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可穿戴传感器组合部署的猪只行为识别研究
1
作者 何金成 杨万林 +1 位作者 刘涛 庄俊玮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49,共8页
猪只行为监测是实现猪只智能化、精细化养殖的关键技术。采用姿态传感器,设计两种可穿戴设备,分别部署在试验猪的背部和颈部,采集俯卧、侧卧、采食、站立、行走、犬坐和排泄7种日常行为数据。采集的行为数据集有3种,分为单源部署(背部... 猪只行为监测是实现猪只智能化、精细化养殖的关键技术。采用姿态传感器,设计两种可穿戴设备,分别部署在试验猪的背部和颈部,采集俯卧、侧卧、采食、站立、行走、犬坐和排泄7种日常行为数据。采集的行为数据集有3种,分为单源部署(背部或颈部)和组合部署(背部+颈部)。采集的信号进行小波降噪、数据信号的选取、数据分割、时域特征提取、Relief算法特征选择等数据处理,其中Relief算法特征选择结合BP神经网络和随机森林算法确定特征保留数,以处理好的数据进行输入,建立BP神经网络、随机森林、卷积神经网络和极限学习机4种分类模型,比较各模型性能。结果表明,组合部署的总体准确率明显高于单源部署。BP神经网络、随机森林、卷积神经网络和极限学习机在组合部署的分类准确率分别为90.59%、87.14%、91.67%和82.5%。综合各种评价指标,组合部署的分类模型以CNN卷积神经网络最佳。两个姿态传感器组合部署及融合信息可以很好地对猪只行为进行分类,研究结果对猪只日常行为监测和健康评估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只行为 部署位置 可穿戴设备 姿态传感器 RELIEF算法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鲸鱼优化PID算法的变量喷药控制系统研究
2
作者 秦吉彪 陈龙彬 +1 位作者 鲍地发 郑书河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92,共6页
为解决传统PID控制方法实时性差与准确性低的问题,实现PID控制参数的自动整定,将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IWOA)与PID控制相结合,设计一种基于改进鲸鱼优化PID算法(IWOA—PID)的变量喷药控制系统。同时,构建变量喷药控制系统传递函数数学模型... 为解决传统PID控制方法实时性差与准确性低的问题,实现PID控制参数的自动整定,将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IWOA)与PID控制相结合,设计一种基于改进鲸鱼优化PID算法(IWOA—PID)的变量喷药控制系统。同时,构建变量喷药控制系统传递函数数学模型,利用MATLAB对变量喷药控制系统进行仿真试验并搭建喷药试验台进行试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PID控制,IWOA—PID控制系统超调量由1.39%减少到0.10%,稳态误差由1.19%减小到0,调节时间由1.072 s减少到0.806 s。试验结果表明:IWOA—PID控制的系统响应更快,平均响应时间为2.98 s,而PID控制的平均系统响应时间为4.46 s;平均稳态误差由17.1%减小到11.3%。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满足农业生产中对实时性与准确性的需求,为变量喷药技术的研究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量喷药 改进鲸鱼优化算法 PID控制 参数优化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视觉在水果表型特征分级应用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盼春 张德晖 +3 位作者 洪夏明 侯志涛 齐延林 李棕洁 《农业装备与智能技术》 2025年第1期39-42,共4页
随着我国水果产量逐年稳步上升,水果品质分级在提升市场价值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视觉分级是实现水果分级自动化和智能化的一种有效方法。文章分别对水果的大小、成熟度和果表缺陷这几个常见特征的分级技术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最后... 随着我国水果产量逐年稳步上升,水果品质分级在提升市场价值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视觉分级是实现水果分级自动化和智能化的一种有效方法。文章分别对水果的大小、成熟度和果表缺陷这几个常见特征的分级技术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最后对机器视觉水果分级技术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果 表型特征 机器视觉 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贯穿式”农业工程专业《C语言与单片机应用开发》课程实践教改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翁海勇 李海芸 +2 位作者 刘浪 吴仁烨 叶大鹏 《现代农业研究》 2021年第11期50-53,共4页
C语言与单片机应用开发是农业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为紧跟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潮流,对接企业需求,解决农业工程专业本科生创新设计能力和综合实践素质不足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分散-贯穿式”的开放教学理论,将C语言与单片机应用开... C语言与单片机应用开发是农业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为紧跟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潮流,对接企业需求,解决农业工程专业本科生创新设计能力和综合实践素质不足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分散-贯穿式”的开放教学理论,将C语言与单片机应用开发的课程实践分散贯穿到整个教学周期,进一步将课程实践内容与农业工程领域实际需求相结合,使得课程实践内容更具有针对性,提高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趣味性和自主性。依托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优化课程实践效果评价方法。实践证明,该教学方式的构建有助于激发农业工程专业学生对该门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程实践的参与度,实践效果明显提升,从而有助于培养适合农业工程领域需要的高质量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贯穿式 C语言与单片机应用开发 农业工程 课程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废弃物有机肥发酵工艺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5
5
作者 陶志影 张林 +1 位作者 刘凯 何金成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0期69-72,共4页
农业生产后残留了大量的的废弃物,利用农业废弃物发酵有机肥的工艺技术十分重要。笔者主要介绍农业废弃物发酵有机肥的工艺,简述了有机肥发酵的分类方式、一般发酵工艺方法和有机肥发酵的基本原理,明确了有机肥发酵对农业废弃物处理的... 农业生产后残留了大量的的废弃物,利用农业废弃物发酵有机肥的工艺技术十分重要。笔者主要介绍农业废弃物发酵有机肥的工艺,简述了有机肥发酵的分类方式、一般发酵工艺方法和有机肥发酵的基本原理,明确了有机肥发酵对农业废弃物处理的重要性,分析了国内外有机肥发酵研究的发展现状和国内有机肥发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业废弃物发酵有机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今后农业废弃物发酵制备有机肥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 有机肥 发酵工艺 研究现状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变学在固体农业物料加工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廖鹏 陈兴国 +2 位作者 林恒矗 王琪 黄文城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4-91,共8页
为提高固体农业物料生产加工设备的作业效率和加工质量,减少固体农业物料在收获后加工、贮藏与运输等环节的损失,农业工程领域学者对固体农业物料流变特性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对流变学理论在果蔬、谷物、油料和饲草料等固体农业物料生产... 为提高固体农业物料生产加工设备的作业效率和加工质量,减少固体农业物料在收获后加工、贮藏与运输等环节的损失,农业工程领域学者对固体农业物料流变特性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对流变学理论在果蔬、谷物、油料和饲草料等固体农业物料生产加工中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和探讨,指出流变学在固体农业物料加工领域存在物料材料被简化、经典模型拟合误差大、微观层面缺乏深入研究、局部力学特性难表达等问题,提出流变学经典模型修正方法研究需要加强、物料流变特性需要与微观特性相结合、流变学理论需要同现代计算机辅助技术相结合等建议,以期为固体农业物料加工工艺的优化和设备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变学 固体农业物料 应力松弛 蠕变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烟区不同含水率红壤离散元参数标定 被引量:1
7
作者 郑文鑫 刘昊 +4 位作者 陈献勇 钱勤智 彭宇峰 罗浩 何金成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3-333,共11页
旨在建立不同含水率下红壤的离散元参数模型,探讨适用于不同含水率红壤的标定方法。首先,利用圆筒提升法对不同含水率的红壤进行物理试验,测定其堆积角,建立含水率与堆积角的回归方程;其次,采用EDEM离散元软件,模拟不同含水率红壤的堆积... 旨在建立不同含水率下红壤的离散元参数模型,探讨适用于不同含水率红壤的标定方法。首先,利用圆筒提升法对不同含水率的红壤进行物理试验,测定其堆积角,建立含水率与堆积角的回归方程;其次,采用EDEM离散元软件,模拟不同含水率红壤的堆积角;再次,以堆积角为响应值,运用Plackett-Burman试验从10个因素中筛选出3个显著因素,并通过最陡爬坡试验确定其最优区间;最后,使用Box-Behnken试验建立堆积角与显著因素的二次回归模型,从而得到含水率与离散元参数的关系模型。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采用朗氏法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建立了10%~35%范围内红壤含水率—堆积角模型,模型相关系数为0.992。显著因素及其最优区间:红壤剪切模量为4.6~8.2 MPa、红壤—红壤静摩擦系数为0.52~0.84、动摩擦系数为0.13~0.29。红壤堆积角—离散元参数的关系模型p值为0.002,仿真试验与物理试验的堆积角相对误差不超过2.13%。含水率—离散元参数的关系模型经试验验证,仿真试验与物理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不超过4.25%,说明模型与实际情况相符,模型标定的离散元参数可靠有效,可为福建烟区红壤地质条件下的烟草机械研发和仿真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含水率 离散元 堆积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近红外光谱法异位发酵床垫料水分快速检测
8
作者 何金成 郑积祥 洪思思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1-287,共7页
为满足异位发酵床垫料水分快速检测的需求,探讨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异位发酵床垫料水分预测模型的可行性。采集4~5个月的垫料样品,通过光谱仪获取400~990 nm光谱数据,并用CARS算法筛选关键特征波段。随后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 为满足异位发酵床垫料水分快速检测的需求,探讨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异位发酵床垫料水分预测模型的可行性。采集4~5个月的垫料样品,通过光谱仪获取400~990 nm光谱数据,并用CARS算法筛选关键特征波段。随后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并对比灰狼算法(GWO)、哈里斯鹰算法(HHO)、冠豪猪算法(CPO)三种优化算法,发现CPO算法优化效果最佳。通过Chebyshev混沌映射改进粒子群算法,形成CARS—ICPO模型。该模型在验证集和预测集上的决定系数R 2分别为0.9935、0.9956,均方根识差RMSE分别为0.011、0.009,显示出高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研究结果证实该技术在异位发酵床垫料水分预测的可行性,为其水分的快速检测和异位发酵床的智能化管理提供新方法以及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发酵床 垫料 可见—近红外光谱 水分检测 神经网络 算法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香果藤蔓粉碎刀具的设计与试验
9
作者 李俊平 张德晖 +3 位作者 何金成 贺平 李盼春 候志涛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91,共9页
为提高藤蔓的粉碎效果、降低粉碎能耗,设计了一款藤蔓粉碎刀具。首先,利用ANSYS Workbench/Ls-Dyna对单把等滑切动刀与藤蔓的粉碎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以刀轴的转速、刀片类型及其等滑切角为影响因素,以比能耗为目标进行正交试验,得到最... 为提高藤蔓的粉碎效果、降低粉碎能耗,设计了一款藤蔓粉碎刀具。首先,利用ANSYS Workbench/Ls-Dyna对单把等滑切动刀与藤蔓的粉碎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以刀轴的转速、刀片类型及其等滑切角为影响因素,以比能耗为目标进行正交试验,得到最优的参数组合:刀具类型为弧形锯齿刀片,刀片滑切角为40°,刀轴转速为800 r/min。制作试验平台对单把等滑切动刀进行试验,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最后,对整个粉碎装置进行试验,将藤蔓含水率、刀盘转速、动定刀间隙作为考察因素,以比能耗为主要优化目标、粉碎合格率为次要目标,进行响应曲面试验。试验得到最佳参数组合为动定刀间隙2.44 mm、刀盘转速911.28 r/min、含水率52.02%,此时比能耗为0.140 0 kW·h/kg、碎合格率为97.53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藤蔓 粉碎刀具 LS-DYNA 响应曲面 等滑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边锯材智能加工装备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海芸 林南靖 +2 位作者 董楸煌 邱荣斌 叶大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3-139,共7页
【目的】为了提高机械式毛边锯材清边机及人工检测手动进给的生产效率,降低加工成本,设计了基于视觉检测的毛边锯材智能加工装备的控制系统。【方法】通过分析毛边锯材智能加工装备的结构特点和控制要求,确定了基于工业以太网的总体控... 【目的】为了提高机械式毛边锯材清边机及人工检测手动进给的生产效率,降低加工成本,设计了基于视觉检测的毛边锯材智能加工装备的控制系统。【方法】通过分析毛边锯材智能加工装备的结构特点和控制要求,确定了基于工业以太网的总体控制框架,明确控制系统的研究方向。设计了基于工业以太网的通讯硬件平台,实现S7-200PLC的以太网通信设置。利用OPC通讯技术在计算机上搭建OPC服务器实现PLC与计算机数据通讯,从而实现整套控制系统的联网功能。在现场控制系统中利用三台S7-200PLC分别对上料、锯切、分拣设备进行独立式控制设计。在集中管理层中,主要实现系统的智能控制、数据存储和人机交互功能,系统中采用LabVIEW作为毛边锯材上位机的集中控制平台的开发平台,通过LabVIEW与OPC服务器的数据交互,间接实现LabVIEW对S7-200PLC设备系统智能控制;利用Access数据库软件为LabVIEW上位机建立毛边锯材数据库系统,以实现设备运行数据的科学管理。【结果】通过对毛边锯材智能加工装备控制系统试验平台的调试与试验表明:以太网通信稳定,LabVIEW上位机控制系统的各项功能正常,能实现对PLC的控制,数据库系统能够实现对数据的记录和查询。【结论】基于工业以太网技术的毛边锯材智能加工装备控制系统,可实现毛边锯材装备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边锯材 工业以太网 LABVIEW 智能控制 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器人实验平台构建与探索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海芸 曹亚磊 +1 位作者 董楸煌 叶大鹏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0-214,共5页
为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及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能力,以实现温室环境中作业平台的自主移动为研究目标,作为《农业机器人应用技术》等课程的实验教学平台。教学过程中以基于ROS与STM32的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 为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及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能力,以实现温室环境中作业平台的自主移动为研究目标,作为《农业机器人应用技术》等课程的实验教学平台。教学过程中以基于ROS与STM32的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移动机器人平台为对象,融合应用激光雷达、摄像头等多传感器采集环境信息,由浅入深地介绍农业机器人的控制方式。采用模块化设计,方便对系统功能进行增减和修改。开源的导航算法,极大降低软件设计成本,便于开发人员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对"人工智能+农业"方向有清晰认知,将枯燥的纯理论教学和实践应用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同时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器人 实验平台 模块化设计 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粪污发酵翻抛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林 何金成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A02期191-195,198,共6页
好氧堆肥发酵处理是畜禽粪污资源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翻抛机作为好氧堆肥发酵的关键设备,它的翻抛性能对堆肥的生产效率、质量等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此,对翻抛机的工作原理和主要工作部件进行介绍,分析国内外发展情况与研究存在的问... 好氧堆肥发酵处理是畜禽粪污资源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翻抛机作为好氧堆肥发酵的关键设备,它的翻抛性能对堆肥的生产效率、质量等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此,对翻抛机的工作原理和主要工作部件进行介绍,分析国内外发展情况与研究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翻抛机的发展趋势,为今后翻抛机的深入研究与应用推广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抛机 畜禽粪污 发酵 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茶园“土壤-绿肥根茬秸秆-开沟触土部件”离散元模型建立与验证
13
作者 陈龙彬 陈凌霄 郑书河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0-431,共12页
【目的】获取生态茶园土壤与开沟触土部件相互作用的离散元仿真模型参数,建立生态茶园的“土壤-绿肥根茬秸秆-开沟触土部件”离散元仿真模型,为生态茶园触土部件离散元仿真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物理下落堆积、斜面滚动试验与离散... 【目的】获取生态茶园土壤与开沟触土部件相互作用的离散元仿真模型参数,建立生态茶园的“土壤-绿肥根茬秸秆-开沟触土部件”离散元仿真模型,为生态茶园触土部件离散元仿真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物理下落堆积、斜面滚动试验与离散元仿真联合方案,基于Hertz-Mindlin with Bonding接触模型,对土壤颗粒间及土壤-开沟触土部件材料(65 Mn钢)接触参数进行标定。以土壤下落堆积角、土壤颗粒斜面滚动距离为评价指标,以静摩擦系数、滚动摩擦系数和恢复系数为试验因素,应用Box-Behnken的响应面优化方法,确定土壤堆积角与土球斜面滚动距离的回归模型。【结果】模型优化处理后,土壤颗粒之间的静摩擦系数、滚动摩擦系数和恢复系数分别为1.017、0.089和0.222。土壤-开沟部件的静摩擦系数、滚动摩擦系数和恢复系数分别为0.279、0.104和0.487。仿真标定结果与物理试验的相对误差为0.68%和0.98%。基于标定参数建立生态茶园“土壤—绿肥根茬秸秆-开沟触土部件”离散元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试验与田间试验对比分析,开沟深度和开沟宽度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8.15%和6.36%。【结论】标定优化后的参数与物理试验的相对误差小,建立的生态茶园“土壤-绿肥根茬秸秆-开沟触土部件”离散元仿真模型的可靠性与有效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标定 离散元法 生态茶园 旋耕开沟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蛎采苗串生产装备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海芸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1-94,99,共5页
为解决制备牡蛎采苗串人工强度大、劳动力成本高等问题,设计牡蛎采苗串自动生产装备控制系统。以PLC为控制核心,控制步进电机以及气缸工作,实现收串、冲孔、顶绳、送丝、裁丝、打结、裁片七个主要功能的运作。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实现实... 为解决制备牡蛎采苗串人工强度大、劳动力成本高等问题,设计牡蛎采苗串自动生产装备控制系统。以PLC为控制核心,控制步进电机以及气缸工作,实现收串、冲孔、顶绳、送丝、裁丝、打结、裁片七个主要功能的运作。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实现实时监控设备工作状态,实时修改工艺参数,实时数据库、报警等功能。通过样机试验,该控制系统功能完善,设备运行稳定可靠,实用性强,能有效提高牡蛎采苗串生产效率,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系统 牡蛎采苗串 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辊轮母线对百香果姿态定向效果的仿真分析
15
作者 侯志涛 张德晖 +3 位作者 洪夏明 李盼春 齐延林 李棕洁 《农业装备与智能技术》 2025年第1期34-38,50,共6页
针对采用母线为直线的锥形辊轮的百香果品质分选设备对百香果姿态定向效果不佳及翻转速度不均匀的问题,对辊轮母线进行优化,设计了一种母线为曲线的辊轮,其能够较好地实现香果姿态定向及均匀翻转。文章首先测定了百香果的基本物理参数,... 针对采用母线为直线的锥形辊轮的百香果品质分选设备对百香果姿态定向效果不佳及翻转速度不均匀的问题,对辊轮母线进行优化,设计了一种母线为曲线的辊轮,其能够较好地实现香果姿态定向及均匀翻转。文章首先测定了百香果的基本物理参数,对其3个惯量主轴的转动惯量进行理论分析,确定百香果的姿态定向方法。其次,通过对锥形辊轮的母线进行优化设计,确定了能满足分选设备需求的辊轮母线。最后使用Solidworks和Adams对百香果在不同母线辊轮中的姿态定向过程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工作参数下,百香果在母线为曲线的辊轮中姿态更容易达到稳定状态,其定向及翻转输送效果均优于母线为直线的锥形辊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 辊轮母线 ADAMS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品的项目小组在农机专业三维制图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16
作者 郑文鑫 张德晖 +2 位作者 何金成 朱亨银 胡育璐 《福建农机》 2019年第4期14-17,共4页
为了满足农机企业需求,提高福建省农机专业学生三维制图学习效果,以福建农林大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实施对象,从教学方法与机房条件两方面入手分析三维制图课程,将产品与项目小组结合,以产品为导向、小组为核心,提出基于产品的... 为了满足农机企业需求,提高福建省农机专业学生三维制图学习效果,以福建农林大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实施对象,从教学方法与机房条件两方面入手分析三维制图课程,将产品与项目小组结合,以产品为导向、小组为核心,提出基于产品的项目小组教学方法。通过四轮教学改革实践,学生对教学改革评价良好。该方法对福建省农机专业人才三维制图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 项目小组 三维制图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渣冷压成型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兴国 黄文城 +2 位作者 张林 郑剑萍 叶大鹏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1-86,共6页
为探清甘蔗渣冷压成型的可行性及其影响因素,利用万能试验机和专门设计的压缩模具对甘蔗渣进行冷压成型试验,探究蔗渣粒径、含水率、压缩速率和保压时间对最大成型压力、压缩能耗、松弛密度以及成型颗粒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水率... 为探清甘蔗渣冷压成型的可行性及其影响因素,利用万能试验机和专门设计的压缩模具对甘蔗渣进行冷压成型试验,探究蔗渣粒径、含水率、压缩速率和保压时间对最大成型压力、压缩能耗、松弛密度以及成型颗粒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水率、粒径和保压时间对试验指标均具有显著性影响,而压缩速率的影响不显著。综合分析得到甘蔗渣冷压成型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含水率10%~15%,粒径小于5 mm,压缩速率50~75 mm/min,保压时间30 s。该研究为甘蔗渣的固化成型和资源化利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渣 冷压成型 颗粒燃料 松弛密度 压缩能耗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深精加工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梅方炜 胡静 +1 位作者 欧天山 郑书河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8,40,共4页
基于油茶采后加工技术与活性物质开发应用研究现状,比较了油茶采后脱壳清选、干燥、提取技术及其优缺点,分析了油茶活性物质的研究与开发利用,并在此基础上对油茶开发未来研究方向及发展前景作出展望,以期为油茶的高值化利用及产业化生... 基于油茶采后加工技术与活性物质开发应用研究现状,比较了油茶采后脱壳清选、干燥、提取技术及其优缺点,分析了油茶活性物质的研究与开发利用,并在此基础上对油茶开发未来研究方向及发展前景作出展望,以期为油茶的高值化利用及产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采后加工 活性物质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电信号的获取及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9
作者 廖小玲 周志斌 +1 位作者 叶大鹏 罗志聪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1-308,共8页
电信号是植物体内参与生理调控、传送信息的一种重要生理信号.在复杂多变的生长环境中,电信号能较为迅速地做出响应并调节植物对不同环境变化出现的生理反应,对植物生命活动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植物响应外界环境变化的电信号的研究现状... 电信号是植物体内参与生理调控、传送信息的一种重要生理信号.在复杂多变的生长环境中,电信号能较为迅速地做出响应并调节植物对不同环境变化出现的生理反应,对植物生命活动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植物响应外界环境变化的电信号的研究现状,并对植物电信号的基本特征、外界环境刺激对植物的影响以及植物电信号采集方法、传播途径、分析方法等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为植物电信号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电信号 研究进展 外界刺激 传播途径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菌草排种器排种过程动力学仿真分析及试验研究
20
作者 刘浪 李鸿 +1 位作者 林长山 叶大鹏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27-432,共6页
为改善巨菌草种植机易伤种、排种流畅性差的问题,对现有巨菌草种植机核心部件排种器的作业参数进行优化.利用激光三维重构技术建立了巨菌草种茎三维模型,结合虚拟样机技术建立排种器刚柔耦合模型,运用虚拟样机对排种过程进行动力学仿真... 为改善巨菌草种植机易伤种、排种流畅性差的问题,对现有巨菌草种植机核心部件排种器的作业参数进行优化.利用激光三维重构技术建立了巨菌草种茎三维模型,结合虚拟样机技术建立排种器刚柔耦合模型,运用虚拟样机对排种过程进行动力学仿真,并通过台架试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排种器送种辊转速为30 r·min^(-1),预排种箱种茎个数为6,巨菌草种茎直径为18~22 mm,预排种槽中种茎排放次序按种茎直径大小层叠排放,预排种槽与送种辊上表面间距为12.05 mm,上述条件下送种辊所受平均扭矩值为0.0828 N·m^(-1),排种速度波动率为7.3%,漏种指数为2.5%,重播指数为0.排种完成后种茎表面无明显刮痕,芽节与茎秆无撕裂、挤压等损坏发生,排种流畅,各项指标符合巨菌草种植的农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菌草种植机 排种器 仿真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