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珠江河口磨刀门口外拦门沙近期演变分析
被引量:6
- 1
-
-
作者
吴门伍
严黎
杨留柱
卢陈
杨裕桂
-
机构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珠江河口动力学及伴生过程调控重点实验室
-
出处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1-145,153,共6页
-
基金
长江科学院开放研究基金项目(CKWV2017499/KY)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501010)
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开放研究基金项目([2013]KJ05)
-
文摘
珠江河口磨刀门口外拦门沙的形成,受径流、潮流、沿岸流、波浪影响,且河口的地形条件及泥沙运动也是拦门沙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近40 a来实测地形资料,对磨刀门口外中心拦门沙、西侧拦门沙、东西两汊深槽的演变进行了分析,并对拦门沙区域的冲淤变化进行了讨论。分析结果表明:珠江河口磨刀门口外拦门沙区东、西汊不断向海延伸、拓宽,大洪水对东、西汊的发育起到显著促进作用;东汊走向则有一定摆动,东汊发育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特征,受波浪改造作用明显;中心拦门沙内外坡以冲刷为主,滩顶淤积加高,南北径缩短;西侧交杯沙在波浪作用下呈新月形发育,交杯四沙向陆并岸的过程中,易受到洪水冲决作用,在并岸的浅滩中冲出深槽。研究结果可为河口规划、整治提供参考。
-
关键词
拦门沙
河床演变
珠江
磨刀门
东西两汊
-
Keywords
mouth sand bar
riverbed evolution
Pearl River
Modaomen
east and west branches
-
分类号
TV856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
-
题名潮汐汊口水流结构和动力特性研究
- 2
-
-
作者
吴尧
张蔚
何用
卢陈
吴门伍
-
机构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珠江河口动力学及伴生过程调控重点实验室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6-193,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9280)
水利部珠江河口动力学及伴生过程调控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2017] KJ04)
长江科学院开放研究基金(CKWV2017499/KY)
-
文摘
潮汐汊口作为河网的重要单元,关系到水沙以及可溶污染物、营养物质的输运和分配,对河口三角洲的水文过程、地貌沉积和生态环境,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选取国内最大的珠江河网的分汊顶点-马口、三水分汊,基于一个大潮潮周期内走航ADCP测量,分析潮汐汊口各个支汊的流速过程及三维流速的时空分布特征;结合非稳态的调和分析算法和小波连续变换确定汊口处主要的潮汐组分,利用潮流分离技术,剥离出占主导作用的潮波信号并探讨潮波动力在潮汐汊口处的空间分布形态。研究发现,由于潮波在西江马口和北江三水汊道内传播的不对称性,两汊间的流速过程存在1.5 h左右的相位差。而连接西北江的岗根汊道,由于存在频繁的水体交换和弯道水流的特性,岗根断面的动力作用较为复杂,其最大垂向平均流速在涨落急时刻分别向左、右岸偏移,横向断面均出现了显著的顺时针二次流。
-
关键词
潮汐汊口
动力作用
潮流分离
二次流
珠江河口
-
Keywords
tidal junction
hydrodynamic factors
tidal flow separation
secondary flow
Pearl River Estuary
-
分类号
TV143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
题名利用废弃物制备生物炭资源化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3
- 3
-
-
作者
蔡名旋
朱小平
黑亮
林贤柯
-
机构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珠江河口动力学及伴生过程调控重点实验室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3期85-92,共8页
-
基金
广东省水利科技创新项目(201707)
-
文摘
生物炭制备的原材料来源广泛,大部分废弃物可以通过炭化手段得到生物炭。生物炭是一种吸附材料,其结构多孔,官能团种类多样,在污染修复、改良土壤等方面有应用前景。综述各种可以制备生物炭的材料、归纳常用的生物炭制备方法和生物炭的表征特性,总结生物炭在修复污染环境、改良土壤环境和作为新型化肥方面的研究应用,以找出当前废弃物制备生物炭的资源化应用重点和方向,并对生物炭在产量化制备、规模化应用方面进行展望。
-
关键词
废弃物
吸附材料
改良剂
炭基肥
-
Keywords
waste
adsorption material
improver
carbon-based fertilizer
-
分类号
S156.2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支流入汇对潮汐河段通航的影响及整治措施研究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张艳艳
张康
王建平
胡晓张
张金明
-
机构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珠江河口动力学及伴生过程调控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17,24,共6页
-
文摘
对于有通航要求的感潮河段,闸泵联用将使内江排涝时间延长,排涝流量增大,导致排入外江的水流横向流速增大,影响通航。以中顺大围白花头水利枢纽为例,采用物理模型试验的手段模拟闸泵联调的情况下内江排涝对外江通航的影响,并提出了适用于涨潮、落潮及转潮不同工况下的整治措施。根据试验结果提出:在内外江交汇口设置两排导流墩,靠内江的一排导流墩作用是将内江出来的水流均匀分成若干股,第2排导流墩与第1排交错布置,并呈45°交角,作用是将分散的水流打散,利用多股水流碰撞的原理将能量消散掉,从而达到降速的目的。该整治技术具有普适性,可应用于类似工程河段,对促进珠江三角洲航运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内江排涝
整流措施
物理模型试验
导流墩
外江通航:中顺大围白花头水利枢纽
-
Keywords
inner river drainage
flow adjustment measures
physical model test
diversion pier
outer river navigation
Baihuatou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in Zhongshun polder
-
分类号
TV147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
题名粤港澳大湾区水生态修复及展望
被引量:16
- 5
-
-
作者
赵玲玲
夏军
杨芳
杨龙
徐飞
-
机构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广东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公共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珠江河口动力学及伴生过程调控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054-5065,共12页
-
基金
水利部珠江河口动力学及伴生过程调控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资助课题([2018]KJ08)
广东省科学院发展专项资金项目(2020GDASYL-20200401001,2019GDASYL-0104003,2020GDASYL-20200301003)。
-
文摘
水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纽带,水生态系统修复在区域生态系统修复中起到关键作用。粤港澳大湾区剧烈人类活动对江河湖库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和干扰,江河湖库污染严重,水生物减少,导致流域水生态服务功能退化甚至丧失;从生态修复科学内涵出发,判断湾区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已处于非生物控制跃迁阈值之下;针对该形势,从工程建设、水环境治理、空间规划和管理机制四个方面,梳理湾区近期开展的与水生态修复相关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生态空间划定和推进河长制等工作,并对其中用到的技术、指标和制度进行条理;然后以茅洲河流域综合治理和广东万里碧道作为水生态修复的点、面代表,从水生态修复的整体目标、采用的技术措施、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和管理制度方法等方面分析当前的工作现状;总结湾区现状水生态修复工作,认为湾区水生态系统的非生物修复阶段基本结束;基于生态系统修复理论结合湾区江河湖库生态系统特点,提出适合湾区的水生态修复框架,讨论水生态系统修复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工作的展望,为大湾区水生态修复提供直接依据。
-
关键词
水生态修复
水生态环境
水生态文明
粤港澳大湾区
-
Keywords
wate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wat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at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
分类号
X171.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梯度扩散薄膜技术在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 6
-
-
作者
翁泓生
黑亮
余顺超
蔡名旋
-
机构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5-62,共8页
-
基金
广东省水利科技创新项目(201708)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904010367)。
-
文摘
沉积物是许多污染物的源和汇,使用监测技术对其污染物进行分析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梯度扩散薄膜技术(DGT)是一种原位被动采样技术,可以对环境中的重金属、营养元素和有机物等进行测量,具有形态选择性和获得监测时段平均浓度等优点,在沉积物中得到广泛应用。该研究介绍了DGT技术的原理、扩散相和结合相的发展,重点综述DGT技术在沉积物中的应用进展,认为DGT技术是原位高分辨测量和预测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高效可行的方法,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
关键词
梯度扩散薄膜技术(DGT)
沉积物
高分辨
补给动力学
生物有效性
-
Keywords
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films(DGT)
sediment
high resolution
resupply kinetics
bioavailability
-
分类号
X131.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