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高山峡谷区水土保持典型对象标准样本构建方法研究与应用
1
作者 赵院 金平伟 +5 位作者 李浩 黄婷婷 姜学兵 史燕东 黄俊 张飞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7期55-59,I0007,共6页
针对西南高山峡谷区山高坡陡和传统地面监测方法存在的效率及精度不足问题,以提升水土保持对象的自动识别与提取精度、实现高山峡谷区水土保持关键要素快速监测为目的,基于多源遥感监测数据,以梯田、扰动图斑为研究对象样本,进行西南高... 针对西南高山峡谷区山高坡陡和传统地面监测方法存在的效率及精度不足问题,以提升水土保持对象的自动识别与提取精度、实现高山峡谷区水土保持关键要素快速监测为目的,基于多源遥感监测数据,以梯田、扰动图斑为研究对象样本,进行西南高山峡谷区水土保持典型对象样本库制作,开展了西南高山峡谷区水土保持典型对象标准样本构建方法研究与应用,结果表明,西南高山峡谷区梯田(坡式梯田、水平梯田)、扰动图斑(生产建设项目)标准样本数据集库(查询库)能够显著提升模型的训练效果和训练测试应用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对象 标准样本库 构建方法 多源-多尺度-多等级 西南高山峡谷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小流域-图斑”多层级水土流失治理策略
2
作者 王娟 刘晓林 +4 位作者 亢庆 周瑞鹏 金平伟 吴镇宇 黄俊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6-144,共9页
面对类型复杂、分布广泛的侵蚀环境现状和不断提速的侵蚀治理要求,当前水土流失遥感监测成果仍难以满足水土保持精准治理需求,探索水土流失图斑空间定位技术,科学定量开展“县-小流域-图斑”多层级水土流失治理策略研究,是推进治理工作... 面对类型复杂、分布广泛的侵蚀环境现状和不断提速的侵蚀治理要求,当前水土流失遥感监测成果仍难以满足水土保持精准治理需求,探索水土流失图斑空间定位技术,科学定量开展“县-小流域-图斑”多层级水土流失治理策略研究,是推进治理工作向深、广、细、实方向发展的有效手段。该研究以贵州省喀斯特区普安县为例,采用“三层迭代”水土流失图斑空间识别方法,空间继承、衔接水土流失遥感监测成果和水土保持率现状,获取水土流失图斑,判别宜治理对象。综合小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程度和宜治理程度2个维度定量评价小流域治理优先度,提出水土流失治理策略。结果表明:1)水土流失图斑识别结果与遥感监测成果相比,水土流失总面积相对误差低于1%,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水土流失面积相对误差低于5%,各侵蚀强度等级水土流失图斑判别总体准确率为95.82%;2)普安县水土流失重点集中在耕地、林地和草地,小流域治理优先度大于0.6的占全县小流域的6.31%;3)依据集中连片和易治理原则,制定水土流失治理策略,模拟分析水土流失面积预期消减情况,预计至2025年需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44 km^(2),2025—2030年需治理面积43.35 km^(2),2030—2035年需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6.26 km^(2),可完成分阶段预期水土保持率目标。研究可为水土流失精准防治、区域水土保持规划、水土保持率稳步提升、有效落实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图斑 适宜性评价 治理策略 水土保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水土保持率目标实现路径思考
3
作者 刘晓林 吴镇宇 +1 位作者 王娟 陈木先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10期38-41,49,I0009,共6页
贵州省作为全国喀斯特地貌与石漠化集中分布区,石漠化分布广泛,水土流失问题严峻,严重威胁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基于2022年贵州省水土流失数据,系统分析其水土保持率现状与制约因素,结果表明:贵州省2022年水土流失面积为4.57万km 2,... 贵州省作为全国喀斯特地貌与石漠化集中分布区,石漠化分布广泛,水土流失问题严峻,严重威胁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基于2022年贵州省水土流失数据,系统分析其水土保持率现状与制约因素,结果表明:贵州省2022年水土流失面积为4.57万km 2,水土保持率74.03%,到2050年需达到83.12%,2025年、2030年、2035年的分阶段目标分别为75.05%、76.74%、78.40%。制约贵州省水土保持率提升的3个主要因素为:地形陡峭复杂,坡耕地治理难度高;生态本底弱,林草地自然生态恢复难度大;生产建设活动强度大,水土保持率提升速度慢。为实现各阶段水土保持率目标,需以贵州省各市(州)水土流失特征为基础,依托遥感技术精准识别水土流失图斑;根据实际构建全链条全过程监管体系,融合大数据平台强化全周期监督;联合多部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将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合。实施靶向治理、技术赋能和跨部门协作,可有效降低水土流失强度与面积,全面保障各阶段水土保持率目标值的有序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率 制约因素 水土流失 实现路径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水土保持数据现状及标准化工作探讨
4
作者 林丽萍 赵永军 +2 位作者 罗志东 张红丽 刘洛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5年第2期43-45,共3页
智慧水土保持建设高度依赖标准化的水土保持数据,目前我国智慧水土保持数据建设一是拥有了一定规模的数据资源,二是建立了水土保持数据库,三是形成了一批水土保持信息化标准与指南。但是,在数据建设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①数据类型... 智慧水土保持建设高度依赖标准化的水土保持数据,目前我国智慧水土保持数据建设一是拥有了一定规模的数据资源,二是建立了水土保持数据库,三是形成了一批水土保持信息化标准与指南。但是,在数据建设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①数据类型结构多样,规范性差;②数据录入主体不一,可用性差;③数据壁垒依然存在,流动性差;④业务管理需求多变,稳定性差;⑤组织体系和规章制度尚不完善;⑥硬件设备和人才队伍保障不够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水土保持数据标准化实现思路:建立行业统一的数据标准规范;对历史旧数据进行统一治理;依托全国水土保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数据服务。同时,对加快推动制度建设、持续加大人员投入、推进水土保持数据工作纳入考核管理、不断强化数据应用等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状 标准化 数据 智慧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面水土保持措施效益评价--以贵州省冗雷河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扬 刘雨鑫 +2 位作者 金平伟 向家平 谢云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4-71,共8页
系统评价水土保持措施效益并查明水土保持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水土保持工作的规划、管理和执行具有重大意义。最新发布的GB/T 15774—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详尽描述了水土保持措施的各类效益和计算方法,但... 系统评价水土保持措施效益并查明水土保持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水土保持工作的规划、管理和执行具有重大意义。最新发布的GB/T 15774—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详尽描述了水土保持措施的各类效益和计算方法,但也存在指标过多、操作性差以及重复计算等问题。为了科学合理地评价水土保持措施效益,本研究以针对性强、可量化和避免重复三项原则筛选出调水保土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计算项目,并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计算生态效益价值。将这一方法应用于贵州省冗雷河小流域的综合治理试点项目(2008—2010)发现:该项目的坡面水土保持措施预计实现多年平均减流深11.0 mm/a,减蚀厚2.0 mm/a,生态效益总计107.1万元/a。本文是对水土保持生态效益价值化的一次尝试,结果可为当地水土保持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效益价值化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水利水土保持分系统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红丽 林丽萍 +1 位作者 赵永军 罗志东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85-87,共3页
智慧水土保持是智慧水利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建设思路是依据水利部关于智慧水利建设总体部署,围绕水土保持行业发展需求,按照“大系统设计、分系统建设、模块化链接”建设原则,以“数字化场景、智慧化模拟、精准化决策”为路径,开展... 智慧水土保持是智慧水利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建设思路是依据水利部关于智慧水利建设总体部署,围绕水土保持行业发展需求,按照“大系统设计、分系统建设、模块化链接”建设原则,以“数字化场景、智慧化模拟、精准化决策”为路径,开展智慧水利水土保持分系统总体设计,在全国水土保持信息管理系统现有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监督管理和监测评价3个业务功能模块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升级改造,不断完善业务数据填报、流程管理、统计分析、综合查询、智慧应用等功能,优化跨部门、跨业务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功能,强化现场复核、数据查询、信息采集、辅助决策功能,面向水利部、流域管理机构、省、市、县五级用户,全过程全方位支撑水土流失预报预警、人为水土流失风险预警、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智能管理等业务应用,推动水土保持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介绍了智慧水利水土保持分系统建设目标、总体框架、主要功能模块、系统开发与应用情况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水利 水土保持 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上游水土流失与石漠化现状及其成因和防治对策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敬贵 亢庆 杨德生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4年第3期38-41,共4页
本文采用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数据,对珠江上游喀斯特地区的水土流失与石漠化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水土流失面积约5.89万km2,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曲靖市、红河州,贵州省黔西南州、黔南州和六盘水市,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 本文采用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数据,对珠江上游喀斯特地区的水土流失与石漠化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水土流失面积约5.89万km2,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曲靖市、红河州,贵州省黔西南州、黔南州和六盘水市,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河池市、崇左市和柳州市;石漠化和半石漠化面积3.99万km2,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黔南州、黔西南州、安顺市和六盘水市,云南省文山州、曲靖市和红河州,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百色市、崇左市和南宁市。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珠江上游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的自然和人为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水土流失 珠江上游 成因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万能 金平伟 +2 位作者 向家平 张自军 李岚斌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2年第3期14-17,共4页
目前,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坡面侵蚀测量主要是针对地表局部少量特征点,缺乏整体侵蚀状况,得到的数据难免存在误差。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以高精度、高密度、高速度地测量物体表面三维空间坐标,从而描述物体表面细部状况。根... 目前,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坡面侵蚀测量主要是针对地表局部少量特征点,缺乏整体侵蚀状况,得到的数据难免存在误差。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以高精度、高密度、高速度地测量物体表面三维空间坐标,从而描述物体表面细部状况。根据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三个水土保持监测项目中应用,其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水土保持监测 坡面侵蚀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项目监管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寇馨月 姜学兵 +1 位作者 亢庆 金平伟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8-107,共10页
为弥补传统生产建设项目跟踪检查和监督管理方式不足,满足新形势下监管工作中高要求、高效能和高精准的需求,急需探索新技术、新手段和新方式。主要探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项目监管技术体系及其在水土保持监督检查管理... 为弥补传统生产建设项目跟踪检查和监督管理方式不足,满足新形势下监管工作中高要求、高效能和高精准的需求,急需探索新技术、新手段和新方式。主要探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项目监管技术体系及其在水土保持监督检查管理工作中的适用性,并以“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为案例,详细阐明该监管技术体系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过程及效果。结果表明:1)经实践,应用高频次遥感普查技术、高精度遥感详查技术、无人机现场调查技术、监管系统和移动信息采集手持端等技术与设备形成的生产建设项目“天地一体化”项目监管技术体系,满足新形势下监管工作需求;2)应用项目监管技术体系,掌握了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阶段、扰动面积、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弃渣场位置与防护以及历次监督检查整改落实情况等,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开展监督检查提供了有效支撑;3)经测算,采用项目监管技术体系开展珠江流域2017—2018年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工作,相比于传统方式平均每项目次节约经济成本55%,监管工作效率提高4倍,具有突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监管 天地一体化 监督检查 生产建设项目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治理工程保土效益评价指标及方法探讨 被引量:7
10
作者 亢庆 黄俊 金平伟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1-124,共4页
提出以"土壤侵蚀量减少比例"为核心指标的水土保持治理工程保土效益评价方法。该方法基于美国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借助遥感卫星和无人机等手段,获取研究区基础影像资料及数字高程模型,借助ENVI和Arc Gis软件,提取研究区U... 提出以"土壤侵蚀量减少比例"为核心指标的水土保持治理工程保土效益评价方法。该方法基于美国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借助遥感卫星和无人机等手段,获取研究区基础影像资料及数字高程模型,借助ENVI和Arc Gis软件,提取研究区USLE各关键因子(植被、坡度、坡长和水土保持措施因子);基于研究区不同时空尺度的基础资料,计算得到治理工程不同时空尺度的保土效益值。该方法确定了治理工程保土效益计算的关键指标和公式,构建了保土效益计算工作流程。该研究可为水土保持治理工程实施、管理及长期效益评估提供重要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量减少比例 保土效益 无人机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遥感解译与判别技术实践及思考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乐 时宇 《中国水土保持》 2022年第1期31-34,I0005,共5页
水利部连续两年组织实施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遥感监管项目,目前已形成一套比较成熟和完善的技术路线,其中遥感解译与判别是遥感监管的关键技术环节,是疑似违法违规图斑现场核查处置的基础工作。通过对遥感解译与判别技术要求和工作... 水利部连续两年组织实施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遥感监管项目,目前已形成一套比较成熟和完善的技术路线,其中遥感解译与判别是遥感监管的关键技术环节,是疑似违法违规图斑现场核查处置的基础工作。通过对遥感解译与判别技术要求和工作流程进行梳理、总结,形成了一套标准的技术执行体系,以期为遥感监管在全国各级开展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监管 遥感解译 合规性判别 生产建设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动态变化监管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邝高明 吴光艳 +1 位作者 金平伟 赵敏 《中国水土保持》 2016年第11期24-27,共4页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动态变化监管是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日常工作。针对动态变化监管需求,结合不同分辨率遥感影像特点,研究了不同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动态变化监管中的应用技术体系:基于中等分辨率遥感影像不同时期植被覆盖度变化情...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动态变化监管是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日常工作。针对动态变化监管需求,结合不同分辨率遥感影像特点,研究了不同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动态变化监管中的应用技术体系:基于中等分辨率遥感影像不同时期植被覆盖度变化情况,研究了区域新增扰动动态变化监测和合规性动态变化监管技术;利用高分辨率影像,分析了重点项目扰动动态变化、合规性动态变化和项目分类管理等内容;分别采用Landsat 8影像和高分一号高分辨率影像进行了应用示范;对区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动态变化监管频次和不同类型项目或重点水土流失部位动态变化监管频次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动态变化监管的针对性和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 动态变化监管 遥感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广州市水土保持监督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邝高明 吴光艳 +2 位作者 刘超群 刘帧敏 王敬贵 《中国水土保持》 2016年第6期74-76,共3页
传统的现场调查方法工作效率较低,已不能满足水行政部门全面履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职责的要求。基于资源三号影像和SPOT6影像,对广州市辖区内2014年和2015年的生产建设项目的规模和空间分布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成果作为... 传统的现场调查方法工作效率较低,已不能满足水行政部门全面履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职责的要求。基于资源三号影像和SPOT6影像,对广州市辖区内2014年和2015年的生产建设项目的规模和空间分布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成果作为基础数据提供给现场监督检查工作组,提高了现场检查工作的针对性和效率,并实现了遥感调查和现场检查成果的系统化管理。遥感调查结果表明,广州市生产建设项目主要分布在花都区和增城市等外围区(市),在中心城区分布较少,同时在2014—2015年间,全市生产建设项目扰动图斑数量和面积均呈扩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督检查 生产建设项目 遥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信息化项目监管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3
14
作者 金平伟 刘斌 +2 位作者 姜学兵 寇馨月 吴光艳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2年第3期47-50,共4页
近年来全国切实贯彻落实“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卫星遥感、无人机、移动终端等信息化监管手段在生产建设项目现场检查中被广泛运用,全面推进人为水土流失遥感监管。通过遥感普查、遥感详查、现场信息... 近年来全国切实贯彻落实“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卫星遥感、无人机、移动终端等信息化监管手段在生产建设项目现场检查中被广泛运用,全面推进人为水土流失遥感监管。通过遥感普查、遥感详查、现场信息无人机采集、成果会商、技术培训,结合基础设计矢量资料,及时、精准地发现、依法查处人为水土流失违法违规行为,准确掌握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管理情况,确保工程建设成效,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效能和信息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 信息化监管 项目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地产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思伟 张广分 +1 位作者 寇馨月 刘淑冰 《绿色科技》 2016年第16期197-198,共2页
指出了房地产项目的实施往往伴随着大量土石方的挖填,若不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房地产类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危害将非常严重。为保护环境,减轻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项目需在开工之前编报水土保持方案。通过分析总结房地产类建设项目... 指出了房地产项目的实施往往伴随着大量土石方的挖填,若不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房地产类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危害将非常严重。为保护环境,减轻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项目需在开工之前编报水土保持方案。通过分析总结房地产类建设项目的特点,探讨了房地产类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以期为广大水土保持从业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水土保持 房地产 水土保持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节芒等植物水土保持效果试验研究
16
作者 谢金波 王敬贵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1-53,57,共4页
选取香根草、象草和五节芒3种植物在中国南方红壤丘陵区山坡进行水土保持成效试验。对不同试验小区的土壤理化性状、径流量与水土流失量等指标进行了近3a的观测,结果表明,3种植物均有较好的水土保持效果。与香根草和象草相比,五节芒在... 选取香根草、象草和五节芒3种植物在中国南方红壤丘陵区山坡进行水土保持成效试验。对不同试验小区的土壤理化性状、径流量与水土流失量等指标进行了近3a的观测,结果表明,3种植物均有较好的水土保持效果。与香根草和象草相比,五节芒在增加地表覆盖,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拦蓄径流泥沙,改良微地貌,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分布广,种源多,种植成本低,是一种优良的水土保持草种。在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治理生物措施中,可以优先选用五节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节芒 香根草 象草 南方红壤丘陵区 水土保持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ython和Visual Basic编程在水土保持数据处理工作中的应用
17
作者 寇馨月 崔凡 +2 位作者 刘晓林 臧彩霞 刘清 《中国水土保持》 2023年第6期48-51,共4页
监测与处理数据是水土保持工作的基础,尽管数据处理工作简单,但人工处理耗时长、易出错,且经常需要进行修改。以工作需要为目标,采用编程方法可快速准确完成水土保持数据处理工作。借助Python和Visual Basic分别实现了生产建设项目扰动... 监测与处理数据是水土保持工作的基础,尽管数据处理工作简单,但人工处理耗时长、易出错,且经常需要进行修改。以工作需要为目标,采用编程方法可快速准确完成水土保持数据处理工作。借助Python和Visual Basic分别实现了生产建设项目扰动图斑编号自动输入、水土保持监测点降雨过程摘录数据快速整汇编处理。结果表明:(1)采用图斑编号批量自动输入的Python程序,300个扰动图斑的图斑编号输入用时10 s,与传统人工处理方式相比,工作效率提高了77倍;(2)采用降雨过程摘录数据成果表整汇编的Visual Basic程序,2507条降雨过程数据整汇编用时5 min,工作效率提高了25倍;(3)Python和Visual Basic程序不仅可以快速准确完成水土保持遥感监管和监测点观测数据整汇编等数据处理工作,亦可完成河湖监管、水环境监测等其他行业类似要求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THON 图斑编号 Visual Basic 降雨过程摘录 数据处理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化进程中水土保持工作思考
18
作者 张广分 王思伟 臧彩霞 《绿色科技》 2019年第24期30-31,共2页
指出了城镇化进程中的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问题之一。总结了城镇化水土流失危害,分析了城镇化水土流失特点,提出了城镇化水土保持的对策,以期为我国在城镇化进程中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城镇化 水土保持 事中事后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藉河流域径流对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0
19
作者 郑培龙 李云霞 +6 位作者 寇馨月 张晓明 赵阳 解刚 成晨 殷小琳 刘冰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2期250-253,共4页
[目的]揭示黄土高原区中尺度流域径流对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规律,为合理解决流域水资源利用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黄土高原藉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Mann-Kendall检验、距平累积曲线、双累积曲线以及分离... [目的]揭示黄土高原区中尺度流域径流对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规律,为合理解决流域水资源利用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黄土高原藉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Mann-Kendall检验、距平累积曲线、双累积曲线以及分离评判法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1)1962—2010年藉河流域年降雨呈下降趋势,但下降趋势不显著(p>0.05);流域年径流深呈显著下降趋势(p<0.001),且在1985年发生减少突变;(2)坡耕地面积减少,梯田面积增加是研究时段内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最明显特征。[结论]研究时段内土地利用变化是藉河流域径流量减少的主要驱动因素,影响贡献率为90.2%,而气候变化影响较小,贡献率仅为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径流 土地利用变化 气候变化 藉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锑冶炼地块不同功能区土壤中锑、砷污染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估
20
作者 冯园 王娟 张倩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7-1115,共9页
【研究目的】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锑(Sb)资源,近些年来锑及其伴生的砷污染已成为我国的典型环境问题。本文聚焦研究锑冶炼地块污染物的垂向以及不同功能区分布特征,试图对阐明锑冶炼行业的土壤污染风险提供帮助。【研究方法】本文通... 【研究目的】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锑(Sb)资源,近些年来锑及其伴生的砷污染已成为我国的典型环境问题。本文聚焦研究锑冶炼地块污染物的垂向以及不同功能区分布特征,试图对阐明锑冶炼行业的土壤污染风险提供帮助。【研究方法】本文通过采集四处典型的锑冶炼厂各重点功能区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对比分析了土壤Sb、As在不同功能区污染水平的差异化特征以及垂向上污染物含量的累积迁移情况。并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探究表层土壤Sb及As在不同功能区受污染程度,同时根据重金属Sb、As的毒性响应系数,对潜在生态风险的分级标准进行合理调整,分析表层土壤Sb、As的生态风险。【研究结果】土壤Sb和As含量在垂向上均表现为表层>中层>深层,并且表层土壤Sb和As含量均属于强变异等级。不同功能区Sb、As含量的差异明显,总体表现为储存区>废水治理区>生产区,随着深度的增加,Sb含量均值在三大功能区均超标,但是As含量均值到中层仅在储存区超标,到深层便不存在超标。Sb和As在三大功能区的污染水平及生态风险均为储存区>废水治理区>生产区,且污染风险最大值点位均位于储存区,Sb在三大功能区均是重度污染点位占比最高处于极强的生态风险,As在三大功能区除储存区外,废水治理区和生产区均是清洁、尚清洁点位占比大处于中强度生态风险。【结论】锑冶炼地块多年的人为生产经营活动,引起了表层土壤Sb和As的严重污染富集。垂向上来看Sb是首要污染物,并且污染超标已迁移至中深层,其伴生元素As的污染水平尚可接受主要集中在表层;三大功能区中储存区是污染水平、生态风险最高的区域,但若一旦发生污染,同时也需要关注废水治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污染 砷污染 垂向分布 不同功能区 风险评价 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