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9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齐次坐标变换的制造误差建模研究 被引量:36
1
作者 徐旭松 杨将新 +1 位作者 曹衍龙 茅健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21-1026,共6页
为了在产品公差设计时考虑制造几何变动,将CAD模型中零件模型及其特征用点集形式表示.采用机器人运动学中的齐次坐标变换来描述工艺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空间位姿关系,建立了工艺系统各组件的几何误差累积模型.将制造过程看作是刀具轨迹形... 为了在产品公差设计时考虑制造几何变动,将CAD模型中零件模型及其特征用点集形式表示.采用机器人运动学中的齐次坐标变换来描述工艺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空间位姿关系,建立了工艺系统各组件的几何误差累积模型.将制造过程看作是刀具轨迹形成的点集更新被加工零件点集的过程,加工后零件点集组成了新的齐次坐标矩阵,该矩阵包含了零件的制造几何变动信息.采用Monte-Carlo仿真研究了特征面制造几何变动,实现了基于CAD环境的制造过程模拟和制造误差传递分析,从而可在公差设计阶段就考虑制造几何变动,实现了公差并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误差 误差累积 齐次坐标变换 公差分析 Monte-Carlo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制造数控系统的实时有限状态机建模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姚鑫骅 潘雪增 +1 位作者 傅建中 陈子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965-1968,1997,共5页
为提高传统有限状态机(FSM)分析微制造数控系统(NCS)实时性特征的能力,提出了一种实时有限状态机(RTFSM)模型.该模型对传统FSM概念进行扩展,通过增加时间属性来描述状态行为的执行时间以及状态间切换所需的时间耗费.考虑到对复杂NCS控... 为提高传统有限状态机(FSM)分析微制造数控系统(NCS)实时性特征的能力,提出了一种实时有限状态机(RTFSM)模型.该模型对传统FSM概念进行扩展,通过增加时间属性来描述状态行为的执行时间以及状态间切换所需的时间耗费.考虑到对复杂NCS控制流程进行设计、分析计算量较大,引入图论中的时间约束网络理论,采用经过修正的Floyd算法对模型中各个状态行为开始和结束时间的取值范围进行分析计算,从而实现控制流程的可调度性判定.实例研究表明,实时有限状态机可有效地建立微制造NCS控制流程模型,并降低对控制流程进行可调度性分析的复杂度,适用于NCS实时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有限状态机 微制造 控制流程表达 时间约束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再制造模式下的产品-精度建模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徐旭松 曹衍龙 +1 位作者 杨将新 茅健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87-1692,共6页
分析了制造/再制造模式下的产品精度信息特点,将公差项目分成互参考公差和自参考公差2大类,以TTRS为理论基础,在产品模型中增加了公差信息描述;研究了功能失效与精度散失的关系,分析了再制造零件-精度模型的建立过程,提出了制造/再制造... 分析了制造/再制造模式下的产品精度信息特点,将公差项目分成互参考公差和自参考公差2大类,以TTRS为理论基础,在产品模型中增加了公差信息描述;研究了功能失效与精度散失的关系,分析了再制造零件-精度模型的建立过程,提出了制造/再制造模式下产品-精度建模过程;采用该建模方法对发动机活塞和汽缸内壁组成的圆柱副进行了实例研究,给出了该圆柱副的产品-公差模型,并将仿真分析获取的圆柱副精度散失信息添加到产品-公差模型中,形成制造/再制造模式下的发动机汽缸运动副产品-精度模型;该建模方法能够为产品制造/再制造提供所需的各种信息,并能方便地在CAX系统中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制造 产品模型 公差模型 几何精度 功能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批量定制环境下面向订单设计产品的制造成本估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苏少辉 纪杨建 +1 位作者 祁国宁 郑克勤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236-2242,2253,共8页
如何估算面向订单设计产品的制造成本,是企业向客户提供和合理报价的前提。为此,提出了基于成本模型的成本估算方法,将客户需求与零件材料、制造工艺间的逻辑关系表示为成本模型,然后根据客户需求参数在成本模型的控制下进行新零件的成... 如何估算面向订单设计产品的制造成本,是企业向客户提供和合理报价的前提。为此,提出了基于成本模型的成本估算方法,将客户需求与零件材料、制造工艺间的逻辑关系表示为成本模型,然后根据客户需求参数在成本模型的控制下进行新零件的成本估算。提出了基于特征-零件-部件层次上的成本估算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可以迅速地获得较为准确的零件制造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估算 大批量定制 成本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向工程中自由曲面的自适应数字化算法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鞠华 王文 +2 位作者 谢金 李剑 陈子辰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9-102,共4页
分析比较了对自由曲面自适应测量的几种方法。在有界曲率的平面曲线的有界性的基础上 ,提出圆弧外延法 ,即后续测量点根据已测前三点求得的圆弧曲率沿切线方向或等曲率外延来进行预测 ,并根据测点矢量来估测保证数字化几何信息的充分性... 分析比较了对自由曲面自适应测量的几种方法。在有界曲率的平面曲线的有界性的基础上 ,提出圆弧外延法 ,即后续测量点根据已测前三点求得的圆弧曲率沿切线方向或等曲率外延来进行预测 ,并根据测点矢量来估测保证数字化几何信息的充分性。这样就可利用待测曲面的几何 (曲率 )特性 ,使得测点的分布与曲面的曲率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自由曲面 自适应测量 圆弧外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汽车配件制造业的产品快速设计系统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武守飞 潘晓弘 王正肖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8-93,共6页
分析了汽车配件需求来源和产品设计过程,提出了汽车配件产品快速设计系统的体系结构,研究了相应的关键技术,最后开发了快速设计系统并在汽配企业实施应用。
关键词 快速设计 变型设计 产品族建模 事物特性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EP-NC数控加工程序信息提取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周刚 邬义杰 潘晓弘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985-1990,共6页
首先分析了STEP-NC数据模型和加工程序结构。参照标准数据存取接口迟联编思想,给出信息提取系统的结构模型,具体解释了模型中的模型实体创建、词法分析、实体实例匹配,以及特征重构和信息分类模块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基于上述方法,实现了... 首先分析了STEP-NC数据模型和加工程序结构。参照标准数据存取接口迟联编思想,给出信息提取系统的结构模型,具体解释了模型中的模型实体创建、词法分析、实体实例匹配,以及特征重构和信息分类模块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基于上述方法,实现了对STEP-NC数控加工程序信息提取的实验原型系统。通过实例证明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程序 信息提取 数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块状经济区域网络化制造系统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晓军 李泽彪 +1 位作者 王正成 王正肖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9-72,共4页
在介绍浙江省块状经济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项目的调研,分析了制约目前浙江省块状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由用户层、应用服务层、系统服务层和系统基础层组成的区域网络化制造系统的总体体系结构,探讨了区域网络化制造系统的实施模式和... 在介绍浙江省块状经济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项目的调研,分析了制约目前浙江省块状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由用户层、应用服务层、系统服务层和系统基础层组成的区域网络化制造系统的总体体系结构,探讨了区域网络化制造系统的实施模式和商业摸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块状经济 网络化制造 ASP服务 供应链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大批量定制的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徐翔斌 周新建 方水良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04-710,共7页
为了满足大批量定制企业快速响应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将大批量定制相似性原理、重用性原理和整体性用于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中,提出了面向大批量定制企业计算机辅助制造的基本特征和体系架构。在该体系架构中,利用基于相似性原理的主模型... 为了满足大批量定制企业快速响应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将大批量定制相似性原理、重用性原理和整体性用于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中,提出了面向大批量定制企业计算机辅助制造的基本特征和体系架构。在该体系架构中,利用基于相似性原理的主模型和事物特性表技术来实现数控程序快速成型;用产品数据管理实现加工信息的统一管理和高度重用;利用产品数据管理和分布式数控的集成来实现对车间加工的任务分配、管理和快速加工;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成功地运用于企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批量定制 计算机辅助制造 数控程序 产品数据管理 分布式数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化制造资源服务状态监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正成 潘晓弘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6年第11期94-97,共4页
在对面向服务架构S0A和W ebService技术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对基于分布、自治、异构的网络化制造资源状态的监控机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满足不同应用需求的监控方法。对监控机制实现所涉及的若干关键技术:资源服务命名方法和资源服务的组... 在对面向服务架构S0A和W ebService技术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对基于分布、自治、异构的网络化制造资源状态的监控机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满足不同应用需求的监控方法。对监控机制实现所涉及的若干关键技术:资源服务命名方法和资源服务的组合方式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化制造 资源状态监控 监控机制 资源服务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领域本体的制造网格服务自动组合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磊 苑伟政 王伟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7-60,共4页
为实现制造网格应用的自动化,提出了一个基于领域本体(ontology)的服务自动组合体系结构及其相应的算法。领域本体基于TOVE、STEP、PSL三个成熟的制造本体和网格服务概念模型构建。体系结构以语义结构良好的用户目标作为输入,输出预约... 为实现制造网格应用的自动化,提出了一个基于领域本体(ontology)的服务自动组合体系结构及其相应的算法。领域本体基于TOVE、STEP、PSL三个成熟的制造本体和网格服务概念模型构建。体系结构以语义结构良好的用户目标作为输入,输出预约的可执行工作流;通过基于领域本体推理的反向递归组合算法,能够实现本地仓库中工作流的重用和网格范围内服务的新工作流组合;支持抽象、具体两个层面的松耦合工作流组合(对应于编排(Choreography)和编制(Orchestration));支持面向服务质量的工作流优化选择和工作流预约。实现了一个原型系统,实例的实验结果证明了该体系结构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网格 语义网格 服务自动组合 本体 语义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制造系统的重构成本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亚福 杨将新 +1 位作者 楼洪梁 吴昭同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5年第9期1-4,共4页
文章根据工位操作表的特性,提出了以工序包容度作为重构单元的划分准则。分析了组态与重构单元的组成关系;把研究组态之间的重构转化成为研究重构单元之间的重构,研究重构单元之间的重构流程,并描述其计算机实现的流程。在分析重构单元... 文章根据工位操作表的特性,提出了以工序包容度作为重构单元的划分准则。分析了组态与重构单元的组成关系;把研究组态之间的重构转化成为研究重构单元之间的重构,研究重构单元之间的重构流程,并描述其计算机实现的流程。在分析重构单元之间重构策略的基础上,建立组态之间因重构而产生的重构成本的数学模型。最后,以实例验证文中建立的模型及所提出的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制造系统 重构单元 重构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制造系统的组态设计研究
13
作者 林亚福 杨将新 +1 位作者 楼洪梁 吴昭同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13,16,共5页
针对可重构制造系统(RMS)的组态设计问题,以现有的制造资源为基础,分析了RMS中机床设备与加工成本的组成要素,构建了RMS的生产周期成本模型。引入图论的方法,构建了RMS在生产周期组态的有向网络图,从而可把k-优组态转化为在有向网络图... 针对可重构制造系统(RMS)的组态设计问题,以现有的制造资源为基础,分析了RMS中机床设备与加工成本的组成要素,构建了RMS的生产周期成本模型。引入图论的方法,构建了RMS在生产周期组态的有向网络图,从而可把k-优组态转化为在有向网络图中求解k最短路径问题,运用Doub leSweep算法与反向追踪法分别搜索有向网络图的k-优生产周期成本及其对应的k-优组态。最后,用仿真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制造系统(RMS) k-优组态 有向网络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制造系统——信息技术、工程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有机融合
14
作者 顾新建 叶作亮 《管理学报》 2004年第2期129-133,151,共6页
从信息技术、工程技术和管理技术各自不同的主导作用出发 ,对先进制造系统进行分类研究。简要介绍了各种先进制造系统模式。分析了先进制造系统的信息技术。
关键词 先进制造系统 信息技术 工程技术 管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制造平台混合隔振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春良 梅德庆 陈子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65-470,共6页
提出了以空气弹簧作为被动隔振元件、超磁致伸缩致动器作为主动隔振元件的微制造平台双层混合隔振系统,研究了在其主动隔振致动器的三种不同安装方式下的动力学特性,分析了主动控制力与被动隔振器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微制造... 提出了以空气弹簧作为被动隔振元件、超磁致伸缩致动器作为主动隔振元件的微制造平台双层混合隔振系统,研究了在其主动隔振致动器的三种不同安装方式下的动力学特性,分析了主动控制力与被动隔振器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微制造平台双层混合隔振系统中,当主动隔振致动器仅作用于隔振对象时的隔振性能最好,当主动隔振致动器安装于隔振对象与中间质量之间时的隔振性能次之,而当主动隔振致动器安装于中间质量与基础之间时的隔振性能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制造平台 混合隔振 动力学 隔振元件 空气弹簧 致动器 安装方式 隔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电缆企业基于制造过程档案的产品质量追溯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文婧 王正肖 《机电工程》 CAS 2011年第5期520-525,共6页
为了满足客户和企业自身对生产制造过程信息整合和实现产品质量追溯的要求,以及提高制造过程管理透明度,结合数据电缆企业制造过程特点,提出了数据电缆企业车间制造过程档案建立和信息追溯方案。设计并实现了数据电缆企业车间制造过程... 为了满足客户和企业自身对生产制造过程信息整合和实现产品质量追溯的要求,以及提高制造过程管理透明度,结合数据电缆企业制造过程特点,提出了数据电缆企业车间制造过程档案建立和信息追溯方案。设计并实现了数据电缆企业车间制造过程建档及追溯系统,最后介绍了系统的应用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制造过程档案的建立为数据电缆企业的产品质量追溯提供了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电缆 制造过程 质量追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大批量制造的车间质量稳定性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隋鹏飞 王国栋 +4 位作者 芮阳 唐文东 金伶 贾顺 唐任仲 《机电工程》 CAS 2011年第3期275-279,共5页
针对大批量制造环境下,车间质量的不稳定、不合格率高、废品多等问题,构建了一种车间质量稳定性控制系统,并建立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功能结构。该系统从车间过程质量和产品质量两方面来分析车间的质量稳定性状况。由于车间过程质量与... 针对大批量制造环境下,车间质量的不稳定、不合格率高、废品多等问题,构建了一种车间质量稳定性控制系统,并建立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功能结构。该系统从车间过程质量和产品质量两方面来分析车间的质量稳定性状况。由于车间过程质量与产品质量之间关系的复杂性,提出了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车间过程质量与产品质量的关联性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解决了如何确定影响某产品质量稳定性的车间过程因素的问题。在该系统的支持下,实现了车间质量的稳定性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间过程质量 产品质量 灰色系统 关联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推力波动优化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95
18
作者 徐月同 傅建中 陈子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2-126,共5页
由边端力、齿槽力及法向吸力引起的推力波动是影响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运动性能的主要因素。通过优化电机动子长度方法降低边端力,采用分数槽结构方法降低齿槽效应引起的齿槽力,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PMLSM法向吸力,并采用傅立叶级数... 由边端力、齿槽力及法向吸力引起的推力波动是影响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运动性能的主要因素。通过优化电机动子长度方法降低边端力,采用分数槽结构方法降低齿槽效应引起的齿槽力,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PMLSM法向吸力,并采用傅立叶级数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到PMLSM推力波动统一公式。实验表明PMLSM进给单元推力波动实验值与理论值基本一致。证明了优化理论及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利用得到的公式对推力波动进行补偿,提高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的运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 推力波动 实验研究 PMLSM 非线性回归分析 运动性能 有限元方法 傅立叶级数 齿槽效应 结构方法 统一公式 进给单元 优化理论 分数槽 理论值 实验值 正确性 吸力 法向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产品设计的知识主动推送研究 被引量:38
19
作者 王生发 顾新建 +2 位作者 郭剑锋 马军 战洪飞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4-239,共6页
分析了基于知识的产品设计,针对现有系统不能主动将知识在适当的时候传递到适当设计人员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管理的、以工作流驱动的、产品设计的知识主动推送体系结构,分析了其主要层次结构及知识的组织和管理,提出了以工作流驱... 分析了基于知识的产品设计,针对现有系统不能主动将知识在适当的时候传递到适当设计人员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管理的、以工作流驱动的、产品设计的知识主动推送体系结构,分析了其主要层次结构及知识的组织和管理,提出了以工作流驱动的知识主动推送方式。建立了知识主动推送的控制模型,根据知识主动匹配算法分析了设计任务、设计子任务、设计人员、设计知识及其数据结构;将基于语境框架的文本相似度计算延伸到设计领域,提出了基于设计对象的文本相似度计算方法;通过相似度计算对设计人员匹配适当的知识,开发了知识管理和工作流的集成原型系统,并以电涡流缓速器设计为例实现了知识的主动推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管理 工作流 产品设计 文本相似度 主动推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与服务融合的内涵、理论与关键技术体系 被引量:34
20
作者 李浩 纪杨建 +2 位作者 祁国宁 顾新建 唐任仲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521-2529,共9页
在分析制造与服务融合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给出了面向服务的制造、现代制造服务和广义产品的概念。分析了制造与服务的融合内涵,给出了制造与服务融合的技术支持框架,明确了生产性服务、产品服务系统和面向服务的制造之间的业务... 在分析制造与服务融合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给出了面向服务的制造、现代制造服务和广义产品的概念。分析了制造与服务的融合内涵,给出了制造与服务融合的技术支持框架,明确了生产性服务、产品服务系统和面向服务的制造之间的业务和技术关系。分别探讨了制造服务与面向服务的制造的若干关键理论,提出了制造与服务融合的关键技术体系,包括设计开发技术、制造技术、再制造的质量检测技术和服务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 生产性服务 产品服务系统 制造服务 面向服务的制造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