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规MRI联合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在眼眶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锋 刘克 孙国龙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12期1163-1166,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规MRI联合磁共振ADC值测量在眼眶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019年10月于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磁共振平扫、增强以及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并经病理检查确诊的眼... 目的探讨常规MRI联合磁共振ADC值测量在眼眶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019年10月于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磁共振平扫、增强以及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并经病理检查确诊的眼眶肿瘤患者25例,回顾性分析其结构MRI影像学特征(肿块位置、边界、累及范围、信号强度、T2WI上流空效应)并测量肿瘤ADC值及增强后病灶本身和周围颞肌信号比值(contrast enhancement ratio,CER),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对比良恶性眼眶肿物定性、定量结果的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各个诊断指标对眼眶良恶性肿瘤诊断效能。结果25例眼眶肿瘤患者中,18例为恶性,7例为良性。恶性肿瘤中7例患者存在流空效应,良性肿瘤中6例患者存在流空效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肿瘤病灶位置、边界、累及范围、信号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肿瘤组ADC值及CER值分别为(1.31±0.33)×10^-3 mm^2/s、1.75±0.29,(0.81±0.11)×10^-3 mm^2/s、1.42±0.1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眶良恶性肿瘤的最佳诊断阈值为ADC值为0.75×10^-3 mm^2/s,ROC下面积为0.820,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1%、94.3%;ADC+CER+流空效应联合诊断眼眶良恶性肿瘤,ROC下面积为0.96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6%、100.0%。结论常规MRI联合ADC值对眼眶良恶性肿瘤具有较好的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