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分析饮用水处理厂水样中7种香豆素
1
作者 矫文美 杨晶铭 +5 位作者 徐策 高福康 沈璐瑶 元宇博 郭志芬 黄光 《色谱》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6,共9页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固相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分析饮用水处理厂水样中7种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方法。样品前处理过程采用HLB小柱进行固相萃取,然后采用超纯水(含025%甲酸)淋洗,最后经甲醇(含025%甲酸)洗脱。萃取液用Phenomen...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固相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分析饮用水处理厂水样中7种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方法。样品前处理过程采用HLB小柱进行固相萃取,然后采用超纯水(含025%甲酸)淋洗,最后经甲醇(含025%甲酸)洗脱。萃取液用Phenomenex Luna C18柱(100 mm×20 mm,3μm)分离后,以甲醇-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多反应监测模式下检测。以饮用水原水和出厂水为基质考察方法的基质效应、精密度和准确度。7种香豆素类化合物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方法检出限(MDL)为067~112 ng/L。不同加标水平(20、50、100 ng/L)下7种香豆素类化合物回收率为614%~915%,相对标准偏差(RSD,n=6)均≤112%。利用该方法分析了饮用水处理厂不同处理阶段的水样,其中7-羟基香豆素、6,7-二羟基香豆素、香豆素的检出率为100%,含量为021~279 ng/L。6-羟基-4-甲基香豆素在原水、混凝后水样、炭滤后水样中均未检出,只在砂滤后水样和出厂水中被检出,而且出厂水中的含量(469 ng/L)高于砂滤后水样(179 ng/L)。8-氯-7-羟基香豆素只在出厂水中被检出(028 ng/L)。本方法分析时间短,精密度和准确度良好,在监测实际水样中香豆素的含量及评估饮用水处理过程对于水样中香豆素类化合物去除方面可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饮用水 香豆素 消毒副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期心理状况与无医学指征剖宫产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梅 蒋杨倩 +12 位作者 吕红 徐菠 刘晓宇 周昆 韩秀梅 蒋涛 石中华 杜江波 林苑 马红霞 夏彦恺 胡志斌 吴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6-72,121,共8页
目的:探讨孕期抑郁、焦虑和压力等心理因素对无医学指征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2016年10月—2019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纳入的1453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流行病学研究中心量表和... 目的:探讨孕期抑郁、焦虑和压力等心理因素对无医学指征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2016年10月—2019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纳入的1453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流行病学研究中心量表和压力知觉量表分别评估孕妇孕早、中、晚期的心理状况。根据产科病例获取分娩方式并判断是否具有剖宫产医学指征,在无剖宫产医学指征的孕妇人群中,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孕期心理因素与剖宫产的关联。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1453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16例孕妇有剖宫产医学指征。余937例无剖宫产医学指征的孕妇中,139例孕妇选择剖宫产。调整母亲分娩年龄、孕前体重指数、产次、妊娠合并糖尿病和分娩孕周后,发现孕妇孕晚期伴有任一不良心理症状(高压力、抑郁或焦虑)可增加无医学指征剖宫产发生的风险(OR=1.69,95%CI:1.04~2.73,P=0.034),孕晚期抑郁与无医学指征剖宫产呈正相关(OR=1.32,95%CI:1.03~1.69,P=0.028),焦虑和压力与无医学指征剖宫产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晚期抑郁与无医学指征剖宫产发生的风险增加有关。建议在未来产检护理中,应重视孕产妇的心理疏导,尤其是孕晚期的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 抑郁 焦虑 无医学指征剖宫产 孕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钳蝎毒素多肽对PC12细胞膜电位的影响及其与钠通道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李静 汪溪洁 +3 位作者 程洁 高蓉 肖杭 钱燕宁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0-483,共4页
目的:研究东亚钳蝎毒素多肽对PC12细胞膜电位的影响及其与钠通道的关系。方法:分别用终浓度为10、20、40μg/ml的毒素多肽作用于荧光染料DiBAC4(3)标记的PC12细胞,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上监测细胞膜电位的实时动态变化,并观察钠通道阻断剂... 目的:研究东亚钳蝎毒素多肽对PC12细胞膜电位的影响及其与钠通道的关系。方法:分别用终浓度为10、20、40μg/ml的毒素多肽作用于荧光染料DiBAC4(3)标记的PC12细胞,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上监测细胞膜电位的实时动态变化,并观察钠通道阻断剂TTX(tetrodotoxin)预处理对毒素多肽膜电位效应的影响。结果:加入毒素多肽后PC12细胞膜电位呈去极化改变,3min后达到最大水平,5min内趋于稳定。各浓度组毒素多肽作用细胞3min后,所测得的标准化荧光强度值分别为1.375±0.048、1.504±0.034、1.839±0.022,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而1μmol/LTTX与PC12细胞共孵育20min后再加入40μg/ml毒素多肽所测值为1.035±0.028,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毒素多肽的膜电位效应可被TTX完全抑制。结论:东亚钳蝎毒素多肽可引起PC12细胞膜电位去极化,且其效应在一定范围内随浓度增加而增大,钠通道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钳蝎 蝎毒 钠通道 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维生物学数据两阶段组合降维策略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荀鹏程 钱国华 +2 位作者 赵杨 于浩 陈峰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26-629,共4页
目的探讨高维生物学数据的多阶段组合降维策略。方法以微阵列数据的判别分析为例,采用实际数据和模拟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提出"初步选维→进一步降维"的两阶段组合降维策略,并与后续的"判别→验证"相结合,形成了"... 目的探讨高维生物学数据的多阶段组合降维策略。方法以微阵列数据的判别分析为例,采用实际数据和模拟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提出"初步选维→进一步降维"的两阶段组合降维策略,并与后续的"判别→验证"相结合,形成了"选维→降维→判别→验证"的判别分析思路。以后续判别分析的预测效果、预测结果的稳定性与敏感性等为指标,对2种单一降维(PCA,PLS)方法和4种组合降维方法(PCA+SIR、PCA+SAVE、PLS+SIR和PLS+SAVE)进行了考察。结果从判别模型的预测效果、预测结果的稳定性及敏感性来看,PLS优于PCA,PLS+SIR/SAVE的组合降维效果更佳。结论用t计分法选维,以"PLS+SIR/SAVE"法进行降维的两阶段组合降维策略,对于微阵列数据判别分析,是实用的、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阶段组合降维 偏最小二乘 切片逆回归 切片均方误差估计 微阵列数据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受体4在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及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许余玲 王军 +2 位作者 徐艳 环飞 肖杭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98-603,共6页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4(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在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或神经胶质瘤患者的瘤体组织标本CXCR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4(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在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或神经胶质瘤患者的瘤体组织标本CXCR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其结果做方差分析及相关性分析;采用ELISA观察CXCR4的配体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derived factor-1,SDF-1)对U87胶质瘤细胞系VEGF分泌的影响;同时利用多种处理方式(对照组、SDF-1处理组、CXCR4拮抗剂AMD3100处理组、CXCR4 RNA干扰处理组)作用于U87后,取其条件培养上清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共培养,比较小管样结构(tubule-like structure,TLS)生成数量的变化。结果:神经胶质瘤中CXCR4、VEGF的表达量随着肿瘤恶性度的升高而增加,且二者呈线性正相关(P<0.01)。ELISA实验表明SDF-1可通过CXCR4促进VEGF的分泌(P<0.01)。成管实验提示CXCR4与胶质瘤血管生成相关。结论:CXCR4与神经胶质瘤恶性度相关,且其配体SDF-1可通过CXCR4影响VEGF的表达,将CXCR4拮抗或干扰明显影响胶质瘤血管增生,提示CXCR4可能为神经胶质瘤的治疗提供相应靶点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肿瘤血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趋化因子受体4 趋化因子受体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DAC2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不育症男性精液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章轶 赵丹 +3 位作者 徐璞 吴炜 王增军 王心如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87-1091,共5页
目的:探讨VDAC2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不育症男性精液质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23例原发性不育男性患者的精液和血液,分别应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CASA)行精液质量分析和应用TaqMan SNP基因分型技术对VDAC2基因位点rs2804535、rs789674... 目的:探讨VDAC2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不育症男性精液质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23例原发性不育男性患者的精液和血液,分别应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CASA)行精液质量分析和应用TaqMan SNP基因分型技术对VDAC2基因位点rs2804535、rs7896741、rs11001334和rs1259503行基因分型,分析VDAC2基因多态性与精液质量的相关性。结果:没有发现rs2804535和rs7896741各基因型与精液质量相关,但是rs11001334中,TT基因型与CC基因型比较,精子浓度显著降低(P=0.045)。CT基因型和CT+TT基因型分别与CC基因型比较,精子活力显著增加(P=0.026,P=0.037);rs1259503的GC+CC基因型与GG基因型比较,精液量显著降低(P=0.039)。结论:VDAC2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不育症男性精液质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DAC 基因多态性 男性不育 精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米替林对大鼠皮层神经元钠离子通道电流及其mRNA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燕兰云 王强 +3 位作者 徐武 叶青 肖杭 万琪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11-115,共5页
目的:观察阿米替林(AMI)对大鼠皮层神经元钠通道电流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模式记录AMI加药前后的钠通道电流(INa);采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 目的:观察阿米替林(AMI)对大鼠皮层神经元钠通道电流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模式记录AMI加药前后的钠通道电流(INa);采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皮层神经元钠通道各亚型的mRNA表达量。结果:AMI抑制大鼠皮层神经元INa及其mRNA表达(P<0.05)。10μMAMI显著改变钠通道的激活特性和失活特性。10μMAMI在5 min、10 min及24 h对Nav1.1均有抑制作用,而对于Nav1.2的作用只是在5 min时有抑制作用,对Nav1.6的抑制作用存在波动性的变化。结论:AMI对大鼠皮层神经元INa及其各亚型mRNA的表达均有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AMI对INa的抑制主要通过影响钠通道的激活和失活动力学来实现的,对其各亚型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具有不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皮层扩散抑制 阿米替林 膜片钳 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森锰锌对小鼠生精细胞T型Ca^(2+)通道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朱勤 王强 +3 位作者 王文娟 程洁 高蓉 肖杭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96-1001,共6页
目的:研究农药代森锰锌(mancozeb)对小鼠生精细胞T型钙电流(ICaT)的影响。方法: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观察代森锰锌对急性机械分离的小鼠生精细胞ICaT的影响。结果:Mancozeb(10、20、40、80、120μmol/L)呈浓度、电压依赖性抑制小鼠... 目的:研究农药代森锰锌(mancozeb)对小鼠生精细胞T型钙电流(ICaT)的影响。方法: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观察代森锰锌对急性机械分离的小鼠生精细胞ICaT的影响。结果:Mancozeb(10、20、40、80、120μmol/L)呈浓度、电压依赖性抑制小鼠生精细胞钙电流,抑制率分别为(9.93±0.90)%、(20.93±2.50)%、(25.92±2.80)%、(42.64±3.10)%、(56.80±3.20)%(n=6,P<0.05)。Mancozeb对T型钙通道的半数最大抑制浓度(K50)为35.60μmol/L。120μmol/L mancozeb显著改变T型Ca2+通道的激活和失活特性:半数激活电压(V1/2a)和激活斜率因子(κa)分别从(-47.09±1.05)mV和(8.67±0.78)mV变为(-51.46±0.84)mV和(10.56±0.619)mV(n=5,P<0.05);而半数失活电压(V1/2i)和失活斜率因子(κi)分别从(-62.96±3.36)mV和(9.93±1.41)mV变为(-64.11±5.55)mV和(13.64±1.95)mV(n=5,P<0.05)。结论:Mancozeb对生精细胞T型钙通道有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森锰锌 T型Ca2+通道 生精细胞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钳蝎毒素多肽对河豚毒素敏感型钠电流的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安珊珊 汪溪洁 +5 位作者 许鹏 孙芹 陈晓东 程洁 高蓉 肖杭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564-569,共6页
目的:蝎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其对周围神经系统钠通道的作用尚不十分清楚,仍有许多疑题待研究。文中研究东亚钳蝎毒素多肽224(BmK224)对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电压依赖性河豚毒素敏感型钠电流(TTX-S INa)的影响。方法:分离单个DRG神... 目的:蝎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其对周围神经系统钠通道的作用尚不十分清楚,仍有许多疑题待研究。文中研究东亚钳蝎毒素多肽224(BmK224)对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电压依赖性河豚毒素敏感型钠电流(TTX-S INa)的影响。方法:分离单个DRG神经元,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BmK224对TTX-S INa的影响。结果:BmK224浓度依赖性地抑制TTX-S INa,40μg/m lBmK224使TTX-S INa稳态激活和失活曲线都向超极化方向移动,复活时间延长,可激活通道数增加。结论:BmK224影响钠通道激活失活过程的作用机制可能是所含的α-蝎毒素使钠通道构象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钳蝎 蝎毒 河豚毒素敏感型钠通道电流 膜片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钠电流的变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晓东 王强 +2 位作者 孙晓迪 肖杭 段满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12期1245-1248,共4页
目的钠通道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尚不十分明确,仍有许多疑题待研究。文中研究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神经元钠电流的变化。方法 SD雄性大鼠,周龄4~6周,采用结扎L5脊神经的方法建立神经病理性痛... 目的钠通道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尚不十分明确,仍有许多疑题待研究。文中研究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神经元钠电流的变化。方法 SD雄性大鼠,周龄4~6周,采用结扎L5脊神经的方法建立神经病理性痛模型。于术后14d时采用酶消化法急性分离模型组损伤侧组(SNL组)以及假手术组(Sham组)L5 DRG神经元,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神经元钠电流。结果 SNL-L5组DRG神经元河豚毒素敏感型钠电流(TTX-S INa)密度峰值较Sham组增高(P<0.05),河豚毒素非敏感型钠电流(TTX-R INa)密度峰值较Sham组降低(P<0.05)。与Sham组比较,SNL组TTX-S INa的激活曲线向超极化移动了8.5mV(P<0.05),稳态失活曲线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TTX-R INa激活向超极化移动7.4mV(P<0.05),稳态失活曲线向去极化方向移动9.6mV(P<0.05)。结论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损伤DRG神经元2种钠电流发生了不同的变化,提示损伤神经元不同类型的钠通道在神经病理性痛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痛 背根神经节 钠电流 膜片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中重金属分析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1
作者 庄知佳 英世明 +1 位作者 茅力 练鸿振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6期83-90,共8页
环境正面临着重金属污染的严峻形势,因此开展环境中重金属元素的分析检测研发对于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和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对用于重金属分析检测的各种方法包括光谱学、电化学、生物化学方法,以及新发展的其它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 环境正面临着重金属污染的严峻形势,因此开展环境中重金属元素的分析检测研发对于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和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对用于重金属分析检测的各种方法包括光谱学、电化学、生物化学方法,以及新发展的其它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应用范围进行了总结,并对其近年来国内在方法学研究及环境分析应用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合评述。最后,根据重金属污染和检测技术研究现状对环境中重金属分析检测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环境污染 分析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缺乏对人精子VDAC mRNA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丹 吴炜 +2 位作者 章轶 王增军 王心如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3-448,共6页
目的:探讨Zn离子缺乏对成熟精子活动能力和电压依赖性离子通道(voltage-dependent anion channel,VDAC)的mRNA丰度的影响。方法:从3个正常生育者捐献所得的精液经非连续Percoll梯度离心获得精子样本,并将其分3组连续培养24 h:对照组;加... 目的:探讨Zn离子缺乏对成熟精子活动能力和电压依赖性离子通道(voltage-dependent anion channel,VDAC)的mRNA丰度的影响。方法:从3个正常生育者捐献所得的精液经非连续Percoll梯度离心获得精子样本,并将其分3组连续培养24 h:对照组;加入Zn离子螯合剂的TPEN组(2μmol/L);同时加入Zn离子螯合剂N,N,N',N'-tetrakis(2-pyridylmethy1)Ethylenediamine(TPEN)和Zn离子(5μmol/L)组。行CASA和荧光定量PCR(qPCR)分别分析不同时间的精子活动能力和24 h后各VDAC亚型mRNA丰度。结果:CASA显示:培养3 h,TPEN组与对照组比较,精子活力明显下降(P<0.05)。qPCR结果显示:培养24 h后,TPEN组VDAC3 mRNA丰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同时加入TPEN和Zn离子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Zn离子缺乏使VDAC3 mRNA丰度降低,可能影响到精子的正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 精子 VDAC 男性不育 Zn缺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森林在基因调控网络推断上的比较与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铭智 尤东方 +4 位作者 何文静 张汝阳 陈峰 胡志斌 赵杨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51-954,共4页
基因调控网络(gene regulatory network,GRN)是当前功能基因组学所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一种描述基因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方式,在推断复杂疾病的致病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基因调控网络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各基... 基因调控网络(gene regulatory network,GRN)是当前功能基因组学所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一种描述基因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方式,在推断复杂疾病的致病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基因调控网络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各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理解基因间的调控机理并推断出未知基因的功能,这对疾病诊断、临床实践、药物研发等方面有指导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调控网络 随机森林 疾病诊断 药物研发 功能基因组学 临床实践 复杂疾病 未知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失禁与抑郁症和焦虑症发病风险的前瞻性关联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潘璐璐 赵杨 尤东方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8,14,共4页
目的分析尿失禁与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发病风险之间的关联。方法本研究基于英国大型队列研究(UK Biobank),排除了基线患有及随访1年以内确诊抑郁症或焦虑症的样本,最终495398人被纳入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估计基线是否患有尿失禁... 目的分析尿失禁与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发病风险之间的关联。方法本研究基于英国大型队列研究(UK Biobank),排除了基线患有及随访1年以内确诊抑郁症或焦虑症的样本,最终495398人被纳入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估计基线是否患有尿失禁与抑郁症和焦虑症的风险比(hazard ratio,HR)及其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结果在中位随访时间11.55年间,共记录了新发抑郁症患者22569例(发病率39.5例/万人年),新发焦虑症患者18949例(发病率33.2例/万人年)。调整基线混杂因素后,与未患尿失禁的人相比,患尿失禁的人群发生抑郁症和焦虑症的风险分别提高了92%和55%(抑郁症:HR=1.92,95%CI=1.77~2.08,P=4.72×10^(-55);焦虑症:HR=1.55,95%CI=1.40~1.70,P=1.80×10^(-18))。在年龄<50岁的人群中,与未患尿失禁的人相比,尿失禁患者发生抑郁症或焦虑症的风险增加了134%和90%(抑郁症:HR=2.34,95%CI=1.98~2.76,P=2.2×10^(-23);焦虑症:HR=1.90,95%CI=1.53~2.36,P=5.4×10^(-9))。结论尿失禁会增加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发病风险。年轻群体相比老年群体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发病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失禁 抑郁症 焦虑症 队列研究 英国生物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2B6对农药p,p’-DDT的代谢活性及代谢产物解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抒语 李书书 +2 位作者 王丽 王超 王守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7-414,共8页
目的:本研究选择细胞色素P450酶(cytochrome P450,CYP)2B6介导p,p’-滴滴涕(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DDT)生物转化过程进行研究,为该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风险评估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MS)的... 目的:本研究选择细胞色素P450酶(cytochrome P450,CYP)2B6介导p,p’-滴滴涕(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DDT)生物转化过程进行研究,为该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风险评估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MS)的检测方法以检测生物样本中的p,p’-DDT;利用重组酶CYP2B6构建体外代谢模型,采用米式方程计算代谢动力学参数;采用抑制剂8-MOP验证CYP2B6对p,p’-DDT的代谢能力;构建SD大鼠体内代谢模型(大鼠CYP2B1是人CYP2B6的同源酶),尾静脉注射p,p’-DDT和CYP2B6的特异性抑制剂KR-Ⅱ,收集血清(0、5、10、20、30 min)以及肝脏微粒体,比较对照组以及抑制剂组大鼠肝脏中CYP2B1活性以及肝脏和血清中p,p’-DDT原形及代谢产物p,p’-DDE、p,p’-DDD水平的变化。结果:成功建立了多种DDT及代谢产物的GC-MS/MS检测方法。体外代谢证实CYP2B6可代谢p,p’-DDT产生以p,p’-DDE为主的代谢产物,动力学参数K_(m)为15.12μmol/L,每纳摩尔P450酶的V_(max)为12.8nmol/min;抑制剂8-MOP可显著抑制CYP2B6活性,代谢产物p,p’-DDE的含量显著下降。CYP2B1表达被抑制后,大鼠肝脏中CYP2B1的酶活性显著下降,肝脏和血清中的代谢产物p,p’-DDE和p,p’-DDD含量也明显降低。结论:CYP2B6可以代谢p,p’-DDT生成以p,p’-DDE为主的代谢产物,是DDT的主要优势代谢酶。考虑到人群中CYP2B6的表达和活性存在差异,本研究可为DDT暴露危害的易感人群筛选及风险评估的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 滴滴涕 CYP2B6 生物转化 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离子印迹技术用于元素形态分离分析
16
作者 潘怡帆 张锋 +4 位作者 高薇 孙悦伦 张森 练鸿振 茅力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79-987,共9页
元素的形态决定了其在环境和生物过程中的不同行为,形态分析正在被分析化学、环境化学、地球化学、生态学、农学和生物医学等众多学科所关注。环境和生物样品基质复杂、化学形态多样、含量低且易转化是元素形态分析面临的挑战,因此对元... 元素的形态决定了其在环境和生物过程中的不同行为,形态分析正在被分析化学、环境化学、地球化学、生态学、农学和生物医学等众多学科所关注。环境和生物样品基质复杂、化学形态多样、含量低且易转化是元素形态分析面临的挑战,因此对元素形态的甄别、定量、生态毒性评价和生理功能研究需要对原生形态进行高选择性识别和高效率分离。固相萃取是一种有效应对以上难题的方法,但现有材料和方法远不能满足要求。离子印迹聚合物可与印迹金属离子特异性结合,具有准确、灵敏、可靠的特点,近年来在元素形态分离富集和分析检测方面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鉴于非磁性吸附剂在固相萃取操作时,需要将分散在样品溶液中的吸附材料经过离心或过滤分离,操作比较繁琐费时,而磁性材料易被外部磁场快速分离,因此操作简便快速的磁固相萃取正成为元素形态分离富集中一种极具潜力的方法。这篇综述系统总结了离子印迹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离子印迹技术的原理、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并根据元素形态分析中离子印迹磁固相萃取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离子印迹技术所面临的挑战,最后对元素形态分析中离子印迹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策略提出了建议,提出开发基于有机-无机杂化聚合的多功能磁性离子印迹纳米复合物用于样品的前处理是建立识别选择性高、分离能力强、吸附容量大、形态稳定性好的形态分析方法的一种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印迹技术 元素形态 固相萃取 分离 富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老化聚苯乙烯微塑料和标准聚苯乙烯微塑料小球短期经口暴露对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和能量代谢相关激素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蒋进 王碧莹 吴笛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5-105,共11页
微塑料污染日益严重,关于微塑料的健康风险的研究逐日增多。大多数微塑料研究使用标准微塑料作为暴露材料,而环境中的微塑料经过老化,物化性状发生改变,其相关不良效应值得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通过分析小鼠经口暴露老化微塑料和标准微塑... 微塑料污染日益严重,关于微塑料的健康风险的研究逐日增多。大多数微塑料研究使用标准微塑料作为暴露材料,而环境中的微塑料经过老化,物化性状发生改变,其相关不良效应值得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通过分析小鼠经口暴露老化微塑料和标准微塑料后结肠病理结构、血清能量代谢相关激素和肠道菌群变化,探讨老化微塑料和标准微塑料对能量代谢和肠道菌群影响的差异。15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连续7 d暴露20μg·g^(-1)·d^(-1)10μm直径聚苯乙烯微塑料标品(标准PS-MPs组)、20μg·g^(-1)·d^(-1)50μm老化聚苯乙烯微塑料(老化PS-MPs组)和玉米油(对照组)。暴露结束后收集小鼠血清检测能量代谢相关激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胆囊收缩素(CCK)、胃饥饿素(ghrelin)、YY肽(PYY))水平;收集小鼠结肠采取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以及阿利新蓝与过碘酸雪夫氏染色方法(AB-PAS)进行肠道病理形态学观察。采集小鼠粪便,使用16S高通量测序法对粪便中微生物区系进行测序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标准PS-MPs暴露显著降低小鼠肝脏脏器系数(P<0.05)。老化PS-MPs暴露组小鼠血清中GLP-1和胃饥饿素水平显著上升(P<0.01和P<0.05)。结肠切片观察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标准PS-MPs和老化PS-MPs暴露组小鼠的肠道都出现隐窝结构受损,杯状细胞数量减少,且老化PS-MPs暴露组小鼠隐窝结构受损更严重,杯状细胞数量减少更多,酸性黏液分泌更多,黏蛋白水平更低。老化PS-MPs暴露组小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显著下降(P<0.05)。从门水平分析,老化PS-MPs暴露可以显著增加拟杆菌门(P<0.001)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厚壁菌门相对丰度(P<0.05);从科水平分析,老化PS-MPs暴露后肠道乳杆菌科显著减少(P<0.05),鼠杆菌科、普雷沃氏菌显著增多(两者P<0.05)。综上,本研究发现微塑料在臭氧老化后,相比标准微塑料,短期经口暴露显著干扰能量代谢相关激素水平,降低肠道菌群结构多样性,改变小鼠肠道菌群的菌种组成。因此,在进行微塑料相关毒性研究时,应当重视暴露材料物化性质对结果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化微塑料 标准微塑料 聚苯乙烯微塑料 肠道菌群 胰高血糖素样肽-1 胃饥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在空气污染致特发性肺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潜在运用前景 被引量:1
18
作者 沈洁淼 王守林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67-1774,1778,共9页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以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和肺组织结构不可逆性重塑为特征的慢性肺病,空气污染物的吸入暴露可增加IPF的发病风险。肺脏结构复杂,多种细胞参与肺纤维化过程,而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lv...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以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和肺组织结构不可逆性重塑为特征的慢性肺病,空气污染物的吸入暴露可增加IPF的发病风险。肺脏结构复杂,多种细胞参与肺纤维化过程,而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lveolar typeⅡepithelial cell,AT2)损伤和功能障碍在IPF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围绕IPF相关的空气污染物,侧重阐述AT2细胞在IPF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重要机制,并分析了AT2细胞作为IPF诊断生物标志物及干预靶点的可能性,为大气污染防治及人群健康风险评估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肺泡Ⅱ型上皮细胞 特发性肺纤维化 生物标志 靶向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硫化氢中毒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预测价值研究
19
作者 王瑶 张劲松 +7 位作者 范博文 何斌 张华忠 孙昊 方熙 陈科 郭世光 吴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50-1655,1680,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中毒合并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损伤的相关风险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2023年4月30日多家医院就诊的急性H2S中毒中至重度患者。根据是否合并CNS损伤,... 目的:探讨急性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中毒合并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损伤的相关风险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2023年4月30日多家医院就诊的急性H2S中毒中至重度患者。根据是否合并CNS损伤,分析性别、年龄、实验室检验结果以及30 d的死亡、神经功能预后等,探究急性H2S中毒合并CNS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乳酸(lactate,Lac)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预测急性H2S中毒合并CNS损伤的效能。结果:与非合并CNS损伤组相比,合并CNS组H2S暴露浓度更高,入院时收缩压、中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氧合指数均显著下降,心率显著上升。CNS损伤组入院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心肌损伤明显增多;30 d死亡率达50%,且改良Rankin量表>2分的患者数量显著增高。此外,通过分析发现合并CNS损伤组入院时Lac和NSE水平较非损伤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显示联合Lac和NSE在预测急性H2S中毒合并CNS损伤的效能优于单个指标,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达0.948。结论:急性H2S中毒合并CNS损伤患者并发ARDS、心肌损害增加,30 d死亡率增加和神经功能预后差;此外,急性H2S中毒联合早期血清Lac以及NSE水平的升高判断急性H2S中毒合并CNS损伤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中毒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