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文化广场工程承压水控制对周边环境影响实例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刚 廖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715-720,共6页
以上海文化广场工程为例,结合现场抽水试验分析所得参数,采用显式有限差分法建立了基坑开挖降水的三维流–固耦合模型。首先,将计算所得基坑施工期间(开挖+降水)的位移与实测位移进行了比对验证;其次,对完全由降承压水引起的地表沉降分... 以上海文化广场工程为例,结合现场抽水试验分析所得参数,采用显式有限差分法建立了基坑开挖降水的三维流–固耦合模型。首先,将计算所得基坑施工期间(开挖+降水)的位移与实测位移进行了比对验证;其次,对完全由降承压水引起的地表沉降分布进行了模拟,并与降水沉降两步预估法计算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实际开挖过程中基坑的变形规律及周边环境影响,其计算所得降承压水引起的地表沉降分布与两步预估法基本吻合,可为类似降承压水引起的环境影响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压水降水 基坑 流–固耦合 地表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拓宽工程现浇X形桩与圆形桩变形特性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於慧 丁选明 +1 位作者 孔纲强 郑长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70-176,共7页
以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南接线S1标段采用现浇X形桩加固拓宽路堤为背景,建立拓宽路堤荷载下现浇X形桩和圆形桩ABAQUS三维有限元对比模型,并采用现场实测沉降曲线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对比分析了新路堤荷载下两种桩型加固拓宽路堤时新老路堤... 以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南接线S1标段采用现浇X形桩加固拓宽路堤为背景,建立拓宽路堤荷载下现浇X形桩和圆形桩ABAQUS三维有限元对比模型,并采用现场实测沉降曲线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对比分析了新路堤荷载下两种桩型加固拓宽路堤时新老路堤的差异沉降、侧向位移、孔隙水压力,并重点分析了新老路堤结合处的桩的桩土差异沉降、桩土应力比、桩身轴力和桩侧摩阻力。研究结果表明:地基的最大竖向沉降与最大侧向位移分别出现在新老路堤结合处和新路堤坡脚处,现浇X形桩与等截面圆形桩相比在减少竖向沉降和侧向位移方面更具有优势;现浇X形桩的异形截面效应使得X形桩的桩身轴力和桩侧摩阻力均比等截面圆形桩大,最多可提高了31%的桩身轴力,因此现浇X形桩的桩土应力比可达到42.5,比圆形桩多承担了46.6%的上部荷载。现浇X形桩对于处理要求施工进度快、工期短和沉降控制要求高的拓宽工程有其自身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浇X形桩 拓宽路堤 沉降特性 数值模拟 复合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区超长灌注桩竖向承载性能实测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徐先坤 水伟厚 陈国栋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502-507,共6页
结合上海某软土地区的超长灌注桩试桩检测结果研究了超长灌注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桩端及桩身变形特性、桩端阻力及桩侧摩阻力变化规律等性能,首次提出:①在超长灌注桩施工中须采用人工造浆以保证桩基成孔质量;②在竖向压力作用下,超长... 结合上海某软土地区的超长灌注桩试桩检测结果研究了超长灌注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桩端及桩身变形特性、桩端阻力及桩侧摩阻力变化规律等性能,首次提出:①在超长灌注桩施工中须采用人工造浆以保证桩基成孔质量;②在竖向压力作用下,超长灌注桩桩身压缩量占总沉降量的94%,桩端沉降量占总沉降量的6%,桩身压缩量计算时桩身压缩系数取值应小于0.5;③超长灌注桩在上拔力作用下桩身变形量占总变形量的95%,桩端变形量仅占总变形量的5%,桩身上拔变形计算时桩身压缩系数可取0.75~1.0;④浅层土体侧摩阻力随荷载增加基本没有变化,深层土体侧摩阻力随荷载增加逐渐增大至稳定值;⑤当桩端位移小于2 mm时,端阻力–桩端位移曲线基本呈线性变化,当桩端位移大于2 mm时,端阻力急剧增加。这对于软土地区超长灌注桩的设计施工具有借鉴意义,对进一步研究桩基荷载传递机理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灌注桩 极限承载力 侧摩阻力 端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拓宽下穿京沪高铁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於慧 《安徽建筑》 2019年第9期113-117,共5页
文章以京沪高铁沿线苏州段某公路拓宽为工程背景,建立高速公路拓宽下穿京沪高铁的ABAQUS三维有限元模型,就高速公路拓宽对高铁桥墩及基础面的变形、高铁桩基的力学特性及高速公路的变形展开分析,从而完善公路拓宽下穿高铁的研究依据,为... 文章以京沪高铁沿线苏州段某公路拓宽为工程背景,建立高速公路拓宽下穿京沪高铁的ABAQUS三维有限元模型,就高速公路拓宽对高铁桥墩及基础面的变形、高铁桩基的力学特性及高速公路的变形展开分析,从而完善公路拓宽下穿高铁的研究依据,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意义。研究结果表明:高铁基础的变形呈对称关系,变形较为稳定且小于1mm,两桥墩不产生不均匀沉降;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可以不计,对桩端产生一定附加应力;道路的竖向变形呈现“波浪型”分布,竖向变形主要发生在拓宽的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高速公路下穿高铁应控制高铁线左右各50m范围内的施工荷载,必要时可采用刚性路基控制对高铁桥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沪高铁 高速公路拓宽 沉降特性 数值模拟 复合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超长冲孔灌注桩竖向抗压承载特性原位测试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闫楠 白晓宇 +2 位作者 水伟厚 张明义 廖天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571-2580,共10页
以广东某石油仓储工程为依托,通过8 MN·m能级强夯处理陆域回填区和海域回填区,对陆域试夯区和海域试夯区分别进行3根超长冲孔灌注桩单桩竖向抗压大吨位载荷试验及桩身力学测试。根据超长冲孔灌注桩实测数据探讨超长灌注桩的荷载传... 以广东某石油仓储工程为依托,通过8 MN·m能级强夯处理陆域回填区和海域回填区,对陆域试夯区和海域试夯区分别进行3根超长冲孔灌注桩单桩竖向抗压大吨位载荷试验及桩身力学测试。根据超长冲孔灌注桩实测数据探讨超长灌注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和竖向承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试桩荷载-沉降(Q-s)曲线为缓变型,桩顶残余沉降量均在49%以上,桩顶回弹率介于20.4%~50.6%之间;极限荷载作用下,6根试桩表现出摩擦桩或端承摩擦桩的特性,桩端承载力只占总荷载很小一部分,陆域3根试桩为6%~34%,海域3根试桩为16%~35%;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发挥具有异步性,荷载主要由桩侧摩阻力承担。经过强夯处理浅层地基,桩侧摩阻力峰值发生在桩体中上部或浅部土层,即距桩顶(0.14~0.47)倍桩长的位置;部分土层的极限侧摩阻力较现行规范提供的设计侧阻力偏大;海域试桩比陆域试桩桩端阻力发挥更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冲孔灌注桩 静荷载试验 桩身轴力 桩侧摩阻力 桩端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载作用下被动桩受力变形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赵赟 高广运 +1 位作者 张蕾 陈国栋 《低温建筑技术》 2011年第1期99-102,共4页
结合上海某加固工程实例,应用FLAC3D数值分析软件,建立相应数值模型,对堆载作用下的被动桩基进行数值分析,研究了不同填土高度、填土距离对桩基及地基土变形的影响,并确定了被动桩破坏的临界填土高度及填土距离。为类似工程提供可靠的... 结合上海某加固工程实例,应用FLAC3D数值分析软件,建立相应数值模型,对堆载作用下的被动桩基进行数值分析,研究了不同填土高度、填土距离对桩基及地基土变形的影响,并确定了被动桩破坏的临界填土高度及填土距离。为类似工程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载 被动桩 数值分析 FLAC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强夯置换概念的探讨和置换墩长度的实测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水伟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502-506,共5页
强夯和强夯置换法是经济高效应用广泛的地基处理方法之一,但工程界对强夯与强夯置换的概念理解仍存在很大分歧。值此多个地基处理技术规范修编的机会,有必要对强夯和强夯置换的概念进行澄清。文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强夯置换区别于强夯的4... 强夯和强夯置换法是经济高效应用广泛的地基处理方法之一,但工程界对强夯与强夯置换的概念理解仍存在很大分歧。值此多个地基处理技术规范修编的机会,有必要对强夯和强夯置换的概念进行澄清。文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强夯置换区别于强夯的4个条件:有无填料、填料好否、夯锤静接地压力是否大于80 kPa和是否形成密实墩体。同时,根据68项工程或项目实测资料,首次提出了强夯置换墩长度与能级(最高达到18 000 kN.m)的经验关系,并做成表格供工程人员预估置换墩长度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 强夯置换 置换墩长度 18000kN·m能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在世博项目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8
作者 陈国栋 梁永辉 詹金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414-417,共4页
结合世博民居文化区项目邻近建筑高填土工程,首先以PHC桩安全系数K≥2为控制条件,从填土厚度和填土距离两方面通过PLAXIS有限元模拟确定填土地基处理范围;然后采用PLAXIS对高压旋喷注浆和土工格栅加筋碎石垫层方案处理地基的效果进行分... 结合世博民居文化区项目邻近建筑高填土工程,首先以PHC桩安全系数K≥2为控制条件,从填土厚度和填土距离两方面通过PLAXIS有限元模拟确定填土地基处理范围;然后采用PLAXIS对高压旋喷注浆和土工格栅加筋碎石垫层方案处理地基的效果进行分析,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PHC桩身的最大水平位移和最大弯矩均比地基处理前至少减少30%;并通过对现场荷载试验、钻孔取芯和监测结果的综合分析,表明该地基处理方案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实际工程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旋喷注浆 土工格栅 被动桩 PLAXIS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坞单面挡檐系船柱系缆力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郭伟 王华 陈国栋 《工程质量》 2010年第10期11-13,共3页
结合系船柱相关设计规范及港口桩基水平力检测规范,针对350kN单面挡檐系船柱的实际情况,采用简单实用的检测方法,对系船柱系缆力的设计值进行验证;同时得到系船柱在系缆力作用下的水平位移,为相关单位的使用提供工程依据。
关键词 系船柱 系缆力 水平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强夯置换概念的探讨和置换墩长度的实测研究
10
作者 水伟厚 《地基处理》 2011年第3期3-10,共8页
强夯和强夯置换法是经济、高效、应用广泛的地基处理方法之一,但工程界对强夯与强夯置换的概念理解仍存在很大分歧。值此多个地基处理技术规范修编之际,有必要对强夯和强夯置换的概念进行澄清。强夯置换区别于强夯的四个条件为:有无... 强夯和强夯置换法是经济、高效、应用广泛的地基处理方法之一,但工程界对强夯与强夯置换的概念理解仍存在很大分歧。值此多个地基处理技术规范修编之际,有必要对强夯和强夯置换的概念进行澄清。强夯置换区别于强夯的四个条件为:有无填料;填料好否;夯锤静接地压力是否大于80kPa;是否形成密实墩体。根据68项工程或项目实测资料,本文首次提出了强夯置换墩长度与能级(最高达到18000kN·m)的关系,并制成表格供工程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 强夯置换 置换墩长度 18000kN·m能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