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标准冠状位MRI与多平面重建用于评估膝关节前外侧韧带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钰 王立学 +2 位作者 李洁 于向荣 郑卓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6-269,共4页
目的 对比MRI标准冠状位与多平面重建(MPR)图像评估前外侧韧带(ALL)的价值。方法 纳入130例接受膝关节MR检查患者,分别针对标准冠状位MRI及MPR图识别ALL,并将ALL分为完全可见、部分可见及不可见;比较双侧ALL在2种图像中的可见性,并以Ka... 目的 对比MRI标准冠状位与多平面重建(MPR)图像评估前外侧韧带(ALL)的价值。方法 纳入130例接受膝关节MR检查患者,分别针对标准冠状位MRI及MPR图识别ALL,并将ALL分为完全可见、部分可见及不可见;比较双侧ALL在2种图像中的可见性,并以Kappa检验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 130例中,标准冠状位MRI及MPR图中,左侧ALL分别有93例及83例完全可见、21例及12例部分可见、26例及25例不可见,右侧ALL分别有66例及80例完全可见、29例及15例部分可见、各有35例不可见。双侧ALL在标准冠状位MRI和MPR图中的可见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一致性均极好(Kappa均>0.80)。结论 MPR显示ALL效果较标准冠状位MRI更佳,但在无法满足其扫描条件时,利用标准冠状位MRI也可较准确地评估A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前外侧韧带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腺腺瘤16例临床病理学观察
2
作者 周宾 岳冰 +1 位作者 徐瑞 陈光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4-189,共6页
目的探讨幽门腺腺瘤(pyloric gland adenoma,PG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16例PGA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PepsinogenⅠ、p53、MUC6、MUC5AC、CgA、Syn、CD56、Ki67、CDX-2、MUC2、β-catenin、CD10的表达,并分析其与... 目的探讨幽门腺腺瘤(pyloric gland adenoma,PG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16例PGA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PepsinogenⅠ、p53、MUC6、MUC5AC、CgA、Syn、CD56、Ki67、CDX-2、MUC2、β-catenin、CD10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16例PGA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58岁(范围26~81岁)。肿瘤平均最大径1.3 cm(范围0.2~4 cm)。肿瘤位于胃6例(胃体3例和胃底3例),十二指肠3例,胆囊7例。低级别PGA 7例,镜下见幽门腺样腺管紧密排列,内衬单层立方至低柱状细胞,核圆形、卵圆形,位于基底侧,核仁不明显,胞质透明或嗜酸性,呈毛玻璃样外观,细胞缺乏黏液帽;高级别PGA 1例,镜下见腺体结构紊乱、细胞核拥挤、核极向消失;其余8例混合低级别和高级别成分。5例发现鳞状桑葚样化生。根据免疫表型特点,16例中混合型(MUC5AC+,MUC6+)8例,纯幽门型(MUC5AC-,MUC6+)8例,未发现小凹优势型(MUC5AC+,MUC6-)。结论PGA是消化系统少见肿瘤,具有特征性形态学特点和免疫表型,因其有向恶性转化的风险,需提高警惕,尽量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腺腺瘤 十二指肠 胆囊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束CT成像技术在肝恶性肿瘤血管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3
作者 汤铭杰 张磊 +1 位作者 王勇 朱海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60-1366,共7页
血管介入治疗是局部治疗肝恶性肿瘤的常见方法,对于术中图像的获取、识别和处理等有较高要求。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成像是一种容积成像模式,可提供病灶及肿瘤供血动脉的额外信息,目前已逐渐用于肝恶性肿瘤介... 血管介入治疗是局部治疗肝恶性肿瘤的常见方法,对于术中图像的获取、识别和处理等有较高要求。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成像是一种容积成像模式,可提供病灶及肿瘤供血动脉的额外信息,目前已逐渐用于肝恶性肿瘤介入术中并仍在不断更新和发展,被国内外多项共识、指南推荐。近年来,单期CBCT成像技术已发展成熟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多项新的CBCT成像技术提高了CBCT成像质量、拓展了CBCT成像技术应用范围。该文介绍了单期CBCT成像技术及其临床优势、部分新开发的CBCT成像技术进展,总结了目前CBCT成像技术在肝恶性肿瘤血管介入中的综合应用及应用中暴露的不足和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恶性肿瘤 锥形束CT 介入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紫草多糖提取、脱色工艺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小瑜 姜一平 +4 位作者 舒余琪 廖树怡 陈祖灿 汤庆发 邵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98-2903,共6页
目的优化新疆紫草多糖提取、脱色工艺。方法以液料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为影响因素,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以上样质量浓度、上样体积、洗脱体积流量为影响因素,多糖脱色率、保留率的总评“归一值”(OD... 目的优化新疆紫草多糖提取、脱色工艺。方法以液料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为影响因素,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以上样质量浓度、上样体积、洗脱体积流量为影响因素,多糖脱色率、保留率的总评“归一值”(OD值)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脱色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43∶1,浸提温度79℃,浸提时间134 min,多糖得率为(2.79±0.05)%。最佳脱色工艺为上样质量浓度1.6 mg/mL,上样体积1 mL,洗脱体积流量2 BV/h,OD值为0.56。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新疆紫草多糖的提取和脱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紫草 多糖 提取工艺 脱色工艺 Box-Behnken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胃癌卡培他滨或替吉奥维持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郑礼平 张楠 +2 位作者 潘莹 梁翠微 龚五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757-2760,共4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晚期胃癌患者一线化疗后卡培他滨或替吉奥维持治疗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晚期胃癌患者一线化疗6个周期后,最终病情无进展的有123例,将其随机分为卡培他滨组(1 000 mg/m^2,每天2次,连续口服14 d,每21天为1个周期)或替... 目的观察和比较晚期胃癌患者一线化疗后卡培他滨或替吉奥维持治疗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晚期胃癌患者一线化疗6个周期后,最终病情无进展的有123例,将其随机分为卡培他滨组(1 000 mg/m^2,每天2次,连续口服14 d,每21天为1个周期)或替吉奥组(体表面积≤1.25 m^2,40mg/次;体表面积1.25~1.5 m^2,50 mg/次;体表面积≥1.5 m^2,60 mg/次,每天2次,连续14 d,每21天为1个周期)和观察组(予最佳支持治疗)。维持化疗直至病情进展或患者出现化疗不耐受。结果卡培他滨组、替吉奥组的疾病控制率分别是70.7%、80.5%(P=0.304);两组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8.3和8.5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8),但明显长于观察组的6.7个月(P<0.001)。维持化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5.3、15.7个月,差异无显著性(P=0.637),但优于观察组的12.8个月(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色素沉着、骨髓抑制、恶心呕吐以及手足综合征等,未出现治疗相关的死亡。结论卡培他滨和替吉奥在晚期胃癌的维持化疗中疗效相当,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并且不良反应能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卡培他滨 替吉奥 维持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黄连温胆汤对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范晨 叶芬 +1 位作者 李颖 李健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4期811-814,共4页
目的:研究并探讨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选取该阶段内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取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 目的:研究并探讨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选取该阶段内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取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黄连温胆汤进行加味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血脂指标、心功能指标、心绞痛发作情况、C反应蛋白。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较对照组的78%明显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更低(P<0.05),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数、NT-pro BNP、6 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2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心绞痛持续时间均明显减少(P<0.05),2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2组患者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黄连温胆汤进行加味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还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和C反应蛋白含量,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黄连温胆汤 中西医结合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开门椎板成形术使用不同工具制作门轴对开门角度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蔚兰哲 崔尚斌 +2 位作者 魏富鑫 王乐 刘少喻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4-227,230,共5页
目的探究颈椎后路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使用20°尖嘴咬骨钳或高速微型磨钻两种不同工具制作门轴对椎板开门角度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行颈椎后路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患者进行前瞻性随访,根据术中门轴制作工具的不同分... 目的探究颈椎后路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使用20°尖嘴咬骨钳或高速微型磨钻两种不同工具制作门轴对椎板开门角度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行颈椎后路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患者进行前瞻性随访,根据术中门轴制作工具的不同分为咬骨钳组和磨钻组,对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内拍摄颈椎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分别测量术前与术后CT横断面上开门节段椎板与冠状面椎体的夹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并完整随访40例患者,其中咬骨钳组23例,磨钻组17例。其中咬骨钳组术前开门节段椎板与冠状面平均夹角为(37.58±4.09)°,磨钻组为(36.19±3.92)°,无统计学差异(P=0.286),而术后咬骨钳组开门角度为(62.27±3.99)°,磨钻组为(67.17±3.48)°,具有明显差异(P<0.001)。此外,两组间患者椎板扩大角度、术前术后角度比、角度扩大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使用20°尖嘴咬骨钳制作门轴较之使用高速微型磨钻,可以更加精确控制开门角度,使其不至于过大,更加接近理想开门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椎管扩大成形术 开门角度 尖嘴咬骨钳 高速微型磨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戊型肝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钟曼华 王静月 黄缘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448-2453,共6页
既往研究显示妊娠合并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易发展为肝衰竭,还可能伴有流产、死胎和垂直传播等不良结局,尤其是在HEV基因1型和2型流行的国家。我国近年已转为以HEV基因4型为主的散发流行,虽然研究显示我国大多数HEV感染的孕妇没有明显... 既往研究显示妊娠合并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易发展为肝衰竭,还可能伴有流产、死胎和垂直传播等不良结局,尤其是在HEV基因1型和2型流行的国家。我国近年已转为以HEV基因4型为主的散发流行,虽然研究显示我国大多数HEV感染的孕妇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观察到很高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本综述回顾了近年关于妊娠合并戊型肝炎的相关研究,包括病原学及流行病学、预后、重症化相关机制,以及治疗及预后相关进展,最后对妊娠合并戊型肝炎的筛查及预后评估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孕妇 妊娠并发症 肝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止血镇痛胶囊联合瑞芬太尼治疗剖宫产术后镇痛的疗效及对血清5-HT、PRL水平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冬梅 马媛 +3 位作者 芮海涛 徐申 梁根强 李广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24-228,共5页
目的探讨止血镇痛胶囊联合瑞芬太尼治疗剖宫产术后镇痛的疗效及对血清5-HT、PRL水平影响。方法选取来医院接受治疗的11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止血镇痛胶囊。对比两组... 目的探讨止血镇痛胶囊联合瑞芬太尼治疗剖宫产术后镇痛的疗效及对血清5-HT、PRL水平影响。方法选取来医院接受治疗的11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止血镇痛胶囊。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镇痛效果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血清皮质醇水平及SpO2、MAP、HR值、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IL-6、CRP和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镇痛效果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镇痛效果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显著降低(P<0.05);并且试验组降低较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皮质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皮质醇水平显著降低(P<0.05),并且试验组血清皮质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SpO2、MAP、HR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HBV、FIB、LBV和血浆黏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BV、FIB、LBV和血浆黏度水平显著降低(P<0.05);并且试验组降低较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L-6、CRP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CRP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试验组降低较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5-HT、PR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5-HT、PRL水平显著降低(P<0.05);并且试验组降低较明显(P<0.05)。结论采用止血镇痛胶囊联合瑞芬太尼用于治疗剖宫产术后镇痛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血镇痛胶囊 瑞芬太尼 剖宫产术后镇痛 临床疗效 5-HT PR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螨过敏类变应性鼻炎患儿不同疗程的疗效 被引量:14
10
作者 刘飞 李烁 +4 位作者 梁俊毅 黄丹琳 罗彬 邢枭 汪志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03-1606,共4页
目的分析螨过敏类变应性鼻炎(AR)患儿行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不同疗程的疗效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以来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南山医院)耳鼻喉科的螨过敏AR患儿共120例,随访资料齐全且已完成4年疗程舌下含服免疫方法(SILT)... 目的分析螨过敏类变应性鼻炎(AR)患儿行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不同疗程的疗效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以来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南山医院)耳鼻喉科的螨过敏AR患儿共120例,随访资料齐全且已完成4年疗程舌下含服免疫方法(SILT),治疗前、治疗期间间隔3个月开展随访就结束治疗后分别评估鼻炎症状评分(TNSS)、鼻炎用药评分(TRMS)、视觉模拟量表(VAS)及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量表(RQLQ)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SLIT治疗1年结束时TNSS、TRMS、VAS评分、RQLQ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与SLIT 1年疗程相比,SLIT治疗2年结束时TNSS、TRMS、VAS、RQLQ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与SLIT 2年疗程相比,SLIT治疗3年结束时VAS、RQLQ评分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与SLIT 3年疗程相比,SLIT治疗4年结束时TNSS、TRMS、VAS、RQLQ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3年及4年结束时,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螨过敏AR患儿开展超过2年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疗效较1年更佳,3年疗程VAS及RQLQ评分改善较2年更明显,因此患儿至少需坚持2年治疗,3年是最佳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螨过敏 粉尘螨滴剂 舌下含服 变应性鼻炎 疗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吲哚菁绿胆道造影精准识别胆总管的应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杨君 靳浩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0-163,共4页
目的胆总管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常见并发症。采用吲哚菁绿(ICG)术中显影的方法精准识别胆总管,以期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总管损伤的发生率。方法纳入珠海市人民医院2021年4月—6月行LC患者68例,其中行常规LC患者56例,IC... 目的胆总管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常见并发症。采用吲哚菁绿(ICG)术中显影的方法精准识别胆总管,以期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总管损伤的发生率。方法纳入珠海市人民医院2021年4月—6月行LC患者68例,其中行常规LC患者56例,ICG胆道造影引导下LC患者12例。常规LC组患者用腹腔镜白光、ICG胆道造影组用近红外光检查胆总管、胆囊管和胆囊。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对两组术前数据进行平衡。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胆总管损伤发生率。结果胆道造影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1±0.9)mL,(20.2±1.6)min,(1.2±0.3)d和0;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0.8±2.3)mL,(48.3±5.1)min,(2.3±0.8)d和8.3%(t值分别为-22.709、-19.856、-19.507,χ2=1.287,P值均<0.05)。结论ICG胆道造影是LC术中鉴别胆总管和胆囊管的有效方法,可有效预防胆总管的损伤。该方法胆道辨识度更高、起效时间长、可重复使用、操作方便,并可联合术中导航设备,在应用于胆囊结石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胆管造影术 吲哚花青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A融合导航技术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及保留髂内动脉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安涛 阮娜 +6 位作者 李文怡 黄建文 李纪华 马瑛 何旭 许卫国 李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93-1096,共4页
目的探讨CTA融合导航技术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EVAR)术中的应用价值,评价CTA融合导航在髂内动脉保留策略中的技术优势。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在珠海市人民医院接受CTA融合导航EVAR术治疗的12例肾下型未破裂出血腹主动脉瘤患... 目的探讨CTA融合导航技术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EVAR)术中的应用价值,评价CTA融合导航在髂内动脉保留策略中的技术优势。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在珠海市人民医院接受CTA融合导航EVAR术治疗的12例肾下型未破裂出血腹主动脉瘤患者。术前CTA扫描确诊,术中配准术前CTA与术中DynaCT扫描重建图像后,将融合图像叠加至术中透视影像,作为导丝等器械的路径导引。融合图像可作为双肾动脉支架锚定的参照。融合导航下根据髂动脉受累程度行髂内动脉单侧或双侧保留治疗。结果12例融合导航手术均获得成功。其中5例单侧髂内动脉栓塞并保留一侧髂内动脉,1例双侧髂内动脉重建,6例支架远端固定于髂总动脉远端并保留双侧髂内动脉。术后均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CTA融合导航技术辅助EVAR手术安全可行,无需使用对比剂,有助于保留髂内动脉,技术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 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 保留髂内动脉 三维路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回波的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序列和弥散加权成像评估肝细胞癌Ki-67表达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学东 陈敏 +2 位作者 刘秀娟 于向荣 王玲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8-102,共5页
目的观察非对称回波的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序列(IDEAL-IQ)和弥散加权成像(DWI)评估肝细胞癌(HCC)Ki-67表达情况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40例病理确诊为原发性HCC的患者,按照Ki-67表达指数将患者分为高表达(Ki-67表达指数>10%)... 目的观察非对称回波的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序列(IDEAL-IQ)和弥散加权成像(DWI)评估肝细胞癌(HCC)Ki-67表达情况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40例病理确诊为原发性HCC的患者,按照Ki-67表达指数将患者分为高表达(Ki-67表达指数>10%)组(n=23)和低表达(Ki-67表达指数≤10%)组(n=17),测量并比较2组病灶R2^(*)值、脂肪分数(FF)及表观弥散系数(ADC)。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观察R2^(*)值、FF及ADC评估HCC的Ki-67表达情况的效能。结果高表达组HCC的R2^(*)值高于低表达组(P<0.001),ADC低于低表达组(P=0.006),而组间F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5)。以25.88 s^(-1)为R2^(*)值的截断值,其鉴别HCC Ki-67高、低表达的敏感度、特异度及AUC分别为60.90%、94.10%及0.867;以0.83×10^(-3) mm^(2)/s为ADC的截断值,其敏感度、特异度及AUC分别为94.10%、39.10%及0.703;以0.33为R2^(*)值联合ADC的截断值,其敏感度、特异度及AUC分别为94.10%、69.60%及0.870,且其AUC高于单一ADC的AUC(Z=1.988,P=0.047)。HCC患者Ki-67表达与病灶R2^(*)值呈高度正相关(r=0.84,P<0.001),与ADC呈中度负相关(r=-0.62,P<0.001)。结论MR IDEAL-IQ和DWI可有效评估HCC Ki-67表达;R2^(*)值联合ADC诊断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KI-67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融合导航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临床优势和经验 被引量:4
14
作者 安涛 阮娜 +6 位作者 罗翰林 马瑛 李记华 何旭 许卫国 王天佑 李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 探讨MRI融合导航技术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在食管胃底静脉栓塞的技术优势。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在珠海市人民医院治疗的6例需行TIPS手术患者。术前行肝脏容积加速采集成像(LAVA)序列腹部MRI... 目的 探讨MRI融合导航技术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在食管胃底静脉栓塞的技术优势。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在珠海市人民医院治疗的6例需行TIPS手术患者。术前行肝脏容积加速采集成像(LAVA)序列腹部MRI增强扫描,将MRI增强图像与术中DSA图像匹配并2次校准后的融合图像叠加至术中透视影像,作为由肝静脉至门静脉穿刺的路径指引,同时在MRI融合导航下不使用对比剂完成胃底静脉插管,根据静脉曲张情况行栓塞治疗。结果 6例导引手术全部成功,技术成功率100%。2例采用气管插管麻醉,4例局部麻醉。术中肝静脉和门静脉穿刺为(2.5±1.7)次,穿刺时间(开始穿刺至导丝通过)为(211.7±180.6)s,手术时长为(117.5±53.5)min,X射线累积剂量为(1 010.3±833.8)mGy,对比剂使用量为(122.5±25.9)mL,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MRI融合导航技术辅助TIPS手术安全可行,融合导航下可快速完成食管胃底静脉插管,技术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影像融合 肝脏容积加速采集成像 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