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动服装的设计方法及发展趋势
1
作者 吕迎蕊 王朝晖 +2 位作者 叶勤文 刘欢欢 孙月鑫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6-265,共10页
为明确运动服装设计的内在逻辑并科学指导运动服装研发,对国内外运动服装设计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首先,从运动场景角度归纳了运动服装的主要类型,从马斯洛需求层次角度归纳了用户对运动服装的需求;其次,从“人体-面料-服装-环境”4个... 为明确运动服装设计的内在逻辑并科学指导运动服装研发,对国内外运动服装设计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首先,从运动场景角度归纳了运动服装的主要类型,从马斯洛需求层次角度归纳了用户对运动服装的需求;其次,从“人体-面料-服装-环境”4个层面梳理出指导运动服装设计的主要设计理论;然后,从功能设计、造型设计、面料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5个角度分析运动服装设计实现;最后,依据上述分析提出了“设计问题提出-设计问题分析-设计实现-设计原型-迭代设计”的一般运动服装设计方法。研究认为运动服装需求分析及背后科学理论的综合运用是运动服装设计的基础,面料、结构、工艺等要素的一体化设计是运动服装设计的关键,并指出多功能集成、多场景切换、智能化设计、绿色可持续是运动服装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服装 运动场景 服装设计 设计理论 面料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护服装功能设计模式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辛丽莎 李俊 王云仪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9-125,共7页
防护需求日益增多,但防护服装的设计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其功能设计一般模式是目前防护服装研究的努力方向。为找到防护服装设计的普遍规律性,通过对近年来多种典型不同防护服装成功设计案例的文献分析,从面料选择、结构设计、附加设备等... 防护需求日益增多,但防护服装的设计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其功能设计一般模式是目前防护服装研究的努力方向。为找到防护服装设计的普遍规律性,通过对近年来多种典型不同防护服装成功设计案例的文献分析,从面料选择、结构设计、附加设备等方面总结了防护服装设计的一般手段,并分析了功能设计的一般流程。提出以"分析应用需求确定设计手段评价实现方案"的流程作为功能设计的一般模式,为实现防护服装功能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服装 功能设计 设计模式 服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装热防护性能测评技术的发展过程及现状 被引量:19
3
作者 翟丽娜 李俊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2-168,共7页
热防护服装具有隔绝热源,减缓热传递的防护作用,合适的热防护性能测评方法有利于产品质量控制及用户对防护服的选择。分别从服用织物及服装整体2个层面,对织物的阻燃性能、热传递性能、热防护性能测试方法及燃烧假人测试方法的发展过程... 热防护服装具有隔绝热源,减缓热传递的防护作用,合适的热防护性能测评方法有利于产品质量控制及用户对防护服的选择。分别从服用织物及服装整体2个层面,对织物的阻燃性能、热传递性能、热防护性能测试方法及燃烧假人测试方法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并根据当前服装热防护性能测评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该领域的发展方向。目前,服用织物的热防护性能主要通过平板实验进行测试,并使用Stoll烧伤准则进行评价;而服装整体的热防护性能多采用燃烧假人进行测试,使用烧伤模型进行皮肤烧伤预测评价。在以后的研究中,应增加热暴露测试条件的种类,并进一步提高烧伤预测方法的合理性与准确度,同时建立完善的服装整体的的热防护性能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防护 闪火 测试方法 燃烧假人 烧伤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的纺织服装产业可持续竞争力评价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李红 严新锋 +1 位作者 丁雪梅 高长春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2-167,共6页
为评估纺织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潜力,提升纺织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竞争力,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方法,对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进行探讨。在对以往研究成果梳理的基础上,构建了纺织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产... 为评估纺织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潜力,提升纺织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竞争力,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方法,对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进行探讨。在对以往研究成果梳理的基础上,构建了纺织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产业发展基础、产业协调能力和产业可持续性3个维度的25项具体指标。运用ANP方法分析指标间的关联关系,最终形成纺织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影响纺织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依次为产业组织与结构、产业-生态协调、技术支持,表明纺织服装产业提升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的首要任务是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和升级,与环境协调发展及新技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层次分析法 可持续发展 竞争力评价 纺织服装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假人在火场热防护服装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敏 李俊 李小辉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4-160,共7页
热防护性是个体防护服装的重要功能。燃烧假人作为国际公认的定量评估防护装备阻燃性能的专用设备,在服装热防护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回顾,介绍了燃烧假人的热防护测评原理、发展历史及我国首个具有国际领... 热防护性是个体防护服装的重要功能。燃烧假人作为国际公认的定量评估防护装备阻燃性能的专用设备,在服装热防护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回顾,介绍了燃烧假人的热防护测评原理、发展历史及我国首个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燃烧假人—"东华火人"的创新特征,重点从不同火场状况的模拟、阻燃面料的评测与选择、服装款式结构对防护性能的影响以及阻燃防护服热传递机制研究等4个方面探讨了燃烧假人在服装热防护研究领域中的应用进展,最后对燃烧假人的应用前景进行了预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假人 东华火人 热防护研究 防护服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刺激及消费者情绪对服装品牌态度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邵丹 赵纹硕 +2 位作者 李敏 陈彩霞 杨以雄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2-40,共9页
以实体店服装购买为背景,基于环境心理学(SOR)模型,研究消费者情绪及商店环境刺激对品牌态度的影响作用。通过情绪与态度相关理论梳理,以情绪的愉悦-唤醒模型为理论基础,探析店铺环境刺激对消费者情绪的影响,选取L品牌为案例,通过问卷... 以实体店服装购买为背景,基于环境心理学(SOR)模型,研究消费者情绪及商店环境刺激对品牌态度的影响作用。通过情绪与态度相关理论梳理,以情绪的愉悦-唤醒模型为理论基础,探析店铺环境刺激对消费者情绪的影响,选取L品牌为案例,通过问卷设计和调查,收集案例品牌消费者对环境刺激、购物情绪及品牌态度的评价,构建环境刺激-情绪-品牌态度作用模型。通过分析计算,得到环境刺激中,美学刺激对品牌态度的影响作用显著,其次是店员服务,最后是服装的性价比;情绪愉悦度对品牌态度的影响远大于唤醒度;店员服务显著影响愉悦度,美学刺激显著影响唤醒度的结论。为品牌态度强化及改善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 店铺环境刺激 情绪 品牌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防护服装热湿传递模型研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8
7
作者 卢业虎 李俊 王云仪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1-156,共6页
合理地评价热防护服装的热防护性能对减少消防员的皮肤烧伤具有重要意义。回顾并评价了国内外的热防护服装的热湿传递模型研究现状,包括皮肤传热模型及其烧伤评价模型、单层或多层面料的一维和二维热湿传递以及整体服装的三维热湿传递... 合理地评价热防护服装的热防护性能对减少消防员的皮肤烧伤具有重要意义。回顾并评价了国内外的热防护服装的热湿传递模型研究现状,包括皮肤传热模型及其烧伤评价模型、单层或多层面料的一维和二维热湿传递以及整体服装的三维热湿传递模型等,并比较分析了这些模型的应用缺陷,预测了热防护服装热湿传递模型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热湿传递模型的研究不仅可以为热防护服装的使用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以减少皮肤烧伤或蒸汽烧伤,而且能够进一步推动服装热防护性能测试技术的发展,满足我国安全发展和公共安全防治的技术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员 热防护服装 热湿传递 皮肤传热模型 皮肤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装整体及其局部的通风测量方法 被引量:9
8
作者 柯莹 Havenith George +1 位作者 李俊 李小辉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4-139,共6页
在分析国内外服装通风测量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服装局部通风测量方法及装置。该装置在稳态法的基础上,基于质量守恒定律,选用N2作为示踪气体进行服装通风值的测量。该装置能同时测量服装前胸、后背、左臂以及右臂4个部位的局部通风值... 在分析国内外服装通风测量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服装局部通风测量方法及装置。该装置在稳态法的基础上,基于质量守恒定律,选用N2作为示踪气体进行服装通风值的测量。该装置能同时测量服装前胸、后背、左臂以及右臂4个部位的局部通风值,还可根据测量的服装局部通风数值计算服装整体通风值。采用强制通风的方法对系统有效性进行验证,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利用该装置测量了多种日常上装以及功能服装(狩猎装、消防服、狩猎马甲)的通风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广泛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局部通风 服装整体通风 示踪气体 强制通风 稳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装胸围截面上距离松量的分配关系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爱萍 王云仪 姚怡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6-80,共5页
为揭示胸围截面上距离松量与服装放松量的分配关系,采用三维扫描仪扫描标准人体和不同放松量的服装,得到胸围截面不同角度处的距离松量。通过分析得出:距离松量主要集中在胸围截面的165°~195°(侧面)之间,90°~150°... 为揭示胸围截面上距离松量与服装放松量的分配关系,采用三维扫描仪扫描标准人体和不同放松量的服装,得到胸围截面不同角度处的距离松量。通过分析得出:距离松量主要集中在胸围截面的165°~195°(侧面)之间,90°~150°之间和210°~240°之间的距离松量较小;胸围截面90°~225°处的距离松量均与平均距离松量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240°处的距离松量与平均距离松量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前中附近255°~270°之间的距离松量与平均距离松量低度相关;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总体较好,180°处的回归方程的确定系数R2达到0.96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围截面 平均距离松量 距离松量 三维人体扫描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衣下空间体积与服装面料性能的关联性 被引量:8
10
作者 于淼 李俊 王艺霈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0-105,共6页
为掌握衣下空间体积的变化规律,通过在标准体型人台上依次穿着面料不同、款式相同的服装,运用[TC]2NX-16非接触式三维扫描技术采集点云数据,经过计算机图形处理和对比,立体再现衣下空间的存在,得到衣下空间的整体立体体积,逐步回归得出... 为掌握衣下空间体积的变化规律,通过在标准体型人台上依次穿着面料不同、款式相同的服装,运用[TC]2NX-16非接触式三维扫描技术采集点云数据,经过计算机图形处理和对比,立体再现衣下空间的存在,得到衣下空间的整体立体体积,逐步回归得出影响衣下空间的主要面料性能指标,以及这些指标共同作用于衣下空间体积的表达式。衣下空间与服装面料的性能有紧密关联性。衣下空间的大小与经向密度、悬垂度测试中的波峰均匀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悬垂度测试中的波峰夹角均匀度呈显著负相关。该结论对服装的设计制作,尤其是功能防护服装的面料设计,可以起到先期预测并控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下空间 三维扫描 立体模型 面料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着装方式对服装隔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云仪 张爱萍 皇甫孝东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4-99,共6页
在常规的隔热值概念和服装隔热性能研究中,1件服装的隔热值被认为是唯一且固定的,而且服装穿着方式的改变会导致服装传热方式和大小的变化。将着装方式导致的改变归纳为3个关联因子:服装对人体的覆盖面积、服装开口以及服装表面积变化率... 在常规的隔热值概念和服装隔热性能研究中,1件服装的隔热值被认为是唯一且固定的,而且服装穿着方式的改变会导致服装传热方式和大小的变化。将着装方式导致的改变归纳为3个关联因子:服装对人体的覆盖面积、服装开口以及服装表面积变化率,确定了相应的表征指标和测量方法,从单因子影响和多因子交互影响等角度,比较分析了着装方式的3个关联因子对服装隔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面积覆盖率与服装热阻呈显著正相关,通风指数与服装热阻呈显著负相关;在着装方式改变的过程中,面积覆盖率对服装隔热性能的调节作用影响最大,表面积变化率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装方式 服装隔热性能 面积覆盖率 通风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闪火中防护服装的形变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俊 翟丽娜 +1 位作者 王敏 李小辉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5-101,共7页
防火服在火焰中的收缩形变会影响其热防护性能并制约人体的肢体运动。为此,提出用捺印的方法,通过燃烧假人闪火燃烧试验,研究防火服各部位形变量的分布规律,探究形变差异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对比分析服装形变与假人皮肤表面烧伤程度的关... 防火服在火焰中的收缩形变会影响其热防护性能并制约人体的肢体运动。为此,提出用捺印的方法,通过燃烧假人闪火燃烧试验,研究防火服各部位形变量的分布规律,探究形变差异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对比分析服装形变与假人皮肤表面烧伤程度的关系。结果显示,燃烧试验后防火服在四肢和背部发生了显著收缩形变,热流量、衣下空气层等是主要影响因素。着装姿势越复杂、闪火持续时间越长,服装越宽松,服装面料的面密度越大,服装形变越显著,服装形变显著的对应部位衣下皮肤的烧伤也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火 防火服 燃烧假人 收缩 衣下空气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着装方式的构成因子解析及其组合设计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云仪 皇甫孝东 张爱萍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2-107,共6页
传统意义上,一件服装的隔热值是固定的,但事实上同一件服装在不同穿着方式下会表现出不同的隔热性能。为此,将服装着装方式的变化解构为3个影响因子:服装对人体的覆盖面积、服装开口、服装局部面料堆积。基于这3个影响因子进行穿着方式... 传统意义上,一件服装的隔热值是固定的,但事实上同一件服装在不同穿着方式下会表现出不同的隔热性能。为此,将服装着装方式的变化解构为3个影响因子:服装对人体的覆盖面积、服装开口、服装局部面料堆积。基于这3个影响因子进行穿着方式可变的功能服装设计和研发。通过穿着实验进行人体工效客观测量实验和受试者主观感觉评价实验,针对服装的门襟开口量、衣袖整体的移除及折叠位置、前臂衣袖的移除(上挽)量进行定量设计和主观实验评价,完成了具有不同穿着方式的实验服装的设计方案优化,为后续研究中定量测评着装方式对服装隔热性能的影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 着装方式 隔热性能 穿着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降温服优化设计对其降温效果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辰 王敏 李俊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43-250,共8页
为探索个体降温服的功能设计方法,对国内外降温服降温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进行了综述。从降温服的工作原理入手,分别从冷却介质和服装的优化设计展开探讨,总结各设计要素对降温服降温效果及人体热湿舒适性的影响,并对比不同参数的作用效... 为探索个体降温服的功能设计方法,对国内外降温服降温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进行了综述。从降温服的工作原理入手,分别从冷却介质和服装的优化设计展开探讨,总结各设计要素对降温服降温效果及人体热湿舒适性的影响,并对比不同参数的作用效应。分析认为:个体降温服的功能设计应在全面分析作业环境和人体活动的基础上,根据人体实际热量散失的需求,对冷却介质的用量、特征参数、组合应用,织物性能,服装结构进行综合优化设计,并依据不同类型的冷却介质有所侧重。未来,可通过数值参数化研究为冷却介质与服装的优化配置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和准确的指导,同时降温系统冷却效率的优化提升将成为个体降温服功能设计的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降温服 功能设计 冷却介质 基础服装 降温效果 热湿舒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建立的个体热舒适模型及其在服装领域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中昱 苏云 王云仪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28-236,共9页
为实现单独个体热舒适及需求的实时预测,推动智能服装对衣下微气候进行高效调控,在介绍机器学习算法建立的个体热舒适模型框架的基础上,从样本来源与样本量、输出特征与输出标签、机器学习算法、评估指标4个角度,回顾了模型搭建过程中... 为实现单独个体热舒适及需求的实时预测,推动智能服装对衣下微气候进行高效调控,在介绍机器学习算法建立的个体热舒适模型框架的基础上,从样本来源与样本量、输出特征与输出标签、机器学习算法、评估指标4个角度,回顾了模型搭建过程中影响其预测能力的因素,指出该类模型优于传统热舒适模型,且具有用户个性化、输入参数多维化、预测动态化的特点。最后,提出可在个体热舒适模型的基础上配置可穿戴硬件及软件系统,以研发智能调温服装。未来的研究应根据应用环境选择样本数据、提取不同性质的参数构建模型、制定模型性能评估的规范、探索模型在智能调温服装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衣下微气候 热舒适 预测模型 智能服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服装迁移在个性化服装定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叶勤文 王朝晖 +2 位作者 黄荣 刘欢欢 万思邦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3-190,共8页
为解决服装定制中个性化服装开发效率低以及虚拟试衣过程繁琐等问题,首先,详细阐明了三维服装软件CLO 3D和Marvelous Designer的虚拟服装迁移原理;其次,结合CLO 3D的虚拟服装迁移和自动转换虚拟模特功能,提出了一套针对三维扫描人体的... 为解决服装定制中个性化服装开发效率低以及虚拟试衣过程繁琐等问题,首先,详细阐明了三维服装软件CLO 3D和Marvelous Designer的虚拟服装迁移原理;其次,结合CLO 3D的虚拟服装迁移和自动转换虚拟模特功能,提出了一套针对三维扫描人体的个性化服装定制方案;最后,采用三维扫描人体开展虚拟服装迁移实验,验证了该方案在实际个性化服装定制应用中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针对不同体型的三维扫描人体,可快速生成个性化虚拟服装、个性化样板和展示个性化虚拟试衣效果;生成的虚拟服装能够满足不同体型的个性化需求。该方法可提高个性化虚拟服装开发效率,为个性化服装定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服装 虚拟服装迁移 三维扫描人体 数字化模特 虚拟试衣 服装定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用干衣机滚筒烘干方式对羊毛织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韦玉辉 宁琳 +1 位作者 吴雄英 丁雪梅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9-74,共6页
针对纯羊毛织物可否使用干衣机滚筒烘干的问题,采用起毛起球评级箱、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及KES-FB织物风格仪,研究了静置悬挂、正反向交替旋转及单方向旋转烘干方式对织物的起毛起球、纤维形态、结晶度及弯曲刚度等性能的影响... 针对纯羊毛织物可否使用干衣机滚筒烘干的问题,采用起毛起球评级箱、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及KES-FB织物风格仪,研究了静置悬挂、正反向交替旋转及单方向旋转烘干方式对织物的起毛起球、纤维形态、结晶度及弯曲刚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滚筒的烘干方式对织物的起毛起球、微观形态及弯曲刚度有一定影响,但不会影响羊毛的化学成分、分子结构及热稳定性;单方向旋转烘干,纤维表面鳞片被部分剥离、破坏,纤维表面可见皱缩状沟槽,织物表面毛羽较多,弯曲刚度显著下降;综合考虑能耗及烘干时间,正反向交替旋转是比较适合纯羊毛织物的滚筒烘干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磨损 烘干 羊毛织物 起毛起球 断裂 扭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高温及低温防护服隔热性能的对比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俊 何佳臻 王云仪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1-126,共6页
高温和低温防护服是在具有较大温差的不同环境中使用的防护性服装。为此,对常用的高温和低温防护服隔热性能的异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及低温防护服均要求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服装中热阻较大的区段均位于胸背、臀腹、手臂和大腿部... 高温和低温防护服是在具有较大温差的不同环境中使用的防护性服装。为此,对常用的高温和低温防护服隔热性能的异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及低温防护服均要求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服装中热阻较大的区段均位于胸背、臀腹、手臂和大腿部。不同类型高温及低温防护服面料、服装整体的隔热性表现出一定差异。所使用的高温防护服主要通过阻隔环境辐射热和传导热来达到热防护目的,防护的重点在于环境辐射热。低温防护服主要通过阻隔人体内热传递来达到防护的目的。面料并不是决定高温及低温防护服隔热性能的唯一因素,防护服结构设计亦会对其隔热性能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防护服 低温防护服 隔热性能 暖体假人 辐射热 传导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织物丝绺方向对裙装造型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俊 柯莹 +2 位作者 凌小燕 王云仪 张向辉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8-103,共6页
服装造型效果不仅决定于织物的性能,还受到织物丝绺方向的影响,为此选用不同的薄棉平纹织物进行同一版型不同丝绺方向的裙装造型效果试验,并进行主客观评价分析,探究同一织物不同丝绺方向以及同一丝绺方向不同织物的裙装造型效果差异。... 服装造型效果不仅决定于织物的性能,还受到织物丝绺方向的影响,为此选用不同的薄棉平纹织物进行同一版型不同丝绺方向的裙装造型效果试验,并进行主客观评价分析,探究同一织物不同丝绺方向以及同一丝绺方向不同织物的裙装造型效果差异。结果表明:在客观评价方面,同一织物的丝绺方向改变对裙装造型效果影响不显著,但主观评价方面影响显著;相同丝绺方向的不同织物其裙装造型效果在客观评价方面具有显著差异;在主观评价方面,纹样图案对裙装造型效果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 丝绺方向 服装造型 裙装 纹样图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护服工效性能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20
作者 何佳臻 李俊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8-164,共7页
防护服在保护作业人员免受环境因素威胁的同时,也给着装人体带来了很多负效应,例如阻碍人体活动。符合人体工效学的功能评价是防护服性能评价的重要内容。为此,回顾国内外防护服工效性能评价研究现状,对防护服工效性能评价进行定义。在... 防护服在保护作业人员免受环境因素威胁的同时,也给着装人体带来了很多负效应,例如阻碍人体活动。符合人体工效学的功能评价是防护服性能评价的重要内容。为此,回顾国内外防护服工效性能评价研究现状,对防护服工效性能评价进行定义。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关节活动范围、操作灵活性等方面的工效性能评价内容,分别从主观评价、客观评价和数字模拟评价3个方面探讨了防护服工效性能评价方法。提出建立防护服工效性能综合评价体系,在虚拟现实仿真条件下对防护服工效性能进行评价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服 工效性能 评价 活动范围 操作灵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