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班公湖-怒江洋打开时间的地层古生物约束
被引量:
18
1
作者
张以春
张予杰
+2 位作者
袁东勋
徐海鹏
乔枫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083-3096,共14页
西藏班公湖-怒江洋的打开时间是争议性较大的科学问题。班公湖-怒江洋两侧的拉萨地块和南羌塘地块的古生物地理和地层层序的对比可以约束班公湖-怒江洋的形成时间。从地层层序上来看,拉萨地块在晚古生代大冰期结束之后是一由碎屑岩到碳...
西藏班公湖-怒江洋的打开时间是争议性较大的科学问题。班公湖-怒江洋两侧的拉萨地块和南羌塘地块的古生物地理和地层层序的对比可以约束班公湖-怒江洋的形成时间。从地层层序上来看,拉萨地块在晚古生代大冰期结束之后是一由碎屑岩到碳酸盐转变的稳定地层序列;而南羌塘地块从早二叠世晚期开始东西向存在较大的相变,西部下二叠统吞龙共巴组之上存在间断面,不整合于上二叠统吉普日阿群之下;而东部下二叠统到中二叠统都是玄武岩和灰岩组成的鲁谷组。古生物地理上,南羌塘地块晚二叠世含有典型暖水的类Palaeofusulina动物群,与拉萨地块形成显著差别;南羌塘地块中二叠世主要的Eopolydiexodina类动物群也与拉萨地块的Nankinella-Chusenella类动物群产生明显差异;再者,南羌塘地块早二叠世晚期的类、珊瑚类和腕足类都呈现明显暖水的特征,但这些动物群在拉萨至今未有报道。综合南羌塘和拉萨地块地层层序、古生物地理特征上的差异,班公湖-怒江洋至少从中二叠世(~269Ma)就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因此,班公湖-怒江洋在中二叠世以前和冰期结束之后的时间段内打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提斯
班公湖-怒江洋
二叠纪
古生物地理
古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藏高原中南部前寒武系及古生界岩石地层组成和时代特征
被引量:
7
2
作者
张予杰
张以春
+1 位作者
王冬兵
苟正彬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814-1835,共22页
对青藏高原中南部北羌塘、南羌塘、冈底斯、仲巴、喜马拉雅和昌都6个地区前寒武系及古生界岩石地层的组成和时代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了117个群组级岩石地层单位的岩性组合和时代特征,梳理地层划分对比中存在的相关问题。通过调查认为,前...
对青藏高原中南部北羌塘、南羌塘、冈底斯、仲巴、喜马拉雅和昌都6个地区前寒武系及古生界岩石地层的组成和时代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了117个群组级岩石地层单位的岩性组合和时代特征,梳理地层划分对比中存在的相关问题。通过调查认为,前人划定的前寒武纪基底大多不再具有典型的变质或结晶基底特征,北羌塘可能具有相对稳定的基底,下古生界包括部分奥陶系和志留系,上古生界不整合在下古生界之上,发育早泥盆世晚期地层及中—上泥盆统、上石炭统和二叠系。南羌塘地区基底性质不明,下古生界以“残块”形式出露在玛依岗日一带,上古生界在南羌塘地区西部和东部一带表现样式不同,在西部日土一带具稳定沉积特点,东部双湖一带为“基质+块体”的俯冲增生杂岩。冈底斯地区,拉萨地块(中部)和聂荣微地体具前寒武纪基底,新元古代末—寒武纪发育一套“双峰式”火山岩,奥陶系可能不整合在前奥陶系之上,奥陶纪—二叠纪均为海相(或海陆过渡相)沉积。仲巴微地体自下而上可由上震旦系—寒武系片岩构造层、奥陶系—泥盆系变质碳酸盐岩构造层、石炭系—二叠系构造层组成。喜马拉雅地区具有较稳定的前寒武系结晶基底,中奥陶世—晚二叠世均沉积一套海相地层。昌都地区可能存在前寒武系基底,下古生界仅零星出露下奥陶统和志留系,上古生界除乐平统与瓜德鲁普统之间为假整合接触外,其余均为较连续的海相沉积地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中南部
前中生代
岩石地层
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湖南桑植二叠系茅口组硅泥岩段的有机白云岩环境
被引量:
1
3
作者
曹长群
章明圆
+1 位作者
郑全锋
丁奕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649-3657,共9页
湖南仁村坪剖面二叠系茅口组中段发育一套富有机质硅泥质岩,夹含有多层白云岩沉积。其白云岩的岩石学特征显示,白云石颗粒具有簇状低有序度隐晶质晶体特征,不同于次生白云岩的自形-半自形菱形的晶体类型,应属于沉积孔隙水体埋藏有机质...
湖南仁村坪剖面二叠系茅口组中段发育一套富有机质硅泥质岩,夹含有多层白云岩沉积。其白云岩的岩石学特征显示,白云石颗粒具有簇状低有序度隐晶质晶体特征,不同于次生白云岩的自形-半自形菱形的晶体类型,应属于沉积孔隙水体埋藏有机质的硫酸盐氧化过程产生的有机自生白云石类型。该层段碳-氧同位素表现出特征的负相关关系,与硫酸盐还原菌作用(SRB)的埋藏有机质氧化强度有关。生屑颗粒白云岩所表现出的重氧同位素特征,代表浅水环境有机质氧化过程特殊的氧同位素分馏途径。4.5m和5.9m处生屑白云岩表现的碳同位素强烈负偏,应与甲烷的硫酸盐缺氧氧化(AOM)过程有关。硅质泥灰岩和钙质泥岩因具有较低的孔隙度和早期碳酸钙沉降供应,难以充分发生与硫酸盐还原作用相关的自生白云石化,因而表现出甲烷生成作用带碱性孔隙水特征的重碳同位素组成特征。仁村坪剖面茅口组中段硅泥质岩段的岩石学特征、草莓状黄铁矿特征以及碳-氧同位素负相关关系等诸多证据,均显示其沉积环境处于斜坡相的富有机质供应和埋藏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村坪剖面
茅口组
有机白云岩
硅泥质岩段
碳-氧同位素
斜坡相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班公湖-怒江洋打开时间的地层古生物约束
被引量:
18
1
作者
张以春
张予杰
袁东勋
徐海鹏
乔枫
机构
现代古生物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出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083-3096,共14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XDB26000000)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2016282)联合资助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855205)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706)
文摘
西藏班公湖-怒江洋的打开时间是争议性较大的科学问题。班公湖-怒江洋两侧的拉萨地块和南羌塘地块的古生物地理和地层层序的对比可以约束班公湖-怒江洋的形成时间。从地层层序上来看,拉萨地块在晚古生代大冰期结束之后是一由碎屑岩到碳酸盐转变的稳定地层序列;而南羌塘地块从早二叠世晚期开始东西向存在较大的相变,西部下二叠统吞龙共巴组之上存在间断面,不整合于上二叠统吉普日阿群之下;而东部下二叠统到中二叠统都是玄武岩和灰岩组成的鲁谷组。古生物地理上,南羌塘地块晚二叠世含有典型暖水的类Palaeofusulina动物群,与拉萨地块形成显著差别;南羌塘地块中二叠世主要的Eopolydiexodina类动物群也与拉萨地块的Nankinella-Chusenella类动物群产生明显差异;再者,南羌塘地块早二叠世晚期的类、珊瑚类和腕足类都呈现明显暖水的特征,但这些动物群在拉萨至今未有报道。综合南羌塘和拉萨地块地层层序、古生物地理特征上的差异,班公湖-怒江洋至少从中二叠世(~269Ma)就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因此,班公湖-怒江洋在中二叠世以前和冰期结束之后的时间段内打开。
关键词
特提斯
班公湖-怒江洋
二叠纪
古生物地理
古地理
Keywords
Tethys
Bangong-Nujiang Ocean
Permian
Paleobiogeography
Paleogeography
分类号
P5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藏高原中南部前寒武系及古生界岩石地层组成和时代特征
被引量:
7
2
作者
张予杰
张以春
王冬兵
苟正彬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现代古生物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814-1835,共22页
基金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编号:2019QZKK0706)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中尼铁路(境内段)沿线区域地质调查》(编号:DD20211195)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拉萨地块与相邻地块二叠纪古生物地理对比研究》(批准号:91855205)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编号:XDB26000000)。
文摘
对青藏高原中南部北羌塘、南羌塘、冈底斯、仲巴、喜马拉雅和昌都6个地区前寒武系及古生界岩石地层的组成和时代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了117个群组级岩石地层单位的岩性组合和时代特征,梳理地层划分对比中存在的相关问题。通过调查认为,前人划定的前寒武纪基底大多不再具有典型的变质或结晶基底特征,北羌塘可能具有相对稳定的基底,下古生界包括部分奥陶系和志留系,上古生界不整合在下古生界之上,发育早泥盆世晚期地层及中—上泥盆统、上石炭统和二叠系。南羌塘地区基底性质不明,下古生界以“残块”形式出露在玛依岗日一带,上古生界在南羌塘地区西部和东部一带表现样式不同,在西部日土一带具稳定沉积特点,东部双湖一带为“基质+块体”的俯冲增生杂岩。冈底斯地区,拉萨地块(中部)和聂荣微地体具前寒武纪基底,新元古代末—寒武纪发育一套“双峰式”火山岩,奥陶系可能不整合在前奥陶系之上,奥陶纪—二叠纪均为海相(或海陆过渡相)沉积。仲巴微地体自下而上可由上震旦系—寒武系片岩构造层、奥陶系—泥盆系变质碳酸盐岩构造层、石炭系—二叠系构造层组成。喜马拉雅地区具有较稳定的前寒武系结晶基底,中奥陶世—晚二叠世均沉积一套海相地层。昌都地区可能存在前寒武系基底,下古生界仅零星出露下奥陶统和志留系,上古生界除乐平统与瓜德鲁普统之间为假整合接触外,其余均为较连续的海相沉积地层。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中南部
前中生代
岩石地层
时代
Keywords
central and southern Tibetan Plateau
pre-Mesozoic
lithostratigraphy
time scale
分类号
P534.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534.4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南桑植二叠系茅口组硅泥岩段的有机白云岩环境
被引量:
1
3
作者
曹长群
章明圆
郑全锋
丁奕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
古生物
研究所、
现代古生物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WA Organic and Isotopic Geochemistry Centre
浙江省地质调查院
出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649-3657,共9页
基金
国家科技部973项目(2011CB808905)
国家基金委重大项目(41290260)联合资助
文摘
湖南仁村坪剖面二叠系茅口组中段发育一套富有机质硅泥质岩,夹含有多层白云岩沉积。其白云岩的岩石学特征显示,白云石颗粒具有簇状低有序度隐晶质晶体特征,不同于次生白云岩的自形-半自形菱形的晶体类型,应属于沉积孔隙水体埋藏有机质的硫酸盐氧化过程产生的有机自生白云石类型。该层段碳-氧同位素表现出特征的负相关关系,与硫酸盐还原菌作用(SRB)的埋藏有机质氧化强度有关。生屑颗粒白云岩所表现出的重氧同位素特征,代表浅水环境有机质氧化过程特殊的氧同位素分馏途径。4.5m和5.9m处生屑白云岩表现的碳同位素强烈负偏,应与甲烷的硫酸盐缺氧氧化(AOM)过程有关。硅质泥灰岩和钙质泥岩因具有较低的孔隙度和早期碳酸钙沉降供应,难以充分发生与硫酸盐还原作用相关的自生白云石化,因而表现出甲烷生成作用带碱性孔隙水特征的重碳同位素组成特征。仁村坪剖面茅口组中段硅泥质岩段的岩石学特征、草莓状黄铁矿特征以及碳-氧同位素负相关关系等诸多证据,均显示其沉积环境处于斜坡相的富有机质供应和埋藏环境。
关键词
仁村坪剖面
茅口组
有机白云岩
硅泥质岩段
碳-氧同位素
斜坡相沉积环境
Keywords
Rencunping section
Maokou Formation
Organogenic dolomite
Siliceous-rock set
C-O isotopes
Slope facies
分类号
P588.245 [天文地球—岩石学]
P593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班公湖-怒江洋打开时间的地层古生物约束
张以春
张予杰
袁东勋
徐海鹏
乔枫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青藏高原中南部前寒武系及古生界岩石地层组成和时代特征
张予杰
张以春
王冬兵
苟正彬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湖南桑植二叠系茅口组硅泥岩段的有机白云岩环境
曹长群
章明圆
郑全锋
丁奕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