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株玉米青贮有氧稳定性对延缓全混合日粮夏季发热的影响
1
作者 李胜利 杨茁萌 +7 位作者 周娟 李怀安 王春江 纪大永 谢金梅 王东海 张效忠 盛祥参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88-92,共5页
本文通过研究不同有氧稳定性的全株玉米青贮对全混合日粮(TMR)在夏季发热的影响,以期探索防止TMR发热的新途径。本研究选择制作工艺和营养水平相似的3个青贮窖进行全株玉米青贮及其TMR有氧稳定性测定。制作全株玉米青贮时,青贮窖A喷洒... 本文通过研究不同有氧稳定性的全株玉米青贮对全混合日粮(TMR)在夏季发热的影响,以期探索防止TMR发热的新途径。本研究选择制作工艺和营养水平相似的3个青贮窖进行全株玉米青贮及其TMR有氧稳定性测定。制作全株玉米青贮时,青贮窖A喷洒了乳酸菌发酵剂2,青贮窖B喷洒乳酸菌发酵剂1和有机酸盐保鲜剂,青贮窖C中全株玉米青贮喷洒了乳酸菌发酵剂1。同时测定,3种全株玉米青贮及其TMR的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青贮窖A、青贮窖B和青贮窖C的全株玉米青贮有氧稳定性分别为36 h、>85.8 h和>79.5 h。相对应的全株玉米青贮制作出的TMR有氧稳定性分别为9.5、31.5和29.5 h。由此可见,有氧稳定性好的全株玉米青贮可以延缓奶牛TMR的二次发酵,提高其有氧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株玉米青贮 TMR 有氧稳定性 二次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贮饲料质量评定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闫威明 陈雅坤 +5 位作者 杨鹏标 卜登攀 张建勇 王建平 赵连生 赵勐 《中国畜牧兽医》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5-144,共10页
青贮饲料是利用微生物在厌氧环境下将青绿饲料密封、发酵而成,既保留了青绿饲料原有的特点,又便于长期储存,且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现已广泛应用于反刍动物生产中,是其重要的饲料原料。高效利用青贮饲料有利于畜牧业的高质量发... 青贮饲料是利用微生物在厌氧环境下将青绿饲料密封、发酵而成,既保留了青绿饲料原有的特点,又便于长期储存,且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现已广泛应用于反刍动物生产中,是其重要的饲料原料。高效利用青贮饲料有利于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如何科学快速评定青贮饲料质量是合理利用的关键,优质青贮饲料对反刍动物的生长发育、生产性能和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国内外对青贮饲料质量评定方面的相关研究,从感官分析、化学分析(湿化学法、近红外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生物学分析(体内法、尼龙袋法、体外发酵产气法、人工瘤胃法)以及综合指标(RFQ、GI2008、CSQI和AHQI)等多个现行评定青贮饲料质量的方法入手,总结了各个分析方法在评定青贮饲料质量时的优势以及影响其评定结果的因素,建议在评定青贮饲料质量时应注重多个方法之间协同作用,从营养含量、饲料消化率等角度对青贮饲料质量进行系统而又全面地评定,为今后评定青贮饲料质量的研究重点提出了建议和展望,同时也为青贮饲料的研究和生产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饲料 感官分析 化学分析 生物学分析 综合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胎和经产围产期奶牛对25-羟基维生素D_(3)营养效应的对比分析
3
作者 邱庆 赵勐 +3 位作者 王典 陈雅坤 赵连生 臧长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313-4323,共11页
【目的】探究不同胎次奶牛对25-羟基维生素D3的机体反应,分析胎次对奶牛生产性能、产后疾病发生率及后代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进而揭示围产期奶牛胎次对25-羟基维生素D3营养效应的具体作用。【方法】选择体况评分一致(3.25)、预产期前21 ... 【目的】探究不同胎次奶牛对25-羟基维生素D3的机体反应,分析胎次对奶牛生产性能、产后疾病发生率及后代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进而揭示围产期奶牛胎次对25-羟基维生素D3营养效应的具体作用。【方法】选择体况评分一致(3.25)、预产期前21 d的健康荷斯坦奶牛26头,按照胎次分配头胎组(胎次=1,n=11)和经产组(胎次≥2,n=15)。试验奶牛饲喂统一饲粮,每日补充3 mg/头25-羟基维生素D3。试验期82 d(第22天为预计产犊日)。记录产犊后奶牛日乳产量,同时采集产犊后0、7、21 d的乳样,用于检测乳成分。于产犊前21、7 d(-21、-7 d),分娩当天(0 d),产犊后7、21 d采集饲料及母牛、后代犊牛血液样品,分别用于检测饲料常规营养成分、血液免疫及抗氧化指标,以及血液骨、胶原代谢相关指标,并检测0、60日龄犊牛的体重和体尺指标。【结果】(1)与头胎奶牛相比,经产奶牛产后7、21 d乳产量极显著或显著升高(P<0.01;P<0.05),产后7 d非脂乳固体率显著降低(P<0.05)。(2)经产奶牛较头胎奶牛血液中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头胎奶牛相比,在产犊前21和7 d时经产奶牛血液中降钙素(CT)含量显著升高(P<0.05);在产犊7 d时,经产奶牛血液中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经产奶牛血液中CT和IgM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在产犊21 d时,经产奶牛血液IgM和TNF-α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3)经产奶牛后代犊牛60日龄时体高极显著高于头胎奶牛后代犊牛(P<0.01)。【结论】头胎和经产围产期奶牛对25-羟基维生素D3的营养效应具有显著差异,围产期添加25-羟基维生素D3可使头胎奶牛血液免疫能力提高;经产奶牛骨、胶原代谢能力增强,同时其后代犊牛60日龄时体高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基维生素D3 围产期奶牛 胎次 生产性能 产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粗饲料组合类型对奶牛瘤胃甲烷产量及氮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吴爽 张永根 +3 位作者 夏科 李富国 王志博 姚庆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33,共5页
为研究不同粗饲料组合类型对奶牛瘤胃甲烷产生量及氮代谢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16头健康荷斯坦干奶牛随机分为4组。以东北地区常用的粗饲料及其组合设计4种粗饲料类型:A组(玉米青贮+玉米秸秆);B组(玉米青贮+羊草... 为研究不同粗饲料组合类型对奶牛瘤胃甲烷产生量及氮代谢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16头健康荷斯坦干奶牛随机分为4组。以东北地区常用的粗饲料及其组合设计4种粗饲料类型:A组(玉米青贮+玉米秸秆);B组(玉米青贮+羊草);C组(玉米青贮+玉米秸秆+羊草);D组(玉米青贮+苜蓿+羊草)。精饲料由玉米、麦麸、糖蜜、玉米纤维饲料、豆粕、棉籽粕和玉米胚芽饼为主要原料配制。试验结果表明:日粮A组奶牛干物质采食量(DMI)、总能及总氮摄入量均显著低于其他三种类型日粮组(P<0.05),日粮D组最高,其总能摄入量分别较日粮A、B、C组高11.06%、5.20%和8.05%,总氮摄入量分别较日粮A、B、C组高14.09%、8.88%和9.95%,日粮B组与日粮C组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A、B组奶牛瘤胃甲烷的产生量(L/d)、以甲烷形式损失的能量(MJ/d)显著高于日粮C、D组(P<0.05),其中日粮A组每天瘤胃甲烷的产生量分别高于日粮C、D组3.36%和6.00%,日粮B组每天瘤胃甲烷的产生量分别高于日粮C、D组6.41%和9.12%,日粮A组以甲烷形式损失的能量分别高于日粮C、D组3.30%和6.00%,日粮B组产生的甲烷能分别高于日粮C、D组6.35%和9.13%。每千克干物质采食量的甲烷产生量(CH4/DMI)、每兆焦总能摄入量产生的甲烷量(CH4/GEI)以及甲烷能占摄入总能的比例(CH4/GEI),日粮B组与日粮C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各日粮类型组间差异显著(P<0.05)。而日粮A组粪氮排放量占总摄入氮的比例有高于日粮D组的趋势(P<0.10)。日粮D组奶牛尿氮排放量显著高于其他类型日粮组(P<0.05),分别较日粮A、B、C组高18.84%、17.28%和15.51%,但尿氮排放量占总摄入氮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D组奶牛粪氮和尿氮总量显著高于其他三种类型日粮组(P<0.05),分别较日粮A、B、C组高7.19%、8.35%和6.88%,但日粮B组与日粮D组的粪氮和尿氮总量占总摄入氮量的比例却显著低于日粮A组和日粮C组(P<0.05),其中日粮B组分别低于日粮A、C组5.58%和2.33%,日粮D组分别低于日粮A、C组6.04%和2.80%。由此可见,玉米秸秆与羊草混合使用时,将降低由玉米秸秆组成的日粮的CH4产量及氮的损失,而在最常用的粗饲料组合类型中,含有羊草与苜蓿的混合日粮向环境排放的CH4及日粮氮损失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饲料组合类型 甲烷产量 氮代谢 奶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