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模式”新型大学智库治理体系的建构与发展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宏宝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4-88,共5页
治理体系的完善是当前大学智库发展的核心问题,"中国模式"的崛起呼唤与之匹配的新型大学智库。在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时代的语境下,大学智库治理应从依附逻辑向均衡逻辑转型,打破依附型的治理形态困局,建构和发展恪守自身传... 治理体系的完善是当前大学智库发展的核心问题,"中国模式"的崛起呼唤与之匹配的新型大学智库。在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时代的语境下,大学智库治理应从依附逻辑向均衡逻辑转型,打破依附型的治理形态困局,建构和发展恪守自身传统和学术价值的治理体系,探索重构"学术主导""行政服务"权力结构、精准定位治理均衡联结点和建构"多元化"资源支持体系的核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模式 大学智库 治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权力主导下大学的隐秘行动与生存策略——基于“弱者的武器”视角的理论解释 被引量:4
2
作者 蒋达勇 王金红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4-109,共6页
在国家与大学的互动中,国家因其对权力和资源的掌控而处于强势地位。大学则往往通过"应付"、"转化"甚至"反叛"等曲折隐蔽、不露声色的行动,对行政权力的嵌入和干预实施着零星却持续不断、充满韧性的抵抗... 在国家与大学的互动中,国家因其对权力和资源的掌控而处于强势地位。大学则往往通过"应付"、"转化"甚至"反叛"等曲折隐蔽、不露声色的行动,对行政权力的嵌入和干预实施着零星却持续不断、充满韧性的抵抗。大学各种"弱者的武器"式的抵抗,既反映出其弱者的身份,也体现了其生存的策略,更折射着其价值的扭曲。中国现代国家建构中的大学治理,应当祛除对行政权力的盲从与依附,寻求政党、国家、社会与大学的分工合作与协同共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国家 行政权力 大学治理 隐秘行动 生存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委员会撬动大学治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蒋达勇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2-46,共5页
在行政权力过于突出、挤压学术权力生长空间的背景下,学术委员会重组因承载强化教授治学、彰显学术独立的使命而备受关注。H大学的改革实践表明:重组学术委员会、完善大学治理结构,已经成为国家与大学的改革共识;在国家与社会界限尚不... 在行政权力过于突出、挤压学术权力生长空间的背景下,学术委员会重组因承载强化教授治学、彰显学术独立的使命而备受关注。H大学的改革实践表明:重组学术委员会、完善大学治理结构,已经成为国家与大学的改革共识;在国家与社会界限尚不清晰的现阶段,学术与行政更宜保持适度分离又协同配合;国家层面教育改革嵌入性制度的落地,既需要大学内生性制度的承接与融通,也需要具体实践中的磨合与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治理 学术委员会 行政权力 技术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教领域综合改革的“内外”之辨——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戴粦利 蒋达勇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9,35,共6页
深化高等教育领域改革,"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命题。但某种意义上,高教改革更应该努力建构均衡的"内""外"关系,强化高校在改革中的内核地位,形成以大学为中心的... 深化高等教育领域改革,"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命题。但某种意义上,高教改革更应该努力建构均衡的"内""外"关系,强化高校在改革中的内核地位,形成以大学为中心的平等利益相关者结构,改变高校的属"下"定位。高教改革是一个宏大的制度变迁过程,这个过程有外生动力和内生动力共同推动,深刻理解两种动力机制的异同,形成"内""外"联动,对深化高教领域改革十分重要。借助制度变迁理论,能够对此形成更加全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教领域 综合改革 内生动力 外生动力 制度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