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步法制备热塑性聚酰亚胺
1
作者 叶淑娴 杨硕 +6 位作者 曹民 陈小铃 文联磊 龙健宇 王丰 姜苏俊 杨汇鑫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4,共8页
为了更好地研究热塑性聚酰亚胺(TPI)的反应过程及过程中发生的副反应,采用传统的两步法制备Ultem■结构TPI树脂。第一步反应为合成聚酰胺酸(PAA),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浓度、封端剂含量对PAA合成的影响,发现反应温度越低... 为了更好地研究热塑性聚酰亚胺(TPI)的反应过程及过程中发生的副反应,采用传统的两步法制备Ultem■结构TPI树脂。第一步反应为合成聚酰胺酸(PAA),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浓度、封端剂含量对PAA合成的影响,发现反应温度越低,制备的PAA相对黏度(η_(r))越大,其中20℃是比较适宜的制备温度和储存温度;比较了PAA储存24h后η_(r)的变化,发现η_(r)越小的PAA溶液储存后的η_(r)变化越小。第二步为热亚胺化合成TPI,比较了直接高温、两步升温和程序升温热亚胺化制备TPI的方法,发现只有程序升温热亚胺化法才能制备出颜色较浅且无交联结构的TPI树脂。通过合成不同ηr的PAA溶液并进行程序升温热亚胺化,发现PAA与亚胺化后的TPI树脂的η_(r)基本一致。对TPI树脂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发现其核磁结构和红外结构完全与Ultem■结构树脂一致;TPI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20℃,与Ultem■相差1℃;热稳定性基本与Ultem■结构一致,失重5%时的温度(T_(d5%))为523℃,比存在交联结构的TPI树脂(T_(d5%)=473℃)的热稳定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酸 热塑性聚酰亚胺 热亚胺化 相对黏度 储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基半芳香尼龙PA5T/6T合成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文联磊 蔡荣森 +7 位作者 方开东 叶淑娴 龙健宇 李建伟 姜苏俊 王丰 丁超 曹民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0-56,共7页
为调控尼龙(PA)5T/6T在合成过程中戊二胺的副反应以及探究副反应对戊二胺基半芳香PA性能的影响,以戊二胺、己二胺和对苯二甲酸为原料,采用悬浮聚合和固相增黏结合的工艺,合成了生物基耐高温半芳香尼龙PA5T/6T。通过核磁共振波谱仪和傅... 为调控尼龙(PA)5T/6T在合成过程中戊二胺的副反应以及探究副反应对戊二胺基半芳香PA性能的影响,以戊二胺、己二胺和对苯二甲酸为原料,采用悬浮聚合和固相增黏结合的工艺,合成了生物基耐高温半芳香尼龙PA5T/6T。通过核磁共振波谱仪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析了聚合物结构,证明PA5T/6T合成成功,且具有无规分布的序列结构。通过研究在预聚反应阶段去离子水的添加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发现当去离子水添加质量分数为12%时,能够得到低哌啶含量、合适端基含量的PA5T/6T预聚物。在经过固相增黏后,低哌啶含量的PA5T/6T更容易得到高黏度聚合物。通过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热重分析仪表征了不同哌啶含量的PA5T/6T的热性能,发现尽管哌啶含量更高的树脂结晶性更优,但是热稳定性更差。进一步采用抽提实验测量了树脂中小分子含量,发现高哌啶含量的树脂具有更高的小分子含量。最后,通过分析树脂的力学性能,发现高哌啶含量的树脂具有更低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此项研究能够为戊二胺基的半芳香PA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5T/6T 环化副反应 去离子水 哌啶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盐抗氧剂对玻纤增强高温尼龙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叶少勇 杨硕 +3 位作者 高栋辉 龙杰明 姜苏俊 章明秋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1-126,共6页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加工并制备基于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间苯二甲酰己二胺)(PA6T/6I)及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己二酰己二胺)(PA6T/66)的耐老化玻纤增强高温尼龙复合材料,玻璃纤维的质量分数为35%,研究了铜盐抗氧剂对该复合材料的挤出加工...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加工并制备基于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间苯二甲酰己二胺)(PA6T/6I)及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己二酰己二胺)(PA6T/66)的耐老化玻纤增强高温尼龙复合材料,玻璃纤维的质量分数为35%,研究了铜盐抗氧剂对该复合材料的挤出加工、力学及耐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A6T/6I体系中,铜盐抗氧剂会导致挤出加工得到海绵发泡状的粒子,而在PA6T/66体系中,铜盐抗氧剂对其加工性能无影响。结合挤出加工参数、相对黏度及毛细管流变曲线,推测在PA6T/6I体系中铜盐抗氧剂使得挤出加工时熔体温度过高而导致体系中高分子发生微交联及降解反应,使粒子呈现海绵发泡状。优化螺杆组合以降低熔体温度是改善添加铜盐抗氧剂的PA6T/6I体系的加工性能的一种有效方法。力学性能及老化数据表明,铜盐抗氧剂引起的海绵状粒子现象对体系的短期力学性能及长期老化性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尼龙 玻纤增强 铜盐抗氧剂 挤出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氧剂对聚亚苯基砜热稳定性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杨硕 叶少勇 +4 位作者 高红军 孙学科 姜苏俊 曹民 冯彦洪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6-101,共6页
为了解决聚亚苯基砜(PPSU)加工过程中强剪切以及瞬时高温导致材料发生降解、黄变的问题,在PPSU挤出过程中加入耐高温抗氧剂(P–EPQ)制备了PPSU/P–EPQ材料。热重分析测试显示,加入质量分数0.5%的抗氧剂后,PPSU在氮气下的热分解温度(Td2%... 为了解决聚亚苯基砜(PPSU)加工过程中强剪切以及瞬时高温导致材料发生降解、黄变的问题,在PPSU挤出过程中加入耐高温抗氧剂(P–EPQ)制备了PPSU/P–EPQ材料。热重分析测试显示,加入质量分数0.5%的抗氧剂后,PPSU在氮气下的热分解温度(Td2%)提高了3.7℃,在空气氛围下的Td2%提高12.5℃。进一步利用Kissinger方法分析了PPSU和PPSU/P–EPQ材料的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计算结果显示,加入抗氧剂之后,PPSU在氮气下的热分解表观活化能由113 kJ/mol提升至220 kJ/mol,在空气下的热分解表观活化能由275 kJ/mol提升至318 kJ/mol,材料的热稳定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亚苯基砜 抗氧剂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芳香族耐高温尼龙PA6T/10T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汇鑫 阎昆 +2 位作者 麦杰鸿 姜苏俊 蒋智强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共6页
利用癸二胺,己二胺和对苯二甲酸为聚合单体,以去离子水为溶剂,通过预聚合/固相增黏的工艺合成了半芳香族耐高温尼龙聚对苯二甲酰己/癸二胺(PA6T/10T)。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碳谱对合成的PA6T/10T树脂进行了结构表征,并研究... 利用癸二胺,己二胺和对苯二甲酸为聚合单体,以去离子水为溶剂,通过预聚合/固相增黏的工艺合成了半芳香族耐高温尼龙聚对苯二甲酰己/癸二胺(PA6T/10T)。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碳谱对合成的PA6T/10T树脂进行了结构表征,并研究了PA6T/10T和聚(对苯二甲酰/己二酰)己二胺(PA6T/66)的熔点和结晶温度以及玻璃纤维(GF)增强改性PA6T/10T和PA6T/66的热失重行为、力学性能及耐热氧老化性能。结果表明,与传统的PA6T/66相比,合成的PA6T/10T结晶温度提升5℃,结晶半峰宽缩短了10.6℃,结晶速率明显提升;与GF增强PA6T/66相比,GF增强PA6T/10T的力学性能无显著差异,其初始分解温度提高16℃,热稳定性明显改善;GF增强PA6T/10T与GF增强PA6T/66的初始反射率及亨特白度相近,但经180℃热氧老化3h和表面贴装无铅回流焊接机过炉老化3次后,前者的反射率和白度均明显高于后者,表明GF增强PA6T/10T具有更好的耐热氧老化性能和耐黄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反射支架 聚对苯二甲酰己/癸二胺 结晶性能 热稳定性 热氧老化性能 耐黄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芳香族耐高温尼龙PA12T的合成、表征与性能 被引量:12
6
作者 曹民 黄木军 张传辉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共6页
利用1,12–十二烷二胺和对苯二甲酸为聚合单体,以去离子水为溶剂,通过预聚合加固相增黏的工艺合成了半芳香族耐高温尼龙聚对苯二甲酰十二烷二胺(PA12T)。分析了影响聚合反应的主要因素,从而确定最优的工艺条件。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利用1,12–十二烷二胺和对苯二甲酸为聚合单体,以去离子水为溶剂,通过预聚合加固相增黏的工艺合成了半芳香族耐高温尼龙聚对苯二甲酰十二烷二胺(PA12T)。分析了影响聚合反应的主要因素,从而确定最优的工艺条件。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1H谱、13C谱、1H–13C的异核单量子相关谱对所合成的PA12T进行了结构表征,并研究了PA12T的熔点和结晶温度、热失重行为、毛细管流动性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PA12T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合成方法为PA12T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芳香族耐高温尼龙 PA12T 合成 耐热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戊二胺的半芳香族耐高温尼龙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建伟 朱国富 +7 位作者 王道波 阎昆 钟一平 韩澄光 曹民 姜苏俊 黄险波 张传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3-31,共9页
以生物基戊二胺、己二胺和对苯二甲酸为原料,通过预聚+固相增黏工艺合成耐高温尼龙聚(对苯二甲酰戊二胺-共-己二胺)(PA5T/6T)共聚物。使用低温排水工艺有效抑制了戊二胺脱氨环化副反应,得到高黏度PA5T/6T。相对于传统耐高温尼龙(对苯二... 以生物基戊二胺、己二胺和对苯二甲酸为原料,通过预聚+固相增黏工艺合成耐高温尼龙聚(对苯二甲酰戊二胺-共-己二胺)(PA5T/6T)共聚物。使用低温排水工艺有效抑制了戊二胺脱氨环化副反应,得到高黏度PA5T/6T。相对于传统耐高温尼龙(对苯二甲酰-共-己二酰-己二胺)PA6T/66,生物基耐高温尼龙PA5T/6T具有玻璃化转变温度高(155℃vs.103℃)、热滞留保持率高(77%vs.19%)、力学性能佳和熔接痕强度高等突出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二胺 聚(对苯二甲酰戊二胺-共-己二胺) 环化 玻璃化转变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E-g-MAH对玻纤增强高温尼龙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叶少勇 王亚溪 +2 位作者 杨硕 龙杰明 姜苏俊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30,共5页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基于尼龙6T/66 (PA6T/66)和PA10T的玻纤增强高温尼龙(PA)复合材料,玻璃纤维的质量分数为20%。研究了增韧剂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H)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与玻纤增强PA66复合材料体系进行对...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基于尼龙6T/66 (PA6T/66)和PA10T的玻纤增强高温尼龙(PA)复合材料,玻璃纤维的质量分数为20%。研究了增韧剂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H)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与玻纤增强PA66复合材料体系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PA体系中,随着POE-g-MAH含量的增加,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先上升后下降,对PA6T/66体系,POE-g-MAH添加量为5%时增强效果最优,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的提高比例分别为19%和15%,对PA10T体系,POE-g-MAH添加量为15%时增强效果最优,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的提高比例分别为25%和20%;而在PA66体系中,随POE-g-MAH含量的增加,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均下降。通过毛细管流变和扫描电镜的分析以及加偶联剂实验的数据,证实POE-g-MAH在玻纤增强高温PA体系中起到了界面相容剂的作用,增强了玻纤与高温PA树脂基体的相容性。高温PA较高的加工温度造成玻纤表面的偶联剂的降解损失是导致POE-g-MAH在该体系中产生增强效果的原因,并且增强效果最优时的POE-g-MAH添加量与不同高温PA的加工温度直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芳香族高温尼龙 玻纤增强 增韧剂 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 增容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核剂和PA66对可激光焊接PA6T/6I增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叶少勇 柴海博 +1 位作者 龙杰明 姜苏俊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7-151,共5页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基于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共聚物(PA6T/6I)的可激光焊接的增强复合材料,考察了成核剂及少量尼龙66 (PA66)对复合材料的激光透过性、热稳定性、力学和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成核剂使复合材料的透光率降低,而PA66...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基于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共聚物(PA6T/6I)的可激光焊接的增强复合材料,考察了成核剂及少量尼龙66 (PA66)对复合材料的激光透过性、热稳定性、力学和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成核剂使复合材料的透光率降低,而PA66可使复合材料的透光率显著提高;两者对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及力学性能无明显影响; PA66可使材料的流动性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共聚物 透光性 高分子结晶 激光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10T和PA10T/1012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被引量:9
10
作者 苏成晓 王道波 +4 位作者 张传辉 周竹欣 曹民 姜苏俊 黄险波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5-110,116,共7页
通过“一锅法”进行聚合反应,分别制得半芳香型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PA10T)及其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聚十二碳二酰癸二胺(PA10T/1012),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PA10T和PA10T/1012的非等温结晶行为进行了详细研究和对比。... 通过“一锅法”进行聚合反应,分别制得半芳香型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PA10T)及其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聚十二碳二酰癸二胺(PA10T/1012),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PA10T和PA10T/1012的非等温结晶行为进行了详细研究和对比。结果表明,PA10T和PA10T/1012均呈现单结晶峰,且峰宽随降温速率的增加而增大;当降温速率相同时,PA10T/1012的结晶温度比PA10T低。对其非等温结晶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A10T/1012的结晶速率明显低于PA10T。通过Mo法对两种树脂的非等温结晶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为使PA10T/1012在单位时间内获得与PA10T相同的相对结晶度,需提高PA10T/1012的降温速率。利用Kissinger法和Takhor法分别计算得到PA10T和PA10T/1012的非等温结晶活化能,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 半芳香聚酰胺 非等温结晶 差示扫描量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基耐高温PA10T10F的合成及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被引量:9
11
作者 常欢 叶南飚 +4 位作者 王善文 阎昆 张传辉 曹民 黄险波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9-115,共7页
在耐高温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PA10T)的基础上,共聚一定比例的芳香型生物基单体2,5-呋喃二甲酸,通过优化聚合工艺,合成高生物基碳含量的耐高温PA10T10F.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研究PA10T和PA10T10F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过程.Jeziorny法... 在耐高温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PA10T)的基础上,共聚一定比例的芳香型生物基单体2,5-呋喃二甲酸,通过优化聚合工艺,合成高生物基碳含量的耐高温PA10T10F.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研究PA10T和PA10T10F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过程.Jeziorny法和Mo法均适用于PA10T和PA10T10F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PA10T10F前期稳定以三维球状生长.使用Kissinger法计算结晶活化能,PA10T的结晶活化能为–276.05 kJ/mol,PA10T10F的结晶活化能为–283.74 kJ/mol.PA10T10F结晶过程中放热更多,结晶能力更强.研究表明,由于呋喃环的非对称结构,PA10T10F分子链段刚性更强,链间静电力较大,分子间聚集趋势增强,因此PA10T10F具有更强的结晶能力和更快的结晶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生物基材料 耐高温聚酰胺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芳香族耐高温尼龙PA6T/6I基LDS功能材料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汇鑫 杨硕 +2 位作者 徐显骏 姜苏俊 麦杰鸿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共6页
采用半芳香族耐高温尼龙聚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己二胺(PA6T/6I)为树脂基体,铜铬氧化物为激光镭射助剂,制备了PA6T/6I基的激光直接成型(LDS)功能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激光镭射助剂分散状态及LDS功能材料模塑器件的表面形貌能进... 采用半芳香族耐高温尼龙聚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己二胺(PA6T/6I)为树脂基体,铜铬氧化物为激光镭射助剂,制备了PA6T/6I基的激光直接成型(LDS)功能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激光镭射助剂分散状态及LDS功能材料模塑器件的表面形貌能进行了表征,使用热失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对LDS功能材料的热失重行为、熔融结晶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激光镭射助剂添加量对LDS功能材料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化学镀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了PA6T/6I熔融结晶性能和注塑模具温度对于模塑器件表面、外观的影响。结果表明,偶联剂的添加有利于改善激光镭射助剂在PA6T/6I树脂基体中的分散,其中环氧类的偶联剂KBM–403处理后的LDS镭射助剂分散效果最佳。激光镭射助剂添加量的增加,会造成LDS功能材料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及初始分解温度降低。激光镭射助剂添加量在8%时,预镀铜上镀时间和镀层覆盖时间最短,化学镀效果最佳。当注塑模具温度为175℃时,玻纤增强PA6T/6I基LDS功能材料模塑器件的外观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激光直接成型 聚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己二胺 分散性 热稳定性 化学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聚酰胺PA10T的聚合反应相态 被引量:5
13
作者 代惊奇 何波 +3 位作者 常欢 张传辉 曹民 阎昆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共5页
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与压力条件下,耐高温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PA10T)聚合反应相态情况,通过在升温反应前预先向反应釜内充入一定压力氮气的方法提高反应压力,在此基础上对比了不同初始压力下PA10T聚合反应的温度和压力随反应时间... 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与压力条件下,耐高温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PA10T)聚合反应相态情况,通过在升温反应前预先向反应釜内充入一定压力氮气的方法提高反应压力,在此基础上对比了不同初始压力下PA10T聚合反应的温度和压力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并绘制了PA10T聚合反应温度–压力相图。结果表明,在设定的反应温度范围内(220~270℃),反应温度与压力对PA10T的相对黏度和端基含量影响很小;PA10T聚合物溶液在230~250℃范围内(尤其在240℃时),处于热力学不稳定状态,在反应釜内长时间停留容易发生相分离,导致放料困难。通过降低反应温度至220℃或提高反应温度至260℃以上以及提高反应釜内初始压力两种途径,可大幅度延长相分离出现的时间,保持PA10T聚合物溶液处于均相状态,解决放料困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温聚酰胺 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 聚合反应 温度 压力 相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共聚耐高温尼龙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常欢 叶南飚 +3 位作者 阎昆 张传辉 曹民 黄险波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106-111,共6页
在耐高温尼龙PA10T的合成基础上,通过原位共聚的方式将具有较大空间位阻的功能性反应型单体DDP连接到PA10T的主链中,合成具有阻燃功能性的耐高温尼龙PA10T10DDP。通过差式扫描量热法(DSC)研究PA10T10DDP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过程,发现随... 在耐高温尼龙PA10T的合成基础上,通过原位共聚的方式将具有较大空间位阻的功能性反应型单体DDP连接到PA10T的主链中,合成具有阻燃功能性的耐高温尼龙PA10T10DDP。通过差式扫描量热法(DSC)研究PA10T10DDP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过程,发现随着降温速率的提高,结晶温度降低,结晶范围变宽,结晶时间缩短。Jeziorny法和Mo法均适用于PA10T10DDP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使用Kissinger法计算结晶活化能,PA10T10DDP结晶过程中放热少,结晶能力相对较弱。本实验研究表明,在耐高温尼龙PA10T主链中以原位共聚的方式连接具有较大空间位阻的单体DDP,获得具有本征阻燃功能性的耐高温尼龙PA10T10DDP,另一方面,可以适当降低结晶能力,减缓结晶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等温结晶动力学 原位共聚 耐高温尼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增强PPS/LCP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4
15
作者 麦杰鸿 杨硕 +3 位作者 龙杰明 姜苏俊 曹民 徐显骏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13,共7页
液晶聚合物(LCP)的低熔接线强度是限制LCP应用的重要因素。为了提升LCP材料的力学性能,利用熔融加工方式制备不同LCP含量的聚苯硫醚(PPS)/LCP复合材料。DSC测试结果显示,当复合材料中LCP质量分数小于30%时,LCP的异相成核作用可提升PPS... 液晶聚合物(LCP)的低熔接线强度是限制LCP应用的重要因素。为了提升LCP材料的力学性能,利用熔融加工方式制备不同LCP含量的聚苯硫醚(PPS)/LCP复合材料。DSC测试结果显示,当复合材料中LCP质量分数小于30%时,LCP的异相成核作用可提升PPS的结晶温度;随着LCP含量的进一步增加,PPS的结晶被抑制,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逐渐降低。对于玻璃纤维(GF)增强PPS/LCP复合材料,随着LCP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逐渐降低,弯曲弹性模量逐渐升高;而复合材料的熔接线拉伸强度随着LCP含量增加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微观结构观察显示,GF增强PPS/LCP复合材料的性能与PPS/LCP两相界面结合以及树脂/GF之间的界面结合作用较差有关。进一步利用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无规三元共聚物和环氧树脂提升GF增强PPS/LCP复合材料的界面相互作用,结果显示,环氧树脂可以显著提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同时复合材料的熔接线拉伸强度由31 MPa提升至7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 液晶聚合物 玻纤增强 结晶 力学性能 熔接线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聚酰胺6T/66的热降解机理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建伟 麦杰鸿 +2 位作者 姜苏俊 徐显骏 杨汇鑫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1-125,137,共6页
采用热重分析法测试了聚酰胺6T/66(PA6T/66)的热稳定性,确定了热降解机理函数,通过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法分析了PA6T/66的热裂解产物,并通过热裂解产物分析了其热降解过程。结果表明,PA6T/66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降解过程均为一... 采用热重分析法测试了聚酰胺6T/66(PA6T/66)的热稳定性,确定了热降解机理函数,通过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法分析了PA6T/66的热裂解产物,并通过热裂解产物分析了其热降解过程。结果表明,PA6T/66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降解过程均为一步降解。通过三种“model-free”的拟合方法(KAS,FWO和Tang)确定了PA6T/66的热降解活化能平均值为224.90 kJ/mol,并通过Coats-Redfern积分法确定了其热降解机理函数类型为三级减速型反应(F3型)。进一步通过Py-GC-MS分析了PA6T/66树脂的热裂解产物为二氧化碳、环戊酮、正己胺、苯甲腈等物质,并通过热裂解产物推测了其热降解过程的反应方程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温尼龙 聚酰胺6T/66 降解机理 降解产物及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六元脂环耐高温聚酰胺PA10T/10C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
17
作者 姜苏俊 常欢 +2 位作者 张传辉 曹民 阎昆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15,共6页
半芳香耐高温聚酰胺被广泛应用于LED支架材料,但耐紫外光老化性能差的缺点限制了其在大功率高端LED支架材料领域的推广。为进一步提高半芳香耐高温聚酰胺的耐紫外光老化性能,在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PA10T)的基础上,以1,4–环己烷二甲酸... 半芳香耐高温聚酰胺被广泛应用于LED支架材料,但耐紫外光老化性能差的缺点限制了其在大功率高端LED支架材料领域的推广。为进一步提高半芳香耐高温聚酰胺的耐紫外光老化性能,在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PA10T)的基础上,以1,4–环己烷二甲酸取代对苯二甲酸,制备了含六元脂环的生物基聚酰胺PA10T/10C系列聚合物,红外和核磁碳谱检测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目标产物。热性能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由于六元脂环对分子链规整性和刚性的双重作用,导致PA10T/10C系列聚合物的熔融和结晶温度、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等力学性能随着六元脂环含量高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光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六元脂环含量提高,聚合物的透光率逐渐升高,由钛白粉填充改性后的聚合物具备优异的初始反射率,并且其紫外光老化后的反射率显著提高,特别适用于LED反射支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温聚酰胺 PA10T/10C 结构表征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配抗氧剂对PCT基LED反射支架材料耐变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蒋智强 杨汇鑫 +2 位作者 李闻达 麦杰鸿 姜苏俊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1-134,共4页
研究了主抗氧剂受阻酚(Hostanox O3)和辅抗氧剂抗亚磷酸酯(Ultranox 626)单独或复配使用,复配抗氧剂的添加量,主/辅抗氧剂配比以及金属离子螯合剂(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对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醇酯(PCT)基LED反射支架材料的初始以... 研究了主抗氧剂受阻酚(Hostanox O3)和辅抗氧剂抗亚磷酸酯(Ultranox 626)单独或复配使用,复配抗氧剂的添加量,主/辅抗氧剂配比以及金属离子螯合剂(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对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醇酯(PCT)基LED反射支架材料的初始以及热氧老化(250℃/5 min或150℃/1 000 h)后耐变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主抗氧剂和辅抗氧剂复配添加对PCT复合材料的耐变色性产生了明显的协同提高效果;复配抗氧剂的添加量在0. 2%/0. 6%(主抗氧剂/辅抗氧剂)时,该PCT基复合材料的耐变色最好,过量添加会明显降低材料的耐变色性;在合理的添加量下,随着主抗氧剂/辅抗氧剂的添加配比逐渐增大,材料的耐变色性逐渐降低;添加三聚磷酸钠或焦磷酸钠可进一步改善材料的耐变色性,其中三聚磷酸钠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焦磷酸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剂 复配 聚对苯二甲酸1 4环己烷二甲醇酯 耐变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无机物改性热致液晶聚合物材料的介电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广亮 肖中鹏 姜苏俊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0-113,共4页
为获得不同介电性能的热致液晶聚合物(TLCP)材料,选择增加材料强度的玻璃纤维(GF)、降低材料介电常数的中空玻璃微珠(HGB)、提高材料介电常数的钛酸钡(BT)等三种无机物作为填料,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三种无机物改性TLCP材料。在100 MHz^... 为获得不同介电性能的热致液晶聚合物(TLCP)材料,选择增加材料强度的玻璃纤维(GF)、降低材料介电常数的中空玻璃微珠(HGB)、提高材料介电常数的钛酸钡(BT)等三种无机物作为填料,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三种无机物改性TLCP材料。在100 MHz^17 GHz频率下,研究TLCP树脂及不同无机物含量的三种改性材料的介电性能特点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上述频率范围内,TLCP树脂及其改性材料的介电常数不随频率增大而变化,介电损耗随频率增大而上升。TLCP树脂介电常数为3.41,当GF质量分数由30%增加到60%时,TLCP材料的介电常数由3.70升至4.09;当HGB质量分数由10%增加到30%时,TLCP材料的介电常数由3.08降至2.42;当BT质量分数由30%增加到60%时,TLCP材料的介电常数由4.68升至7.05。无机物含量越高,改性材料的介电损耗越大,当无机物质量分数为30%时,BT改性TLCP材料的介电损耗最大,GF改性TLCP材料次之,HGB改性TLCP材料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致液晶聚合物(TLCP) 介电常数 介电损耗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流变法研究添加剂对玻璃纤维增强PA6T/6I材料的流动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姜苏俊 叶少勇 +3 位作者 杨硕 高栋辉 杨军龙 龙杰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9-133,158,共6页
基于35%玻璃纤维增强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间苯二甲酰己二胺)(PA6T/6I)高温尼龙复合材料,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及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不同添加剂对该复合材料的挤出加工特性及流变流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混铜盐抗氧剂样品的毛细管流变... 基于35%玻璃纤维增强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间苯二甲酰己二胺)(PA6T/6I)高温尼龙复合材料,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及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不同添加剂对该复合材料的挤出加工特性及流变流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混铜盐抗氧剂样品的毛细管流变流动曲线与挤出加工改性粒子的流动曲线基本一致;根据铜盐抗氧剂的作用机理,推测添加铜盐抗氧剂的PA6T/6I复合材料挤出时熔体过热的原因是体系形成以铜离子为物理交联点的网络结构,使体系表观黏度升高,受螺杆作用后剪切生热而出现熔体温度骤增的现象。选取氨基酸抗氧剂、受阻胺光稳定剂、褐煤酸钙润滑剂三种典型添加剂,发现外混添加剂后样品的毛细管流变实验结果与相应改性料的挤出加工特性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据此,基于毛细管流变仪的外混添加剂样品的流动行为,建立可用于预测玻璃纤维增强PA6T/6I复合材料的挤出加工特性的测试方法。对比不同添加剂的复合材料的短期力学性能,该流变学测试可作为塑料品质管控的补充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间苯二甲酰己二胺) 玻璃纤维增强 铜盐抗氧剂 挤出加工 毛细管流变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