在长细比较大的超长PHC管桩设计中,除了从极限承载力和桩顶沉降来考虑外,还应该注意桩身强度的影响;同时,在沉降计算中,要充分考虑桩身压缩引起的沉降。该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对今后PHC管桩的研究和设计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C管桩 超长桩 软土地基 试验研究 荷载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厚软土地基细长PHC管桩水平荷载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周万清 蔡健 +1 位作者 林奕禧 黄良机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31-136,共6页
通过珠海保税区深厚软土地基中两根细长PHC管桩的水平荷载试验,分析了深厚软土地基中PHC管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点.试验结果表明:细长PHC管桩能够抵抗水平荷载的作用;弹性长桩的下端可以看成嵌固于土中而不能转动,由逐渐发展的桩... 通过珠海保税区深厚软土地基中两根细长PHC管桩的水平荷载试验,分析了深厚软土地基中PHC管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点.试验结果表明:细长PHC管桩能够抵抗水平荷载的作用;弹性长桩的下端可以看成嵌固于土中而不能转动,由逐渐发展的桩截面抗矩和土抗力来承担逐渐增大的水平荷载;弹性长桩的受力性质主要受上部土层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计算出来的水平地基抗力比例系数m的值对该类工程地质的桩基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文中还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PHC管桩的水平承载特性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能满足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C管桩 水平荷载 静载试验 率定系数 软土地基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伟丽 蔡健 +1 位作者 林奕禧 黄良机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6-139,共4页
水泥土搅拌桩处理软土地基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并减小沉降量。针对珠海地区的淤泥质土,进行了4种垫层厚度的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现场静载荷试验,并在现场试验的基础上采用FLAC3D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将数值模拟... 水泥土搅拌桩处理软土地基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并减小沉降量。针对珠海地区的淤泥质土,进行了4种垫层厚度的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现场静载荷试验,并在现场试验的基础上采用FLAC3D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将数值模拟得到的4种垫层厚度复合地基的沉降曲线与现场试验的沉降曲线进行了比较,两者基本吻合。采用此模型计算了不同桩径和桩距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沉降量,研究了桩径、桩距的改变对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量的影响,并对改变桩径和桩距两种方案进行了比较,为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土搅拌桩 复合地基 FLAC3D 垫层 桩径 桩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C管桩水平承载性状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周万清 梁正琼 +1 位作者 蔡健 林奕禧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39-42,共4页
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深厚软土地基中预应力高强混凝土(PHC)管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桩土体系采用三维模型,桩身混凝土采用弥散开裂模型,管桩内钢筋采用理想弹塑性模型,桩周土体采用Mohr-Coulomb本构模... 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深厚软土地基中预应力高强混凝土(PHC)管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桩土体系采用三维模型,桩身混凝土采用弥散开裂模型,管桩内钢筋采用理想弹塑性模型,桩周土体采用Mohr-Coulomb本构模型.桩土界面利用基于库伦摩擦模型的点面接触形式.桩中混凝土和桩周土体采用三维减缩积分一阶单元C3D8R,钢筋采用三维三节点杆单元T3D3.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实测曲线比较接近,且基于库伦摩擦本构模型的点面接触形式可以很好地模拟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桩土的共同作用.利用经试验验证的有限元模型对不同型号PHC管桩的水平承载性能进行了分析,揭示了PHC管桩的水平荷载传递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C管桩 水平 接触 相互作用 荷载传递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量对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伟丽 郭嘉 +2 位作者 蔡健 林奕禧 黄良机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7-72,共6页
在现场试验的基础上,利用FLAC3D建立数值模拟模型,分别改变复合地基的褥垫层、持力层和桩体材料的模量,计算采用不同模量时复合地基的沉降以及桩土的应力,分析模量变化对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褥垫层的材料和模量... 在现场试验的基础上,利用FLAC3D建立数值模拟模型,分别改变复合地基的褥垫层、持力层和桩体材料的模量,计算采用不同模量时复合地基的沉降以及桩土的应力,分析模量变化对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褥垫层的材料和模量影响到桩间土承载力的发挥,褥垫层宜采用级配砂石,模量取值范围为20~50MPa。持力层模量增大可以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因此水泥土搅拌桩的桩端要进入到具有一定硬度的土层中,除软弱土外,其他土层做持力层其强度对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的影响不大。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桩模量可以有效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时,桩的模量不要过大,建议取值范围为200~400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土搅拌桩 复合地基 褥垫层 持力层 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长对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性能影响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伟丽 蔡健 +2 位作者 郭嘉 林奕禧 黄良机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4-67,共4页
在现场试验的基础上,利用FLAC3D建立数值模拟模型,改变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桩长,分别计算4种桩长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沉降以及桩、土应力,分析桩端进入硬土层的长度变化对复合地基承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土桩进入硬土层的长度... 在现场试验的基础上,利用FLAC3D建立数值模拟模型,改变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桩长,分别计算4种桩长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沉降以及桩、土应力,分析桩端进入硬土层的长度变化对复合地基承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土桩进入硬土层的长度对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和沉降影响不显著,桩端进入硬土层深度范围宜为1~5倍桩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土搅拌桩 复合地基 FLAC3D 桩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横向荷载作用下PHC管桩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万清 蔡健 +1 位作者 林奕禧 黄良机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7-193,共7页
为研究纵横向荷载作用下PHC管桩的承载性能,通过经试验验证的有限元模型,考虑了地应力和桩土接触的影响,通过变换土体的参数、桩头自由长度、桩端土特性等影响管桩承载力的因素,对竖向和水平荷载共同作用下管桩的受力特性进行了分析。... 为研究纵横向荷载作用下PHC管桩的承载性能,通过经试验验证的有限元模型,考虑了地应力和桩土接触的影响,通过变换土体的参数、桩头自由长度、桩端土特性等影响管桩承载力的因素,对竖向和水平荷载共同作用下管桩的受力特性进行了分析。竖向荷载的作用能提高管桩的水平承载能力。同时,还分析了水平荷载对管桩竖向沉降的影响。在竖向荷载较小时,水平荷载的作用减小了桩顶沉降,但随着竖向荷载的增加,水平荷载对桩顶沉降的影响减小。分析结果表明,把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分开来考虑管桩的受力性能是偏于安全的,不会引起太大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横向荷载 管桩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和神经网络的大跨度钢屋盖监测数据解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春 李鹏麟 +3 位作者 熊帅 薛华 王汉武 许锴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19,共10页
本研究以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钢网架屋盖结构的温度、应变实测数据为实际工程背景,基于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模拟温度和应变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实现大跨度空间钢结构温度效应预测;并将温度荷载及风荷载作用下的结构监测应变分离,实现... 本研究以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钢网架屋盖结构的温度、应变实测数据为实际工程背景,基于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模拟温度和应变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实现大跨度空间钢结构温度效应预测;并将温度荷载及风荷载作用下的结构监测应变分离,实现杆件荷载的主导工况自主判定;最后开发基于数据库与Matlab接口的神经网络程序,以插件的形式嵌入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中,并将监测数据解析后的信息集成于BIM三维模型中,从而指导监测人员对结构进行检修。本研究构造的神经网络模型较好地拟合了大跨度空间钢结构温度与应变的非线性关系,基于BIM技术的二次开发,实现了温度效应的预测与风荷载识别,进一步开拓了监测数据解析的研究,对同类型的工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网架屋盖结构 BP神经网络 BIM技术 温度效应预测 风荷载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长PHC管桩桩顶沉降特性的动静对比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黄良机 林奕禧 +1 位作者 蔡健 周万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07-511,516,共6页
通过静载荷试验可直接测到桩顶的荷载-沉降(Q-s)曲线。由管桩内预先埋设的应变计的内力测试结果可计算出土阻力与桩-土相对位移的关系,并进一步做高应变测试和拟合分析,得出了高应变拟合的Q-s曲线。对Q-s曲线作动静结果对比分析,探讨了... 通过静载荷试验可直接测到桩顶的荷载-沉降(Q-s)曲线。由管桩内预先埋设的应变计的内力测试结果可计算出土阻力与桩-土相对位移的关系,并进一步做高应变测试和拟合分析,得出了高应变拟合的Q-s曲线。对Q-s曲线作动静结果对比分析,探讨了在深厚软土中的超长PHC管桩的桩顶沉降特性。结果表明,当荷载不大时,高应变拟合的沉降大于静载实测的沉降,但当荷载接近极限值时高应变的沉降小于静载的沉降。结果亦表明,当超长PHC管桩桩身穿过一定深度的好土层、桩端进入全风化或更好的岩层时,不管是静载试验还是高应变动力测试,都很难使土阻力得到充分发挥,此时静载实测的和高应变拟合的Q-s曲线都呈缓变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桩 超长桩 沉降特性 动静对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法测量室内空气中氡浓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江伟武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27,共2页
探讨了各种因素对活性炭法测量室内空气中氡浓度的影响,并提出既能保证检测质量,又能符合工程检测需要、提高检测效率的检测条件范围。
关键词 活性炭法 室内空气 氡浓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相容剂对聚碳酸酯/聚乳酸复合材料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艾丽 张二进 +1 位作者 詹世景 矫庆泽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8-131,共4页
主要考察了不同相容剂对聚碳酸酯(PC)/聚乳酸(PLA)复合材料改性效果的影响。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对PLA和PC进行共混。对所制得的PC/PLA复合材料进行力学性能表征和热学性能表征,确定两者最佳共混比;然后通过加入两种不同种类和比例的相容剂... 主要考察了不同相容剂对聚碳酸酯(PC)/聚乳酸(PLA)复合材料改性效果的影响。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对PLA和PC进行共混。对所制得的PC/PLA复合材料进行力学性能表征和热学性能表征,确定两者最佳共混比;然后通过加入两种不同种类和比例的相容剂[丙烯酸甲酯含量为8%~40%的乙烯共聚物(EMA)、乙烯-丙烯酸丁酯(EBA)]对PC/PLA复合材料进行配方优化,并对优化配合方后制得的PC/PLA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加入相容剂后,PLA和PC的相容性有所提高,并极大改善了PLA复合材料的韧性;加入EBA/EMA复合相容剂对复合材料的韧性提高效果更为显著,并且当EBA/EMA的质量份数比为5/5时,其对PLA复合材料的改性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碳酸酯 差示扫描量热法 相容剂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混凝土在超深度大口径人工成孔桩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傅强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8-50,共3页
关键词 人工挖孔桩 施工 水下灌注混凝土 大口径 超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