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纺织材料的人造血管制备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世雪 李成才 +4 位作者 刘国金 郭玉海 刘炳荣 殷向 刘小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3-181,共9页
为了制备具有良好顺应性、安全性能高的纺织人造血管,从人造血管的研究背景、研究价值和发展历程出发,阐述了涤纶(PET)、聚氨酯(PU)、聚四氟乙烯(PTFE)和丝素蛋白(SF)等几种用于人造血管的主要材料的特点,阐述了机织、针织、编织、非织... 为了制备具有良好顺应性、安全性能高的纺织人造血管,从人造血管的研究背景、研究价值和发展历程出发,阐述了涤纶(PET)、聚氨酯(PU)、聚四氟乙烯(PTFE)和丝素蛋白(SF)等几种用于人造血管的主要材料的特点,阐述了机织、针织、编织、非织造及3D打印制备人造血管主要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及最新研究进展,归纳了在人造血管领域目前现存的问题,最后对未来纺织材料在人造血管中的应用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开发理想的人造血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血管 纺织材料 血管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张量辐射场的数字服装重照明方法
2
作者 陈鑫磊 郑军红 +1 位作者 金耀 何利力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3,共9页
针对现有基于三维表面重建的图像重照明方法存在纹理噪点、重照明质量不足及特征空间利用率低等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单张量辐射场的数字服装重照明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球面高斯函数和多层感知机,分别模拟环境直射光和服装表面间的间... 针对现有基于三维表面重建的图像重照明方法存在纹理噪点、重照明质量不足及特征空间利用率低等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单张量辐射场的数字服装重照明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球面高斯函数和多层感知机,分别模拟环境直射光和服装表面间的间接反射光,以构建一个精准的入射光场;接着通过引入梯度引导平滑策略,优化从特征空间中提取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参数的过程。最后,利用简化的反射率方程,结合入射光场、双向反射分布模型及特征空间,成功地渲染出高质量的服装重照明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减少了服装纹理噪点,显著降低了服装重照明的失真现象。相较于先进方法,该方法在生成服装新视角图像方面,各项评估指标的平均提升约9.922%;在服装重照明结果方面,各项评估指标的平均提升约4.5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张量辐射场 特征空间 服装重照明 3D维重建 图像生成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材料表面的抗凝血涂层应用进展
3
作者 蔡秀吟 李成才 +3 位作者 朱海霖 郭玉海 刘炳荣 殷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170,共9页
随着生物医学工程和医疗器械的发展,医用材料与血液接触时的相容性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减少因血栓形成导致的不良反应,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能够防止血液黏附和凝固的抗凝血涂层。文中介绍了近年来关于抗凝血涂层的研究进展,... 随着生物医学工程和医疗器械的发展,医用材料与血液接触时的相容性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减少因血栓形成导致的不良反应,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能够防止血液黏附和凝固的抗凝血涂层。文中介绍了近年来关于抗凝血涂层的研究进展,根据抗凝机制的不同重点讨论了几种常见的涂层策略——间接灭活凝血因子类涂层和物理排斥吸附与黏附类涂层。对这些研究成果的梳理,旨在为未来医用材料表面抗凝血涂层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文中最后展望了这一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材料 表面 抗凝机制 抗凝血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6/共聚酰胺偏心皮芯复合纤维的制备与性能
4
作者 廖梦蝶 肖汪洋 +3 位作者 李鸿鑫 赵漫 张须臻 王秀华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3-61,共9页
为研究牵伸倍数对聚酰胺6(PA6)/共聚酰胺(COPA)偏心皮芯复合纤维性能的影响,以PA6和COPA为原料,制得了PA6/COPA偏心皮芯复合预取向丝(POY),再通过实验室小型牵伸设备对初生纤维进行牵伸和热定形。借助差示扫描量热法、声速取向测定仪、... 为研究牵伸倍数对聚酰胺6(PA6)/共聚酰胺(COPA)偏心皮芯复合纤维性能的影响,以PA6和COPA为原料,制得了PA6/COPA偏心皮芯复合预取向丝(POY),再通过实验室小型牵伸设备对初生纤维进行牵伸和热定形。借助差示扫描量热法、声速取向测定仪、广角二维X射线衍射仪、电子单纱强力机对纤维的结晶性能、取向性能、力学性能、收缩性能和卷曲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当热定形温度为160℃时,随着牵伸倍数的增加,PA6/COPA偏心皮芯复合纤维的结晶度、取向度均呈增长趋势,断裂强度由3.67 cN/dtex增加至4.63 cN/dtex,断裂伸长率由56.44%降低至38.46%;当热处理温度一定时,随着牵伸倍数的增加,PA6/COPA偏心皮芯复合纤维的干热收缩率和湿热收缩率均呈增长趋势;当牵伸倍数一定时,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复合纤维的干热收缩率和湿热收缩率也均呈增长趋势;当湿热处理温度为120℃时,复合纤维表现出优异的卷曲形貌,当牵伸倍数从1.10增加至1.30时,复合纤维的卷曲数从14个/(25 mm)增加至21个/(25 mm)、卷曲率从11.3%增长至13.81%、卷曲弹性率从83.2%增长至88.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6 共聚酰胺 偏心皮芯复合 牵伸 结晶 取向 收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金汝诗 陈万明 +3 位作者 刘国金 刘承海 戚栋明 翟世民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5-243,共9页
将废弃生物质制备为生物炭,用于印染废水处理,可实现废弃生物质的资源化利用,并降低印染废水的处理成本,应用潜力巨大。为提升生物炭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性能,以生物炭对印染废水中典型污染物的去除为切入点,总结了生物炭材料在印染... 将废弃生物质制备为生物炭,用于印染废水处理,可实现废弃生物质的资源化利用,并降低印染废水的处理成本,应用潜力巨大。为提升生物炭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性能,以生物炭对印染废水中典型污染物的去除为切入点,总结了生物炭材料在印染废水处理方面的去除机制和最新研究进展。针对当前生物炭产品存在的理化参数差异大、生物炭对印染废水中典型污染物针对性差和生物炭吸附后易产生固废污染等问题,提出建立生物炭产品的制备标准、根据印染废水中污染物特点调节官能团和孔道结构、开发可吸附-脱附的复合生物炭材料等策略,以期为生物炭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和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生物质 生物炭 功能改性 印染废水 废水处理 吸附-脱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纤维的改性与应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吴竹平 詹莹韬 +7 位作者 陈江炳 徐煜东 任天翔 严俊峰 缪宏超 许志强 占海华 赵德方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6-191,共6页
聚乳酸(PLA)纤维作为新兴的绿色环保型材料,存在质脆,耐热性、韧性低,亲水性和抗菌性差等缺陷而限制了其应用。因此,当前PLA纤维研究的重点是功能化与智能化改性,以克服上述局限性。阐述了近年来对PLA纤维的一些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研究... 聚乳酸(PLA)纤维作为新兴的绿色环保型材料,存在质脆,耐热性、韧性低,亲水性和抗菌性差等缺陷而限制了其应用。因此,当前PLA纤维研究的重点是功能化与智能化改性,以克服上述局限性。阐述了近年来对PLA纤维的一些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PLA纤维在医学、电子电器及纺织领域的应用情况。指出了当前PLA纤维改性存在的关键难题,如改性工艺的复杂性与成本、绿色改性方法的局限性、改性效果矛盾等问题,并对PLA纤维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纤维 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 物理改性 化学改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芳香族聚酰胺PA6I/6T熔纺纤维的制备与性能
7
作者 杨锐 张须臻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8-126,共9页
为拓展工程塑料半芳香族聚酰胺的应用,以半芳香族聚酰胺聚间苯二甲酰己二胺-对苯二甲酰己二胺(PA6I/6T)切片为原料,首先对切片的化学结构、熔体流动性能和热性能进行了测试,然后使用卧式微量单孔挤出机,在不同纺丝温度和不同喷头牵伸比... 为拓展工程塑料半芳香族聚酰胺的应用,以半芳香族聚酰胺聚间苯二甲酰己二胺-对苯二甲酰己二胺(PA6I/6T)切片为原料,首先对切片的化学结构、熔体流动性能和热性能进行了测试,然后使用卧式微量单孔挤出机,在不同纺丝温度和不同喷头牵伸比下纺丝,并分别对PA6I/6T初生纤维进行牵伸和热处理,探讨了纺丝工艺和后处理工艺参数对PA6I/6T熔纺纤维断裂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A6I/6T的相对黏度为2.12(以浓硫酸为溶剂),初始分解温度为463℃,在265℃下测试的熔体流动速率达到18.2 g/10 min,6I与6T结构单元物质的量比为1.8。PA6I/6T适宜的纺丝温度在265℃附近,纤维的断裂强度随着喷头牵伸比的提高而上升,当喷头牵伸比从23.2提高到116时,断裂强度由1.02 cN/dtex上升到2.04 cN/dtex。在热处理过程中,纤维的断裂强度随热处理温度上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115℃热处理后达到最大值1.46 cN/dtex。在135℃下对纤维进行热牵伸可以得到均匀的透明纤维,在一级牵伸过程中,纤维的断裂强度随牵伸倍数的变化发生波动,最高可达到0.95 cN/dtex,在二级牵伸过程中,纤维的断裂强度下降,而断裂伸长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间苯二甲酰己二胺-对苯二甲酰己二胺 熔融纺丝 化学结构 牵伸 断裂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涂料色浆的制备及其在窗帘织物中的应用
8
作者 吴耀扬 周筱雅 陈凯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5-85,共11页
为明确水性涂料色浆中分散剂与黏合剂间的协同分散机制,通过筛选不同种类的分散剂和黏合剂,制备了一系列水性涂料色浆。同时,采用丝网印花技术,调控黏合剂和增稠剂的添加量、焙烘温度和水性颜料色浆含量,制备了一系列彩色印花织物。借... 为明确水性涂料色浆中分散剂与黏合剂间的协同分散机制,通过筛选不同种类的分散剂和黏合剂,制备了一系列水性涂料色浆。同时,采用丝网印花技术,调控黏合剂和增稠剂的添加量、焙烘温度和水性颜料色浆含量,制备了一系列彩色印花织物。借助纳米级激光粒度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仪器对比分析了彩色窗帘K/S值、干湿摩擦色牢度、透气率、硬挺度、断裂强力、紫外防护和耐紫外老化等性能。结果表明:具有芳香环结构的分散剂与黏合剂之间存在强π-π相互作用,可形成协同分散效应;涂料色浆制备的印花织物K/S值最高(4.4),干湿摩擦牢度可达5级,透气性提升至157.76 mm/s,断裂强力提高至1700.90 N,硬挺度增加至8.92 cm。此外,该印花织物还展现了极佳紫外防护性能(T_(UPF)∶95.3±0.7,T_(UVA)∶4.7%±0.2%),且其褪色率仅为商品化染料的1/2,在窗帘织物领域展现了良好的应用潜力。研究结果为设计开发高性能窗帘织物着色用的水性涂料色浆提供了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涂料色浆 协同分散 着色效果 耐候性 印花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浙江省印染产业发展现状及转型路径
9
作者 娄辉清 曹先仲 +2 位作者 郑志荣 朱远胜 沈一峰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9-83,共5页
在全球“双碳”战略深化推进的背景下,浙江省作为中国印染产业核心集聚区,其转型升级成效对全国纺织工业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技术-经济范式转型理论,系统分析浙江省印染产业发展现状,揭示其面临产业链层级偏低、双碳约束强化、... 在全球“双碳”战略深化推进的背景下,浙江省作为中国印染产业核心集聚区,其转型升级成效对全国纺织工业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技术-经济范式转型理论,系统分析浙江省印染产业发展现状,揭示其面临产业链层级偏低、双碳约束强化、技术创新瓶颈及国际供应链重构等多重挑战,提出“技术协同创新-产业系统重构-制度供给优化”三位一体的转型路径:通过构建全链条技术协同创新生态,突破超临界CO_(2)染色等颠覆性技术;重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体系,实现中水回用率85%以上;推动全球价值链位势跃迁,提升企业附加值至35%以上;创新制度供给,完善碳核算与要素配置机制。实证表明,上述路径协同可显著降低单位产值能耗与碳排放强度,破解“碳锁定”效应,为传统制造业绿色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印染产业 转型升级 循环经济 全球价值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解法回收丝胶蛋白的影响因素探究
10
作者 张金珍 何振培 +4 位作者 李雪晴 曹风采 周青 雷斌 谢海腾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87,共8页
使用电解法从蚕丝精炼废液中回收丝胶蛋白,相比于传统的化学方法具有较高的环保和回收效益,如环境污染小、能耗低、回收杂质少等。为了进一步提高精炼废液中丝胶蛋白的回收率,文章对基于电解法回收丝胶蛋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探究,以... 使用电解法从蚕丝精炼废液中回收丝胶蛋白,相比于传统的化学方法具有较高的环保和回收效益,如环境污染小、能耗低、回收杂质少等。为了进一步提高精炼废液中丝胶蛋白的回收率,文章对基于电解法回收丝胶蛋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探究,以获得最佳电解条件参数。实验结果表明:以石墨为电极阴极,铝作为阳极时丝胶蛋白的回收率和纯度较高。在两极板间距和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蛋白质回收率与电解阳极材料有关,与直流电压、电解时间、废液中丝胶蛋白质量浓度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胶蛋白 蚕丝精炼废液 电解 蛋白回收 凝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税对传统行业绿色转型影响路径研究
11
作者 曹先仲 娄辉清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1期253-258,共6页
环境保护税是我国第一个以环境保护为目标的绿色税种,自实施以来在节能减排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受技术创新能力、人才储备、资金、管理制度等因素的制约,高耗能、高排放的传统行业的绿色转型仍面临较大的挑战。通过系统分析传统行业... 环境保护税是我国第一个以环境保护为目标的绿色税种,自实施以来在节能减排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受技术创新能力、人才储备、资金、管理制度等因素的制约,高耗能、高排放的传统行业的绿色转型仍面临较大的挑战。通过系统分析传统行业绿色转型制约因素以及环保税对传统行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提出了传统行业可以通过加大环保投入、加大绿色创新技术投入、提升环境管理能力和水平、构建绿色供应链体系等途径进行绿色转型,以期为传统行业绿色转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税 传统行业 绿色转型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膜的超疏水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成才 朱登辉 +1 位作者 朱海霖 郭玉海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5-71,共7页
超疏水聚四氟乙烯膜材料具有突出的化学稳定性、高耐热性、强疏水性和高断裂韧性等优点,在膜分离技术领域中广泛应用。为开发高效、低成本、耐久稳定、绿色环保的超疏水改性技术,根据聚四氟乙烯膜的超疏水改性原理,从聚四氟乙烯分子化... 超疏水聚四氟乙烯膜材料具有突出的化学稳定性、高耐热性、强疏水性和高断裂韧性等优点,在膜分离技术领域中广泛应用。为开发高效、低成本、耐久稳定、绿色环保的超疏水改性技术,根据聚四氟乙烯膜的超疏水改性原理,从聚四氟乙烯分子化学结构出发,分析了2种改性机制“不改变聚四氟乙烯的化学结构”和“改变聚四氟乙烯的化学结构”,介绍了超疏水聚四氟乙烯膜材料制备和改性中的优缺点,阐述了超疏水聚四氟乙烯膜材料的功能性应用形式和领域,最后探讨了超疏水聚四氟乙烯膜材料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的方向,以期为高性能超疏水聚四氟乙烯膜材料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膜材料 聚四氟乙烯膜 超疏水 改性方法 分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DF/TiO_(2)@MoS_(2)纤维复合膜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13
作者 李成才 刘劲杨 +2 位作者 刘世雪 罗杰 朱海霖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0,共5页
含大量有机染料的废水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光催化分离膜的研究备受关注。本研究先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了PVDF/PEMA膜,后进行酸处理制备出富羧基PVDF纤维复合膜,最后通过水热反应在膜表面原位沉积TiO_(2)@MoS_(2)微纳米颗粒,制备出在太... 含大量有机染料的废水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光催化分离膜的研究备受关注。本研究先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了PVDF/PEMA膜,后进行酸处理制备出富羧基PVDF纤维复合膜,最后通过水热反应在膜表面原位沉积TiO_(2)@MoS_(2)微纳米颗粒,制备出在太阳光下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PVDF/TiO_(2)@MoS_(2)纤维复合膜。结果表明MoS_(2)的加入可以有效降低纤维复合膜禁带带隙能量,从而提高纤维复合膜的光催化活性;在光照4 h后对RhB的降解率达到97.1%;连续5次吸附-降解实验,纤维复合膜对RhB的降解率仍达到95%以上,表明该纤维复合膜具有优异的可重复使用性。因此,该膜在染料降解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TiO_(2)@MoS_(2)纤维复合膜 光催化 染料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业链图谱的服装企业产业链挂链关系挖掘
14
作者 方志坚 程玉 +2 位作者 金耀 汤哲冲 徐锦英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115,共8页
服装产业是全球最重要的制造行业之一,而服装产业链图谱则是服装产业生态中的重要工具。为了服装相关企业能快速、准确挂链,文章研究并构建服装产业链图谱,将产业链中的链点、关系和属性进行建模和表示,再通过企业信息收集和企业关键词... 服装产业是全球最重要的制造行业之一,而服装产业链图谱则是服装产业生态中的重要工具。为了服装相关企业能快速、准确挂链,文章研究并构建服装产业链图谱,将产业链中的链点、关系和属性进行建模和表示,再通过企业信息收集和企业关键词提取构建企业信息数据库,从而提出了一种产业链企业自动挂链算法。该算法基于CoSENT模型计算企业关键词和产业链链点之间的相似性,并通过自定义规则对匹配结果进行过滤,进而评估关键词和链点之间的相关性,自动匹配和选择最优的产业链图谱链点,实现企业的产业链自动挂链。通过与其他匹配算法的对比实验表明,该算法在F1-Measure指标上明显优于其他算法(比基于Jaccard方法高14%,比Word2Vec方法高10.5%,比SBERT方法高2.5%),显著提升了企业挂链效率和准确性,为优化服装产业链图谱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产业链 产业链图谱 自动挂链算法 CoSEN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硅油增强反应性聚氨酯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淋 张军锋 +4 位作者 何方 王卓 黄志超 孙福 戚栋明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8-115,共8页
为改善聚氨酯(PU)材料的力学性能,以聚四氢呋喃醚二醇、蓖麻油、双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软段,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硬段,采用绿色环保的无溶剂体系制备了有机硅改性的反应性聚氨酯(Si-PU)涂层,考察了PDMS质量分数对PU... 为改善聚氨酯(PU)材料的力学性能,以聚四氢呋喃醚二醇、蓖麻油、双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软段,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硬段,采用绿色环保的无溶剂体系制备了有机硅改性的反应性聚氨酯(Si-PU)涂层,考察了PDMS质量分数对PU涂层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高温热稳定性、耐低温性能、手感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改性PU涂层相比,Si-PU涂层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均得到明显提升。当PDMS质量分数为7.6%时,改性涂层的拉伸强度较未改性PU涂层增长了51.9%;当PDMS质量分数为9.9%时,改性涂层的断裂伸长率较未改性PU涂层增长了99.3%;随着PDMS质量分数提高,质量损失速率最大的温度有一定提高,涂层的玻璃化温度逐渐降低,耐低温性能提高,同时疏水性提高,手感变得更加柔软,综合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性聚氨酯 涂层 有机硅 无溶剂 微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耐磨损水性聚氨酯仿皮涂层面料的制备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微波 章梅 +3 位作者 冯青青 王瑞英 王成龙 郑今欢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3-47,共5页
针对水性聚氨酯涂层产品耐水性不佳且成膜性不如溶剂型聚氨酯等问题,通过对水性聚氨酯的筛选以及仿皮涂层面料制备工艺的研究,确定了高耐磨损水性聚氨酯涂层面料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当水性聚氨酯乳液SX9283E与L-2511复配比例(质量分数... 针对水性聚氨酯涂层产品耐水性不佳且成膜性不如溶剂型聚氨酯等问题,通过对水性聚氨酯的筛选以及仿皮涂层面料制备工艺的研究,确定了高耐磨损水性聚氨酯涂层面料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当水性聚氨酯乳液SX9283E与L-2511复配比例(质量分数)为1∶3时,水性聚氨酯仿皮涂层面料表面磨损程度相对较低。水性聚氨酯仿皮涂层工艺配方为颜料质量分数2%~4%、增稠剂1.0%、交联剂3%、流平剂0.2%,转移温度120℃、转移时间20 s。所获得涂层膜10%模量为0.26 MPa、断裂强力为6.58 MPa、断裂伸长率为842.51%,仿皮涂层面料耐干磨损等级为3~4级,耐湿磨损等级为3级,耐干/湿摩擦色牢度可达4~5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仿皮涂层 色牢度 耐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与纳米颗粒协同稳定Pickering有机硅乳液的制备及其应用性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范奥运 沈军炎 +2 位作者 杨雷 李剑浩 张志坚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6-145,共10页
针对目前有机硅平滑剂乳液往往存在分散稳定性差或高剂量表面活性剂引起的应用性能降低等问题,以聚丙烯酸异辛酯的共聚物胶乳(PEHA)为Pickering颗粒,协同表面活性剂,用于制备“油/水”Pickering有机硅乳液,并将其用于织物后整理。考察了... 针对目前有机硅平滑剂乳液往往存在分散稳定性差或高剂量表面活性剂引起的应用性能降低等问题,以聚丙烯酸异辛酯的共聚物胶乳(PEHA)为Pickering颗粒,协同表面活性剂,用于制备“油/水”Pickering有机硅乳液,并将其用于织物后整理。考察了PEHA粒径、表面亲水改性及PEHA质量分数对有机硅乳液分散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对整理残液化学需氧量(COD)和整理织物表面摩擦因数的研究,考察了表面活性剂与Pickering纳米颗粒协同稳定对有机硅乳液应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HA颗粒吸附在有机硅液滴的表面,形成机械阻隔,提升有机硅乳液的分散稳定性,180 nm的PEHA颗粒的稳定效率最佳,90 nm时的稳定效率最差;表面亲水改性能显著提高PEHA稳定乳液的效率,在质量分数仅为10%时,即可实现乳液稳定;最佳稳定方案可使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降低60%以上;浸轧整理织物时,相比表面活性剂独自稳定的体系,Pickering体系吸附织物效率更高,整理后残液的COD值降低63%,整理织物表面静、动摩擦因数分别降低至0.51与0.49,即“Pickering/表面活性剂”协同稳定有机硅乳液具有良好的应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乳液 Pickering乳液 化学需氧量 后整理剂 摩擦因数 织物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水性CA PVA纳米纤维膜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佳鹏 王琰 +3 位作者 姚菊明 JIRI Militky DANA Kremenakova 祝国成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6-104,共9页
为制备可降解、高比表面积、吸附效率高的吸附膜材料,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一种醋酸纤维素(CA)聚乙烯醇(PVA)复合纳米纤维膜。用可降解的CA为原料制备CA纳米纤维膜;为提高CA纳米纤维膜的力学性能,与PVA共混纺丝,制备了CA PVA复合纳米纤... 为制备可降解、高比表面积、吸附效率高的吸附膜材料,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一种醋酸纤维素(CA)聚乙烯醇(PVA)复合纳米纤维膜。用可降解的CA为原料制备CA纳米纤维膜;为提高CA纳米纤维膜的力学性能,与PVA共混纺丝,制备了CA PVA复合纳米纤维膜;为改善膜的耐水性能,采用戊二醛(GA)蒸汽交联法对CA PVA纳米纤维膜进行交联改性处理,而后对CA PVA纳米纤维膜的表观形貌、耐水性能,力学性能以及吸附性能进行了评价分析。研究发现:CA与PVA共混后仍具有良好的可纺性;CA PVA纳米纤维膜的表面经GA交联后逐渐致密化;改性后的CA PVA纳米纤维膜在水中24 h后质量损失率由改性前的70.76%下降到7.28%;耐水性能随温度和pH值的增加而降低,在25~35℃、pH值为5的条件下,膜的质量损失率最低,为5%左右;断裂强度由0.76 MPa提高到1.51 MPa,断裂伸长率由6.31%提高到8.03%;对Cu 2+的吸附在2 h后达到平衡,最大吸附量达到89.52 mg g,说明改性后的CA PVA纳米纤维膜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能及力学性能,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具有良好效果,为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纤维素 纳米纤维膜 戊二醛 交联 缩醛反应 离子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酯有机硅复合乳液的制备及涤纶织物的增深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丰 刘欣宇 +1 位作者 吴华平 杨雷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1-74,共4页
针对涤纶纤维染料上染率低、织物染深性较差的问题,以聚丙烯酸异辛酯(PEHA)作为Pickering粒子,协同低剂量乳化剂制备Pickering有机硅乳液,考察了乳化剂及粒子用量对有机硅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并将有机硅乳液用于涤纶织物增深整理。结果表... 针对涤纶纤维染料上染率低、织物染深性较差的问题,以聚丙烯酸异辛酯(PEHA)作为Pickering粒子,协同低剂量乳化剂制备Pickering有机硅乳液,考察了乳化剂及粒子用量对有机硅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并将有机硅乳液用于涤纶织物增深整理。结果表明:体系中加入Pickering粒子时,乳化剂用量较常规可降低50%。有机硅丙烯酸酯增深剂对黑色涤纶织物的最佳整理工艺为:增深剂质量浓度40 g/L,渗透剂质量浓度1.0 g/L,抗静电剂质量浓度4 g/L,此时织物增深度达53.0%,抗静电等级为B级。浸轧整理织物时,与仅用乳化剂稳定的硅油乳液相比,Pickering粒子协同乳化的硅油乳液整理后工作液COD值降低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 Pickering粒子 稳定性 有机硅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法再生差别化PET纤维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洪玉洁 徐煜东 +7 位作者 占海华 戚栋明 王鑫 傅玉成 王旗 马金星 赵德方 房涛荣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6-193,共8页
综述了化学法再生差别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纤维的研究成果,回顾了PET纤维的发展历史,介绍了废旧PET制品的化学回收方法及再生差别化PET纤维的研究现状,着重阐述了国内废旧PET制品产业回收利用情况相较于国外的优劣势,分析了化学... 综述了化学法再生差别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纤维的研究成果,回顾了PET纤维的发展历史,介绍了废旧PET制品的化学回收方法及再生差别化PET纤维的研究现状,着重阐述了国内废旧PET制品产业回收利用情况相较于国外的优劣势,分析了化学再生回收技术目前主流几种方法的优缺点,总结了再生超细纤维、再生功能性纤维、再生仿真纤维、再生异形纤维等再生差别化纤维的研究现状。最后,对未来化学法再生差别化PET纤维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废弃物 化学法回收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产业 循环再生 差别化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