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部结构逐级切除对腰椎三维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余斌 靳安民 +1 位作者 杨建成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05-506,共2页
目的 :研究后部结构逐级切除对腰椎三维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选用 7具新鲜成人尸体脊柱标本 (L1~S1) ,通过逐级切除L4~ 5节段的后部结构 ,共形成 7种减压状态 ,运用脊柱三维运动实验机测试各模型的稳定性。结果 :全椎板加双侧小关节... 目的 :研究后部结构逐级切除对腰椎三维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选用 7具新鲜成人尸体脊柱标本 (L1~S1) ,通过逐级切除L4~ 5节段的后部结构 ,共形成 7种减压状态 ,运用脊柱三维运动实验机测试各模型的稳定性。结果 :全椎板加双侧小关节部分切除 ,脊柱的前屈及左 /右轴向旋转稳定性即已受到显著性破坏。结论 :腰椎后部韧带结构对脊柱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减压治疗时 ,在尽可能维持小关节完整性的同时 ,亦应尽量保留椎板及后部韧带等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部结构切除 腰椎 稳定性 脊柱 小关节完整性 椎板 韧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节段记忆合金固定器治疗腰椎峡部裂(附10例报告) 被引量:7
2
作者 靳安民 朱立新 +3 位作者 童斌辉 周初松 刘成龙 张辉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40-441,共2页
目的观察自行研制的腰椎峡部单节段固定器械──节段记忆合金固定器(IMAF)临床疗效。方法 峡部原位植骨 后应用IMAF固定有峡部裂的腰椎,术后软腰围固定3个月。结果10例病人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2年,病人临 床症... 目的观察自行研制的腰椎峡部单节段固定器械──节段记忆合金固定器(IMAF)临床疗效。方法 峡部原位植骨 后应用IMAF固定有峡部裂的腰椎,术后软腰围固定3个月。结果10例病人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2年,病人临 床症状全部消失,X线片示峡部完全融合。结论IMAF是一种简便易行、固定可靠的治疗腰椎峡部裂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内固定术 腰椎脊柱裂 自制节段记忆合金固定器 IMA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成龙 靳安民 +2 位作者 周初松 周东耀 陈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6-57,共2页
目的 :研究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 (nNOS)mRNA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 :参考Nystrom方法建立大鼠脊髓压迫伤模型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法测定伤段脊髓组织nNOS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脊髓组织内存在nNOSmRNA的表... 目的 :研究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 (nNOS)mRNA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 :参考Nystrom方法建立大鼠脊髓压迫伤模型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法测定伤段脊髓组织nNOS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脊髓组织内存在nNOSmRNA的表达 ,脊髓压迫伤后nNOSmRNA表达迅速逐渐增强 ,在伤后 6h达到高峰。结论 :nNOS存在于正常的脊髓组织内 ,脊髓损伤后nNOSmRNA表达迅速增强 ,提示nNOS参与了继发性脊髓损伤过程 ,并可能是一种损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神经后支形态特点及其阻滞麻醉下腰椎间盘手术4063例报告 被引量:6
4
作者 靳安民 陈仲 +1 位作者 李奇 张志方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91-393,共3页
目的 :介绍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腰椎间盘手术的局麻方法—脊神经后支阻滞法。方法 :0 .5 %普鲁卡因 10 0ml和 2 %利多卡因 2 0ml混合备用。先在切口处皮内注射 5ml麻药 ,再于开窗侧阻滞 5根脊神经后支主干 (上 3下 2 ) ,麻药用量 3~... 目的 :介绍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腰椎间盘手术的局麻方法—脊神经后支阻滞法。方法 :0 .5 %普鲁卡因 10 0ml和 2 %利多卡因 2 0ml混合备用。先在切口处皮内注射 5ml麻药 ,再于开窗侧阻滞 5根脊神经后支主干 (上 3下 2 ) ,麻药用量 3~ 5ml。脊神经后支主干位于横突根部上缘。其体表投影点的确定方法是通过上下棘突连线的上中 1 3交界点作一水平线 ,该线是横突的上缘线的体表投影 ;旁开腰 1棘突 2cm取一点 ;再旁开腰 5棘突 3cm取一点 ;通过这两点作一直线 ,该线与各横线的交点即为各脊神经后支主干部的发出点。结果 :40 63例麻醉效果 :优 72 .2 % ,良 2 4.6% ,中 3 % ,差 0 .2 %。效果差者 ,经静脉使用镇痛镇静类药也取得较好效果。结论 :腰椎间盘手术采用脊神经后支阻滞麻醉经济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 手术治疗 麻醉 脊神经后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及非特异性腰痛患者脊神经后支的体感诱发电位 被引量:8
5
作者 陈仲 邵振海 靳安民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63-265,共3页
目的 探讨非特异性腰痛的产生机制。方法 遵循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测定了18例正常人和33例非特异性腰痛患者L1至L3脊神经后支(PRSN)的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采用绝缘针电极,透视下经皮穿刺达脊神经后支干部的远端进行刺激... 目的 探讨非特异性腰痛的产生机制。方法 遵循随机、双盲、对照的原则,测定了18例正常人和33例非特异性腰痛患者L1至L3脊神经后支(PRSN)的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采用绝缘针电极,透视下经皮穿刺达脊神经后支干部的远端进行刺激,于皮层体感代表区记录电位值。结果 正常人PRSN的CSEP的潜伏期和波幅双侧对比无显著差异。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邵氏点(主诉痛区上溯三节段,同侧横突根部的压痛点)处PRSN的CSEP的潜伏期较对侧延长,波幅较对侧降低,波形有缺失、离散、反相等改变;而非邵氏点水平双侧对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非特异性腰痛很可能是由PRSN主干部受机械刺激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后支 体诱发电位 非特异性腰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哑铃型神经内分泌癌1例报告 被引量:4
6
作者 闵少雄 靳安民 +1 位作者 张辉 朱立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5-236,F002,共3页
:报告经椎管和胸腔联合手术 Ⅰ期切除的 1例经病理检查证实原发于椎管内的神经内分泌癌。本病恶性程度高,国 内仅见1例报道,国外也极为罕见,而哑铃型则未见报道。术后症状消失,隔月全身化疗半年,随访2年无复发。
关键词 椎管内哑铃型神经内分泌癌 外科手术 罕见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多孔D,L-PLA骨替代材料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亮 靳安民 +4 位作者 闵少雄 高燕 郭志民 全大萍 卢泽俭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8-221,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多孔D,L-PLA骨替代材料降解特点及骨修复能力。方法:体外实验采用浇铸盐析技术制成三维多孔D,L-PLA材料,将其放置于PH值为7的双蒸水中观察其降解过程中pH值、分子量、重量、生物力学性能的变化。体内实验将20只兔子40只前... 目的:探讨三维多孔D,L-PLA骨替代材料降解特点及骨修复能力。方法:体外实验采用浇铸盐析技术制成三维多孔D,L-PLA材料,将其放置于PH值为7的双蒸水中观察其降解过程中pH值、分子量、重量、生物力学性能的变化。体内实验将20只兔子40只前肢制造桡骨10mm骨缺损,分别给予植入材料或作为空白对照,在2、4、8、12周取材做大体观察、组织形态学观察、X线观察、生物力学检测。结果:该材料在降解过程中重量及生物力学的变化滞后于分子量变化,0~4周时变化较小。12周时pH值为2.94,此时植入材料者骨缺损区已修复,空白对照者骨缺损两端骨髓腔闭合骨缺损区无骨长入。结论:该材料的结构及降解特点有利于骨长入,作为骨替代品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多孔 D L-PLA 降解 骨缺损 骨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脊髓损伤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表达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成龙 靳安民 +3 位作者 周初松 周东耀 闵少雄 陈斌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5-167,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脊髓损伤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mRNA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建立大鼠脊髓压迫伤模 型,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伤段脊髓组织 eNOS mANA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脊髓组织内存在 eNOS mRNA 的... 目的研究大鼠脊髓损伤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mRNA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建立大鼠脊髓压迫伤模 型,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伤段脊髓组织 eNOS mANA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脊髓组织内存在 eNOS mRNA 的表达,脊髓压迫伤后 eNOS mRNA表达迅速增强,在伤后 6 h达到高峰。结论 eNOS可参与脊髓组织正常的生理调 节,并可能在继发性脊髓损伤过程中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基因表达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成龙 靳安民 +2 位作者 周初松 闵少雄 姚伟涛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27-328,共2页
目的 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诱导型NOS(iNOS)基因表达变化规律。方法参考Nystrom方法建立的大鼠脊髓压 迫伤模型,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伤段脊髓组织iNOS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脊髓组... 目的 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诱导型NOS(iNOS)基因表达变化规律。方法参考Nystrom方法建立的大鼠脊髓压 迫伤模型,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伤段脊髓组织iNOS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脊髓组织内未 见iNOS mRNA表达,脊髓压迫伤后iNOS mRNA开始表达并逐渐增强,伤后24h达到高峰。结论iNOS未参与脊髓 组织正常生理调节,脊髓损伤后iNOS mRNA开始表达并逐渐增强,提示iNOS参与了继发性脊髓损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经后路手术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方法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闵少雄 靳安民 +2 位作者 朱立新 张辉 肖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4-277,共4页
目的 :对经后路手术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几种方法进行回顾总结 ,评价APOFIX椎板钩内固定并后路融合术的效果。方法 :对 2 5例创伤性寰枢椎不稳患者行后路手术 ,包括齿突骨折 2 0例 ,横韧带断裂 5例 ,其中Gallie钢丝并后路融合术 1 2... 目的 :对经后路手术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几种方法进行回顾总结 ,评价APOFIX椎板钩内固定并后路融合术的效果。方法 :对 2 5例创伤性寰枢椎不稳患者行后路手术 ,包括齿突骨折 2 0例 ,横韧带断裂 5例 ,其中Gallie钢丝并后路融合术 1 2例 ,Brooks钢丝并后路融合术 9例 ,APOFIX椎板钩并后路融合术 4例。结果 :术后随访 6~ 40个月 (平均 2 1个月 ) ,全部行颈椎侧位X线片检查 ,部分行MRI检查 ,骨性融合分别为Gallie法 1 0例 ( 83% ) ,Brooks法 8例 ( 89% ) ,APOFIX法 4例 ( 1 0 0 % )。结论 :APOFIX椎板钩并后路融合术操作简便、稳定、效果好、并发症少且不影响MRI成像而有利随访 ,是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较为理想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寰枢椎不稳 寰椎损伤 寰枢椎后路融合 内固定器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峡部裂记忆合金节段内固定器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辉 靳安民 张美超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128-1130,共3页
目的采用有限元分析法测试记忆合金节段内固定器的抗拉强度及其在加载时的应力分布。方法将节段内固定器的设计参数、实体扫描图象及材料力学特性输入计算机,在ANSYS软件固有的三维坐标系中建立节段内固定器的实体模型,并进行网格划分,... 目的采用有限元分析法测试记忆合金节段内固定器的抗拉强度及其在加载时的应力分布。方法将节段内固定器的设计参数、实体扫描图象及材料力学特性输入计算机,在ANSYS软件固有的三维坐标系中建立节段内固定器的实体模型,并进行网格划分,然后给予拉伸载荷,测量承载点的拉力及内固定器的应力分布。结果当节段内固定器两钩中点被拉开2 mm时,承载点的拉力为281 N,应力分布在内固定器的中间部位最集中,在两钩部较小。结论节段内固定器抗拉能力强,固定牢固,内固定器的中间部是加载时应力最集中的部位,是最易发生疲劳、断裂的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峡部裂 记忆合金内固定器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肯内固定器械治疗腰椎滑脱1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靳安民 曹虹 +1 位作者 姚伟涛 童斌辉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0-231,共2页
目的探讨苏肯椎弓根地钉系统器械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对18例腰椎滑脱患者行后路苏肯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加后路植骨融合术,比较手术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和X片。结果16例达到解剖复位,临床综合疗效优15例、良3例,无术中、术后并发症... 目的探讨苏肯椎弓根地钉系统器械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对18例腰椎滑脱患者行后路苏肯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加后路植骨融合术,比较手术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和X片。结果16例达到解剖复位,临床综合疗效优15例、良3例,无术中、术后并发症。结论苏肯内固定是一种治疗腰椎滑脱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苏肯内固定器 治疗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孔径骨修复材料消旋聚乳酸对骨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亮 靳安民 +3 位作者 闵少雄 郭志民 全大萍 卢泽俭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23-42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孔径三维多孔骨修复材料DL-PLA 植入免桡骨骨缺损区对骨长人的影响。方法将采用浇注盐析技术制成的孔隙率为75%而孔径不同的三维多孔DL-PLA材料植入免桡骨骨缺损区,并设立空白对照组,分别在术后2、4、8、12周行X线检查、取... 目的探讨不同孔径三维多孔骨修复材料DL-PLA 植入免桡骨骨缺损区对骨长人的影响。方法将采用浇注盐析技术制成的孔隙率为75%而孔径不同的三维多孔DL-PLA材料植入免桡骨骨缺损区,并设立空白对照组,分别在术后2、4、8、12周行X线检查、取材做大体观察、组织形态学检查、生物力学检测。结果植入材料孔径为约250、400、750μm者均有大量新生骨组织形成,而植入孔径为约75μm者及空白对照组12周时骨缺损区两端骨髓腔已闭合。植入250μm者8和12周时抗弯强度最高(P<0.01)。结论三维多孔材料孔径大小对骨长入起决定性作用,孔径为约250μm的材料最有利于骨长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旋聚乳酸 孔径 骨缺损 骨再生 骨修复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胍对大鼠脊髓压迫伤后后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新宇 周初松 +4 位作者 靳安民 田京 张辉 姚伟涛 郑刚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87-689,共3页
目的观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氨基胍(AG)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大鼠脊髓压迫伤后给予AG进行治疗,24 h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脊髓组织中一氧化氮(NO)含量和NOS活性;72 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情况;4周后用电... 目的观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氨基胍(AG)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大鼠脊髓压迫伤后给予AG进行治疗,24 h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脊髓组织中一氧化氮(NO)含量和NOS活性;72 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情况;4周后用电生理和动物行为学等指标评价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以正常大鼠和损伤未治大鼠为对照。结果AG可以抑制组织中的NO含量和NOS活性,同时降低神经细胞的凋亡比率,提高动物后肢运动功能评分,恢复运动诱发电位的振幅和潜伏期,与对照及损伤未治大鼠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应用NOS抑制剂可以使伤后运动功能得到改善,提示iNOS活性变化可能对脊髓损伤的恢复更具决定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伤后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压迫伤 氨基胍 后肢运动功能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病理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肉瘤患者手术前后血中一氧化氮的变化及意义
15
作者 张新宇 靳安民 史占军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61-362,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骨肉瘤手术前后患者血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变化,研究NO与肿瘤手术治疗之间的关系。方 法用分光光度比色法(Griess法)分别检测骨肉瘤患者手术前后血中NO含量,正常对照组选用普通献血者的血液,结 果经统... 目的通过检测骨肉瘤手术前后患者血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变化,研究NO与肿瘤手术治疗之间的关系。方 法用分光光度比色法(Griess法)分别检测骨肉瘤患者手术前后血中NO含量,正常对照组选用普通献血者的血液,结 果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前血中NO含量(23.4±14.6)μmol/L与术后(34.1±16、3)μmol/L比较差异明显(P<0.05),与 正常对照(49.5±8.8) μmol/L相比差异非常明显(P0.01),术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亦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骨肉 瘤患者术后血中NO含量较术前明显提高,但仍未达到正常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肿瘤患者手术前后免疫功能状态 的改变,对判断肿瘤的预后和进一步选择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一氧化氮 手术前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终板生物力学特性在前路融合术中的作用(英文)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鉴轶 朱青安 +4 位作者 原林 赵卫东 林荔军 张美超 黄文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02-408,共7页
目的研究颈椎保留终板与去除终板状态下不同位点生物力学特性的分布规律,评价颈椎终板在前路融合术中的作用。方法将骨密度无差异的42例人体新鲜颈椎标本随机分为两组(保留终板组24例,去除终板组18例),对每一终板平面上22个特定的测试... 目的研究颈椎保留终板与去除终板状态下不同位点生物力学特性的分布规律,评价颈椎终板在前路融合术中的作用。方法将骨密度无差异的42例人体新鲜颈椎标本随机分为两组(保留终板组24例,去除终板组18例),对每一终板平面上22个特定的测试点进行压缩实验,直径2mm的半球形压头以0.03mm/s的速度垂直于终板平面下压2mm,由所得的力-位移曲线计算出最大压缩力及刚度,采用t检验、析因分析及SNK检验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颈椎上、下终板保留终板组与去除终板组之间的最大压缩力及刚度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颈椎后部是保留终板组颈椎上终板力学强度较大的区域,颈椎外侧区是颈椎下终板力学强度较大的区域;去除终板组颈椎后部是上终板平面力学强度较大的区域,颈椎后外侧是下终板平面力学强度较大的区域。结论颈椎终板在颈椎前路融合术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手术或改进椎间植入物设计时应考虑到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特性 颈椎终板 前路融合术 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