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动脉超选择热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高建华 张迎光 +2 位作者 彭志康 张茂根 郑建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4期454-456,共3页
目的 研究经动脉超选择热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  69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 3 9例 ,行经动脉超选择热化疗栓塞 ,将 5 FU、卡铂及丝裂霉素与生理盐水或碘油混合 ,加热至 5 5~ 65℃后经微导管注入肝癌滋养动脉... 目的 研究经动脉超选择热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  69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 3 9例 ,行经动脉超选择热化疗栓塞 ,将 5 FU、卡铂及丝裂霉素与生理盐水或碘油混合 ,加热至 5 5~ 65℃后经微导管注入肝癌滋养动脉。对照组 3 0例 ,行经动脉超选择化疗栓塞 ,温度控制在 2 0℃。术后记录体温、肝功能变化。观察有无并发症出现。术后每月复查甲胎蛋白 (AFP)及CT ,独立盲法评价碘油沉积情况及肿瘤大小变化 ,并根据病情变化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 ,统计肝癌患者生存率。结果 实验组生存率 :0 .5年、1年、1.5年、2年、3年、4年分别为 ,10 0 %、97%、90 %、79%、62 %、3 8%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肝功能变化与对照组无差异 (P >0 .0 5 ) ;实验组毒副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经动脉超选择热化疗栓塞治疗肝癌是较方便、简单、安全的方法 ,能显著提高疗效 ,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动脉超选择热化疗 栓塞治疗 肝癌 临床应用 介入性热化疗 介入放射学 5-FU 卡铂 丝裂霉素 生理盐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VX2肝癌CT、MRI动态评价 被引量:32
2
作者 贾洪顺 全显跃 +1 位作者 曾盛 温志波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利用CT、MRI动态监测兔VX2肝癌生长情况,了解不同时期VX2肝癌的CT和MRI表现特点。方法移植法建立10只兔VX2肝癌模型(共20个病灶),种植后1、2、3周行肝脏螺旋CT平扫、双期增强检查及MRI平扫和增强检查。结果种植后1周肿瘤CT、MRI检... 目的利用CT、MRI动态监测兔VX2肝癌生长情况,了解不同时期VX2肝癌的CT和MRI表现特点。方法移植法建立10只兔VX2肝癌模型(共20个病灶),种植后1、2、3周行肝脏螺旋CT平扫、双期增强检查及MRI平扫和增强检查。结果种植后1周肿瘤CT、MRI检出率低,2周后上升至100%。平扫CT肿瘤表现为均匀低密度灶;注药后动脉期肿瘤显示为边缘环行强化,而肿瘤主体保持为低密度,其中14例(70%)肿瘤可见肿瘤供养肝动脉直达病灶边缘,9例(45%)肿瘤显示瘤内动脉血管;门静脉期病变降为低密度。T1WI和T2WI肿瘤分别表现为低信号和稍高信号,增强后同样呈边缘环行强化。种植后3周平扫CT、MRI显示肿瘤密度或信号变为不均匀。结论兔VX2肝癌为少血供肿瘤,CT、MRI检查可有效监测VX2肝癌生长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疾病模型 CT NMR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T1ρ和T2 mapping成像定量评价早期骨性关节炎 被引量:16
3
作者 陈玲 Queenie Chan +4 位作者 梁文 王伟 全显跃 慕革非 杨建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76-779,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T1ρ和T2mapping成像评价骨性关节炎(OA)早期软骨损伤的价值。方法对78例OA患者(轻度OA组50例,重度OA组28例)和23名正常人(正常组)行膝关节软骨MR扫描,包括FSE T1W/T2W、自旋锁定T1ρ和T2mapping成像。分别测量股骨软骨平... 目的探讨磁共振T1ρ和T2mapping成像评价骨性关节炎(OA)早期软骨损伤的价值。方法对78例OA患者(轻度OA组50例,重度OA组28例)和23名正常人(正常组)行膝关节软骨MR扫描,包括FSE T1W/T2W、自旋锁定T1ρ和T2mapping成像。分别测量股骨软骨平均T1ρ和T2值,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共86个膝关节516个观察面纳入研究,其中正常组20名,轻度OA组41例,重度OA组25例。65例(143个关节面)出现不同程度软骨损伤,主要位于股骨内侧髁后部。重度OA、轻度OA及正常组平均T1ρ和T2值分别为(48.37±5.80)ms和(48.67±6.05)ms、(44.26±4.16)ms和(45.78±5.85)ms、(40.34±2.10)ms和(42.62±4.15)ms,各组间T1ρ值和T2值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重度OA组与正常组T2值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1ρ和T2mapping成像可发现早期软骨损伤,T1ρ敏感度更高,可用于早期诊断骨性关节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 软骨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CP时联合应用MR平扫及增强扫描的价值 被引量:12
4
作者 焦馗 全显跃 +2 位作者 温志波 朱杏莉 刘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15-618,共4页
目的 评价MR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应用在MRCP诊断胰胆管疾病中的补充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64例胰胆管疾病病例的MRI表现,由两名有MR诊断经验的影像医生在无临床资料的情况下分为MRCP、MRCP与MR平扫结合、MRCP结合MR平扫及动态增强三... 目的 评价MR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应用在MRCP诊断胰胆管疾病中的补充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64例胰胆管疾病病例的MRI表现,由两名有MR诊断经验的影像医生在无临床资料的情况下分为MRCP、MRCP与MR平扫结合、MRCP结合MR平扫及动态增强三步阅片,与手术、病理结果或临床综合诊断对照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第一、二步骤间定性诊断准确率、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提高17.2%、14.7%及20%,差异显著(χ2=6.02,P<0.05),而第二、三步骤间差异不显著(χ2=1.74,P>0.05),但诊断准确率及确认度三步骤间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MRCP应与MR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相结合,MR平扫与MRI动态增强扫描必要且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增强 胰胆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E-MRI定量参数对早期前列腺癌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章绪辉 梁文 +1 位作者 李欣明 全显跃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8年第8期607-611,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定量参数对早期前列腺癌的应用价值,并评价定量参数与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收集行前列...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定量参数对早期前列腺癌的应用价值,并评价定量参数与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收集行前列腺DCE-MRI检查的前列腺疾病患者85例,其中早期前列腺癌49例,前列腺增生36例,在容积转运常数(volume transfer contrast,K^(trans))、速率常数(rate contrast,K_(ep))参数图上取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测量前列腺相应部位的K^(trans)、K_(ep)值。对前列腺癌区、中央腺体增生区和外周带非癌区的各参数值差异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组内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各参数值对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各参数值与MVD、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前列腺癌区的K^(trans)、K_(ep)值分别是(0.37±0.15)min^(-1)、(1.29±0.29)min^(-1),中央腺体增生区分别为(0.32±0.12)min^(-1)、(1.20±0.24)min^(-1),外周带非癌区分别为(0.15±0.59)min^(-1)、(0.45±0.18)min^(-1),前列腺癌区、中央腺体增生区与外周带非癌区K^(trans)、K_(ep)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区与中央腺体增生区K^(trans)、K_(ep)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trans)、K_(ep)值对早期前列腺癌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770、0.796。前列腺癌区K^(trans)、K_(ep)值与MVD、Gleason评分均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 DCE-MRI定量参数K^(trans)、K_(ep)值对早期前列腺癌有中等的诊断效能,可以鉴别癌区和外周带非癌区,尚不能鉴别癌区和中央腺体增生区。另外,K^(trans)、K_(ep)值可作为早期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定量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臭氧经皮椎间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46
6
作者 俞志坚 李彦豪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562-564,共3页
关键词 治疗 医用臭氧 盘内注射 经皮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细胞因子 人体内 供氧 刺激 激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CT肺气肿定量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23
7
作者 张攀 于化鹏 +4 位作者 樊慧珍 吴树瀚 刘洁露 方泽葵 阎超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187-2190,共4页
目的:分析高分辨率CT(HRCT)肺气肿定量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肺功能、症状评分等指标的相关性,探讨HRCT肺气肿定量在慢阻肺患者临床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稳定期慢阻肺患者78例,进行HRCT检查,测定肺气肿组织占全肺的比例... 目的:分析高分辨率CT(HRCT)肺气肿定量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肺功能、症状评分等指标的相关性,探讨HRCT肺气肿定量在慢阻肺患者临床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稳定期慢阻肺患者78例,进行HRCT检查,测定肺气肿组织占全肺的比例(LAA%),分析LAA%与肺功能指标、支气管舒张试验反应性、m MRC评分、CAT评分及6分钟步行距离(6MWD)的关系。结果:LAA%与FEV1/FVC、DLCO%pred负相关,相关系数γ分别为-0.759、-0.589(均P<0.01)。LAA%与m MRC评分正相关(r=0.342,P<0.01),与6MWD负相关(r=-0.365,P<0.01)。LAA%与支气管舒张试验指标(⊿FVC、⊿FVC%、⊿FEV1、⊿FEV1%)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HRCT肺气肿定量指标与慢阻肺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指标及运动耐量相关。结合HRCT早期识别肺气肿,评价疾病的严重程度,以控制疾病的危险因素,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高分辨率CT(HRCT) 肺气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经椎弓根植骨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27
8
作者 尹知训 丁红梅 +1 位作者 靳安民 唐海亮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对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椎体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5具老年女性胸腰段脊柱标本(T9-L4),CT检查无明显骨质破坏,骨密度检查证实为骨质疏松标本。随机选取20个椎体,用材料试验机压缩加载,压缩椎体高度25%,制造椎体...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对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椎体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5具老年女性胸腰段脊柱标本(T9-L4),CT检查无明显骨质破坏,骨密度检查证实为骨质疏松标本。随机选取20个椎体,用材料试验机压缩加载,压缩椎体高度25%,制造椎体压缩骨折,获得椎体原始最大载荷及刚度数据。对骨折椎体行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再测试植骨后椎体最大载荷及刚度。结果:椎体原始最大载荷及刚度分别为(1343.5±428.7)N和(1090.3±429.2)N/mm;压缩骨折经椎弓根植骨后椎体最大载荷及刚度分别为(1276.1±274.6)N和(366.1±102.7)N/mm。植骨后椎体最大载荷与原始最大载荷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椎体原始刚度大于植骨后刚度(P<0.05)。结论: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可恢复骨质疏松骨折椎体的最大抗压强度,但不能恢复其刚度,经椎弓根植骨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有强化骨折椎体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经椎弓根植骨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MRI技术对早期前列腺癌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章绪辉 梁文 +2 位作者 全显跃 张序昌 林婷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MRI技术对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行前列腺MRI检查的前列腺疾病患者100例,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所有患者均行T_2WI、DWI和DCEI检查。组合上述3种检查形成以下4种方案:方案1:T_2WI;方案2:T_2WI+DWI;方案3:T_2... 目的:探讨多模态MRI技术对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行前列腺MRI检查的前列腺疾病患者100例,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所有患者均行T_2WI、DWI和DCEI检查。组合上述3种检查形成以下4种方案:方案1:T_2WI;方案2:T_2WI+DWI;方案3:T_2WI+DCEI;方案4:T_2WI+DWI+DCEI。对影像与病理对照结果进行ROC曲线分析,Z检验比较各组方案的曲线下面积(AUC),并计算各组方案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4种检查方案中,方案4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最高,分别为92.6%、87.0%及90%,方案1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最低,分别为68.5%、63.0%及66%。各组方案AUC值从大到小依次为:方案4:0.916、方案2:0.908、方案3:0.870、方案1:0.697,方案1与方案2、方案3及方案4间的AUC值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方案2、方案3及方案4间两两比较AUC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_2WI+DWI,T_2WI+DCEI和T_2WI+DWI+DCEI对早期前列腺癌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中T_2WI+DWI较T_2WI+DCEI临床应用价值更高,而T_2WI+DWI+DCEI诊断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8
10
作者 贾洪顺 刘磊 +1 位作者 杨建明 全显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3-214,共2页
目的:探讨64层CT冠状动脉造影(CTC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方法:86例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在2周内分别行64层CTCA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检查,双盲状态下,在CTCA和SCA图像上分别评估冠状动脉狭窄≥50%的病变。结果:以SCA结果为金... 目的:探讨64层CT冠状动脉造影(CTC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方法:86例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在2周内分别行64层CTCA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检查,双盲状态下,在CTCA和SCA图像上分别评估冠状动脉狭窄≥50%的病变。结果:以SCA结果为金标准,统计结果显示64层CTC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病变的灵敏度为88.6%,特异度为96.8%,阳性预测值为86.0%,阴性预测值为97.5%;64层CTCA在冠心病诊断准确性上与SCA无统计学差异。结论:64层CTCA是一种快速、无创的冠状动脉成像方法,在图像质量满意的前提下,可作为怀疑冠心病患者常规筛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胰管疾病的磁共振胆胰管成像诊断 被引量:8
11
作者 全显跃 梁文 +2 位作者 虞春堂 曾盛 贾洪顺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KCP)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结石、胆管瘤、胰头癌、炎症及其它胆胰管 病变的MRCP图像进行分析。结果胆胰管结石的MRCP表现为胆胰管高信号胆汁、胰液内大小、形态不同的低信号改 变,...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KCP)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结石、胆管瘤、胰头癌、炎症及其它胆胰管 病变的MRCP图像进行分析。结果胆胰管结石的MRCP表现为胆胰管高信号胆汁、胰液内大小、形态不同的低信号改 变,肝内胆管结石可见结石局部胆管撑大表现,胆总管结石可见倒置杯口状低信号改变;胆管癌阻塞端可显示为截断状 或鼠尾状改变;胰头癌可见胆总管下段突然变窄或移位;胆管炎除见肝外胆管轻度扩张表现外,胆总管下端形态基本正 常;胰腺炎可显示为串珠状胰管扩张、假性囊肿。本组MRCP定性诊断率为88.l%。结论MRCP在胆胰管疾病的诊断 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疾病 胰管疾病 磁共振成像 诊断 MR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Dixon方法快速量化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肪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林楚岚 江桂华 +5 位作者 陈楚庄 李武铭 刘金武 颜剑豪 肖毅 全显跃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65-471,共7页
[目的]利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作为参考标准,评价mDixon方法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量化肝脏脂肪含量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选取70名NAFLD患者在1.5 T磁共振扫描仪行肝脏mDixon容积扫描和1H-MRS采集.1H-MRS扫描采用单... [目的]利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作为参考标准,评价mDixon方法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量化肝脏脂肪含量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选取70名NAFLD患者在1.5 T磁共振扫描仪行肝脏mDixon容积扫描和1H-MRS采集.1H-MRS扫描采用单体素点分辨波谱分析法,记录亚甲基峰(1.3 ppm)和水峰(4.7 ppm)下面积,计算脂肪分数.mDixon扫描得到的水相及脂相分别传输至Image J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后处理,测量肝脏脂肪分数.[结果]采用Image J软件在mDixon图像测量得到的肝脏脂肪分数平均为(16.9±8.7)%(范围为6.6%~37.0%).用1H-MRS测量得到的肝脏脂肪分数平均为(16.0±8.8)%,(范围为5.7% ~ 41.4%).Pearson相关系数为0.920(P< 0.0001).用Bland-Ahman方法,95.8%数据点都在95%一致性范围内.[结论]经Image J软件简单处理mDixon方法获得的图像能快速、准确量化NAFLD患者肝脏脂肪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量化 脂肪含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28
13
作者 俞志坚 何晓峰 李彦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4期598-600,共3页
目的 评价经皮椎间盘内医用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12 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透视下用 2 1G酒精针穿刺病变椎间盘并注射浓度为 40 μg/ml的臭氧气体 6~ 10ml,退针至椎间孔附近时 ,向椎旁组织内注入臭氧 10ml。... 目的 评价经皮椎间盘内医用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12 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透视下用 2 1G酒精针穿刺病变椎间盘并注射浓度为 40 μg/ml的臭氧气体 6~ 10ml,退针至椎间孔附近时 ,向椎旁组织内注入臭氧 10ml。结果  12 4例患者随访 6~ 18个月 ,显效 3 1.5 %,有效 45 .1%,无效 2 3 .4%,总有效率 76.6%。大多数患者在术后 0 .5个月至 1个月时取得较好的疗效。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皮椎间盘内医用臭氧注射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安全的微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CT评价股骨近段骨皮质厚度及骨密度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玲 张勇 +7 位作者 程晓光 全显跃 曹宇鹏 李文 赵伟 吴远 危杰 伊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61-1465,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采用定量CT(QCT)骨结构分析系统(BIT)测量股骨近段骨皮质的信度和可重复性。方法收集30例髋部低能量骨折患者,正常侧股骨用于测量,采集髋部QCT扫描数据,于QCT分析工作站上BIT自动选定垂直于股骨颈中段长轴最狭窄处横断面,... 目的初步探讨采用定量CT(QCT)骨结构分析系统(BIT)测量股骨近段骨皮质的信度和可重复性。方法收集30例髋部低能量骨折患者,正常侧股骨用于测量,采集髋部QCT扫描数据,于QCT分析工作站上BIT自动选定垂直于股骨颈中段长轴最狭窄处横断面,将该横断面分为4个象限,即上前象限(SA),下前象限(IA),下后象限(IP),上后象限(SP),BIT自动估算各象限骨皮质厚度(C.Th),由3名测量者分别进行测量,比较测值的差异及一致性。结果 3名测量者测得的股骨颈最狭窄处横断面平均C.Th及SA、SP、IA象限C.Th和骨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一致性均较好,其中平均C.Th的ICC值最高,为0.883。而3名测量者测得的IP象限C.Th和骨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BIT能够实现获取股骨近段骨密度结果的同时获得骨结构信息,测得的股骨颈横断面上象限及前下象限C.Th及骨密度具有很好的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股骨 骨结构 骨皮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和MRI诊断眼部非金属异物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刁金中 黄志兰 +2 位作者 张迎光 施丁一 杨宏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5期403-405,共3页
目的 探讨CT和MRI诊断眼部非金属异物的价值和限度。方法 对 8种大小约 3~ 5mm的非金属异物包括干木屑、湿木屑、干竹签、湿竹签、棉线、塑料、玻璃、石块 ,随机植入 10只犬 2 0个眼球内或球后 ,做CT平扫 ,并对其中 2只犬做了MRI平... 目的 探讨CT和MRI诊断眼部非金属异物的价值和限度。方法 对 8种大小约 3~ 5mm的非金属异物包括干木屑、湿木屑、干竹签、湿竹签、棉线、塑料、玻璃、石块 ,随机植入 10只犬 2 0个眼球内或球后 ,做CT平扫 ,并对其中 2只犬做了MRI平扫。结果 共植入 3 2枚异物 ,CT检出 3 0枚 ,2枚未检出 ,其中一枚为湿木屑、另一枚为棉线 ,此 2只犬做了MRI平扫 ,异物全部检出。结论 CT能检出大部分眼部非金属异物 ,但对等密度异物检出有一定的困难。MRI对非金属异物的检出较CT更具有优势 ,MRI是CT的必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研究 眼异物 磁共振成像 CT MRI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外皮瘤与脑膜瘤的临床和MRI对比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蒋春秀 朱建彬 +5 位作者 邹天宇 王显龙 于昊 任云燕 郭培 温志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48-852,共5页
目的探讨颅内孤立性纤维瘤(SFT)/血管外皮瘤(HPC)MRI影像征象,并与脑膜瘤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SFT/HPC患者28例(SFT/HPC组)和脑膜瘤患者68例(脑膜瘤组)的临床及MRI征象,并比较各观察指标。结果肿瘤形态、信号均匀... 目的探讨颅内孤立性纤维瘤(SFT)/血管外皮瘤(HPC)MRI影像征象,并与脑膜瘤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SFT/HPC患者28例(SFT/HPC组)和脑膜瘤患者68例(脑膜瘤组)的临床及MRI征象,并比较各观察指标。结果肿瘤形态、信号均匀性、瘤内血管流空信号、瘤内短T2信号强化结节、瘤内囊变坏死情况、脑膜尾征、骨质改变、性别、Ki-67%水平、术中出血量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SFT/HPC及脑膜瘤临床及MRI表现存在一定差异,对比分析两者的影像征象有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瘤 血管外皮瘤 脑膜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少见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欣明 全显跃 覃淑萍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2289-2294,共6页
肝脏是各类原发及继发肿瘤发生的常见器官,组织学类型多种多样,但部分肿瘤类型较少见,CT和MRI可显示肝内病变大小、形态、密度或信号、周围组织关系及肿瘤血供情况,同时MRI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综合运用CT和MRI检查,总结肝脏少见肿... 肝脏是各类原发及继发肿瘤发生的常见器官,组织学类型多种多样,但部分肿瘤类型较少见,CT和MRI可显示肝内病变大小、形态、密度或信号、周围组织关系及肿瘤血供情况,同时MRI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综合运用CT和MRI检查,总结肝脏少见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旨在提高对肝脏少见肿瘤的诊断水平,更好的发挥影像学在肝脏肿瘤诊疗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期宫颈癌患者盆腔动脉血管网数字化模型的特点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朱洪磊 何援利 +2 位作者 彭冬先 王显龙 王雪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00-1603,共4页
目的:建立各期宫颈癌患者盆腔动脉血管网的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并分析其特点。方法:应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CTA),获得宫颈癌患者CT薄层扫描数据,在腹部医学三维可视化系统进行图像分割及三维重建,然后将重建模型导入Free Form Model... 目的:建立各期宫颈癌患者盆腔动脉血管网的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并分析其特点。方法:应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CTA),获得宫颈癌患者CT薄层扫描数据,在腹部医学三维可视化系统进行图像分割及三维重建,然后将重建模型导入Free Form Modeling System平台进行平滑、上色、透明化、旋转等操作,获得盆腔动脉血管网三维可视化模型。结果:成功重建出宫颈癌患者盆腔动脉血管网的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可以清楚显示腹主动脉、髂内及髂外动脉、子宫动脉、子宫动脉上行支等主要及细小血管分支,并与骨盆配准后,可清楚了解各血管走行及空间位置,并且随着肿瘤期别的提高,患者盆腔动脉血管网的密度、分支情况等均呈增加趋势。结论:基于CTA数据,应用腹部医学三维可视化系统软件,可以成功重建出活体宫颈癌患者盆腔动脉血管网的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并且各期宫颈癌患者动脉血管网有其不同特点,了解其不同特点对我们的手术或介入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盆腔动脉血管网 三维重建 腹部医学三维可视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性与癌性腹膜炎的CT鉴别诊断 被引量:13
19
作者 全显跃 梁文 +3 位作者 曾盛 虞春堂 李子平 许达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3期169-170,174,共3页
目的:探讨结核性腹膜炎(TP) 与癌性腹膜炎( CP) 的CT 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TP12 例及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4 例CP 进行分析。结果:(1) TP 多表现为少量腹水(7/10) ,高密度... 目的:探讨结核性腹膜炎(TP) 与癌性腹膜炎( CP) 的CT 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TP12 例及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4 例CP 进行分析。结果:(1) TP 多表现为少量腹水(7/10) ,高密度腹水(7/10) ,CP常为大量腹水(22/29) ;(2) TP 壁腹膜多为光滑增厚(7/8) ,CP 为结节状增厚(24/24) ;(3) 肠系膜改变伴有环状增强的肿大淋巴结影为TP 的特征;(4) 大网膜饼形增厚多见于CP(8/34) ,但TP 也可有此种表现(1/12) ;(5) TP 液体局限性聚集常有囊壁,CP 囊状转移多无囊壁且伴肝脾外缘外压性改变。结论:CT 是鉴别TP 与CP 一较好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炎 结核性 癌性 CT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CT和双能X线吸收评价北京地区老年人股骨近端骨结构的比较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黎 王玲 +4 位作者 张勇 马毅民 刘丹 王满宜 程晓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92-1496,共5页
目的分析定量CT(QCT)和双能X线吸收(DXA)对股骨近端髋部结构分析(HSA)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对北京地区40名男性(53-76岁)和76名女性(48-76岁)社区居民行左髋DXA和QCT扫描,分别测量股骨颈横截面积(CSA)和横截面转动惯量(CSMI... 目的分析定量CT(QCT)和双能X线吸收(DXA)对股骨近端髋部结构分析(HSA)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对北京地区40名男性(53-76岁)和76名女性(48-76岁)社区居民行左髋DXA和QCT扫描,分别测量股骨颈横截面积(CSA)和横截面转动惯量(CSMI),对两种方法测量结果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 QCT所测CSA和CSMI均大于DXA所测CSA和CSMI(P均〈0.01),两种方法测量CSA差值的中位数为0.97cm^2,CSMI差值的中位数为0.49cm4。QCT和DXA测量CSA和CSMI均显著相关(r=0.85、0.78,P均〈0.01)。结论 DXA和QCT对中国老年人股骨颈CSA和CSMI测量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可用于老年人群股骨近段骨结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髋关节 X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