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仿生消化-单层脂质体萃取在蕨类植物微量金属形态分析和生物可给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邱雅青 李顺兴 林路秀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7-181,共5页
依据化学仿生原理,将整体药物研究与分子药物研究法(以微量元素为指标)相结合,设计体外仿生消化法用于蕨类植物分析前处理。以单层脂质体为细胞膜模型,萃取分离食糜中微量元素形态(单层脂质体亲合态、水溶态);根据单层脂质体亲合态含量... 依据化学仿生原理,将整体药物研究与分子药物研究法(以微量元素为指标)相结合,设计体外仿生消化法用于蕨类植物分析前处理。以单层脂质体为细胞膜模型,萃取分离食糜中微量元素形态(单层脂质体亲合态、水溶态);根据单层脂质体亲合态含量对微量元素的生物可给性和危险性进行评价。比较单层脂质体结合亲和态金属在胃、肠中浓度,可得金属主要吸收部位。沙椤茎、叶和蜈蚣草茎、叶成年人摄入安全剂量分别为210.4、153.5、828.2、367.5 g/day,最大摄入剂量分别为864.1、1208.8、2067.1、1977.3 g/d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仿生消化 仿生萃取 蕨类植物 微量元素 生物可给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4种金线莲黄酮苷元及其在提取工艺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牟洋 李顺兴 +2 位作者 陈丽惠 缪晓君 郑凤英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5-468,共4页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提取离子流色谱-质谱(EIC-MS),建立了金线莲提取成分定性定量分析及提取效率评价新方法。方法采用20RBAX Ecipse XDB-C18色谱柱,以乙腈-0.03%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同时分离测定金线莲提取液中芦丁...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提取离子流色谱-质谱(EIC-MS),建立了金线莲提取成分定性定量分析及提取效率评价新方法。方法采用20RBAX Ecipse XDB-C18色谱柱,以乙腈-0.03%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同时分离测定金线莲提取液中芦丁、山奈酚、异鼠李素和槲皮素4种黄酮苷元的含量,经EIC-MS验证,结果可靠。以黄酮提取率为指标,评价酶解-醇提、回流-醇提、搅拌-醇提、超声-醇提、超声-微波-醇提和煎煮6种提取工艺,结果显示,最佳提取工艺为回流-醇提法,提取时间短,醇用量少,总提取率最高,可达14.96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梯度洗脱法 黄酮 金线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海污染物对海洋浮游植物生长及生化组成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凤娇 李顺兴 +5 位作者 郑凤英 黄旭光 李艳彩 宋钰 吴衍 陈妹贞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6-71,共6页
威氏海链藻(Thalassiosira weissflogii)属沿海中心硅藻纲,是海洋硅藻的模式种之一。实验探讨氮营养盐(硝酸盐,N,c(N)分别为8.0,16.0,32.0,64.0μmol/L)、石油烃(0号柴油分散液,WAFs,c(WAFs)分别为0,0.1,0.5,1.0,5.0 mg/L)、抗生素(土霉... 威氏海链藻(Thalassiosira weissflogii)属沿海中心硅藻纲,是海洋硅藻的模式种之一。实验探讨氮营养盐(硝酸盐,N,c(N)分别为8.0,16.0,32.0,64.0μmol/L)、石油烃(0号柴油分散液,WAFs,c(WAFs)分别为0,0.1,0.5,1.0,5.0 mg/L)、抗生素(土霉素,c(OTC)分别为,0,1.0,3.0,5.0,10.0 mg/L)等3类近海常见污染物对威氏海链藻细胞生长及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3类近海常见污染物对藻生长(即藻细胞密度)、叶绿素a合成、蛋白质生成、藻细胞抗氧化能力(即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脂质过氧化(即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程度分别为WAFs>N>OTC、N>OTC>WAFs、N>WAFs>OTC、WAFs>N>OTC、OTC>>N>WAFs;影响程度的差异,揭示了近海各污染物的毒性作用机制及靶位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硅藻 富营养化 石油烃 抗生素 毒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与蒸煮对香菇中微量元素溶出率及吸收率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林路秀 刘凤娇 +3 位作者 黄玲凤 李艳彩 杨辉 李顺兴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67-771,共5页
加工过程及方式对微量元素溶出率和吸收率的影响是微量元素营养价值和健康风险评价重要基础。本文应用体外仿生消化吸收模型,对香菇样品进行预处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微量元素含量,以胃肠仿生消化后可溶性食糜中微量元素含量... 加工过程及方式对微量元素溶出率和吸收率的影响是微量元素营养价值和健康风险评价重要基础。本文应用体外仿生消化吸收模型,对香菇样品进行预处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微量元素含量,以胃肠仿生消化后可溶性食糜中微量元素含量评价其溶出率,以食糜中单层脂质体结合态含量评价其吸收率。结果表明,干燥和蒸煮均对香菇中微量元素溶出率和吸收率影响显著,即影响香菇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微量元素 体外仿生消化 食品安全 吸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硫共掺杂碳量子点对胃液pH值的精确检测 被引量:7
5
作者 黄加玲 刘凤娇 +4 位作者 王婷婷 刘翠娥 郑凤英 王振红 李顺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13-1520,共8页
以水杨酸和硫脲为原料,通过水热法一步合成水溶性好、稳定性强、量子产率高(36.23%)、呈蓝光的氮硫共掺杂碳量子点(N,S-CQDs).在302 nm波长激发下,N,S-CQDs在发射波长409 nm处的荧光强度与pH值(在2.01~5.1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 以水杨酸和硫脲为原料,通过水热法一步合成水溶性好、稳定性强、量子产率高(36.23%)、呈蓝光的氮硫共掺杂碳量子点(N,S-CQDs).在302 nm波长激发下,N,S-CQDs在发射波长409 nm处的荧光强度与pH值(在2.01~5.1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31,可原位、实时检测胃液内pH值在Δ0.01范围内的变化.可用于胃癌早期诊断和新生儿健康防护.400μg/m L N,S-CQDs孵育铜绿微囊藻细胞48 h,存活率82.8%,其可作为人体胃细胞荧光探针,经人体排泄进入水环境,对淡水浮游生物毒性低,环境友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掺杂 PH值 胃液 荧光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u@N-CDs纳米复合材料电化学传感器检测左氧氟沙星 被引量:4
6
作者 曹功勋 刘翠娥 +6 位作者 满珊 郑凤英 刘凤娇 黄永俊 骆嘉燚 黄昭景 李顺兴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5-412,共8页
本文以富氮生物物质为前驱体合成氮掺杂碳点(N-CDs),调控反应时混合溶液pH值,协同发挥N-CDs还原性和稳定性效应,还原HAuCl_(4)生成并稳定Au纳米粒子(AuNPs),以水浴孵化法制备Au@N-CDs纳米复合材料。基于AuNPs良好电催化能力,N-CDs高比... 本文以富氮生物物质为前驱体合成氮掺杂碳点(N-CDs),调控反应时混合溶液pH值,协同发挥N-CDs还原性和稳定性效应,还原HAuCl_(4)生成并稳定Au纳米粒子(AuNPs),以水浴孵化法制备Au@N-CDs纳米复合材料。基于AuNPs良好电催化能力,N-CDs高比表面积和对左氧氟沙星(LEV)亲合力,提高玻碳电极(GCE)对LEV检测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在pH=6.0磷酸盐缓冲溶液中,于电位0.4V下富集125s,Au@N-CDs/GCE可在利福平、罗红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共存情况下选择性检测LEV,检出限和线性范围分别为1.0×10^(-6) mol/L和2.5×10^(-6)~1.0×10^(-4) mol/L。该法成功应用于人体尿样中LEV测定,回收率为93.0%~107.4%,相对标准偏差为2.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传感器 碳点 金纳米粒子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对海洋生源要素含量及威氏海链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蔡舒婕 李顺兴 +1 位作者 蔡添寿 金东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56,共4页
探讨不同质量浓度纳米Ti02(O,4,8,12,16,20mg/L)对海洋生源要素(N,P,Si,Fe)含量及威氏海链藻(Thalassiosira weissflogii)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纳米二氧化钛浓度增大,对海洋生源要素的吸附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探讨不同质量浓度纳米Ti02(O,4,8,12,16,20mg/L)对海洋生源要素(N,P,Si,Fe)含量及威氏海链藻(Thalassiosira weissflogii)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纳米二氧化钛浓度增大,对海洋生源要素的吸附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海洋生源要素含量下降,对磷和铁的影响最为明显;纳米二氧化钛吸附对氮磷比和硅磷比影响很大,氮磷比为68~126,硅磷比为74~135,而对硅氮比影响很小基本维持在1。纳米二氧化钛对威氏海链藻生长有明显抑制,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与海洋生源要素含量影响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海洋生源要素 海洋生态毒理学 硅藻 纳米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粒径、孔径对酸性紫43吸附动力学与热力学行为的影响
8
作者 王振华 蔡舒婕 +4 位作者 陈杰 林小凤 蔡家柏 郑凤英 李顺兴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3-157,共5页
探究锐钛型纳米TiO2粒径(5-10、25、40、60、100nm)及孔径(96,120,134,143,52)对染料废水(酸性紫43)吸附动力学与热力学行为的影响。假二级方程和准一级方程分别能准确描述TiO2粒径≤100nm吸附动力学过程。经Weber-Morris和Dumwald-Wa... 探究锐钛型纳米TiO2粒径(5-10、25、40、60、100nm)及孔径(96,120,134,143,52)对染料废水(酸性紫43)吸附动力学与热力学行为的影响。假二级方程和准一级方程分别能准确描述TiO2粒径≤100nm吸附动力学过程。经Weber-Morris和Dumwald-Wagner扩散模型分析,吸附速率由膜扩散和内扩散共同控制并受粒径影响。吸附热力学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最大吸附量(Qmax)与孔径正相关,与粒径无关,60nm TiO2孔径最大,吸附效果最好,Qm可达104.17mg/g;参数40kJ/mol>△H>0,吉布斯自由能△G<0,受温度影响不大,说明吸附过程是自发的吸热反应,以物理吸附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粒径 孔径 染料 吸附动力学 吸附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酸性及抗离子干扰氮掺杂碳量子点检测Fe(Ⅲ)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永俊 黄加玲 +5 位作者 曹功勋 刘凤娇 满珊 骆嘉燚 黄昭景 李顺兴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71-276,共6页
以柠檬酸和甲基红分别为碳源和氮源,采用一锅法一步水热制备尺寸均匀(平均3.99 nm)、表面富含酚羟基、氨基、羧基等功能团的氮掺杂碳量子点(Fe-N-CQDs),该材料有良好的水分散性、酸碱缓冲性和Fe(Ⅲ)的强选择性。以Fe-N-CQDs为荧光传感器... 以柠檬酸和甲基红分别为碳源和氮源,采用一锅法一步水热制备尺寸均匀(平均3.99 nm)、表面富含酚羟基、氨基、羧基等功能团的氮掺杂碳量子点(Fe-N-CQDs),该材料有良好的水分散性、酸碱缓冲性和Fe(Ⅲ)的强选择性。以Fe-N-CQDs为荧光传感器,可在低pH值(1.5)和常见金属阳离子(0.5 mmol/L,Zn^(2+)、Cr^(3+)、Ca^(2+)、Hg^(2+)、Ni^(2+)、Na^(+)、Mg^(2+)、Al^(3+)、Cd^(2+)、Co^(2+)、Mn^(2+)、Zn^(2+)、Fe^(2+)、Cu^(2+)、Pb^(2+))共存条件下,对富含金属的酸性废水、酸化保存的天然水样中Fe(Ⅲ)实现准确的荧光识别检测,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为2.3~200μmol/L和2.3μmol/L。为酸性环境水体中Fe(Ⅲ)的检测提供有效的荧光探针,解决CQDs选择性不强及不适用于低pH值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氮掺杂 耐酸性 抗离子干扰 Fe(Ⅲ)荧光识别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血清白蛋白水热法一步合成氮掺杂碳点荧光检测2,4,6-三硝基甲苯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翠娥 黄加玲 +3 位作者 王婷婷 王小琴 刘凤娇 李顺兴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21,共7页
本文以含氮丰富的水溶性蛋白(牛血清白蛋白)为碳源,经水热法一步合成水溶性好、pH稳定性好、耐高离子强度的氮掺杂碳点(N-CDs)。以N-CDs为荧光探针,于B-R缓冲溶液(pH=12)中,与2,4,6-三硝基甲苯(TNT)形成Meisenheimer络合物产生荧光猝灭,... 本文以含氮丰富的水溶性蛋白(牛血清白蛋白)为碳源,经水热法一步合成水溶性好、pH稳定性好、耐高离子强度的氮掺杂碳点(N-CDs)。以N-CDs为荧光探针,于B-R缓冲溶液(pH=12)中,与2,4,6-三硝基甲苯(TNT)形成Meisenheimer络合物产生荧光猝灭,TNT浓度在2.6×10^-6~8.0×10^-4 mol/L范围内,与荧光猝灭程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 2=0.9950),检出限为5.1×10^-6 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血清白蛋白 碳点 2 4 6-三硝基甲苯 荧光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体封端CsPbX3(X=Cl,Br,I)纳米晶体的制备及在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
11
作者 王婷婷 雷宇涵 +4 位作者 林宇娟 黄加玲 刘翠娥 郑凤英 李顺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896-1902,共7页
以脂质体充当表面封端配体修饰合成后的CsPbX3纳米晶体.封端CsPbX3纳米晶能保持原始形状和粒径大小,相对量子产率提升至(100±3)%,发射光谱在411~626 nm范围内可调.将其存储于空气(温度25℃,相对湿度50%)中150 d仍保持立方晶型.以DO... 以脂质体充当表面封端配体修饰合成后的CsPbX3纳米晶体.封端CsPbX3纳米晶能保持原始形状和粒径大小,相对量子产率提升至(100±3)%,发射光谱在411~626 nm范围内可调.将其存储于空气(温度25℃,相对湿度50%)中150 d仍保持立方晶型.以DOPC-CsPbBr3为颜色转换器可制造显色指数高达91.2的白色发光二极管,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纳米晶 脂质体 表面钝化 稳定性 发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