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5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及切换补偿的新能源电力系统暂态电压稳定评估
1
作者 王长江 尹浩帆 +2 位作者 姜涛 刘先超 刘辉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5487-5500,共14页
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电力电子设备控制切换特性增加了暂态电压稳定状态准确评估的难度,现有暂态电压稳定指标和稳定判据在噪声干扰和控制切换影响下易发生电压稳定状态误判。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切换补偿李雅普诺夫指数(SCMLE)的新能源... 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电力电子设备控制切换特性增加了暂态电压稳定状态准确评估的难度,现有暂态电压稳定指标和稳定判据在噪声干扰和控制切换影响下易发生电压稳定状态误判。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切换补偿李雅普诺夫指数(SCMLE)的新能源电力系统暂态电压稳定评估方法。首先,依据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MLE)稳定判别机理,将电压稳定问题转换为积分终值矩阵的特征值变化问题,进而分别构建系统受扰前后的电压轨线变分方程,充分计及控制环节动态特性对电压稳定性的影响;然后,采用电压轨线变分方程积分终值矩阵特征值计算SCMLE,克服现有MLE指标需设置符号观测窗口的缺陷;其次,构建了表征系统非光滑扭曲程度的切换补偿矩阵用于修正积分结果,弥补指标在系统非光滑点处的计算误差,实现暂态电压稳定状态的快速、准确评估;最后,通过光伏场站接入单机无穷大系统和某实际电网系统的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电力系统 暂态电压稳定评估 控制切换 李雅普诺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电压-有功耦合特性的新能源电力系统频率响应建模方法
2
作者 刘先超 李国庆 +1 位作者 姜涛 王长江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133-143,共11页
电力系统稳定器(PSS)以同步机转速偏差为输入,在改善系统阻尼的同时,也间接改变了负荷电压及其有功消耗,进而作用于系统频率,该耦合过程在频率波动大、电压敏感型负荷多的新能源电力系统中尤为显著。为揭示电压-有功耦合过程对系统频率... 电力系统稳定器(PSS)以同步机转速偏差为输入,在改善系统阻尼的同时,也间接改变了负荷电压及其有功消耗,进而作用于系统频率,该耦合过程在频率波动大、电压敏感型负荷多的新能源电力系统中尤为显著。为揭示电压-有功耦合过程对系统频率稳定的影响机理,提出一种计及电压-有功耦合特性的新能源电力系统频率响应模型。首先,分析传统电力系统频率响应模型的适用场景及局限性,刻画电压变化对系统频率的作用路径,发现其影响主体为PSS、电网与负荷等元件;然后,构建含PSS的系统电压-有功耦合模型,通过小扰动线性化方法量化电压-有功模型的微分增益参数,考虑源荷间电压时滞效应引发的模型响应速度表征难题,基于辅助模型最小二乘法拟合电压-有功模型时间常数,进而得到考虑电压-有功耦合特性的系统频率响应模型及其解析解,并分析电压-有功参数对频率稳定指标的影响。最后,通过修改的WECC-9节点测试系统和某实际电网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频率响应 电压-有功耦合 电力系统稳定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快关汽门紧急控制策略
3
作者 孙正龙 陈威翰 +4 位作者 耿鑫地 王思璇 杨浩 潘超 蔡国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175-187,共13页
快关汽门是提升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经典控制方式之一,但其控制变量具有高维度、离散化的特点,且参数整定不合理将引发功角后续摇摆失稳,控制策略制定的复杂性致使快关汽门难以在线应用与实时决策。为此,提出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快关... 快关汽门是提升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经典控制方式之一,但其控制变量具有高维度、离散化的特点,且参数整定不合理将引发功角后续摇摆失稳,控制策略制定的复杂性致使快关汽门难以在线应用与实时决策。为此,提出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快关汽门控制决策方法。首先,构建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紧急快关汽门决策制定框架。然后,将快关汽门控制问题转化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arkov decision process,MDP),以综合考虑最优稳定控制效果及最小化稳控代价为目标设置奖励函数,并采用近端策略优化(proximal policy optimization,PPO)算法求解,得到快关策略的合理配置。最后,通过改进的电科院SG-77系统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保证快关汽门策略有效性与时效性的同时,可实现在预案式失配场景下作出正确决策,提高了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和动态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关汽门决策 深度强化学习 暂态稳定 近端策略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同步压缩广义S变换的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源定位 被引量:2
4
作者 姜涛 张鹏 +2 位作者 李雪 刘博涵 李国庆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5-145,共11页
快速、准确的次同步振荡源定位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意义重大,现有次同步振荡源定位方法难以适用于多模态时变的次同步振荡场景,且计算效率有待提升。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多元同步压缩广义S变换(MSSGST)的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源定位方法... 快速、准确的次同步振荡源定位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意义重大,现有次同步振荡源定位方法难以适用于多模态时变的次同步振荡场景,且计算效率有待提升。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多元同步压缩广义S变换(MSSGST)的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源定位方法。首先,在自适应变化的量测滑动时间窗内计算能量比系数,实时检测系统次同步振荡现象,针对检测到的次同步振荡现象,以节点为单元构建联合量测信息矩阵,进而采用MSSGST对联合量测信息矩阵同步分解得到联合时频矩阵。然后,利用脊线提取技术筛选并重组可表征系统次同步振荡模式的MSSGST系数矩阵。在此基础上,推导基于MSSGST的时-频域暂态能量流计算模型,根据系统次同步振荡期间时-频域能量特性构建振荡源定位指标进行振荡溯源。最后,通过仿真数据和实际电网次同步振荡实测数据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振荡 振荡源定位 多元同步压缩广义S变换 暂态能量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多端交直流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域的全纯嵌入构建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雪 刘益臣 +1 位作者 姜涛 李国庆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3-152,共10页
针对采用牛顿-拉夫逊法构建混合多端交直流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域边界(SVSRB)存在初值选取困难、收敛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多端交直流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域的全纯嵌入构建方法。该方法构造基于电压源换流站和电网换相换流站的... 针对采用牛顿-拉夫逊法构建混合多端交直流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域边界(SVSRB)存在初值选取困难、收敛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多端交直流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域的全纯嵌入构建方法。该方法构造基于电压源换流站和电网换相换流站的混合多端直流电力系统全纯嵌入潮流模型并提出相应的求解方法;结合多类型换流站控制策略切换特性,构建混合多端交直流电力系统全纯嵌入连续潮流模型搜索系统的电压稳定临界点;通过所提全纯嵌入构建方法快速搜索相邻电压稳定临界点进而构建系统的SVSRB;通过修改的PJM 5节点和IEEE 118节点交直流测试系统对所提方法进行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全纯嵌入构建方法可实现不同规模混合多端交直流电力系统SVSRB的准确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纯嵌入构建方法 混合多端直流 换流器 潮流计算 控制策略转换 静态电压稳定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域边界的全纯嵌入搜索方法
6
作者 李雪 职梦磊 +1 位作者 姜涛 李国庆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3-134,共12页
静态电压稳定域(SVSR)从“域”的角度研究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可有效计及新能源出力的强波动性和随机性引发的电压稳定性问题。为准确、快速构建SVSR,提出一种基于全纯嵌入法(HEM)的SVSR边界(SVSRB)搜索方法。首先,根据HEM理论提出一... 静态电压稳定域(SVSR)从“域”的角度研究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可有效计及新能源出力的强波动性和随机性引发的电压稳定性问题。为准确、快速构建SVSR,提出一种基于全纯嵌入法(HEM)的SVSR边界(SVSRB)搜索方法。首先,根据HEM理论提出一种搜索电压鞍结分岔(SNB)点的电压幅值-有功功率灵敏度全纯嵌入函数判据;其次,将该判据与变步长控制策略相结合,实现单个SNB点的快速、准确搜索;然后,根据SVSRB的拓扑特性,利用已知SNB点信息,借助快速灵活全纯嵌入实现相邻SNB点的高效求解,进而实现多维SVSRB高效搜索;最后,通过WECC 9节点、IEEE 118节点等测试系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可实现SVSRB的快速、精确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稳定性 全纯嵌入 连续潮流 鞍结分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风电的链状电力系统频率动态分布特性分析
7
作者 安军 石岩 +3 位作者 曹帅 周毅博 李可心 张万祥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9-57,共9页
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接入电力系统对频率安全产生重要影响,频率分布特性逐渐成为关注重点。为研究风电接入多机电力系统对频率分布特性的影响,首先,基于网、源、荷侧的频率响应特性进行建模,构建了含风电多机电力系统的频率响应分... 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接入电力系统对频率安全产生重要影响,频率分布特性逐渐成为关注重点。为研究风电接入多机电力系统对频率分布特性的影响,首先,基于网、源、荷侧的频率响应特性进行建模,构建了含风电多机电力系统的频率响应分布特性机理解析模型,并分析了风电接入对频率分布特性的影响机理;其次,构建了描述频率响应相对分散性和绝对差异性的多维量化指标体系;然后,通过含“送-转-受”的简单链状电力系统验证了机理模型的有效性,并分析了电气距离、风电接入位置和扰动位置对频率分布特性指标的影响规律;最后,在实际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中分析并验证了分布特性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新能源发电 频率 分布特性 频率安全 机理模型 量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卷积网络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的电力系统主导失稳模式辨识
8
作者 王长江 张千龙 +2 位作者 姜涛 陈厚合 陶宇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326-6339,I0016,共15页
为快速准确辨识电力系统主导失稳模式,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GCN)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Bi-GRU)的电力系统主导失稳模式辨识方法。首先,根据系统故障前后暂... 为快速准确辨识电力系统主导失稳模式,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GCN)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Bi-GRU)的电力系统主导失稳模式辨识方法。首先,根据系统故障前后暂态电气量时序演变规律及空间分布特性,构建表征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特征矩阵;然后,建立GCN与Bi-GRU相结合的深度学习模型,利用GCN整合拓扑空间信息提高模型泛化性,同时利用Bi-GRU自适应感知输入特征的全局时间序列信息,以深度挖掘特征矩阵的空间特性和时序特性,进而明晰暂态过程中各暂态电气量间的深层联系及交互影响,实现电力系统主导失稳模式的精确辨识;最后,通过修改后IEEE-39节点系统和某地区实际电网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备一定可解释性,相比其他深度学习方法在有效性、准确性和适应性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导失稳模式 电压稳定 功角稳定 图卷积神经网络 双向门控循环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构网型双馈风电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能量结构分析方法 被引量:6
9
作者 孙正龙 郝舒宇 +2 位作者 李明达 潘超 蔡国伟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11-1426,共16页
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并入系统具有主动支撑电网的作用。随着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容量的增加,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参与系统区间振荡的现象将逐步凸显。针对含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电力系统的区间振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能量结构的电力系统区间... 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并入系统具有主动支撑电网的作用。随着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容量的增加,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参与系统区间振荡的现象将逐步凸显。针对含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电力系统的区间振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能量结构的电力系统区间振荡分析方法。首先,推导了同步发电机及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的能量结构;其次,根据元件的能量结构,分析了元件动能与端口能量的交互关系,在时域方面,对元件实际动能分解,得到动能增量与模式动能,在特征值方面,通过对动能增量以及模式动能进行分析,阐述了利用动能增量以及模式动能可以分析各机组参与振荡程度及模态的理论基础;再次,利用动能增量及模式动能,建立了复合指标,该指标可用于评估系统区间振荡;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荡 构网型双馈风电机组 动能增量 模式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高比例新能源的电力系统频率稳定研究综述 被引量:33
10
作者 李国庆 刘先超 +3 位作者 辛业春 姜涛 闫克非 王拓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65-1181,共17页
作为“双碳”战略目标的关键载体,含高比例新能源的电力系统具有惯量水平低、调频能力差、抗扰性能弱等特征,对频率稳定带来了全新挑战,迫切需要深入认识能源转型背景下的频率稳定形态。该文按照“建模分析—稳定评估—调频控制”的路线... 作为“双碳”战略目标的关键载体,含高比例新能源的电力系统具有惯量水平低、调频能力差、抗扰性能弱等特征,对频率稳定带来了全新挑战,迫切需要深入认识能源转型背景下的频率稳定形态。该文按照“建模分析—稳定评估—调频控制”的路线,归纳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频率稳定的研究及其应用进展。首先,梳理现有频率稳定定义的特点,将其引申为考虑暂态频率安全的广义频率稳定概念,分析含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频率响应过程;按照系统全局频率和网络节点频率两个视角分析现有特性建模与分析方法,分别总结频率稳定性、频率安全性的评估方法与评估指标,初步建立考虑频率时空分布特性的节点频率安全性指标;列举并归类源网荷储多主体参与系统调频的控制策略,分析相关频率调控措施的特点;最后,结合现有研究进展,对含高比例新能源的电力系统在频率响应特性建模、频率稳定机理评估以及频率稳定协调控制方面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新能源 惯量 频率稳定 调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项式混沌展开的电力系统概率可用输电能力评估 被引量:6
11
作者 姜涛 李春晖 +2 位作者 张儒峰 陈厚合 李国庆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9-503,I0005,共16页
大规模开发和利用风能有利于实现电力系统清洁低碳转型,是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但风电出力的强不确定性对电力系统区域间可用输电能力(available transfer capability,ATC)评估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传统用于... 大规模开发和利用风能有利于实现电力系统清洁低碳转型,是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但风电出力的强不确定性对电力系统区域间可用输电能力(available transfer capability,ATC)评估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传统用于求解计及风电出力不确定性的概率ATC评估模型在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方面均存在一定的不足。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项式混沌展开(polynomialchaos expansion,PCE)的电力系统概率ATC评估方法,该方法首先构建基于机会约束的电力系统概率ATC评估模型;然后,根据风电出力预测误差的概率分布特征,选择对应的正交多项式为基函数以近似风电出力预测误差及电力网络中与之相关联的其他随机变量;进一步,借助Galerkin投影和基于一阶矩、二阶矩的机会约束转化方法,将所构建的机会约束模型的概率约束转化为确定性约束,实现基于机会约束的概率ATC评估模型向易于求解的确定性优化模型的转化;进而,将概率ATC评估模型的求解问题转化为ATC的最优多项式逼近系数的求解问题,根据求得的最优多项式逼近系数和选取的基函数计算电力系统ATC的概率分布特征;最后,通过修改后的PJM-5节点测试系统、IEEE-118节点测试系统及吉林西部电网实际算例验证了所提基于多项式混沌展开的电力系统概率ATC评估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用输电能力 多项式混沌展开 概率模型 机会约束 不确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动态电碳排放因子的新型电力系统电碳综合需求响应调度方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崔杨 邹新鹏 +2 位作者 赵钰婷 付小标 申永鹏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共7页
为进一步促进用户侧用电行为低碳化,以动态电碳排放因子为信号、以碳税为手段,结合电价建立一种新的用户侧电碳综合需求响应。根据平均电碳排放因子的度电排放表征特性,提出能够反映不同时段用电碳排放差异的动态电碳排放因子计算方法... 为进一步促进用户侧用电行为低碳化,以动态电碳排放因子为信号、以碳税为手段,结合电价建立一种新的用户侧电碳综合需求响应。根据平均电碳排放因子的度电排放表征特性,提出能够反映不同时段用电碳排放差异的动态电碳排放因子计算方法。在现有发电计划安排能够保证用户碳税利益需求的前提下,将动态电碳排放因子与碳税结合,以碳税作为经济手段引导用户关注各时段用电产生的碳排放差异。将动态电碳排放因子和电价的特点相结合,提出一种考虑动态电碳排放因子的新型电力系统电碳综合需求响应调度方法,用户能够根据各时段电价和电碳排放因子信息调整自身用电行为,以期降低负荷峰谷差、缓解系统调峰压力的同时,加强用户侧用电低碳性。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能够在降低峰谷差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用户侧低碳用电方面的作用,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经济性和低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调度 电能价格 动态电碳排放因子 碳税 需求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ω 响应关联特征的新能源电力系统暂态功角稳定判别方法
13
作者 刘铖 李守超 +1 位作者 张宇驰 张艳军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7902-7916,共15页
基于响应驱动的暂态功角稳定分析方法具有不依赖模型和参数、计算量小、能够实时量测和实时判别等突出优势。首先,该文针对单机无穷大系统挖掘出发电机电流和角速度蕴含的暂态功角稳定信息,建立了故障后电流与角速度的关联关系,揭示了... 基于响应驱动的暂态功角稳定分析方法具有不依赖模型和参数、计算量小、能够实时量测和实时判别等突出优势。首先,该文针对单机无穷大系统挖掘出发电机电流和角速度蕴含的暂态功角稳定信息,建立了故障后电流与角速度的关联关系,揭示了两电气量存在的暂态稳定性特征;其次,利用信息量测技术得到发电机电流与角速度的关系曲线,通过分析关系曲线特性,提取出系统功角稳定和功角失稳关键特征,并探究了风机接入后对关系曲线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暂态功角稳定新判据;最后,通过比较故障清除后机端母线电压相位差变化率的大小识别临界机群,将该文方法应用于多机系统暂态稳定性判别。仿真算例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能够简单快速地判断出暂态功角稳定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暂态功角稳定 稳定判别 响应信息 关键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新能源场站调频能力的电力系统最小惯量评估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振浩 陈诗伦 +3 位作者 葛津铭 李国庆 王朝斌 刘桄志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94-502,共9页
该文提出计及新能源场站调频能力时考虑频率变化率(RoCoF)和频率最低点约束的惯量评估方法。首先在计及RoCoF约束部分,考虑静态负荷电压对频率变化的抑制作用、电流源型虚拟惯量参与调频时对系统不平衡功率的影响和动态频率响应过程中... 该文提出计及新能源场站调频能力时考虑频率变化率(RoCoF)和频率最低点约束的惯量评估方法。首先在计及RoCoF约束部分,考虑静态负荷电压对频率变化的抑制作用、电流源型虚拟惯量参与调频时对系统不平衡功率的影响和动态频率响应过程中的空间分布特征。其次在计及频率最低点约束部分,提出基于经典平均系统频率(ASF)模型的考虑新能源场站接入和发电机调速系统的通用ASF模型。利用该模型可预测给定扰动下系统到达频率最低点的时间,并求出频率变化的时域表达式从而进行最小惯量评估。用改进的3机9节点和10机39节点系统设置不同扰动类型和扰动大小对于该文所提方法进行仿真分析,进而证明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量响应 新能源 平均系统频率模型 最小惯量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对极端冰灾的电力系统多阶段韧性提升策略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雪 张涵帅 +2 位作者 姜涛 张儒峰 陈厚合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77,共9页
为提升冰灾下电力系统的韧性,降低系统负荷削减量,提高系统恢复速率,提出一种应对极端冰灾的电力系统多阶段韧性提升策略。对冰灾场景以及受冰灾影响的线路故障率进行建模;从线路抗冰能力、系统负荷损失、系统恢复情况、线路受损情况、... 为提升冰灾下电力系统的韧性,降低系统负荷削减量,提高系统恢复速率,提出一种应对极端冰灾的电力系统多阶段韧性提升策略。对冰灾场景以及受冰灾影响的线路故障率进行建模;从线路抗冰能力、系统负荷损失、系统恢复情况、线路受损情况、维修资源充裕度多个角度构建电力系统综合韧性评估指标,以定位冰灾下系统的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通过灾前线路故障风险预测、灾中机组出力调整以及除冰线路筛选和主动停运除冰、灾后维修顺序规划等策略提升冰灾下的系统韧性。基于IEEE 39和IEEE 118节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韧性评估方法和提升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冰灾 电力系统 韧性评估 韧性提升 负荷削减 线路停运除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同步压缩变换的电力系统强迫振荡源定位 被引量:3
16
作者 姜涛 刘博涵 +2 位作者 李雪 陈厚合 李国庆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7,I0004,共13页
为实现电力系统强迫振荡源的快速、准确定位,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元同步压缩变换(multivariate synchrosqueezingtransform,MSST)的电力系统强迫振荡源定位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电力系统的广域量测信息构建发电机的多通道量测信息矩阵,采... 为实现电力系统强迫振荡源的快速、准确定位,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元同步压缩变换(multivariate synchrosqueezingtransform,MSST)的电力系统强迫振荡源定位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电力系统的广域量测信息构建发电机的多通道量测信息矩阵,采用MSST对多通道量测信息矩阵同步分解得到对应的三维MSST系数矩阵;然后通过能量权重筛选出表征强迫振荡模式的MSST系数矩阵;进一步,构建基于MSST的发电机强迫振荡耗散能量计算模型,通过筛选出的表征发电机强迫振荡模式的MSST系数矩阵计算各发电机的耗散能量;然后,依据所提的强迫振荡源判据,定位出系统的强迫振荡源;最后,通过WECC-179节点测试系统仿真数据和辽宁电网PMU实测数据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强迫振荡 振荡源定位 多元同步压缩变换 耗散能量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强迫振荡源定位的时-频域耗散能量流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姜涛 叶楠 李国庆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20-128,共9页
准确定位强迫振荡源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意义重大。然而,由于强迫振荡模式的可观性和振荡时变特征,传统方法难以从多通道量测信息中有效提取振荡分量,从而降低了基于耗散能量流的强迫振荡源定位方法的定位精度。为此,提出了一种基... 准确定位强迫振荡源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意义重大。然而,由于强迫振荡模式的可观性和振荡时变特征,传统方法难以从多通道量测信息中有效提取振荡分量,从而降低了基于耗散能量流的强迫振荡源定位方法的定位精度。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耗散能量流的电力系统强迫振荡源时-频域定位方法。首先,根据节点各量测通道间信息相关性,利用同步压缩短时傅里叶变换处理节点多通道量测信息,构建节点统一时-频系数矩阵;然后,根据强迫振荡分量的能量特性,利用时-频域能量筛选并同步提取时-频系数矩阵中的时-频域强迫振荡分量;进一步,根据测量信息的时-频域特性,在传统时域强迫振荡耗散能量流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基于同步压缩短时傅里叶变换的时-频域耗散能量流计算模型,并根据系统强迫振荡期间的时-频域耗散能量流能量特性定位强迫振荡源;最后,将所提方法应用于WECC 179节点测试系统、WECC 240节点测试系统的仿真振荡场景以及美国New England的实际振荡事件,所得结果表明所提时-频域定位方法可快速、精准定位强迫振荡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稳定 强迫振荡 振荡源定位 耗散能量流 耗散能量谱 同步压缩短时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外送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及提升策略 被引量:3
18
作者 严干贵 岳霖 +3 位作者 张皓程 郭富 杨德健 穆钢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826-4832,I0004,I0003,共9页
风电外送电力系统功率输出特性由风电变流器及其控制系统主导,大扰动下易导致系统运行状态越限脱网失稳,风电外送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面临困境。基于风电变流器运行控制原理,分析了风电外送系统输出功率、并网点电压跌落深度及直流侧... 风电外送电力系统功率输出特性由风电变流器及其控制系统主导,大扰动下易导致系统运行状态越限脱网失稳,风电外送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面临困境。基于风电变流器运行控制原理,分析了风电外送系统输出功率、并网点电压跌落深度及直流侧电容电压交互耦合机理,提出故障期间由不平衡功率产生的冲击能量表征方法,提出基于超级电容器抑制直流电容电压越限的风电外送系统暂态稳定性提升策略,并给出了超级电容器容量配置方法;基于仿真算例系统,量化分析了以直流电容电压为状态量的风电外送系统暂态特性,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风电外送系统暂态稳定提升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变流器 暂态稳定性 超级电容 不平衡功率 直流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全纯嵌入潮流的并行计算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雪 高翔 +2 位作者 姜涛 王长江 李国庆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5839-5854,共16页
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的基础,全纯嵌入潮流计算方法(HELM)因无需初值且具有全局收敛性,因而在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受到极大关注。然而,采用HELM求解大规模电力系统潮流时,高维幂级数系数线性方程组求解和节点电压的幂级数有理的... 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的基础,全纯嵌入潮流计算方法(HELM)因无需初值且具有全局收敛性,因而在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受到极大关注。然而,采用HELM求解大规模电力系统潮流时,高维幂级数系数线性方程组求解和节点电压的幂级数有理的逼近计算量大、耗时久,是制约HELM计算效率提升的关键。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稳定双正交共轭梯度(BICGSTAB)和Aitken差分的电力系统全纯嵌入潮流并行计算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近似逆预处理的BICGSTAB法并行迭代求解HELM的高维幂级数系数线性方程组,以快速计算节点电压的各阶幂级数系数;其次,借助Aitken差分法实现所有节点电压幂级数有理逼近值的并行计算;然后,基于CPU-GPU异构平台设计所提算法的并行流程,以实现大规模电力系统潮流的快速求解;最后,通过节点在1 354~13 802的不同规模测试系统对所提方法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电力系统潮流全纯嵌入并行计算方法可实现电力系统潮流的准确、快速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纯嵌入法 潮流计算 Aitken差分法 CPU-GPU异构运算平台 预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绿色氢能证书交易机制和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的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冬锋 左圣宇 +3 位作者 杨晶莹 孙勇 李宝聚 刘晓军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2-571,I0051-I0053,共13页
为深入挖掘绿氢的环境价值,提升新能源汽车参与调度的积极性,提出一种考虑绿色氢能证书交易机制及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的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策略。首先,构建以两段式电转气、储氢、氢燃料电池、加氢站及热电掺氢组成的氢能多元化终... 为深入挖掘绿氢的环境价值,提升新能源汽车参与调度的积极性,提出一种考虑绿色氢能证书交易机制及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的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策略。首先,构建以两段式电转气、储氢、氢燃料电池、加氢站及热电掺氢组成的氢能多元化终端应用模型,丰富氢能的产用途径;然后,以电力市场中的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及绿证交易机制为参考,提出绿色氢能证书交易机制,促进绿电和绿氢的协同运行;其次,提出面向新能源汽车的碳配额交易机制,在负荷侧实现新能源汽车与综合能源系统的低碳协同优化。最后,基于氢能多元化应用模型,综合考虑绿色氢能证书交易机制和新能源汽车碳配额交易机制,建立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协同优化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够有效提升系统运行经济性以及新能源车主参与调度的积极性,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率及系统低碳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多元利用 绿色氢能证书 碳配额 新能源汽车 风电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